“黎民百姓”指的就是人民大众,那么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据说在五千年以前,在黄河流域聚集着几个势力较大的部族,有黄帝族、炎帝族、夷族、九黎族等。九黎族位于南方,他们的图腾大约是猛兽,他们多次与炎帝一族交锋,最后与以炎帝族和黄帝族为首的大约一百个氏族组成的联盟在涿鹿大战(今河北涿鹿县),结果九黎族战败,退回了南方。
由于胜方是以炎帝族和黄帝族为首的大约一百个氏族构成的,所以当时人们就将这一百个氏族统称为“百姓”。这次战争中由被打败的九黎族所得的俘虏称为民、黎,或称黎民。由此可见,百姓和黎民本来是指两类不同等级的人,是有高低之分的。
《尚书》中记载,舜命契教化百姓,命皋陶用刑法制苗民,命弃播百谷养黎民,实际上是指用刑法强迫黎民耕种(播百谷)来养活受教化的百姓。百姓与黎民的区别,意味着奴隶主与奴隶的区别。
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世态炎凉,“百姓”中很多人沦为“黎民”,“黎民”中也有人立了战功或是跻身“百姓”,于是百姓与黎民的界限渐渐缩小,到后来人们就将黎民百姓统一用于指代人民大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