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8252000000069

第69章 佛书

佛书,指的是所有有关佛陀教说之经论典籍,广义之佛书则包括经、律、论三藏及其注疏、各宗之典籍、史传类、大藏经目录、词汇、行事、寺志及地志等,乃至于依据佛教所写之故事、小说、戏曲、随笔、歌谣等之佛教文学。

佛教源于印度,因此最早的汉文佛书都是从印度佛典翻译而来。汉译佛书创始人为安世高,本为西域安息国太子,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安世高在游化西域各地后,不辞风餐露宿、路途劳顿,辗转来到中国洛阳。不久,好学勤奋的安世高就掌握了相当程度的汉文,此后并南下游历,先后到过豫章、浔阳、会稽等地。由于他出身王族,所以当时人们都喜欢称他为“安侯”。

东汉末年,佛教传入中国已经有了一段时期,所以这时无论朝中还是社会上的信徒,他们除了奉佛祭祀,祈求福德,还很想借助佛教,进行一番个人身心上的修持。为了满足他们的这种愿望,安世高开始着手翻译佛书。

在二十多年的佛书翻译生涯中,安世高前后共翻译有《大安般守意经》、《阴持入经》、《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五十校计经》等九十五部佛书,达一百一十五卷之多,从而为我国早期佛经翻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奠基性贡献。

到东晋南北朝时期,翻译佛经从民间行为发展为由国家政权组织进行,译经规模逐渐扩大。从东汉至北宋前后担当译经的人数虽然很多,但在中国佛教史上最有名的译经僧有四位,即所谓“四大佛经翻译家”:后秦的鸠摩罗什、南北朝的真谛、唐代的玄奘、唐代的义净,现在留存的很多佛教经典都是他们翻译的。

除翻译的佛书外,随着佛教在我国的传播发展,国人对佛经的注疏以及记载佛人佛事的书籍也开始在我国出现。如东晋高僧僧肇之《肇论》、唐代高僧慧能之《六祖坛经》、宋释普济撰佛教禅宗史书《五灯会元》等。这些佛典和翻译来的佛典一起,构成了我国浩如烟海的佛书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