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应该知道的那些事(Ⅳ)——人情风俗探由来
8252000000080

第80章 “一字千金”的由来

“一字千金”这一成语源于《史记·吕不韦列传》,该词常用来形容文章完美无缺,或是用词十分精辟,价值高到一字可值千两黄金。

《史记》记载,两千多年前,秦国的宰相吕不韦组织他的门客集体编纂了一部名叫《吕氏春秋》的书。书成之后,不知价值如何,吕不韦便把“稿本”挂在秦国首都咸阳的辕门上,吸引天下文人墨客前来斧正,声称有能增删一字者,就赏给千金。

书在辕门上挂了很久,也招来了很多贤士,但不知是因为这书实在编得太好还是人们畏惧吕不韦的权势,竟没人能增删书中一字。由此,便有了“一字千金”这一成语。

还有一些人有另外的看法,他们认为“一字千金”实出于西安碑林内《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刻碑的故事。

据传这块碑刻的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是玄奘和尚从印度带回的佛经;另一部分是太子李治写给玄奘的谢表。唐高宗下令,碑的字体要用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的。

因为当时是唐朝,王羲之已去世很久了,怎么办?长安洪福寺高僧怀仁知道此事后,就四处搜集王羲之的作品,遇到用得上的字就剪下来,集在一起。可是有几个字,怎么也找不到,怀仁不得已便奏请朝廷。朝廷贴出告示,谁献出碑文中的一字,便赏金一千,这就是“一字千金”的由来。后人还把此碑的拓本叫做《千金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