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中原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郑谷苑
英语俗谚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唯一能确定的事,只有死亡和纳税。是的,人生在世,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走的路。之前和朋友聊天,他说如果我死了,我回说不是如果,是何时吧。在抽象的、概念的层次上,没有人不知道死亡是人生必然的终点,甚至也能拿它来开玩笑。但是在真实生活中,当心爱的人,甚至是自己,要面对病痛或死亡时,这门课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陈永仪在《生命这堂课》中,与读者分享她担任医院关怀师以及紧急救护技术员时的宝贵经验。这些可能很极端、很离谱,或许让人感动甚至哀叹的人生故事,在在令人深思。
在关怀师的篇章中,《你听得见吗?》这一篇看似平凡,就是一位需要插管的老先生,不断想要把管子拔出来,而医护人员“为他好”,一定要强迫他不能动。仔细想想,如果我们是他,在医院里醒来,身上插着管子,将是如何惊吓,如何不适啊!出于好意的强迫,不如设身处地的理解。《我……能说什么?》这一篇是我个人受益很多的一篇。锥心刺骨的伤痛,其实很难用什么话语来安慰。尤其是在台湾的文化中,我们是非常缺乏这方面的理解和尊重的。《观察员》是我很爱的一篇。四个“不自量力”的老太太,呈现出最美丽的友情。
在急救人员的篇章中,《父母心》这一篇让人又好气又好笑。里面让我细细品味的,是“放手”的重要。这样紧张兮兮的妈妈,可能会令孩子心情紧绷、窒息,甚至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这样的爱,可能不是所有孩子都消受得起的。《亲密敌人》一篇中谈到,家暴往往最令人有无力感。24岁的年轻太太因为预料到会有家暴,居然装病。我在想,她拨打911的时候,心里该是多么害怕!《霸凌》一篇中提及,霸凌往往发生在权利不对等的情况下。这个故事的主角是被霸凌者,因为想要成为强者,脱离被霸凌,差点赔上自己的命。被霸凌者是弱势群体,要靠自己的力量来反抗,基本上难度很高。只有你和我,周围的人出声出力,才能反霸凌。
这本书讲的是人们面对不同考验的故事,可能是身体的病痛、情感的打击,或是生死的抉择。永仪这本书中的主角,或多或少都是无助的(需要长期住院,或面对生死一线的紧急状况),需要关怀师或急救人员的帮助。但又或许,虽然面对无助的情况,人还是有一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的。其实,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正是由我们在非常状况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决定的。
要了解生,或许要先了解死。生命的可贵与价值,正在于它必将以死亡为终点。《生命这堂课》提醒我们,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在无助或困顿的情况下,我们做出什么选择,不但决定了我们生命的价值,也影响了和我们最接近、最亲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