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南方有沉香
8290300000044

第44章 人才:国家力量之根本

中央刚刚召开了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对实施《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进行了全面部署。党中央、国务院又面向全社会公开颁布了《人才规划》,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指导方针、总体部署和重大举措。《人才规划》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是我国昂首迈进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行动纲领。颁布和实施这个规划,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不容回避的现实告诉我们,我国既是人才资源大国,又是人才流失大国。曾有媒体报道说,我国已有“超百万精英滞留海外”,不少精英在学成之后并未回国,重要原因之一是,他们认为留在国外比回到国内更能释放自己的能量。美国《科学》期刊也曾将清华、北大比作“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基地”,这不禁令人感到黯然和忧虑。

在20世纪的世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次令人瞩目的成功赶超。那就是1900年美国对英国的赶超,1950年日本对美国的赶超,1960年韩国对欧洲的赶超。这在当时,都被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但他们都成功了。后来学者们的研究发现,原来这三个国家都采取了“人才优先”的战略决策。这里的“人才优先”专指追赶国对本国人才开发的优先投资与超前投资。中国人才研究会副会长、研究员王通讯认为,人才优先就是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确立人才优先发展的战略布局,统筹规划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才发展,把人才发展摆上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充分发挥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21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电影《天下无贼》里的这句台词被广为流传,并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公认。因此,各级各部门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精神时,对必须“在实践中发现人才、培养人才、锻炼人才、使用人才、成就人才”,要用“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环境留人、感情留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再也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了。

人才已成为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加快人才发展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的重大战略选择。当前我国人才发展的总体水平同世界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比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主要表现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人才发展体制机制障碍尚未消除,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等。

世间万物,人最宝贵。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和凝聚了大批优秀人才,并努力发挥各类人才作用。

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人口中文盲占80%,科技工作者只有数万人,培养人才成为当务之急。1949年10月,中央批准成立中国科学院;1949年12月,中央印发《关于保护与争取技术人员的指示》;政务院成立办理留学生回国事务委员会;1955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出更加合理地有效地使用和提高现有技术人才……

经过新中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努力,我国已经从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发展成为人才资源大国。但是,当前我国还不是人才强国,特别是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匮乏,人才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人才资源开发投入不足。要实现《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人才发展总体目标,到2020年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当前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加快推动由人力资源大国向人才强国转变。

中国的下一个“人间奇迹”是什么呢?这就是“富民强国”:到2020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根据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总体要求,着眼于为实现2020年“富民强国”目标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国家制定和颁布实施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这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从世界人才资源大国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这将对国内产生深远的积极作用。

观世情:当前,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人才竞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聚焦点。对此,要抢占先机、赢得主动,就必须周密部署,及早研究制定并组织实施人才队伍建设总体战略规划,形成我国人才竞争比较优势。

向瑞士学习智慧,我想举出的是,将人作为资本灵活运用的用人机制,特别是如何建立起用年轻人的机制。

瑞士的劳动力成本,单从拿到手的薪水来看是高于德国的。但从社会保险金和带薪休假等附加成本上来看,就低了很多。如果加上劳动生产性的因素就更低了。瑞士联邦经济部的外国企业引资部门的官员根据2004年度资料统计,2003年劳动者每人每小时的GDP,瑞士为39.30美元,德国为37.58美元,日本为36.54美元。这告诉我们,以高薪闻名于世的瑞士,其实人们的工作量已经超出了所得。

在瑞士的发展史中,一个重要的支撑要素就是瑞士人的勤奋。在这里有着要致富只能拼命工作这种传统观念。与日本一样,虽然现在逐渐淡化了,但劳动是美德这种观念至今深入人心。“人才是资本”这种想法,与日本也是相同的。

在瑞士,学历不高成了严重的问题。瑞士现在所采用的教育制度,仍然是让孩子们在十来岁时就决定了将来的出路。上重点高中再上大学,和上一般中学再进职业学校的孩子完全分开。因为人们普遍认为:“让学习能力不高的孩子去接受高等教育,对孩子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所以虽说这两条路是小学老师按照成绩划分的,其实与家长的想法也有很大的关系。

这种两条路的教育方式,是建立在“行行出状元”的人生观之上的。

而瑞士的大学生们现在成了特殊阶级。因为职业教育的普及,大学升学率比其他发达国家要低。所以学生的待遇非常不错。不仅学费全免,还有很多人拿到奖学金。所以有很多人年近30了还在学校里晃来晃去。

这种精英教育使得瑞士大学生的水平比其他周边的欧洲国家要高。生于德国的爱因斯坦曾就读于苏黎世工科大学,后来在此任教。这说明瑞士有着从海外吸引人才的优良传统,并且非常成功。

从瑞士的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一进公司,基本上马上被安排在管理职位。经过总公司经理助理等职位的低烧积累,就被派往国外分部或者工厂担任经理。可以说他们已将“经营”确立了一项专业技能了。2002年以后,最高管理层迅速向美国型转化,年龄明显年轻化。30岁就担任分公司总裁的例子也逐渐增多。瑞士企业将机会留给年轻人,从而激发企业的活力使企业得到发展,这种机制今后将会起到更大的作用。

察国情: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必须有充足的人才作支撑。这就必须紧紧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立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部署,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制定与奋斗目标相衔接的中长期规划,对人才队伍建设进行科学分析和预测,科学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提出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和推进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的目标要求、重大举措,绘就加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发展蓝图。

看党情: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最根本的是要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这就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和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对更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进行整体谋划,更好为党育才、聚才、用才提供重要保证。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是强国之本。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不归功于人的劳动创造。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归根结底依靠全国人民的劳动创造。只有全面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努力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我国现代化建设才能拥有强大而坚实的人才保障和广泛的智力支撑。

“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开创我国人才事业新局面,必将极大鼓舞和激励各类人才各尽所能、各展其长,造就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使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精神面貌屹立于世界东方。

2010.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