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学对话与西部生态文化建设国际学术会议综述
王为群
2007年8月11日至13日,由兰州交通大学中文系与《文学评论》编辑部主办,《文艺争鸣》编辑部和上海复旦大学比较文学研究室协办的“中外文学对话与西部生态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兰州召开。来自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的61名学者参加了学术研讨会。
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侯效岐副部长、高志凌巡视员、兰州交通大学王铁军副书记、李引珍副校长出席了开幕式。侯效岐副部长在讲话中高度评价了“中外文学对话与西部生态文化建设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外比较文学、生态文学和西部文化及生态建设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会议在建设西部和谐文化及和谐生态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并表示如果将会议届次化,突出西部和生态特色,甘肃省委宣传部将作为甘肃的一项理论建设工程给予积极支持。兰州交通大学党委副书记王铁军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致词,《文学评论》编辑部常务副主编党圣元研究员、《文艺争鸣》编辑部主编张未民教授、复旦比较文学研究室杨乃乔教授、韩国外国语大学朴宰雨(Park.JaeWoo)教授等在开幕式上发了言。
本次会议以“中外文化对话与西部文化建设”为主题,就“生态与关怀——比较文学视野下的生态文学与西部文化发展”、“交流与过滤——中西文化镜像中的西部文学与异域文明”、“挑战与机遇——中国西部地域作家与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文化格局”等议题进行了集中交流与深入研讨。会议共收到论文40余篇,论文集将在近期出版。
这次会议关注的主要问题有:
一、比较文学的学科发展与建设问题
台湾大学张汉良先生的发言对比较文学的发展历史进行了学理性概括,他认为,比较文学学科,起始于法国,最初主要研究跨国文学要素之间因缘关系的流变,关注作品翻译、流传等,注重外围文献资料的收集,对文学文本的关注比较少。20世纪40—50年代,欧洲移民到美国,比较文学的欧洲传统被改变,研究回到了作品本身,开展了纯文学文本的研究。70年代初,欧美的研究有了很大转向,他们认为无法把文本从历史、社会的背景中分离出来去孤立欣赏,强调语言在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1970年开始,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泯灭了,对非文学文本的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不再专注传统的文学文本,而是研究那些未被重视或不太被接受的文本。80年代以来研究者对理论本身发生了兴趣,文学文本与文化文本的相互干涉,文学与非文学彼此颠覆,使比较文学学科发生转向。关于“危机论述”,张汉良指出,危机是“他或她正处于在一个学科发展过程中令人忧虑的阶段,学科出现了病灶,再继续下去情况可能会更恶化。”关于晚近的殖民论述危机问题,张汉良通过对苏珊·巴斯奈特(SusanBassnett)和斯匹瓦克(GayatriSpivak)的论述危机进行了理性阐释。杨乃乔(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从比较诗学的角度出发,介绍了“互文性”概念的语义谱系及语际旅行的概况,认为“互文性”乃比较诗学研究的客体,“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从“相互(inter)”、“文本(text)”与“……性质(-ity)”三个层面的意义中整合而来的一个外来诗学概念,是指涉多部相关文本及其语义系统之间意义的交叉性和交互性,作为中外诗学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文性,是比较视域所指向的研究客体。“互文性”最早由朱莉娅·克里丝蒂娃在60年代创造和使用,指“一篇文本中交叉出现的其他文本的表述”,“已有的和现有的表述的易位……”,此概念的提出,对讨论多元文化语境下文学理论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当代的批评词汇表中,互文性是最为通常使用或误用的术语之一”。在国内汉语学术界,“intertextuality”也被翻译为“文本间性”,而“间性”是指涉两种以上具有互涉意义之间的关系性质,格雷厄姆·爱伦在《互文性》一书中曾介绍与使用过六个相关的概念:text(文本)、textual(文本的)、textuality(文本性)、intertext(互文、互文本)、intertextual(互文的)、intertextuality(互文性),其中没有一个概念可以在字面上直接翻译为“文本间性”,尤其是“间性”,把“intertextuality”翻译为“互文性”,作为一种异化翻译,要比作为归化翻译的“文本间性”更能保持相当的源语特色。杨乃乔说,必须进一步给比较诗学的学科研究范围划界,把比较视域的研究客体规限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免比较诗学由于研究客体的过于宽泛而表现出学科的泛化。党圣元论述了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与阐释的当代性问题。他认为“中国古代文论”这一学科的产生与西方学术体系的引进有着密切的关系,通过对比可以见出各自的特点。“以西解中”是古代文论近一个世纪的现代研究史主导的理论运作方式,综观百年学术史,古代文论研究中的“文化视界融合”问题是其中一个极其重要而迄今尚未厘清的问题。他认为,文化时间上古与今的关系、文化空间上中与外的关系,以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求是与致用、研究者个体与理论传统整体、经典解读与理论创造等等诸般关系,皆可置于此“视界融合”中加以融会贯通的分析,“视界融合”似可作为分析传统文论现代遭际的收结点。现代性是多元化的,所以跨文化的对话交流能给世界文化格局带来的最为理想的境地就是“和而不同”,这也是维系全球文化生态平衡的一个必要前提。李明以比较的角度谈了文学现代化的理论建构及其实践问题,以及现代中国文学“工农兵”方向研究的问题。
二、生态文学的学科发展与建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