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建工作实务丛书:党的思想作风建设
8356100000006

第6章 党的思想建设(6)

是提高党员和人民群众文化知识、科学技术、专业知识水平的教育。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不仅要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而且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做到又红又专,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成为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因此,对党员进行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教育,是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搞好党员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现阶段,我们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带领人民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依靠教育、科学和文化的发展,必须大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共产党员是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在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方面,也理应走在全社会的前列。这样,就要求共产党员应懂得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要有技术、懂业务、会管理,具有较高的科学文化知识水平,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带头人。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教育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教育党员充分认识科学文化、专业知识在四个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树立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观念。二是对党员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对于文化程度较高的党员,应搞一些现代科学新知识的讲座;对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党员,应进行一些实用科学技术知识的培训,结合工作特点,有选择地学习一些科学文化知识。

革命人生观

革命人生观即无产阶级人生观、共产主义人生观,它是无产阶级关于人生的总看法或根本观点,是最先进、最崇高的人生观。它以人类最先进的思想-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其基本特征是,强调人生价值是从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的集体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人生的最高目的,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人生态度。内容包括:①对人的本质(人性)的认识,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②对人生价值(意义)的认识,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为社会实践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③对人生理想(目的)的认识,认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是人生的最终理想;④对人生道路(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的认识,认为人的一生应为人类进步事业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不虚度年华;⑤对人生的态度(指人生的道德原则)的认识,认为应以共产主义世界观来确立正确的处世观、事业观、公私观、荣辱观、苦乐观、幸福观、生死观和恋爱观。一个共产党员,能否在任何情况下都把个人利益无条件地服从革命的利益、党的利益,在必要的时候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以致自己的生命,这是检验党员是否真正树立了革命人生观的重要标志。树立革命人生观,一方面要积极投身于共产主义的伟大革命实践中去,另一方面,必须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正确地认识人生问题。在这些方面,共产党员无疑应走在全社会的前面。

幸福观

是人们对幸福问题的总的观点和看法。指人们从一定的社会地位出发,对什么是幸福,怎样获得幸福在理论上的回答。幸福是人们对生活的感受和评价,是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由感到实现了自己的理想而引起的满足感。幸福观反映着一定阶级的利益、人生目的和要求,因而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社会地位的人就有不同的幸福观。从总体上可分为剥削阶级的幸福观和无产阶级的幸福观。剥削阶级幸福观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基础上的,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以追求个人幸福为目的;单纯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精神生活十分空虚;追求个人的享乐,生活中没有劳动和创造。无产阶级幸福观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以劳动创造幸福为途径,把丰富的物质生活和高尚的精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追求个人幸福和追求社会整体幸福结合起来,把享受幸福与创造幸福结合起来,因此是人类历史上最高尚的幸福观。它是在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一切具有进步意义的幸福观的基础上产生的。每个共产党员都应确立无产阶级幸福观,把个人的幸福同整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联系在一起,为全人类的彻底解放而努力奋斗。

生死观

是人们对生命的存在和归宿所抱的态度以及对生死行为的社会评价,是人生观的重要范畴之一。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甚至对立的生死观。剥削阶级的生死观主要表现是:认为生死是上帝安排的,奉行死生由命的信条;认为生要富贵,死要全寿,贪生怕死,认为生命就是名、权、利,为此不顾一切;认为生死无谓,看破红尘,玩世不恭等等。剥削阶级的生死观以利己主义为核心,以追求个人享乐为人生目的。无产阶级的生死观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认识的基础上,从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生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死为人民的利益而献身看作人生要义;把个人的生死与共产主义事业联系起来,非常珍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从不厌世轻生;以集体主义为出发点,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毛泽东为刘胡兰烈士的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以及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所讲的为人民利益而死重于泰山,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轻于鸿毛的观点就集中体现了无产阶级对待生死的根本态度。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者都应向革命先烈学习,生要生得有意义,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要死得有价值,为理想和事业而献身。

苦乐观

是人们对苦乐问题的总的观点和看法,是人们从一定的地位出发,对什么是苦乐,怎样对待苦乐,在理论上的回答。所谓苦,是指人类在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所谓乐,指人们经过艰苦奋斗,战胜困难,所感受到的幸福。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苦乐观。剥削阶级的苦乐观从极少数人的利益出发,以剥削别人过寄生生活为快乐,把享乐建筑在大多数人的痛苦之上,只求享乐,厌恶劳动,害怕吃苦,根本无法理解苦乐的真正含义。无产阶级的苦乐观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最大的快乐,体现了无产阶级对待人生的根本态度。无产阶级的苦乐观要求共产党员和革命者为了党的事业、人民的利益,艰苦奋斗,勇于吃苦,把困难留给自己,把享受让给别人,在必要的时候,毫不犹豫地牺牲个人利益,直至献出宝贵的生命。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是全身心地为人民的利益而工作的思想和行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立场和唯一宗旨,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着标志之一。1944年,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提出,次年在《论联合政府》中作了科学概括和系统论述。提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党的十四大通过的党章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建设的四项基本要求之一,并严格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正是由于在实际行动中表现了无私奉献的品格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才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使我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基本要求是:①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在任何时候处理任何问题,都把人民大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具有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为人民利益甘愿做出自我牺牲的精神。②一切向人民负责。个人的一切言论和行为,都应当以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标准,并把向人民负责和向党负责一致起来。③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而且必须自己解放自己,与人民同甘苦,共命运,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④关心、爱护和帮助同志。做到“关心党和群众比关心个人为重,关心他人比关心自己为重”。⑤坚持共产党员的原则性和战斗性,同危害人民的一切阶级敌人、坏人坏事和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

社会公德

是人们在公共生活中所应遵守的道德原则,即列宁所说:“数百年来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在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社会公德反映了人类共同生活的需要,通常是被社会大多数成员所承认的。只有遵守了这些社会公德,人们才能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和保持相对稳定的社会生活。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公德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阶级道德的影响和制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尽管社会公德是通过人与人关系中的一些小的方面表现出来,但它的作用,从性质上看,是与共产主义道德的作用相一致的。所以,它们一般也被纳入共产主义道德规范之中。其内容包括:遵守公共秩序,不随意干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尊重他人人格,救死扶伤,讲究卫生,文明礼貌,诚实守信等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并把尊重社会公德列为公民的义务。共产党员是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在遵守社会公德方面,理应走在全社会的前列,做人民大众的楷模。这是加强党员自身道德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同时也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一个重要环节。

集体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