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活里的说话哲学
8392700000030

第30章 有求于人时你能屈能伸地说

并非“求人不如求己”

人们总以为求人是低三下四的,故有了“求人不如求己”的说法。田园诗人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便是因为不愿为企求别人的施舍而丧失做人的尊严,表现出了一种文人清高的气质。但事实并非如此。《三国演义》中,关羽被困荆州,部将廖化杀出重围,奔上庸刘封处求援。刘封却谎称难于分兵,廖化于是“以头叩地”、“大恸苦求”,继而大骂而去。你觉得他“低三下四”吗?我想,你只会感佩廖将军忠心可鉴吧。

其实,“求人不如求己”经不起什么考究。战国时期,有个名叫许行的楚国人来到滕国,他和自己的几十个门徒穿着粗麻织成的衣服,靠编草鞋、织席谋生,以能自耕自足、不求他人为乐,并据此指责滕国的国君不明事理。因为在许行看来:人不能依赖别人,不能向人求助,所以身为—个真正贤明的国君,他既要替老百姓服务,同时还要和老百姓一样自耕自食;如果自己不耕种而要别人供养,那就不能算作是贤明的国君。后来,一个叫陈相的人把许行的所作所为及其主张告诉了孟子。

孟子问陈相:“许行一定只吃自己耕种收获的粮食吗?”

陈相回答:“是的。”

孟子接着又问:“那么,许行一定自己织布才穿衣吗?他戴的帽子也是自己做的吗?他煮饭的铁罐是自己亲手铸造的吗?他耕作用的铁器也都是自己亲手打制的吗?”

陈相回说:“都不是的。这些物品都是他用米、草鞋、草席这些东西换来的。”

孟子说:“既然是这样,那就是许行自己不明白事理了。”

孟子和陈相的对话,明白地指出不论衣食住行等等,我们都是有求于人的,即使拥有上亿财产,也不见得买得到你真正想要或需要的东西。可见,我们要“求人”,人也必有求于我,所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是求人的道理。

能屈能伸地求人相助

俗话说:“篱笆立靠桩,人立要靠帮。”人与人之间的相求相助,是共同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要想事业成功,就必须求人。俗语说得好:“大丈夫能屈能伸。”只要不丧失原则,为了目标的实现,不妨来个小小的妥协,甚至不妨恭维对方,取悦于他。

富兰克林曾参加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他讲述过一个如何先请人帮小忙,后使对方愿意帮大忙的故事。一开始,他不喜欢那个人,特别是那人的骄傲态度。那人是一个富有的上流人士,受过很好的教育。以他的才能将来肯定对众议院产生巨大影响。而富兰克林又不愿卑躬屈膝地去乞求他的帮助。不久,富兰克林采取了一种“屈”的方法。

富兰克林听说对方珍藏着一本罕见而新奇的书。于是,他给那人写了一封信,表示渴望读到这本书,恳请那人借给他,几天以后富兰克林将还给他。那人立即将书借给富兰克林。大约一个星期之后,富兰克林将书归还,书里又夹着一张字条,表示衷心地感激对方。

后来,当他们再在众议院会面时,那人与富兰克林交谈,对他礼貌有加。此后那人常表示只要富兰克林有需要愿意为他尽力。从此,他们成了莫逆之交,友谊长存。富兰克林这一求人方式是非常有效的。以一个小的要求,促使人们感到自己对他人“有益”,以此逐渐扩大他们支持和帮助你的范围,使他在“好人做到底”的心理驱使下心甘情愿,以同意更大的要求。

其实,“能屈能伸”并非是要我们求人时屈膝下拜,而是要我们求人时适当的作出妥协或者是恭维,这就是富兰克林所使用的方法。有时,由于我们所提的要求比较高,对方一下子很难接受,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对方先同意—个很小的要求,而如果他同意了这个小要求,就有可能进一步同意更大的要求。

类似富兰克林的求人术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被用到。在劝募宣传中,劝募者可能会向路人说:“先生,您能为那位可怜的残疾人捐—块钱,也是您的一分心意。”当路人从口袋里真正掏钱时就绝不会只是一块钱。一位精明的推销员,当他向一位不耐烦的女士推销化妆品而遭到拒绝时,他没有就此罢休,而是很快提出了一个让人容易接受的条件,说:“小姐,只给我五分钟时间就好。”事实上,那位女士不只让出了五分钟,而是十分钟或二十分钟,更重要的是那位女士最后不得不掏出口袋里面的钱。

无论何人都有自尊心,总希望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赖,有时即使明知对方说的是奉承话,亦会欣然接受,而愈是自视甚高的人愈是有这种倾向。因此,在请求别人答应自己的要求时,应强调他各方面都比别人高出一筹、惟有他才能胜任。比如:某主管想要派林某到偏远地区就职,而林某很有可能不会接受这样的任务。于是,主管首先将那个营业区目前的情况说得一团糟,再以无限信任的口吻说:“我认为只有你才有能力让那边扭转乾坤,起死回生。”并做出“除你之外不做第二人想”的结论。此时,林某听了之后,虽然有些不快的心情,但也很快消失。他感觉到自己受到公司的高度重视,内心自然就顺应了主管的安排。

有求于人时,除了有原则的妥协和恭维之外,我们也要注意下面三个方面:

第一、注意礼貌。大至调动工作,小至迷路问津,都要运用“谢谢”、“对不起”这一类的礼貌语言。如果对人开口称“喂”,闭口称“喂”,好像别人回答你的询问、解决你的困难。都是“理所当然”似的,那就非碰壁不可。

第二、注意态度。想要别人帮忙,就不要吞吞吐吐。反之,为了使别人乐于答应帮忙,故意缩小事情的难度,待别人接上手之后,又使人觉得进退两难,这就有些实用主义的味道了,并显得对别人、对朋友缺少应有的诚意,其后果也是很不好的。

第三、注意方式。求人解决问题,最好是在别人精神愉快的空闲时间,当别人专心致志干某项工作,或者情绪不佳的时候,就最好不要去打扰别人,因为其效果往往不好。另外还要注意场合。有的以个别交谈为好,有的以上门拜访为宜,有的则可以借助于书信。讲话要多用商量的口吻,不能硬要别人打“保票”。特别是自己过去曾帮助过对方的,更不能有意无意地给对方施加心理压力。当别人答应帮忙以后,适当的催问是可以的,但语气要婉转。有时对方因条件不允,一时办不到,还要能体谅别人的难处;如催问得太紧,有时会使对方感到尴尬,弄不好,反而会妨碍帮你办事的积极性。

我们一定要记住:自己有困难,可以求人帮助;别人有困难时,自己也应主动帮助别人。决不能有事有人,无事无人。只有平时多注意关心、帮助别人,我们有难处时,别人才会乐意效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