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时刻“顾左右而言”
《孟子梁惠王下》中有段孟子与齐宣王之间巧妙的对话:
孟子问齐宣王:“大王,您有一些臣子,他们去楚国游山玩水,走前将自己妻小托付给朋友照看。等从楚国回来时,却发现自己妻子儿女在忍饥受冻。您说,这人多缺德,对这样的人该怎么办?”
齐宣王说:“还用问,把他们晒在一边,以后甭理他们!”
孟子又问:“专司刑法的一批官员玩忽职守,不能公正地处置一帮缺德无良、寻衅滋事的人,该怎么办?”
齐宣王想都没想,答:“革职查办啊!”
孟子绕了一下又问:“整个国家一片混乱,所有做官的都反了,又该怎么着?”
这时,齐宣王卡住了,不敢正对孟子。然后扭头看左右侍从,说起别的事来了。
这就是“王顾左右而言他”的故事,常用来比喻对方不正面回答一些敏感话题,而故意扯那不相干的事;或与对方交谈,对方有意离题,说到别的事情上去了。
类似的故事也曾发生在华盛顿身上。1797年夏,法国革命家康斯坦丁·沃尔涅拜访美国总统乔治·华盛顿。沃尔涅为了获准周游美国,请求总统开一张介绍信。
华盛顿想:要是不开吧,沃尔涅是自己的朋友,不好让他碰钉子;开吧,又是假公济私。他想了想,在纸上这样写道:“康·沃尔涅不需要乔·华盛顿的介绍信。”
这纯粹就是“王顾左右而言他”的翻版,也就是用模糊的语言,既不是答应,又不是直接拒绝,但又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这样,对方也就无从坚持了。
“顾左右而言”的技巧
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常常遇到自己不想“公开”或“不能”公开而别人又偏偏喜欢打听的事。当你遇到这类敏感的话题时,即使心中不快,也不应该显出尴尬或温怒,而应沉着、冷静,巧妙以“顾左右而言他”给予应对。
①尽可能模糊一点
一般来说,我们在谈到敏感话题的时候,出于习惯性的原因,会找出一些借口。而由于是找借口,内心就越发不安定了。内心越不安定,借口就会越具体,而越具体,对方就越容易找到揭穿我们反驳我们的机会。比如有朋友找我们借钱,我们说“我带的钱不够”,对方可以说“先借这些好了”;而如果我们说“我现在不能给你”,他就会说“我可以等你呀”。
在很多时候,用来避开敏感话题的谎言一旦被对方识破,就容易成为对方进攻的目标,而我们则因为自己说了谎而多少有些“负罪感”。这将会微妙地影响到我们“坚持”的决心。
对此,有心理学家指出,说谎的时候,要尽可能模糊一点,比如说“我太忙了”“我有很重要的事要做”,而不必提及细节,一般情况下,对方出于礼貌是不会追问缘由的。再有就是说得单纯一些,不说具体的理由,而是说“我不喜欢”“不方便”,从而使对方无从着手。有的时候,甚至可以说些孩子气的话,比如“不喜欢就是不喜欢”“因为讨厌所以讨厌”,让人完全摸不清头脑,也就死心塌地了。
在生活中,面对敏感话题顾左右而言时,尽可能的模糊比精细更为有效,因为它能给人留下更为宽泛的活动余地。
有一个单位的领导,新官上任想做大动作,但由于不了解下面的情况,推行的方案破绽百出,很不得人心。
有一次,他问自己的秘书,“你觉得这样行不行”。
秘书当然不好直接告诉领导实话,但是又意识到这样做对谁都没有好处,于是说:“我对这件事倒没什么意见,但有些同事对这件事似乎有一些看法”。然后把自己的观点搀杂在大家的观点中说了出来,领导一听,果然有道理,而且又是群众的呼声,于是就此打住了。
不仅如此,领导还对这位秘书有了新的认识,交给他一项新任务:让他了解下面的情况,多做调查研究。几年下来,这个秘书受益匪浅,对单位的很多问题都有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加之承上启下的工作做足了,大家都满意,很快便被提拔起来。
②尽可能含蓄一点
著名思想家墙根曾经说过:“含蓄往往比口若悬河更可贵。”当你遇到敏感的话题时,委婉含蓄地回答,既能释疑,又显得得体。
有一次,周总理接受一位美国记者的采访。记者见桌子上放着一支派克牌钢笔,便不怀好意地说:“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生产的钢笔呢?”周总理笑了笑说:“提起这支钢笔,那可说来话长了。这不是一支普通的笔,是一位朝鲜朋友抗美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想拒绝,哪知那位朋友说,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收下了贵国生产的这支笔。”周总理的这次答记者问,涉及到国家的面子问题,但是周总理含蓄地回答了美国记者的问题,保全了国格,又讽刺了美国。
又有一次,美国代表团访华时,曾有一名官员当着周总理的面说:“中国人很喜欢低着头走路,而我们美国人却总是抬着头走路。”此语一出,话惊四座。周总理不慌不忙,脸带微笑地说:“这并不奇怪。因为我们中国人喜欢走上坡路,而你们美国人喜欢走下坡路。”
美国官员的话里显然包含着对中国人的极大侮辱。在场的中国工作人员都十分气愤,但囿于外交场合难以强烈斥责对方的无礼。如果忍气吞声,听任对方的羞辱,那么国威何在?周总理的回答让美国人领教了什么叫做柔中带刚,最终尴尬、窘迫的是美国人自己。
③巧妙地转移话题
当你遇到敏感的话题时,如果不想正面回答,可以绕开这个问题而谈与其有关的问题,这就是交谈中的“移花接木”。
晏子出使吴国,狂妄自大的夫差对外交礼宾人员说:“我要考考他。接见他的时候,要高声宣布:‘天子请见。’看这最好口才的家伙怎办。”怎么办呢?当时各诸侯已不把周天子放在眼内了,都急先恐后称“王”。不过,自称“天子”还是太过。晏子如果应夫差,一定被人嘲笑;不应夫差,但又有些失礼,到底是主人的召唤嘛。这该怎么办呢?却说这晏子一听到“天子请见!”就身体向前一冲,立即,脚上又好像踢到东西般,又止了步。听到第二次,又是如此。第三次了,晏子还是一冲、一踢、一下止步,仍然站好。然后不好意思地道歉:“对不起。我真糊涂,竟跑错地方了。我是要拜见吴王的,竟然来到大周的朝廷了。请问:吴王在哪里?”吴王在那里暗自愧悔,只好命人改口宣布:“夫差请来宾入见。”于是用了诸侯之礼。
在社交场合,特别是在外交活动中,有时你所面临的情况你进也不是,退也不好。这就需要随机应变,巧解难题了。
有一次,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举行国宴款待晏子。酒喝得差不多了,忽然有两个侍卫带上一个捆缚着的人,奏请楚王发落。
“什么人?什么事?”
“禀告主上,他是齐国人。偷东西。”
“唉!”楚王转过头来,同情地、惋惜地、含蓄而轻视地,说:“齐国人都这样喜欢偷东西吗?”
此时,晏子能不能拍案而起,拂袖而去呢?或者反唇相讥,说齐国也逮了不少楚国偷渡而来的盗匪呢?又或者证实对方诬蔑,是又一宗冤、假、错案呢?总不能因此而闹个面红耳赤吧!
只见晏婴面色不变,站起身来,离开席位,庄重地向主人一揖,清清楚楚地回答说:“报告大王:橘树生在淮河南边,果子是甜甜的;到了北边,就变成又酸又涩的枳了。枝叶看来一样,味道大有不同,这是水土的关系啊。这个人在齐国好好的,到了贵国就变成偷盗,是不是贵国的水土有点问题呢?”
楚王望一望身边的人,对着他们惶惑的神色,说:“真是绝顶聪明的人啊,要开他的玩笑,是自作自受了。”
晏婴实在不愧为当时的名士,在应对一些敏感、难以回答的问题时,竟在轻松谈笑之中就巧妙应对了,且不露一点痕迹,的确是个绝顶聪明的人啊。
④交浅时不要言深
东晋时代,贵族们尤其喜欢品评人物。有人问大将军桓温:你觉得某某人怎样?桓温刚要评论,又停下来看了看这个人,然后对他说:“我与你交情并不深,你平日里又喜欢传闲话,还是不告诉你为好。”要说,桓将军位高权重,并不怕这个人传闲话,他这样说或许还有告诫的意思,否则,他只须“今天……天气……哈哈……”地回答一下就够了。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大将军桓温说话的谨慎。孔子曾说过:“不得其人而言,谓之失言。”彼此关系浅薄,你与之深谈,显出你没有修养;你说的话,若是属于对方的,你不是他的挚友,不配与他深谈,忠言逆耳,就显出你的冒昧。况且,对方若不是深相知的人,你就畅所欲言,但对方的反应是如何呢?
魏晋时期,有两位特立独行的高人:嵇康和阮籍,他们为人处世的态度大体相同,可是结果却大不一样。嵇康被司马昭以不守礼教的罪所杀,阮籍却得以全生,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嵇康“交浅言深”、口无遮拦,得罪了很多人,嵇康这些人掌权之后,就千方百计罗织罪名,将他置于死地;而阮籍懂得“口不彰否人物”,虽也放浪不羁,去没人找他的麻烦。可见,交浅而言深有时可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大麻烦。
“交浅言深”之人有时唯恐天下不乱,经常喜欢散布和传播一些所谓的内幕消息,让别人听了以后感到忐忑不安。例如“公司将会裁员”、“公司将会改组”、“上司对某某人不满”等话语,都是这种人的“口头禅”,与这种人要保持距离,以免被其扰乱视听,或者让他卷入某些是是非非。
所以,“交浅言深,君子所戒”是有道理的,我们千万不要附和“交浅言深”之人所说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顾左右而言”,不表示任何意见。
§§第四章 面对不同的事情你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