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生活里的说话哲学
8392700000039

第39章 有理有据之事你留点余地说

话不要说得太绝对

邻居小李就讲过这样一件事情:一天下午,我骑着车去市场买鸡蛋,回来时跟一个逆行人撞在了一起,不仅几斤鸡蛋打了个粉碎还把我撞下了车,腿都摔破了,我顿时气得火冒三丈,拉住哪个人大吵了起来。哪个人态度到也和善,一边掏钱赔鸡蛋,一边张罗着修车,张罗着带我看病。可是我就是得理不饶人,直到众人出面解决才算了事。也不知怎么那么巧,他竟是我的朋友的一个亲戚。一天,朋友请客吃饭,好几次他都在座,他道是显得极不在意,有时还拿这件事情开开玩笑,说什么“不打不相识”。可我却不自然,每当见到他时,就想起了自己当时不依不饶的样子,脸就红红的,感到火辣辣的。特别悔恨自己话说的太绝,做事没能够充分的留有余地。

把话说得太绝就像把杯子倒满了水,再也滴不进一滴水,再滴进去水就溢出来了;也像把汽球灌饱了气,再也灌不进一丝丝的空气,再灌就要爆炸了。如:某经理把一项采购任务交给一位员工,这件采购工作是有相当的难度,经理问他:“有没有问题?”他拍着胸脯回答说:“没问答,包君满意!”过了三天,没有任何动静。经理问他进度如何,他才老实说:“不如想象中那么简单!”虽然经理同意他继续努力,但工作的进度远远低于经理的要求和目标,经理对他的印象也因此大打折扣。又如:某人和同事闹不愉快,气愤万分的他向同事说:“从今天起,我们断绝所有关系,彼此毫无瓜葛……”说完话还不到二个月,他的同事成为他的上司,王帅因为自己讲过太过绝对的话,只好辞职他就。

韩非子《林下篇》说:“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鼻大可小,小不可大也;目小可大,大不可小也。举事亦然,为其不可复也,则事寡败也。”意思就是:如果鼻子刻得大了,我们还可以修得小一点,如果鼻子本来就刻得很小,那就根本没有办法补救了;如果眼睛刻得小,还可以再加大,如果把眼睛刻得太大,就没法再缩小。做人处事也是这样,凡事我们都得留点余地。

战国时,楚庄王赏赐群臣饮酒,他的宠姬作陪。日暮时正当酒喝得酣畅之际,灯烛被风吹灭了。这时有一个人因垂涎于楚庄王美姬的美貌,加之饮酒过多,难以自控,便趁烛灭混乱之机,抓住了美姬的衣袖。

美姬一惊,奋力挣脱,并顺势扯断了那人头上的系缨,私下对楚庄王说要查明此事,并严惩此人。庄王听后沉思片刻,心想:“赏赐大家喝酒,让他们喝酒而失礼,这是我的过错,怎么能为女人的贞节而辱没臣子呢?”于是命令左右的人说:“今天大家和我一起喝酒,如果不扯断系缨,说明他没有尽欢。”于是群臣一百多人都扯断了帽子上的系缨,待掌灯之后,大家继续热情高涨地饮酒,一直饮到尽欢而散。

过了三年,楚国与晋国打仗,有一个臣子常常冲在前边,最后打退了敌人,取得了胜利。庄王感到惊奇,忍不住问他:“我平时对你并没有特别的恩惠,你打仗时为何这样卖力呢?”他回答说:“我就是那天夜里被扯断了帽子上系缨的人。”

正因为楚庄王给臣子留了余地,才换来了下属的忠心耿耿。留三分余地给别人,就是留三分余地给自己。留有余地,就是留有退路,留一片蓝天。不管是什么人,做什么事情,这一点都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里面有着对自己一时莽撞的弥补,有着对自己一时糊涂的反思,有着对客观情况发生的回旋。……给自己留下了一条合情合理的退路。

有理有据还要有余地

高明的人总是承认事物总有看不透、不可料的一面。事实上,而世事诡谲,风波乍起,非人所尽能目睹,所以主张立身唯谨,避嫌疑,远祸端,凡事预留退路,不思进,先思退。满则自损,贵则自抑,所以能善保其身。

唐朝郭子仪平安安史之乱的事迹已为人所熟知,但很少人知道,这位功极一时的大将为人处世却极为小心谨慎,与他在千军万马中叱咤风云、指挥若定的风格全然不同。

唐肃宗上元二年,郭子仪进封汾阳郡王,住进了位于长安亲仁里的金碧辉煌的王府。令人不解的是,堂堂汾阳王府每天总是门户大开,任人出入,不闻不问,与别处官宅门森严的情况判然有别。客人来访,郭子仪无所忌讳地请他们进入内室,并且命姬妾侍候。有一次,某将军离京赴职,前来王府辞行,看见他的夫人和爱女正在梳妆,差使郭子仪递这拿那,竟同使唤仆人没有两样。儿子们觉得身为王爷,这样子总是不太好,一齐来劝谏父亲以后分个内外,以免让人耻笑。

郭子仪笑着说:“你们根本不知道我的用意,我的马吃公家草料的有五百匹,我的部属、仆人吃公家粮食的有上千人。现在我可以说是位极人臣,受尽恩宠了。但是,谁能保证没人正在暗中算计我们呢?如果我一向修筑高墙,关闭门户,和朝廷内外不相往来,假如有人与我结下怨仇,诬陷我怀有二心,我就百口莫辩了。现在我大开府门,无所陷私,不使流言蜚语有滋生的余地,就是有人想用谗言诋毁我,也找不到什么借口了。”几个儿子听了这一席话,都拜倒在地,对父亲的深谋远虑深感佩服。

有理有据还要有余地,就是不把事情做绝,不把事情做到极点,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这样,才会使自己得到最完美无损的保全。这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给别人留余地,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也不要把别人推向绝路,万不可逼人于死地,迫使对方做出极端的反抗,这样一来,事情的结果对彼此都没有好处。另一方面,给自己留余地,让自己行不至绝处,言不至于极端,有进有退,以便日后更能机动灵活地处理事务,解决复杂多变的问题。

清朝红顶官商胡雪岩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宽容有度的胸襟,为他在商场中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有一段时间,胡雪岩与庞二合伙做丝业收购,两人齐心协力,逼压洋人,抬高国人丝价,为了这件事,胡雪岩费了大量心血,做得实在不容易。谁知到了后来临近交货时还出了一个乱子,那就是朱福年暗中捣鬼。

作为庞二的档手,朱福年野心勃勃,想借庞二的实力,在上海丝场上做江浙丝帮的首脑人物,因而对胡雪岩表面上“看东家的面子”不能不敷衍,暗地里地处心积虑,并想打倒胡雪岩。但是,他不敢明目张胆地跟胡雪岩对着干,一切都在暗中操作。所幸,另一个员工尤五最先发现问题,派人告诉管事古应春,古应春又来告诉当时身在苏州的胡雪岩,听得古庆春细说原委,胡雪岩渐渐有了办法,要治服朱福年。

胡雪岩的做法是:先通过关系,摸清了朱福年自开户头,将丝行的资金划拨“做小货”的底细,然后再到丝行看账,在账目上点出朱福年的漏洞。然而他也只是点到为止,不点破朱福年“做大货”的真相,也不再深究,让朱福年感到自己似乎已经被抓到了“把柄”,但又莫明实情。同时,他还给出时间,让朱福年检点账目,弥补过失,等于有意放他一条生路。最后,则明确告诉朱福年,只要尽力,他仍然会得到重用。

这一下,朱福年心惊不已,自己的毛病自己知道,却不明白胡雪岩何以了如指掌,莫非他在恒记中埋伏了眼线?照此看来,此人莫测高深,真是步步小心才是,他的疑惧流露在脸上,胡雪岩就索性开诚布公地说出了一席话,这段话很有水平:“福年兄,你我相交的日子还浅,恐怕你还不知道我的为人,我的宗旨一向是有饭大家吃,不但吃得饱,还要吃得好。所以,我决不肯轻易敲碎人家的饭碗,不过做生意跟打仗一样,总要齐心协力,人人肯拼命,才会成功,过去的都不用说了,以后看你自己,你只要肯尽心尽力,不管心血花在明处还是暗处,我说句自负的话,我一定看得到,也一定不会抹杀你功劳,在你们二少爷面前帮你说话。或者,你若看得起我,将来愿意跟我一起打天下,只要你们二少爷肯放你,我欢迎之至。”

这番话,听得朱福年激动不已:“胡先生,你说到这样的金玉良言,我朱某人再不肯尽心尽力,就不是人了。”他对胡雪岩是毕恭毕敬,显然是对胡雪岩彻底服帖了。要知此人平日里总是自视清高,加之东家庞二“强硬”,所以平日里总在有意无意间流露“架子大”的味道。此刻一反常态,才是真正内心的表现。

人生就是这样,不让别人为难,不让自己为难,让别人活得轻松,让自己活得自在,这就是“有理有据还要有余地”的妙处。给别人留有余地,他一定会感激你,协助你,这也就等于给了自己一次成功的机会。

话不要说得太绝了,这是“有理有据还要有余地”的根本要求。一个年轻人想到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实验室里工作,爱迪生接见了他。这个年轻人为表达自己的雄心壮志,说:“我一定会发明出一种万能溶液,它可以溶解一切物品。”爱迪生便问他:“那么你想用什么器皿来放这种万能溶液呢?它不是可以溶解一切吗?”

这位年轻人正是把话说绝了,陷入了自相矛盾的境地。如果他把“一切”换为“大部分”,爱迪生便不会反诘他了。

因此,我们在说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得理之后要饶人。

你今天得理不饶人,焉知他日不狭路相逢?若届时他势旺你势弱,你就有可能吃亏;得理不饶人,这对你的“大好处”影响并不大,至于“小好处”,好处既小,更没有不饶人的必要。

试想:得理不饶人,让对方走投无路,有可能激起对方“求生”的意志,而既然是“求生”就有可能是不择手段,这对你自己伤害,好比老鼠关在房间内,不让其逃出,老鼠为了求全,将咬坏你家中的器物。放他一条生路,他“逃命”要紧,便不会对你造成伤害。所以:得理之后要饶人。

第二、出口不要过重。

对于口中所出的言语,我们一定不要过重,以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对人不要太早下评断,像“这个人完蛋了”、“这个人一辈子没出息”之类属于“盖棺论定”的话最好不要说,人一辈子很长,变化很多的。也不要一下子评断“这个人前途无量”或“这个人能力高强”;多用“是……不过……如果”之类的话语就比较好。

如果与人交恶,不要口出恶言,更不要说出“誓不两立”之类的话,除非有“杀父夺妻”之仇。不管谁对谁错,最好是闭口不言,以便他日需要携手合作时还有“面子”。对别人的请托可以答应接受,但不要“保证”,应代以“我尽量,我试试看”的字眼。上级交办的事当然接受,但不要说“保证没问题”,应代以“应该没问题,我全力以赴”之类的字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