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下一个冠军就是你
8404800000007

第7章 文化艺术领域

文化本身既不是教育,也不是立法,它是一种氛围,一种遗产。

——美国文艺评论家门肯(H。L Mencken)

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

——美国散文作家、思想家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艺术应当担负起哺育思想的责任。

——英国女诗人伊丽莎白·白朗宁(Elizabeth Browning)

文化的价值在于它对人类品性的影响。除非文化能使品性变为高尚、有力。文化的作用在于裨益人生,它的目标不是美,而是善。

——英国小说家、戏剧家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

艺术是自然的右手。自然只让我们存在,而艺术创造我们的人类。

——德国诗人、哲学家席勒(Johann Christoph Friedrich von Schiller)

标杆人生

叶朗

学术从来不是为己的学术,而是天然地就已经和国家、民族联系在了一起。

“人物代表”

叶朗教授,1938年生于浙江衢州,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55年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196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毕业。曾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兼任宗教学系、艺术学系主任。现仍兼任艺术学院院长,北大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同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兼高校美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市哲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常委。主要著作有《中国小说美学》、《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国美学史》、《胸中之竹——走向现代之中国美学》等,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称号。

让语言言说自身,让学术展现自身

记者 赵新侃

走进北京大学燕南园,一栋栋古旧小楼庄严古朴,即便是萧瑟冬日,依然保有一片绿意,仿佛有着常人难以望见的深意。这里曾经聚集着名家巨擘的时代思辨,心心念念的家国天下,风雨几十载,长者们对青年成长成才的关切、对“寻找美、推广美”的热情不减当年。

冠军必备四要素

有关如何成为一名成功的学者,或者是我们时常不无夸张地称之为“冠军”学者,叶朗先生从几十年的治学经验出发,给出了他的理解,即一个学者的成功需要很多内外因素,但这四个是不可或缺的:资质、环境、机遇和努力。其中机遇与环境固然不可分,所以也单列一项。

在这四项当中,叶先生突出强调了环境的重要性。环境并不是能够条分缕析罗列、并通约为同质项目来进行数学计算的,而毋宁说是一种氛围,一个敞开感受的栖所。就他的个人经历而言,他认为在北大数十年的学习、生活、教育无不向他传递着一种北大精神,这也就是他作为一名学者所最能够感受到的所谓“环境”。

叶先生不止一次地提及冯友兰先生在他晚年时的创作精神。20世纪80年代,晚年的冯先生双目几近失明,但是依旧通过其助手完成了150万字《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创作。冯先生不仅将思想付诸文字,而且通过让助手复述自己的口述、不断地重新修改稿件,很好地延续了之前的治学风格。有人问冯先生,为什么年纪如此大了却依旧要从事哲学史的体系搭建工作,冯先生的回答是他对学术的奉献已然到了他最深的人格处,因而是“欲罢不能”。

叶先生说,这个“欲罢不能”被他用来作为书名专门写过一部书,而这四个字也是他对北大精神的最到位的理解。在北大这个环境中,叶先生理解到的学术从来不是为己的学术,而是天然地就已经和国家、民族联系在了一起;并非先有纯粹的学术,做着做着出现了使命感,而是使命感从学术最开头就极强烈地牵引着他。学者应该侧身让语言来言说自身,让学术来展现自身。

从学者自身的角度,叶先生也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他认为学者需要认识到自己的有限性,而并不应该动辄试图成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学者不可能什么都知道,而且学术也不要求学者什么都知道,后者只可能导致一种浮躁且不负责的治学品质,学者有自身不同的资质、天然地处在不同的历史时空,这就决定了其有限性。学者恰是需要认识到这一点,这样才能够真正很好地给自己定位。

学术交流:立足于中,兼容并包

任何一个开放的学术环境都会碰到一个在交流中立足的问题。中国自从西学东渐(甚至更早)开始,就一直处在一个学术交流的处境之中,所以不可避免地会碰到这样的问题。

打一个比方,比如康德的研究,在德语世界中,康德研究的二手文献数不胜数,而它们却又是真正了解康德哲学的必需品。那么这样一来,非德语母语的学者,比如中国学者,天然地就落后于德语母语的学者;我们固然可以通过学习德语、钻研德文文献来弥补理解、交流的鸿沟,但是作为真正体制化的学术,依旧会出现明显的落后境况。如果极力执著于德文文献,那么不仅研究成果没有德语母语的学者好,而且还非常可惜地错失了自己母语文化的研究。

面对这样一种内在的张力,叶先生认为,在这种交流的处境当中,我们的立足点还应当是中学或者国学。学术交流的含义恰就在于不拘泥于任何一种学术,而是采用一种敞开的态度,兼容并包。所以在中西学术交流当中,中国所应该做的可以是借西学来发现国学中原来被忽视的东西,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必然地采用了国学来重新诠释西学,做出西方学者也未曾料见的新颖解释,毕竟他们也是有自身局限的。学术交流的丰富意义恰在这种映射中互相解读、互相理解、互相进步。

文化与产业:天敌还是互益

文化究竟应不应该产业化,这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争议课题。很多人认为文化一旦产业化就会失去它最深处自由的精髓,而成为商业时代的一个消费品;另一些人则并不如此激进和悲观,认为文化与产业可以很好地糅合。

叶先生认为应当采取后一种站姿,认为产业化对文化的发展和传播是有极大的积极意义的。比如一首歌,相比于曲高和寡,通过产业化的方式让大众都能够感受到音乐的喜感、美感,当然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所以从原则上讲,产业化操作是促进文化的,传播也好,发展也好。

但是这不妨碍我们现在在文化产业化过程中遇到的不可小觑的问题,也即我们似乎会面临这样一种危险的倾向,把“文化”从文化产业化中给扣掉,而只剩下“产业化”。叶先生批评了当今一些时髦的电影创作,认为相当一部分只是一味地迎合观众发泄日常烦闷的消费需要,而把喜剧简单地用笑多少次来衡量等。

相反,文化产业化,绝对不是说要用产业化来规定文化,而情况毋宁说是,产业化了的文化依旧是文化,只是我们通过产业化的手段来很好地推广它。因而主动地从文化当中找出值得推广的精华,而非听从大众喜好而盲目附势,这就成为了文化产业化中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

文化和产业并非天敌,关键是要把握二者之间的平衡。文化的要义之一便在于益智民众,闭门造车或曲高和寡只会让文化的路越走越窄。在不损害文化品质的前提下,成功地进行产业化运作,正是我们现在需要做的事情。艺术的精神总是指向事物的内核,一件精美的艺术品总需要时间来雕琢成就,它无法被简约化。然而我们并非生活在巴洛克时代,这是一个人心浮躁、步伐快的年代,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达成内心的平衡,追求艺术的臻致并不容易。而叶朗先生克服了重重困难,正在这条蜿蜒却绮丽的道路上坚毅地做一个行走者。

奥尔罕·帕慕克

作家为他们理想的读者写作,为所爱的人写作,为自己写作。

“人物代表”

奥尔罕·帕慕克(Orhan Pamuk)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当代欧洲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1952年6月7日出生于伊斯坦布尔一个富裕的西化家庭,从小接受英语教育。23岁时,他放弃正在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主修的建筑学,转而投身文坛,开始了他的纸上建筑生涯。200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在颁奖公告中说,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理由是:“他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除文学造诣极深之外,帕慕克对艺术也颇有研究,研究艺术的时间不少于用在文学上的时间。他每年都到世界各地欣赏艺术展览,在各个国家的博物馆中流连忘返。

野心家的艺术游戏

记者 黄茜

2008年5月25日,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多功能厅内座无虚席。当“相约冠军名家讲坛”开始的旋律刚一响起,听众中就早已有人按捺不住地不时回头张望入口处。200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一位生于伊斯坦布尔又曾主修建筑学最后却蜚声世界文坛的土耳其人,该会是一副什么样子呢?

多产而优雅的作家

一身黑色西服、一头银灰色的头发、一副细框眼镜,加上摆在桌上的自拍手机,一切都给人一种书卷气的随和亲近感;犀利而友善的目光和总挂在嘴角的浅浅的笑,则总让人想起他在演讲中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洞察却又不失诙谐和风趣的表达风格。就是这位生于伊斯坦布尔的土耳其人,曾在伊斯坦布尔科技大学主修建筑学,从1979年第一部作品《塞夫得特和他的儿子们》得到《土耳其日报》小说首奖开始,他的写作生涯一发不可收拾。

1983年第二本小说《寂静的房子》出版,并于1991年获得“欧洲发现奖”,同年出版法文版。1985年第一本历史小说《白色城堡》出版,这本小说让他享誉全球,纽约时报书评论他:“一位新星正在东方诞生——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这本书荣获1990年“美国外国小说独立奖”。1990年出版了《黑书》,这本小说是一个里程碑,让他在土耳其文学圈备受争议的同时也广受一般读者喜爱,其法文版获得了“法兰西文化奖”。1992年帕慕克以这本小说为蓝本,完成《隐蔽的脸》的电影剧本。1997年《新人生》一书的出版在土耳其造成轰动,成为土耳其历史上销售速度最快的书籍。

1998年出版《我的名字叫红》,这本书确定了他在国际文坛上的文学地位,获得“2003年都柏林文学奖”,这个奖奖金高达10万欧元,是全世界奖金最高的文学奖,同时还赢得了“法国文艺奖”和“意大利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

帕慕克被认为是当代欧洲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是享誉国际的土耳其文坛巨擘。文学评论家把他和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托马斯·曼(Thomas Mann)、卡尔维诺(Jtalo Calvino)、博尔赫斯(Jorges Luis Borges)、安伯托·艾柯(Umberto Eco)等大师相提并论,其作品已被译成40多种语言出版。

当被记者问及“每天你要工作10多个小时,是否需要一个强壮的身体”时,帕慕克笑呵呵地说:“强壮的身体?是的。为了完成600多页的小说,有时候我甚至一天工作14个小时。我会锻炼,我会在办公室散步。我吃得不多,以保持身材。”

目标、兴趣很重要,艺术还要有天赋

帕慕克在我们眼里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成功者:拥有“诺贝尔文学奖”这一文学领域的最高荣誉,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写的书很畅销。他现在除了享有国际声誉,更重要的是,他还有着无尽的创作活力。

在采访中,帕慕克并不避讳谈论成功:“首先,目标、兴趣很重要。我在23岁时就知道自己想成为一名作家。其次,天赋也很重要。缺少天赋不称其为艺术。我认识一些人很喜欢文学,但很可惜他们没有天赋。再次,阅读和知识也很重要,当然也需要努力和运气。除此之外,他人的鼓励也很重要。我一直都很感谢我的父亲,他在我童年的时候,给了我莫大的鼓励。当我完成一幅画的时候,他总是夸张地显出惊讶的样子,仿佛我是一个天才。从来不会挫败我的积极性。”

“作家是需要有读者的,即使只有一个,无论这个读者是你的父母、兄弟或者妻子、女友。即使你现在不成功,他们也会给予你鼓励。有一些作家并不喜欢把自己的作品示人,我不喜欢这样。无论我写了什么,我都会读给别人听,譬如我的家人或者助理。举个例子,在我写《我的名字叫红》的时候,艾斯特只是其中的一个小角色,但是我的妻子很喜欢这个角色,要求我多写一点关于艾斯特的东西。而我自己也很喜欢这个角色,我也想看这个角色的发展,于是我把她的篇幅大大地延长了。在我读作品给别人听的时候,我会留意他们的表情。如果他们的表情告诉我,他们不喜欢这一段落,我会对它进行修改。对我来说,他们可以帮助我检验我的作品。”

艺术是野心家的领域

帕慕克依然是个性情中人,他最可爱的地方,就是讲话到激动处,往往会手舞足蹈起来。虽然成功需要具备那么多先天和后天的条件——看起来像教科书上的立志条款——但他仍然直言“艺术是一个野心家的领域”。他曾经把自己锁在卧室里8年,从书上撕下托尔斯泰和陀斯陀耶夫斯基的画像挂在墙上。托尔斯泰、陀斯陀耶夫斯基、托马斯曼和乔伊斯是帕慕克最喜爱的四位作家:“我喜欢看他们的作品,我会反复阅读他们作品中的某些章节,直至达到背诵的程度。当我读这些片段的时候,会有一个声音告诉我说,是的,是的,生活就是这样的。我们看到的事物也许很简单,但他们用了一种精妙的方法将它表现出来。优秀的写作没有方程式,但是当你阅读他们的作品的时候,你就会知道什么是小说,怎样能够做到丰富而又精确的写作。”

“我从来不认为我能够超越这些作家,所以我对他们的阅读永远充满了兴趣。是的,我是一个有野心的人。记得在我24岁的时候,我读到巴尔扎克传记上说他一生写了94部作品,我就想我自己也要写90本书。我也希望能够超越土耳其作家,甚至在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朋友就曾经对我说,你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我回答,难道这有什么错吗?在我们的文化中,野心就等于对长者的违背,还有无纪律和自由散漫,这在我们的文化中是离经叛道的,因为我们被教导要永远尊敬长辈,听从长辈。而有野心则意味着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事,这被认为是很危险的。我认为艺术是一个野心家的领域。欧洲的文艺复兴就是那些有野心的人努力的结果,野心在艺术领域并非坏事。野心家需要具备我前面提及的那些品质,如天赋、兴趣、勤奋等。”

在中国的传统里,野心家也不是一个褒义词。也许他的确是一个野心家,但却不是那种狂妄、不知好歹、牺牲别人以成就自己的野心家。个人才能的实现总需要与传统做柔韧的对抗,坚定的自我信念是必不可少的。在帕慕克亲切、随和、优雅和一点点散漫的外表下面,很难想象他的精神是那么坚毅。

你为谁而写作

“你为谁而写作?”这是帕慕克成为作家后的30多年间最常听到读者和记者们问及的一个问题。“30年前,当我决定做一个作家时,我的母亲曾问过我为谁写作,她悲伤关切的语气告诉我她其实是在问,你打算怎么养活自己?”帕慕克继续回忆说:“当朋友们问我为谁而写作时,他们讥讽的音调其实在暗示,没有人想读像我这样的人写的书。”帕慕克曾经这样觉得:“如果我希望我的作品被看做是真实可信的,我必须回答‘我仅为土耳其人写作’。”但是在今天,写小说和读小说承载的意义与过去全然不同了,在媒体全球化时代,作家们已经不再是那些首先且仅仅对着本国中产阶级讲话的人了,他们是能够讲话,而且能够直接对着全世界的小说读者讲话的人。“作家为他们理想的读者写作,为所爱的人写作,为自己写作。”这里,帕慕克十分肯定地回答了这个提问。

“由于所有的作家都深切地渴望真实,因此即使在这么多年后,我仍然喜欢被问及我为谁而写作。但是,尽管一个作家的真实性确实取决于他融入自己所在世界的能力,但也取决于他对自己在这个世界上不断变化的身份的理解能力。不为社会禁律和民族神话所妨碍的理想读者是不存在的,正如理想的小说家是不存在的一样。但是,所有的小说家,不论是本土的,还是国际的,都在为理想的读者写作,首先想象着他们是存在着的,然后心存着他们来写作。”

余隆

所谓冠军绝不仅仅是赛场上的比拼,而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使自己的事业能够配合时代前进的步伐。只有伟大的乐曲方能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

“人物代表”

余隆,1964年出生于上海的一个音乐世家,出色的音乐天赋及优越的音乐教育为他的艺术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迅速成长为卓有成就的指挥家。

1992年,余隆出任中央歌剧院常任指挥。2000年,参与创建中国爱乐乐团,并担任艺术总监和首席指挥。余隆期望通过与众多世界知名音乐家的合作,使中国爱乐乐团发展成一个全能的职业化乐团,不仅能够向全世界介绍优秀的中国交响乐佳作,也能够出色地演奏西方音乐史上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在不同的音乐形式上均有所建树。余隆的指挥曲目包括不同时代和不同领域的作品,尤以指挥歌剧而闻名,在国际乐坛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也由此奠定了余隆作为一个优秀指挥家的国际地位。

鉴于余隆在推动当今世界经典音乐事业发展以及促进国际间文化交流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2002年德国万宝龙文化基金会向他颁发了年度“万宝龙卓越艺术成就奖”,2003年法国政府特别授予他“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什么样的激情,音乐不能唤起或平息

——专访指挥家余隆

记者 於思雨 曲通达

当抑扬回旋的《命运》展开音符的潮水叩击着思维的门扉,当宛转悠长的《安魂曲》跌宕悲悯地慨怀抚慰着心灵的低回,抑抑扬扬的音符之下,总有一双手勾勒出一切声音与情感的萦绕,乐音与思维的牵系。当手势渐渐歇止,合拢起来,转过身面对他的听众时,倏而音消乐止,复又声潮如澜,什么样的激情,音乐不能唤起或平息?

这,便是指挥。

临湖轩。竹语喧然,倏然雨过如音符的跃动,中国爱乐乐团艺术总监、首席指挥家余隆在这里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音乐,不可言说

出生于音乐世家,成长在外祖父著名作曲家丁善德的濡染下;受教于上海音乐学院,师从著名音乐教育家黄晓同教授;游学西洋,德国柏林高等艺术大学与鲁宾斯坦写进了他的履历。1992年中央歌剧院的常任指挥,1998年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创办者,2000年,中国爱乐乐团的缔造人……一串串如音乐版奇幻的经历书写下来,也就更迫人寻问,在这位名指挥家眼中,“音乐”二字,可以被谱上什么旋律?

我们是以一个近乎泛滥的题目意图引发余隆先生对音乐的演说的。抛出这样的问话,“求学与指挥的生涯中,影响你最大的音乐作品是什么呢?”

本来是个庸常的问题,余隆,却能毫不退让地说出他的不凡的答案。

在余隆看来,对于丰富的难以尽言的音乐,挑选出最青睐的,不仅是难题,多多少少也有些唐突先人了。他认为,每一位可以流芳至今的音乐家与每一部音乐作品,都经历了数百年时间流水的冲蚀与沙汰,虽然各自保有着独特的优缺点,但都应该是后人欣赏的对象与钦服的读本。正因其不加个人的品藻,也才有了如今演绎的丰富与欣赏的丰富。欣赏,是不可一概而定的。

谈到欣赏,音乐的不可言说的韵致也从余隆的口角隐约浮现。余隆谈到,早年学习指挥时问老师,如何让音乐被听懂,老师也只是简简单单一句,只要观众觉得好听。由此演绎,余隆说音乐是不拘一格的,具有很大的自由,音乐恰如水,在不同的容器里可以呈现出不同的形状,观众觉得音乐是方,音乐就是方,而体味的音乐是圆,音乐也就是圆。虽然观众因文化素质、自身修养的不同有异,但音乐的理解是没有局限的。只要听者觉得合乎于心,也就得到音乐的奥义了。欣赏音乐时,不妨“乘着思想的野马”,让思维随着乐思自由地驰骋。“音乐是不能交谈的”,余隆常说这句话,比之专家们的刻板定义与故事理解,余隆更倾向应该把音乐留在心里。

文化,褪去娱乐

既是著名指挥家,又是北京国际音乐节的创办者,大力推动着经典音乐的普及工作……余隆的音乐生涯,早已不局限于音乐本身。这样的成就与行止,都让人联想起奥地利著名指挥家卡拉扬。而余隆,把做“中国的卡拉扬”视为最高褒奖的指挥家,又如何看待文化与娱乐呢。

余隆一直强调,文化与娱乐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它们是两个层面上的事物,虽然并没有高贵或低微的差别。“文化是很难定义的事情。”余隆常常这样感叹,但他也同时觉得,文化更多地陶冶着人的思想,而娱乐更多地完成着胜利的满足。余隆也始终在传承着经典,引导着文化。

然而余隆对推广艺术的定义又远非拘泥于市场化。他常说,艺术的鉴赏是多样化的,市场不过是一种经济的衡量,不完全是艺术的标准,要推广艺术,不是要应和市场。而是在这样特殊的时期、特殊的环境下,引导一批特殊的观众与特殊的市场。对于交响乐,要做到“喜闻乐见”是不现实的,这也不是经典音乐的诉求。余隆始终引以为己任的是做一种文化的引导,并进行尽量的普及。他并不担心没有观众,相反,他诉求的是远离选择观众的拘束,“告诉他们就应该念这个”,余隆又言及,当今的观众,渐渐开始尝试听马勒、理查施特劳斯等经典大家的作品。中国人对世界的了解程度正在加深,这种情况下,也就更有益于经典音乐的推广。他总是喜欢把Classical Music称作“经典音乐”,而不是“古典音乐”,或许这并不仅仅是出于喜好,同时也出于他对所有事物从观念上固守的一种原则:经典包含着价值的肯定,而非简单的时间流逝。“我自豪,不是因为我做的事情现在挣钱,而是因为这个事情,真的有其价值存在和体现。”

“我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喜欢上交响乐。”说到这里,余隆带着德意志冷峻色彩的面庞释放出阳光而自信的光芒。他相信,褪去娱乐的文化与卸下迎合的音乐才是将来文化建设的主调。

社会,使命责任

作为一个音乐家,余隆认为它应该是不脱离社会的。余隆常言,在当今这个伟大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每一个人也都应该尽一己之力为社会的发展作出贡献。而音乐,就更应该负担起它沟通与理解的使命,毕竟音乐这种语言是无国界的。余隆希望做到的,是用音乐改变世界对中国的一些成见,并让全世界知道中国对于世界文化的了解和与世界进行沟通交流的渴望。

一次余隆率领中国爱乐乐团造访梵蒂冈,为教皇本笃十六世举办音乐会,演出了莫扎特的《安魂曲》和中国的民歌《茉莉花》。由于中国与梵蒂冈并未建交,中国爱乐乐团这次“全华班”的演出作为一次民间文化交流也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它充分加强了两国间的互相理解,而中国的音乐走出国门,用一种更加国际化的语言介绍着中国的文化与思想,这也正是余隆孜孜以求的。

东海西海,心里攸同。余隆始终认为,文化是不应强制区别为东方西方中国外国的,他们都是人类的遗产,不应该带上一种政治化的理解因素。因而,应该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对待所有的文化,兼收并蓄,促进人类共同文明的融合与进步。这也是一个音乐家应该具有的使命感与责任心。

而在回程的路上,余隆率领的中国爱乐乐团听说了汶川大地震的消息。乐团成员纷纷表示要尽一己之力或募捐或义演,甚至愿意亲赴灾区演出。而中国爱乐乐团也相继进行了一系列募捐和赈灾演出的活动,如与中国建设银行协办的“唐诗宋词朗诵会”,更得到许多音乐家匿名的支持。余隆提到,灾区的人民是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他希望以务实的态度支持灾区,只要对救灾有益,只要可以不造成负担地有序进行,他愿意毫无保留地支持贡献。

冠军,勤奋务实

“所谓冠军绝不仅仅是赛场上的比拼,而更多的是一种社会责任的担当,使自己的事业能够配合时代前进的步伐。2008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我们要更加积极地走向世界,只有伟大的乐曲方能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余隆同时认为,中国爱乐乐团已经可以与世界一流乐团并肩,但还与世界的超一流乐团存在差距,比如柏林爱乐、维也纳爱乐。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交响乐的历史不长,大环境的土壤不够好,但这些并不是不可逾越的,只要我们以一种勤奋务实的态度,薪火相传地培养下一代,中国爱乐乐团也将成为未来的“冠军”。关于造就“冠军”的品质,余隆给出了他的见解:唯有勤奋务实,才能造就成功,才能在各行各业造就“冠军”。

“采访手记”

得知要采访著名指挥家余隆时,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忐忑。不知道在这样一位艺术大师面前,我们那本就不丰裕的艺术细胞和粗浅的音乐修养能撑得了多久,但见面后,他诚实而又幽默的话语,严谨而又丰富的思路很快打消了我们的顾虑,让我们的这次交流变得流畅而真切,这也许就是一个音乐家的独特人格魅力所在。

音乐是余隆与世界沟通最重要的工具。他说音乐好比水,人好比容器,当这个水进了不同的容器的时候,它的形状是不一样的,每个人在听音乐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感觉,这是因为你个人、你的学识、知识结构,包括你对美的追求,都会导致每个容器的形状的不同,都会导致你对音乐感受的反应不同。“我觉得我首先是个音乐家,而且我做的工作就是音乐,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我更希望在多少年以后,回头看时,你做的这个工作里边最重要的事情是你能够让自己觉得在整个中国音乐的形成中,你是一分子。”

采访中,我仿佛触碰到了一个顶尖音乐家的浪漫而又伟岸的情怀和他对自己事业的独到理解与感悟,感受到了一个艺术领域的“冠军”的华美气质。今日,余隆还在继续着他未竟的梦想,还在为我们的民族谱写出一曲曲绚烂的乐章,让我们在他那具有魔力一般的指挥棒下情不自禁地欢呼喝彩吧。

吴玉霞

冠军特写

吴玉霞,我国著名琵琶演奏家,国乐大师。1980年首届全国琵琶比赛二等奖,1993年全国音像制品评比金奖,1996年第二届大阪国际室内乐比赛特别奖,1999年中央直属院团国庆50周年评比展演最高优秀演奏奖。她还曾多次获得少儿民乐独奏比赛园丁奖,1987年被文化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青年演员;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文化部青联副主席、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学科带头人、文化部高级职称及重要赛事评审、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论文答辩评审。

“品质锻造”目标坚定 重视积累 内外兼修

以厘米为尺度,去追求你的理想

——听琵琶演奏家吴玉霞弹奏“冠军之道”

刘思思

第一次看她的演出是在四年前。那一身淡蓝色的长裙,轻柔曼妙的水袖,伴着琵琶声的美妙,让我仿佛置身仙境。眼前就是那位美丽的仙女,弹着那清脆委婉的旋律……四年了,那音调依然回旋在我脑海中,久久不能散去。

许久以来,吴玉霞老师带着她的琵琶,走遍大江南北、世界各地,传播着她的琵琶艺术,让无数人感动于她的琵琶心。她曾三度赴日本举办个人独奏会,多次在国内成功举办独奏会,创独奏音乐会的高票房纪录。她曾出访亚欧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美国的卡内基大厅、柏林的爱乐大厅都曾留下她和她琵琶的身影,巴黎的香榭丽舍大剧院以及雅典的卫城古剧场都曾记录下了她那优美动听的中国旋律,天籁之声在金色大厅回旋,听惯了西洋乐器的听众如痴如醉般迷倒在她的音乐里。纤纤玉手,如施了魔法般,牢牢地抓住了听众们的心。普通的旋律,在她纤美的手中,上升成了艺术,也正是有许许多多像吴玉霞老师这样的艺术精英,让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

贵在坚持,先苦后甜

谈及成长经历,吴老师这样对我说:“我要感谢老师的教导,感谢家人对我的帮助,是我的父母从小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的精神,让我为我的琵琶事业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吴老师是成功的,“贵在坚持,先苦后甜”这几个字一直挂在吴老师的嘴边。在采访的过程中,她一直告诉我,“要想成功,一定要有意志力,有恒心,要以厘米为尺度去做事情,去追求你的理想。悟性是必需的,但这个悟性并不是天生就已形成的,而是来源于长期的积累。只要你对自己有信心,持续坚持自己的信念,每一步稳扎稳打,你就会获得成功。”吴老师这些年来,就是凭借着这样的信念,一步步实现了她心目中的梦想。当听到“一厘米一厘米地前进”时,我的心顿时为之震动,我在想,如果我也是一步步前进,稳扎稳打地走好每一步,我也会离我的梦想不远了吧!

冠军,并不意味着永恒

吴老师曾获得1980年首届全国琵琶比赛二等奖,1993年全国音像制品评比金奖,1996年第二届大阪国际室内乐比赛特别奖,1999年中央直属院团国庆50周年评比展演最高优秀演奏奖。她还曾多次获得少儿民乐独奏比赛园丁奖,1987年被文化部评为有突出贡献的青年演员;曾任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委员、文化部青联副主席、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学科带头人、文化部高级职称及重要赛事评审、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论文答辩评审,等等。基于这些荣誉,我称呼她为“冠军”,她微微一笑,给我描述了14年前洛杉矶奥运会的一幕。1984年,她随中央民族乐团应邀赴美国参加奥林匹克艺术节,当演出结束,面对热情洋溢的赞美声,组委会的负责人称:中国民乐演奏家的精彩演出为奥运会增添了光彩,是没有奖牌的冠军。她动情地说:“体育和艺术其实有着许多共通之处,他们注重的都是精神和品格。在某些特定场合,特别是体育竞技,冠军只有一个,但这个冠军,并不意味着永恒。今年的冠军,也许若干年后会被超越,即便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同样面临着被刷新的可能,这是自然规律。艺术表达更是如此,瞬间的美妙旋律不代表永恒的存在,它同样需要不断地探索与追寻,无论是继承还是拓展,都需要持之以恒。”在教学和艺术追求中吴老师始终认为:在感受艺术的同时是一个人意志品质磨炼的过程。她希望年轻人,不要单纯或盲目地追求冠军的头衔,能否传达出我们想要表达的内心情感和职业精神才是更重要的……今年我们终于迎来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奥运会,这个盛会不仅是特定时段的体育竞技,更是文化和人脉的聚集。发扬奥运精神和品格,倡导人文奥运,更符合中国国土上人们所期待的奥运精神的延续。

挖掘潜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对于青年一代的成长,吴老师有着自己的理解和思考。“每个人的生活环境、资历阅历都不同,成长经历也会有所差异,因此,我们不应过高期待或盲目追求。新一代的年轻人更需要靠自身的努力,把自己的潜力深度挖掘,把握住每一次机会,做好每个阶段该做的事。对于理想和愿望,只要是健康的,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我们应尽所能地把它做到最佳。”吴老师说,是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成就了她,成就了她的琵琶,是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让她从中国走向了世界,带着她的琵琶,同时也是琵琶带着她开始追求她的永恒,追求她的理想境界。确实如此,大环境给了我们发展的机会,只要我们坚持和把握理想信念,不盲目跟风,做好属于我们分内的事情,我们就会赢得属于我们自己的成功和机遇。

就是这样,吴老师凭着她的信念和坚持不懈的努力,一步一步实现了她的理想。她以她的恒心、毅力与决心终于实现了她人生中的梦想;她名满天下,却不放弃对中华民族艺术的弘扬与追求。

艺无止境。她坚持不懈地攀登着自己人生中的“珠穆朗玛峰”;在经历和感受成功与挫折的人生滋味中,她“胜”不骄,“败”不馁,永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不停地追求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

新时代的中国正是需要这样的人才,需要这样的优秀艺术家发扬中华的文化,来宣扬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品质与精神。

我相信,她所追求的人生与境界会激励和影响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攀登我们心中的高峰,夺得属于我们自己的桂冠!

“采访手记”

“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女子羞抱琵琶,纤手抚琴,琴声清脆婉转,正是白居易先生在《琵琶行》中,所要表达的东方美人的独有气质。吴玉霞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具有东方美人气质的中国琵琶演奏家。她是中央民族乐团管弦乐队琵琶首席,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协表演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常务理事;全国政协委员,首届中国文联各文艺家协会“德艺双馨”优秀会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教育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颁发特殊津贴的专家。“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正好是对她琴声的描写。她的演奏细腻而不做作,激情而不狂放,对作品领会深切、表达细腻、情感充沛、个性鲜明。

采访琵琶演奏家吴玉霞老师曾经是我的奢望。但是,当吴老师以集谦逊、典雅、端庄、高贵、柔美于一身的民乐大师形象出现在我面前的那一刻,几乎让我忘记了采访的任务,而沉浸在与冠军畅谈的激动与学习中。

青年代表

刘思思

我不是冠军,但我是“冠军”永远的追求者。一颗真诚认真的心,一份坚持不懈的努力,一份对梦想追逐的热情,让我不断地努力去争取成为冠军。

“人生目标或座右铭”

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做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成长历程”

我不是冠军,但我是“冠军”永远的追求者。一颗真诚认真的心,一份坚持不懈的努力,一份对梦想追逐的热情,让我不断地努力去争取成为冠军。

“对“冠军”的认识”

“冠军”这两个字,不仅是第一名的代名词,它更说明:这是一个有毅力、有恒心、有耐心、有决心的人或团队。“冠军”,他不仅仅战胜了其他人,更是战胜了他自己。他把汗水、伤痛留在脑后,永远坚持不懈地攀登着自己人生中的“珠穆朗玛峰”;他“胜”不骄,“败”不馁,永远不满足于现有的成就,永远追求着“更快、更高、更强”的新目标。

冠军,并不意味着永恒。今天的冠军,若干年后会被超越。即便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同样面临着被刷新的可能。这是自然规律。

艺术表达更是如此,瞬间的美妙旋律不代表永恒的存在。它同样需要不断地探索与追寻,无论是继承还是拓展,都需要持之以恒。

王谅

冠军特写

王谅,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天娱传媒总导演。1999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1999年就职于湖南电视台任专职策划、编导。任多场大型庆典晚会、音乐会、服装演艺秀总导演、策划、编导。

“品质锻造”自信 敢于承担 勇于探索 踏实认真

把握机遇 迎接挑战

插上探索的翅膀 为梦想驰骋

——访湖南广播影视集团天娱传媒总导演王谅

李岩

眼前这个年轻阳光的大男孩就是让“超级女声”、“快乐男声”等广为人知的节目诞生的天娱传媒总导演王谅!我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随着话题的深入,他的成熟与稳重、智慧与踏实让我对这位大名鼎鼎的导演钦佩不已。

“1999年大学毕业,我把名字‘王亮’改成了‘王谅’。”他解释到,自己的性格很内向,毕业后接触社会,要学会与人沟通,那就要常说话,而“谅”字的左边就象征了自己对自己的要求:勇于跟不同的人交流。至于右边的“京”,他坦言,当时同学们都抱着一种想继续留在北京的愿望,他也不例外。然而,现实是残酷的,王谅没能留在北京发展,但是他没有失去信心,“我的生活要很精彩!”他自信地说。就这样,这个当年中国戏曲学院戏曲编剧出身的大学生,认为自己在古典文化的氛围里浸泡得太久了,希望有一种现代传媒的思维来丰富自己,于是他来到了湖南卫视,开始了追求自己“精彩人生”的历程。

当时,《快乐大本营》在全国上下掀起了一阵狂澜,湖南电视台开始了第一轮的改革。王谅到了湖南电视台的生活频道里,从写小品剧开始做起,磕磕绊绊地摸索着,但是由于技能、个性等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工作的不顺,正好赶上生活频道改版,王谅开始踏上了《大当家》谈话节目的探索之旅。刚毕业的他没有很丰富的人生经历,也缺少厚重的人情伦理积淀,但是凭着自己的一股激情与努力,他慢慢地掌握了处理电视台人和事的基本规律。“人一受到尊重,就会激发自身的创造力和主动性。”说这话时,王谅的眼神中透露着他对往事回忆的自豪。从平凡人的故事中发现亮点,挖掘出来,通过自己的知识结构把故事脉络缕清,再展示给观众,他在这个过程中成长着,锻炼着。接着,王谅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两次让他非常感动,现在回想起来还记忆犹新的经历。

“那是一个让我尝到做电视甜头的经历。”阳光的笑容展示了他的成功。节目是采访上海电影译制片厂的拟音师钱守一先生,钱守一先生对声音非常的敏感,用身边的小物件能模拟出各种声音。“我觉得这太神奇了,不禁和他聊起天来。”通过一番家常式的聊天,他发现,这位可以称之为“天才”的拟音师的女儿却听不到任何声音。而更不幸的是,女儿的孩子依然听力有障碍。这位一辈子与声音打交道的人整日和两个听不到声音的亲人一起生活,形成了强大的反差与对比,给人一种震撼。节目播出后效果非常不错,观众的反映很好,大家都被感动了。王谅从中找到了如何从平常人中发现故事、挖掘故事的经验,从而锻炼了自己发现“平民的传奇”的能力。

然而,一次经历让他开始反思自己。王谅的语气变得很低沉,他讲到,那是做一个采访白血病女孩的节目,接到线索时他并没有当回事,毕竟总是有这种需要救援的节目,观众似乎已经看了很多遍了。由于当时手头也没有现成的节目,王谅决定做这个女孩的节目,来到女孩家里,女孩的漂亮与坚强让他感到惊讶,与生命垂危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细心的他发现女孩每天坚持写日记,王谅逐渐了解到这个与病魔抗争的女孩是多么的懂事,减轻家里负担外出打工,乐观对待生活,女孩的形象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这样,他把每一篇日记仔细地看过后,故事的亮点也体现了出来。但是,这并没有让他高兴,王谅表情很凝重,“每一个人都是很精彩的,再平凡的人也是有故事的,这是肯定的。但是我觉得自己做得很残酷。为了博得观众的支持,我们要尽力地去展示残酷。”他的声音更沉重了,“我这个导演的工作就是展示痛苦吗?我们到底在做什么?”王谅继续说着,为了让观众能够翔实地知道故事,要不断地告诉女孩要说哪些话,哪些话最感动人;为了形成反差,让观众感慨生命的脆弱,不得不给女孩化上妆,突显她的美丽;也许一些话女孩说过很多次了,但对着镜头,还要重复自己的悲伤。王谅感到,这就是把悲伤进行故事结构化,从中找到动情点,把握高潮,让观众感动的冷漠的工作过程。“改变就是一种变态,干预别人的生活违背常理,是在展示人性的变态。”在这一阶段,王谅更多的是不断地调整,不断地反思。

担任《T2区》制片人是在湖南广电进行第二轮改革时,王谅开始了做新闻节目的生涯。本着做“有态度的新闻”这个理念,他探索前行。这时他要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尝试着做制片人,这不再是做好一个栏目就可以了,而是要统筹规划、把握大局。此时王谅思考的是——跨界思维。用娱乐的心态整合新闻,用蒙太奇的手法做“新闻娱乐化”,进而推出了《新闻我不懂》等以嬉笑怒骂形式说新闻的节目。但是历经一年的摸爬滚打,王谅逐渐意识到:在玻璃天花板下,地方台做新闻确实很难。

“我喜欢挑战,喜欢接触新鲜、刺激的事物。”王谅在经历了诸多磨炼之后,愈发成熟与智慧。在朋友的邀请下,他去了上海天娱传媒,由于积累了一定的做电视节目的基础,他开始接触做活动,从2004年第五届南岳国际寿文化节开幕式开始,他开始了活动运营的征程。站在那么大的舞台上去指挥别人,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需要不凡的魄力。“我是一个很内向的人,让我指挥那么多的人,刚开始真有些忐忑,但是一旦站到了台上,那么就要看自己的了。”王谅语重心长地说道。可以看出,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摸爬滚打,他成长了很多,稳重了很多。王谅坚定地说:“当舞台空着的时候,你要勇敢地站上去!不去承担,就体验不到成功的快乐。”由此他也得出了宝贵的经验:懂得抓住细节,构思、分工、整合,事情再大也架不住一个一个地用心去解决!这时的王谅又开始思索如何整合营销和融合传播的问题。毫无疑问,能不能发现东西的卖点,用自己的理论加以构建,并说服对方从而盈利,这又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王谅笑谈:“这和纯粹的商人不同,不光盈利是目的,把艺术转化为生产力,留下品牌才是最重要的。”

当谈到对“冠军”的理解时,王谅深思后微笑着说:“冠军就是一种概念。比如在体育这个产业,活动运营要么就做奥运会,要么就做平民大众化。也就是说,要做到极端。”看着我有些不解,他继续解释:“就像在看体育比赛,大多数人都会注意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冠军和失败者同样体现了勇于拼搏、敢于坚持的体育精神。最后一名从另一种角度来看,也是一种冠军,精神的冠军。”这种“冠军”被赋予了另一种意义,一个新的概念。

“采访手记”

采访中,王谅导演一再强调,要想成功首先要有心理优势,要自信。任何冠军都是要经过心理暗示,从而对自己充满信心的。他点着头深沉地说道:“现在越来越明白‘敢于胜利’的意思了,以前没觉得这句话有什么与众不同,但是,现在回过头想想,这里面包含了很深刻的哲理。人要‘敢于胜利’,不去激励自己,给自己勇气,是很难做到这点的。”同时,王谅导演也表示,认真做好细节,踏实肯干也是成功必备的素质。在大学里面,要多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敢于表达想法的能力,但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是第一要务。

一路的磕磕绊绊,历经摸爬滚打,不断地努力,不断地思索,也在不断地超越自我,王谅导演的风雨兼程路很辛苦,也很精彩,同时也见证了天娱传媒人所推崇的“马桶理论”——马太效应和木桶理论:在梦想的舞台上,永远是马太效应,强者愈强,世界上不相信弱者的声音,而在通往梦想的路上,我们总是在修补自己的木桶,永远在找自己最短的那一根木条,然后加以修补和完善,追寻臻致完美的境界。

“有时灵感来了便要马上记录,一种责任、一种激情,仿佛心中有一团火在燃烧,不吐不快。一气呵成的感觉妙不可言,这是一个情感得到宣泄的过程,虽然身体上很累,但是心情很舒畅。”

青年代表

李岩

取得成绩固然可喜,但是失败也无憾。拼搏过,努力过,风雨兼程的奋斗路上,到处有着前进者自信的笑容。那么,你就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人生目标或座右铭”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做一个让人们称颂的记者。给我一个舞台,还你一片精彩!

“成长历程”

在学校努力学习专业课程,荣获学校专业二等奖学金、学校“书香万卷”综合素质奖学金;积极拓展自己能力,担任学校团委宣传部长、校团报执行主编、校团委网站记者站站长,在学校报纸、网站发表新闻稿件百余篇,在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五四团内评优”中荣获“十佳共青团干部”、新闻与传播学院“优秀宣传骨干”等称号。

在校外积极锻炼实践能力,曾在中国新闻社摄影部、赛迪网、《中国贸易报》湖南记者站任实习记者;中国新闻图片网、《中国新闻周刊》任助理编辑;在中国新闻图片网发表新闻图片稿件94篇,国际通稿34篇,在《中国贸易报》发表4000余字文章《正在迅猛崛起的湖南汽车产业》。其中图片新闻《“能喝的月饼”亮相北京》荣获中国新闻社每周最佳采用奖。

“对“冠军”的认识”

“冠军”,一个神圣的称号,一个让我向往不已的荣誉。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冠军,要达到冠军的境界很不容易,对于很多人来说很艰难,要经历很多磨炼,但正是由于艰难与困苦才愈发显得这个荣誉来之不易。不一定要轰轰烈烈地做举世瞩目的大事,但是要勤勤恳恳地做好身边的事,那些看似平凡的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着自己的目标,执著追求,无悔奉献,不轻言放弃,勇敢前进,追求“冠军”的过程就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过程。取得成绩固然可喜,但是失败也无憾。拼搏过,努力过,风雨兼程的奋斗路上,到处有着前进者自信的笑容。那么,你就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当舞台空着的时候,你要勇敢地站上去!”

陈勇

冠军特写

陈勇,云南文化产业十大杰出企业家、创意人;云南省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世界著名小提琴家吕思清国内经纪人;昆明方言舞台喜剧《支花篮》策划及制作人;云南方言舞台喜剧《太雀了》出品人及总策划、总制作;大型多媒体交响风《香格里拉》创意及策划人;云南蒲公英文化演出有限公司总经理。

在省内外策划、承办、合作承办百余台各类演出。2005年公司被评为昆明市十大文化企业之一,陈勇本人2006年被评为昆明市文化产业发展先进个人。一份坚持,一份耕耘,一份收获,10年的磨砺,锻造出了云南文化产业界的风云人物;半路出家,半路得道,一路积淀,10年的风雨,历练出了云南文化产业人精髓。

“品质锻造”责任 果断 执著 谦虚 真诚 独创

倾听陈勇:一位文化产业人的心声

刘晓峰

在云南文化产业界,不得不提到三个人:包朝阳、荆林、陈勇。作为一名半路出家的文化产业企业家,陈勇付出了更多的汗水,打拼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广阔天地。

几年前,一出方言喜剧《支花篮》在昆明剧院上演,滇腔滇味的演出让云南的朋友过足了瘾。如今,再次谈到这部喜剧,陈勇先生依然是激情满怀,谈到当年推出的《支花篮》时,他说昆明方言很丰富,特别是昆明的官渡话很生动、很搞笑,可以说是喜剧语言的沃土。《支花篮》的取材,是老百姓喜欢的,这些都是他们自己熟悉的东西,我们所表达的就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同时,将平民化的《托儿》加入到《支花篮》的喜剧元素中,是一个资源的整合。再者,通过多年来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与广大艺术家进行交流,发现源于生活、取自生活的东西就是百姓喜欢的。走市场是一个根本,观众需要什么样的剧目,我们就应该去创造,让老百姓感觉这些舞台上的生活就是自己周围的生活。

近年来,云南市场的歌舞剧异常火爆,很多歌舞剧的推出,都是以民族文化为基石,像《云南映象》、《梦云南》等。这可以看做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模式,但《云南映象》的成功只是个例,我们不能把它称作“云南模式”,这样会框住我们很多的创意,很多的新思想不能投入到创作当中。这一类的节目不能重复,不能模仿。“云南模式”这一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个误区,只会让以后出现的歌舞类作品一步步走下坡路,不会超越第一个出台的《云南映象》,会向一个极端的方向发展。谈及出路,陈勇说到这还是一个市场的问题,重在市场需求,有需求,才能有新作推出。

同时,在说到“创意”问题时,陈勇说,从事文化产业,必须有属于自己的创意,它也是跟市场的开拓相关联的,“变则通,通则久”,从事这一行业,必须学会“思变”。在校的大学生,很明显的一点就是有理论知识,但实践力不足。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自己认为,学院的办学方针、办学方向应该有所变化,要加强实践,加强锻炼。此外,要加强与省内外文化产业学校或公司的交流合作,多让学生去看、去参与、去创造。文化产业本身在中国就是一个新兴产业,所以市场是很广阔的,但我们要自己去开拓,结合当地的实际去开拓市场。

在谈及有关山东跟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不同之处时,陈勇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山东是一个文化大省,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云南所不能与之相比的,云南的优势就在于少数民族文化。但山东没能走出一条很好的路子,这与传统思想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几千年的孔孟文化把人的思想禁锢住了,就像一层坚壳,没有人去试着凿破它,一旦有人把这层壳凿破了,那山东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发展潜力将是不可估量的。山东沿海几个城市的文化产业发展得很不错,像青岛、烟台、威海等地。进入7月,山东的文化节开始了,像济南、曲阜,都有开展。但持着孔子这么大的一张名片,山东没有把它做起来,相比较而言,临近的河南就做大了,他们的“皇帝”,现在做得非常好,有一些模式,我想,山东应该去借鉴一下,去把文化产业发展起来。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应该在自己的文化传承上,把自己所拥有的丰厚的文化底蕴充分发挥出来。

理想是每个人都渴望实现的,但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充满了艰险,特别是在文化产业开拓、发展的路子上,我们没有很多的经验去借鉴,在云南,更是如此。我们没有大的文化,但我们拥有最广泛、最具底蕴、最具原始美、最具原创力、最具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如何将这些独具一格的少数民族文化推出去,打造中国的民族文化大省、民族文化强省,是我们这些文化产业人和文化产业专业学习实践者所应该思考和努力的。

正是出于这样的性格秉性、人生追求、价值观念、生活履历、职业习惯,陈勇似乎命中注定就是从事演艺策划创意人的。尽管从事这项职业很艰难,也颇具风险,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坚持了下来,并一定会不断地走下去……

一次简单的谈话让我学到了很多,对于一个想要立志在文化产业闯出一片天地的大学生来说,短短的几十分钟,一闪而过,而这却是陈勇老师以自身10多年的经验所浓缩成的,堪称精华中的精华。从这几十分钟里学到的东西,会让我受益,我想,这个期限会远远地超过十年,可能是二十年、三十年,更可能是一生。

“采访手记”

“我就是冠军”的采访终于要告一段落了,说句实在话,在这个时候,我心中竟莫名其妙地涌出一阵阵感伤。内心深处有许多许多要感谢的话,但始终无法说出口。

从陈勇老师那里,我看到了中国文化产业广阔的前景,之前,我曾听过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所副所长陈少峰教授所作的题为《文化产业趋势与商机》的学术讲座,以及云南艺术论坛《演出行业市场化运作》、《文化艺术产品价值创新理念与市场拓展战略》和《云南演艺市场现状、困惑与发展》等几个专题学术讲座,从中,我所收获的所有知识将成为我这一生中永远不可忽视的宝贵财富。而这次采访中,通过与陈勇老师的交流,我更多地接触到了一些有关文化产业管理的知识,包括演出所需要的剧场、剧目和观众这三个基本要素以及如今限制昆明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根本原因。一个成熟的演艺市场所需要的三个重要方面:一是,社会经济发达,人民在物质生活得到保障的基础上,才会去追求更高的精神享受;二是,有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市场,其繁荣能够到达一定的程度,能够满足人们对精神生活的向往和需求。三是,市场对文化消费具有掌控性,能够根据观众的需求,去合理地引导观众,让更多的人去关注文化,关注文化产业。

这次通过与陈勇老师的交流,我更加坚定地认识到我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了一个适合自己更快、更好发展的专业——文化产业管理专业。

少数民族朋友的积极配合,让我感受颇深,当傣族跟藏族的朋友要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写祝福语时,在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同时,给我更多的是一种感动,发自内心的感动。一句简单的“扎西德勒”,意味深远……

短短的采访结束了,但我知道,这段时间内我所接触的“冠军”带给我的那份感动,绝不是仅用一个“冠军”的头衔就可以换来的。

生命在继续,“冠军”在继续,每个渴望成功的人,终将成为自己的冠军!

青年代表

刘晓峰

“冠军”其实很多,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冠军。冠军的形成,是自己不断努力、不断追求、不断创造的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奖牌”。

“人生目标或座右铭”

用文字点燃生活的激情,用行动改变自己的人生,用理想开拓外面的世界。

人生没有失败,挫折可以让我们的脚步走得更坚实。

“成长历程”

自2004年开始古诗创作,现创作古诗词100余首。

2007年7月9日,创建“轸石文字社”,并创办发行社内文学刊物《文苑》,发表诗歌、散文多篇。

2008年3月19日,参与组织策划成立云南艺术学院艺术文化系系报《艺轩》,担任主编一职,同时,成立艺术文化系记者团并担任团长,积极参与学院各类采访活动。

“对“冠军”的认识”

“冠军”其实很多,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冠军。冠军的形成,是自己不断努力、不断追求、不断创造的过程。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是属于我们自己的“奖牌”。

我,就是我自己的冠军。

阿丘

冠军特写

阿丘,本名邱孟煌,曾任《社会记录》、《人物新周刊》、《共同关注》主持人。

个子不高,但是眼睛很有神;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还经常穿着中式领口的棉布衬衣;带着南方特色的语音,更有着亦庄亦谐的主持风格。

脸上嬉笑怒骂,心里是非分明,这就是主持人阿丘。

“品质锻造”尝试 感悟 独立 争取

人生,饱满而丰厚的历程

——专访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阿丘

张国宁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看阿丘的节目,他的风格不像许多主持人那样棱角分明,他总是给我一种不温不火的感觉,但就在那幽默睿智的语言中,把事件的内在矛盾剖析给我们看,进而随着他的疑问去思考、辨别事物。

我对阿丘的采访是在某大学足球场上进行的,在这样一个非正式场合,穿着球衣的阿丘与我在节目中感受到的那个温文尔雅、幽默睿智的阿丘不同,他为了自己的爱好在奔跑、在追逐,享受着灿烂的天气,享受着运动的乐趣。我相信,这是一个最纯粹、最自我的阿丘。

球里人生

在球场上,足球便是最好的开场话题。适逢欧洲杯,我问阿丘最喜欢哪支球队,让我意外的是,他选择了荷兰队。他眼中的荷兰,输赢不重要,冠军也不重要,打好一场比赛,真正发挥自己的水平,踢得好看才是荷兰足球的真谛,他很欣赏荷兰民族的这种足球精神——很纯粹的足球。

踢球对于阿丘来说就是一种很纯粹的运动。他觉得男人在足球场上,能回归到一个真实的肉体,靠身体的对抗和一些合作技巧,去获取快感,获取成功。在这个短短的时间里头,它很能验证人生的很多阶段、很多道理。足球就是一个从白领到农民工、从国家领导到无业乞丐都喜欢的一种运动,因为它能最真实地体现人的一种生存状态。

我猜想,对待足球,阿丘喜欢纯粹、喜欢专注,尽力而为;对待人生,他亦是如此吧。

阿丘曾在《社会记录》的一期名为《虎虎虎》的连续报道中追踪过“真假华南虎”事件,最近这件事又有了新进展,我们谈及此事,阿丘却是满眼的无奈。“实际上节目做出来了,也没什么影响,目前看官方也没有给出一个定论,在这点上,我觉得作为一个媒体,能给政府做点决策的影响力还是弱的。你看这么久了,没有人回应,只有民间在讨论。可能这件事情确实是‘河水’很深,我们尽了我们的能力。现在事情又有了一些发展,我们就继续期待吧。”

作为一个新闻人,阿丘常常在理想与现实的夹缝中去尝试实现自己的追求。现在很多人做事只是一份工作而已,而很多人会把这当作一个理想,阿丘喜欢把人生当作一种尝试。

阿丘说,在央视这个平台里,做新闻评论是有点尴尬的。既要遵循新闻本身的一些基本准则,还得要遵循这个体制对你的一些约束。所以说总是在摇摆当中去追寻自己的理想,很痛苦,有时候也很无奈。在无奈痛苦中,还要寻找快乐。他认为做得好的人必须得不偏执,让观众觉得这个人他不是一个纯党的喉舌,也不是一个专门与体制较劲的人。他得中庸,他得知道生存之道。

当谈及他自己的经验,他说了以下几点,让我对新闻传播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有了更深的理解:(1)听党的话;(2)有自己的追求;(3)心中有老百姓;(4)在合作中,尊重你身边的朋友与同志的意见。如此简单的几点标准,却是照顾到了方方面面。这时,我才真正明白,一个合格的新闻人,是要尽我们的能力,尽我们所有的智慧,在节目中最大程度地把新闻还原真实性,来分析它的社会意义,能引起一些思索或者起到一些警示作用,最终能把我们新闻人付出努力的一些意义在结果中得到体现。

在聊到阿丘主持的节目时,他很少提到“我”,他说这不是他一个人的节目,不是他个人的工作,这是一个团队的协作、努力。在新闻传播体制中,个人的努力有时候是微不足道的,这个国家、这个体制包括这个平台,给个人提供了很多东西,如果没有这些基础,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没用。所以,他尊重这个新闻环境,身为一个新闻人,他要做到面面俱到,照顾到各种立场,同时坚持自己信念不迷失,把新闻做成中国民生状态的一种活写真。

脸上嬉笑怒骂,心里是非分明,这就是主持人阿丘。

平和心:成功的重要伙伴

阿丘是以一个节目主持人的身份走进我们的视野的,实际上,他的人生拥有很多很多的身份。

他大学学的是师范政治教育,毕业后在工厂做过政工师,参加过民兵,做过通讯员,后来还在专业团体编了十几年的小品,有时还客串临时演员。再后来进修戏剧学院,搞电视喜剧节目。再后来进中央台,当了节目主持人。

阿丘是个总是跨行当的人,他似乎一直在寻找、尝试,在做很多事情的同时积累了很多经验,这样的一些经验看似以谋生为主题,其实有些时候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主要事业的一个基石。他调侃说并不知道自己在等待什么东西,但是潜意识里期待的一些东西还有生命里际遇的一些东西会很自然地放在面前让他选择,选择了之后才发觉,原来这才是自己要的。“一个人想要的有时自己并不清楚,拿到后才知道这是能走进你生命的东西。”

“人生当中总会遇到一些贵人,这些贵人有的是我们期望已久的伯乐,在你自己都没发现自己的时候有的人可能会看到你的亮点和才能,而且他们会力排众议地给你机会;也有的是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的选择,让你很自然地走上不一样的路途,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机会影响着你,走到现在。”阿丘是一个总把“尝试”、“运气”挂在嘴边的人。无论经历多少困难与波折,他看得更多的是生命中的运气,不会去在意那些挫败感。挫败只要是没有影响到他的人生观价值观,没有影响到他的基本生活,再多的挫败他都不会把人生看得特别昏暗,只以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对待它,一笑了之。“但是运气真的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没有一个人总是靠运气的,我嘴里老挂着运气,可能是因为我对什么事都欲望不强烈,所以总觉得老天老关照我,但既然得到特别的眷恋,我也会更加努力,很珍惜。”阿丘眼中的“运气”总能让他找到更多的快乐,让希望总是比失望大一些,成功的喜悦比失落感更强烈些。

当我问及阿丘的成功因素时,阿丘却坦言自己现在并不能算成功。“成功永远是相对而言的,对自己的过去或自己的某个阶段来说可能是成功的,但你要跟别人比,跟自己未知的未来比,我觉得谈不上成功。一个成功的人应该是谦虚的、内敛的和不张扬的。成功的人脸上永远不会写着‘成功’二字,不论是在生活还是事业中,其实对他来说都是怀着一种平和的心态,都是一种平常心。无论好的坏的都运筹帷幄、坦然接受、努力争取。”

采访一结束,阿丘就迫不及待地换上球鞋,奔向球场。是呀,生活就是这样,没有人刻意为了成功而活,当你能幸福生活、快乐工作的时候,当你击倒了一个个困难、克服了一次次恐惧的时候,当你完成了一个个梦想、达成了一个个目标的时候,你,就是成功的!

此次的采访让我看到了一个球场上挥洒汗水与激情的阿丘,一个秉承着对新闻的执著与对社会的责任的阿丘,一个在生活中不断尝试、不断突破自己的阿丘,一个以丰富生命为快乐的阿丘。

有时候我和我身边的朋友们,总觉得要拥有多少财富,或有着怎样的社会地位,又或者历尽艰辛建立起来多么宏大的事业才叫成功。纵然,我们佩服那些为社会进步、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行业冠军,他们付出辛勤,理当赢得尊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也时刻给我们激励的力量。

但是,朋友们,在我们奋力前行的路上,别忘了欣赏路边风景,别忘了怀揣一颗平和的心。坦然,也是成功的重要伙伴。

当你内心真正获得长久的幸福的时候,就是成功!

“采访手记”

第一次见到“真人”阿丘,大概是在2007年的夏天。那次是我去阿丘老师的节目组“找工作”,没想到阿丘老师成了我的“推荐人”。

因为我们系有个大二暑期实习活动,我联系了《人物新周刊》节目组。那天我去得早了些,就在演播厅里等待。正巧阿丘老师跟张泉灵老师在外面聊天,我就很冒昧地上前做了自我介绍,表达了自己想跟他实习的念头。印象中的阿丘老师特别亲切,他很爽快地答应了,还问了句“你想跟我哪个节目呢?《人物新周刊》还是《社会记录》呢?”我当时简直受宠若惊了。对于在央视大楼里显得那么微不足道的我,阿丘老师给了我特别的关照,我之前心里那只砰砰乱撞的小鹿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真的很感激阿丘老师那次的亲切对待,尽管后来由于其他一些原因并未去央视实习,但阿丘老师的亲切一直印在脑海里,历历在目,在那个暑假还有以后的学习、交往中都带给了我无穷的自信与动力!

这次见阿丘老师,是为了参加“你就是冠军”的评选。

提前跟阿丘老师约的时候,我问阿丘老师哪天方便?老师答曰:“看你呀,你们期末考试期间会很忙吧,我基本上每天下午都可以,所以你定吧。”“或者你看礼拜六下午可以吗,正好我去××大学踢球,离你学校近,你过来方便!”阿丘老师的平易近人带给我的不仅是温暖,更是震撼,他待我这样一个对他来说“素未谋面”的小丫头就像老师对待学生一样,那样关心、耐心,我真的觉得好感动。

对阿丘老师的采访如期进行,刚刚下过了太阳雨,足球场上的草坪显得格外鲜亮,正如一种灵动的生活态度一样。草颈上挂着水珠,摸上去软绵绵的,带给手心点滴清凉。跟阿丘老师的聊天像谈家常似的,却在不知不觉中,听到了很多阿丘老师关于事业、人生的感悟。

经过采访,成功在我眼中似乎不再那么光鲜照人,“冠军”这个字眼也不是那么高不可攀。阿丘老师的言语中总透着对生活的平和心态,他不刻意追求什么,却一直在认真地活着。

青年代表

张国宁

冠军应是有着丰富或独特的人生经历、人生感悟,能跟我们分享,激励我们学习、前进的人。

“人生目标或座右铭”

真正的勇气是用来追求那种简单的幸福,当我们在这做我们想做的事,天堂就是我们一伸手就碰到的地方。

如果你要幸福,你要坚定地伸出手,去做你想做的事,去爱你身边最爱的人。不要等,因为幸福从来没有离开过,只是你没有看见。

“成长历程”

在本校校友网担任记者,独立完成对数位校友的采访任务,并负责校友讲座的摄像、剪辑工作。在系内DV社任副社长兼新闻部部长,策划筹拍了一部反映校园学习生活及学生言论的系列短片《校园言论》。在“系友沙龙”(一档校内访谈系列节目)中,带领组员出色地完成策划、筹备、访谈、拍摄、剪辑等制作任务,具有鲜明的主持风格,并被评为“优秀主持人”。

2006~2007年度,在学校健言社(以演讲、辩论为主的语言类社团)任外联部部长,其间联系北京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多所大学筹划北京高校辩论邀请赛,并从搜狐网站等多家网站取得支持,表现出了较强的沟通能力。

2007年1月份,报名参加由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主办的“西部阳光”下乡支教活动,前往贵州省黔东南自治州凯里市雷山县西江镇白碧村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寒假支农支教。并帮助当地村民修缮广播器材,帮助专业老师完成“对山区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现状的调查”研究课题的部分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同时拍摄制作了此次支教活动纪录片《亲亲我的白碧》。

身为校女子篮球队队员,带领队友参加北京市迎奥运“和谐杯”三对三篮球赛,并凭借团结、坚韧的精神取得了大学组第三名的成绩。

“对“冠军”的认识”

冠军应是有着自己的梦想,为追求梦想付出不懈的努力的人。

冠军应是有着丰富或独特的人生经历、人生感悟,能跟我们分享,激励我们学习、前进的人。

冠军应是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在社会需要他们时挺身而出的人。

“成功的人脸上永远不会写着‘成功’二字。不论是在生活还是事业中,他都是怀着一种平和的心态,都是一颗平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