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应掌握教子智慧
8422700000008

第8章 尊重是家庭教育的基础(4)

智慧点拨: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想要自己的孩子将来成为栋梁之才,但是很少有父母愿意去倾听孩子的声音。在父母的眼里,孩子小,不需要有自己的主见,包括他想吃什么,想玩什么,想喜欢什么,都要由父母做主。父母更多的时候是在教育孩子,而没有想过要去了解孩子们的看法,也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真正在想什么,更没有遇事就去问问孩子意见的习惯。

事实上,孩子在年幼时,就已经开始有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了。例如,他们会选择与自己喜欢的小朋友玩,而拒绝父母指导定的伙伴;他们会自己动手拆掉布娃娃的外衣,为她重新缝制自己喜欢的花布衣。他们喜欢自己做主,也期待父母能和他们商量或是征求他们的意见,给他们言论上的自由。很多时候,父母应当做孩子的听众,耐心地听孩子把自己的想法说完,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和帮助孩子。

可惜的是,很多父母关心更多的只是成绩,而忽视了去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烦恼,时间长了,很容易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另一方面,长期负面情绪的积累得不到有效的宣泄,还会使孩子的性格变得日益孤独、冷漠。

在孩子的心里,家庭是一个安全、可靠的港湾。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常会遭遇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在外面找不到信任的人诉说,只好独自闷在心里,待回到家再向父母倾诉。孩子这么做,有两个目的:一是孩子在倾诉的过程中,不满的情绪获得充分的宣泄,从而使身心恢复常态;二是孩子的一番倾诉是为了寻求解决问题的良策。对于前者,父母只需静静地坐下来认真倾听即可;对于后者,父母就要认真思考一番,用自己比较丰富的人生经验去指导孩子怎么解决问题。

孩子在学习或社会活动中获得了好的成绩,也会回家向父母诉说。孩子这么做的目的是想让父母与他一同分享成功的喜悦,并且获得父母的赞许。这时,父母要认真对待,对孩子表示祝贺,并鼓励继续努力。父母甚至还可以搞个家庭活动,以表庆祝。

父母在与孩子交流时,要给予孩子充分的话语权,而不要有想要操纵孩子的企图,更不要期望孩子根据自己所要的去做。例如,有的父母假借倾听之名,想要达到孩子用功学习的目的,结果孩子在感到威胁之余,不仅不会领情,还会表现出防卫的姿态。因为孩子会很快就察觉到父母操纵的企图,认为父母想要改造他,即使父母不是直接的控制,仍然足以使孩子的独立性受到威胁。

在与孩子交流时,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听孩子把话说完,不要轻易打断或否定孩子的话。当孩子为某些观点与父母进行争辩时,父母千万不要顾及自己的面子,斥责孩子“顶嘴”,要给孩子充分的辩解机会。当孩子与他人争吵时,如果没有肢体的接触,父母也不要立即去调解纠纷,可以在旁聆听和观察,看他说话是否合理,是否有条理。这对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大有益处。

孩子有话语权,也有沉默的权力。当孩子不愿意谈他们的心事时,父母应该尊重孩子,不要强迫他立刻说出来,而应等他自己想说的时候再倾听。父母不要用唠叨去打扰孩子,在一段时间的沉默过后,孩子会主动把感觉说出来,父母不必操之过急。

孩子在遭遇到比较大的挫折时,有时会用哭泣的方式来宣泄情感。父母应允许孩子哭泣,切忌要求孩子停止,更不能用打骂等方式来威胁孩子,因为这样做会使孩子把心中的悲伤积累起来,时间一长,会给孩子的心理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而当孩子尽情的哭泣过后,情绪就会逐渐平静下来。

不过,需要提醒父母们注意的是,如果孩子表现悲伤的方式比较极端,如长时间烦躁不安,情绪出现异常,或者用过激的其他行为方式(如暴力)去发泄,那么除了要尽力安抚孩子外,还应及时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细节指导:

如果能倾听孩子诉说一次,那么你与孩子的距离就会拉近许多。父母如果希望与孩子的关系更融洽、更亲密,就应当给孩子倾诉的机会,并想方设法让孩子向你倾诉。

第一步:把手头的事情先停下来,静静听孩子倾诉,父母作为倾听者所给予孩子的关注、尊重和时间,是对孩子最有效的帮助。在倾听这一刻,父母的心理应该是一张白纸,对孩子所说的东西不妨先全盘接受,而不是急着用自己的想法加以评判和批驳。

第二步:孩子有时会说出一些令大人听起来莫名其妙、不知所云的话,这时父母不要急躁,父母不要随便打断孩子的谈话,等一等,听孩子把话说完,或者说,听孩子说出全部事实。

第三步:父母尽量少给孩子提出指导和意见,最好的办法是让孩子自己进行分析和判断,而父母仅仅做一个倾听者,并对孩子的分析和判断做简单的引导。

11.尊重孩子的叛逆

家教故事:

在中央电视台的一次访谈节目里,台湾歌手齐秦讲述了自己叛逆的青少年时期。那时他喝酒、打架,半夜三更才回家,一回家就习惯性地跪在地上等着父亲的鞭子和训斥。但这种体罚,对于齐秦已经失去了任何意义。

但有一天,齐秦打完架回家,像往常一样跪着等待挨骂,却发现父亲只是背对着他说了一句:“去睡吧。”

齐秦内心一下子受到触动,从此便改邪归正,踏上了音乐之路。

当父亲发现责骂和体罚都不能奏效时,改变了教育方式,也改掉了小齐秦的坏习惯。

智慧点拨:

不少父母都有这种感觉,自己原本乖巧的孩子一到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越来越“叛逆”了。无论父母说什么话他们都不爱听,做什么事情都和父母对着干。父母对此感到很困惑:我的孩子怎么了?怎么越大越不听话了?

出现这种“叛逆”现象是孩子自我意识增强的一种表现。自从离开襁褓以后,孩子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他们迫切需要摆脱父母的监护,摆脱所有“规矩”的束缚,因而事事不再信赖父母,喜欢按自己的想法做事,靠自己的能力解决问题。他们虽然幼稚,却过早地想用自身的行动来向父母证明“我长大了”,当他们的这种愿望未能实现或是一些需求未能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会采用一些过激的方法来维护自己的主张。例如,父母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孩子偏偏只挑荤的吃;父母让孩子好好学习,孩子偏偏故意把书扔进厕所……心理学家把孩子这个阶段称为“叛逆期”。孩子经历叛逆期是一件正常的事,事实上,每个父母也都是从叛逆期走过来的,只是有些父母已经忘记了当时的感受,所以也无法理解孩子现在的逆反行为。

一般来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要经历两次“叛逆期”。第一次叛逆期出现在3岁左右,这时孩子的独立意识已经开始发展了,他们对成人的要求绝不会“照令行事”。第二次叛逆期出现在17岁左右,这个时期的孩子由于已经广泛与社会接触,渴望独立、渴望完全自由的心理异常强烈。当孩子处于叛逆期时,如果父母的看法或做法与孩子不一致时,两代人之间往往会爆发出激烈的冲突。

在孩子处于叛逆期时,父母要正确疏导,培养孩子成长为心理健康、独立性强的人。放任自流和高压政策的做法都是不对的,有可能导致孩子步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处于叛逆期的孩子正是树立人生目标和积累知识的黄金阶段,父母自然不能放弃对孩子的管教,这是做父母的责任和义务。父母要在这个特殊时期引导孩子走上正途。

父母也不要因为孩子的某些行为偏离了航线,就实行高压政策,硬性阻止孩子的行为。这种高压行为只会引起孩子的不满,使他们更加叛逆。心理学家曾经对孩子的逆反心理做过研究,他们发现,越是被一些条条框框限制的孩子,逆反心理就越严重。他们通常爱乱发脾气,喜欢责怪他人。他们认为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父母放弃对他们的管制。而那些在家庭中能享受到自由的孩子,反而更能体谅和理解父母的苦心。

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父母给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间,让孩子体会到父母是尊重自己的。让孩子得到尊重后,再和孩子讨论该怎么做,而不是规定孩子怎么做。当孩子与父母的意见相左时,父母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可让情绪左右自己的言行,否则会因言语过激而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只会进一步刺激孩子,使其逆反的心理进一步得到强化。

如果孩子的逆反行为是合理的,父母不应制止,因为合理的反抗行为有助于孩子独立人格的发展,也有助于培养孩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相反,那些百分之百顺从、事事依赖、丝毫没有反抗精神的孩子,长大后往往有性格软弱、处理事情优柔寡断,迟迟不敢做出决定。

细节指导:

孩子的种种叛逆行为,并不是表示对父母的厌恶,而是出于独立的需要。父母应该以冷静、民主的态度,在心理上对孩子多加以关心和爱护,不能强行压制,以免矛盾激化。

⑴理解孩子、尊重孩子。父母对孩子的行为不要妄加干涉,不要伤害孩子的自尊。如果需要孩子必须遵守的规则,也不要用命令的口气,如“一定要这样”或“不许那样”等,而要以平等的态度,征询孩子的意见,给孩子留出选择的余地。

⑵从孩子的角度考虑他们的问题。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要求是否合理,语气是否容易接受,如果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要求,就不至于对孩子的一些行为感到无所适从,也能更懂得尊循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

⑶少命令、少说“不”。经常命令孩子,会让孩子感到太受控制和约束,不能发挥自己的能力。经常地否定或者对孩子说“不”,容易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增强固执的强度。父母应分出轻重缓急,平时不要轻易命令,也不要轻易说不。

⑷用语言和行为鼓励孩子。常用口头赞扬、满意的表情,拥抱加以赞扬鼓励。及时肯定孩子的恰当行为,使孩子知道什么是应该坚持的,什么是不应该坚持的,从而有利于良好行为习惯的巩固。

12.与孩子共同成长

家教故事:

有一位研究留守儿童的教育专家在一次去农村调研时,遇到了一位孙姓老大爷,得知他的儿子和儿媳长年外出打工,两个孙子便一直由孙大爷照看。但与其他留守儿童存在厌学、逃学的现象不同的是,孙大爷的两个孙子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大孙子考上了广州的一所医科大学,小孙子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学。

教育专家对他充满了敬意,就询问他教育的绝招。孙大爷笑了,说:“我哪有什么绝招,我只不过让孩子教我罢了。”之后,他道出了自己教育的秘密。原来,孙大爷并没有读多少书,要指望自己教孩子,那只是笑话。但如果不管,由着孩子瞎混,他又很担心孩子会学坏。他就想了一个办法——等孩子们上学读书的时候,他就开始跟着他们一起学。

两个孙子每天从学校回来,孙大爷都让他们把老师讲的跟他讲一遍,然后孩子们在做作业,他也在旁边做作业,弄不懂的就找孩子们问,孩子们弄不懂的就找老师问。就这样,两个孙子既当学生又当老师,学习的劲头当然大了,他们的学习成绩慢慢就成为了班级第一,年级第一了。

多少年坚持下来,孙大爷跟孩子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两个孙子考上了大学,孙大爷也由文盲变成了有文化的人,会读书看报,而且经常阅读一些老年健康方面的书籍,学到了不少的养生知识。

智慧点拨:

美国社会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个时代。所谓“前喻文化”就是新一代人向老一代人学习才能生存;“后喻文化”即老一代人需要向年轻一代学习,社会才能进步;“并喻文化”是两代人互相学习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在前喻文化中,整个社会的变化十分迟缓微弱,人们从未奢望、也根本不可能设想自己的生活能和父辈、祖辈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在他们眼里,生活的意义是既定的,前辈的过去就是他们的未来。

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技革命的蓬勃发展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已经越来越多的出现,尤其是“并喻文化”正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教育不再是单纯以训导、教诲为特征,而是两代人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例如,孩子通过网络或其他手段会比家长、老师更早、更多地获得信息,当孩子对事物的感知与家长和老师传授的知识发生冲突时,他们会大胆或无情地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进行评价或批判。

在“并喻文化”中,人们同时也怀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即每一时代的成员其行为都应以他们的同辈人为准,特别是以青春时期的伙伴为准,他们的行为应该和自己的父母及祖父母的行为有所不同。个人如果能够成功地体现一种新的行为风范,那么他将会成为同代人的学习楷模。

这种“并喻文化”的产生,与亲子两代人各自的身心特点有关,更重要的是由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造就的。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⑴社会变迁加剧,新事物和新规则层出不穷,年长一代往往茫然无措,而年轻一代则能顺应自然、运用自如。例如,在国际乒联制定乒乓球比赛的新规则后,令一些原本十分优秀甚至拥有世界冠军头衔的球员无法适应,却让那些名不见经传的新手有了脱颖而出的机会。

⑵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孩子没有传统和经验的束缚,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吸收能力。正如一位教育专家说的:“牛顿花了一生才发明的物理定律,现在的大学生一星期就学会了。”

⑶与同学、同伴的交往是孩子获取各种新知识和新价值观念的途径之一,这样,父母看起来是和一个孩子打交道,实际上是在和一群孩子甚至是一代孩子打交道。

⑷电脑的普及和大众传播媒介的广泛影响,使孩子第一次能够从父母、老师以外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

正如米德在文章中这样总结的:“如果说过去存在若干长者,凭着在特定的文化系统中日积月累的经验而比青年们知道得多些。那今天却不再如此。”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孩子在网络技术、信息获取能力等方面都已超过父母,并且开始在信息技术、文化消费和娱乐方式等方面影响着父母,出现了“孩子教父母”的现象。

在上面故事中,孙大爷成功教育的绝招就是他向孩子学习。他用实际行动给孩子做出了爱学习的榜样,鼓励孩子学习,而且在家里形成了平等、互相学习的氛围,也鼓励了孩子的自信与独立思考,这是创造性学习的基本品质。

细节指导:

⑴多与孩子沟通,在新知识方面虚心向孩子学习。

⑵用欣赏的眼光发现孩子的优点。

⑶在家庭生活中多征求孩子的意见,甚至可以干脆由他们去做主。小到买何种饮料、早点、服装,大到购买家电的品牌、尺寸、型号,甚至到孩子自己的专业和前途,都可以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⑷坦然接受代际冲突,因为每一代的生活经历都将与上一代不同,不可避免会出现代际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