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应掌握教子智慧
8422700000009

第9章 塑造孩子良好的人格(1)

1.教孩子乐观看世界

家教故事:

乐乐是一个漂亮的小女孩,她非常喜欢漂亮的鞋。

每次妈妈出差回来、亲戚朋友来看她,都会送给她一双鞋。但是乐乐总觉得那些鞋不漂亮,总是很苦恼。妈妈带她去商场,让她自己挑,逛遍了周围所有的商场,也没能买到一双乐乐喜欢的鞋。

乐乐对妈妈说:“看来在我长成大人之前,是买不到漂亮的鞋了。”说完唉声叹气。

以后,乐乐每天都闷闷不乐。妈妈对此也很伤神。

一天,妈妈要带乐乐去一个地方。乐乐苦着脸说:“我连一双漂亮的鞋都没有,怎么能出门呢?”

妈妈说:“乐乐,今天妈妈带你去的地方,你会发现所有的鞋都很漂亮。”

乐乐将信将疑地跟妈妈出了门。

妈妈带乐乐去的是一个为一所农村小学义捐的活动现场。正中的大屏幕上放着这所小学的学生艰苦的求学之路。乐乐很不高兴地说妈妈欺骗了她,哪有漂亮的鞋。妈妈让乐乐耐心地等着。过了一会,在屏幕上出现一个小女孩,年纪跟乐乐差不多,长得跟乐乐一样漂亮。惟一不同的是小女孩没有双脚,只能在地上吃力地爬行。乐乐从来没看见过这样的画面,一时惊呆着。

妈妈对乐乐说:“乐乐,你总觉得鞋子不漂亮,为一双鞋而苦恼,那画面上的小女孩呢,也许能穿上一双鞋就是她最大的愿望吧。你应该为你有一双健全的脚而感到幸福。”接着妈妈说等活动结束带乐乐再去商场看看有没有漂亮的鞋。

乐乐想了想,很郑重地对妈妈说:“妈妈,我以后不买鞋了,把钱捐给那个小女孩吧,我还有很多鞋呢,其实那些鞋也很漂亮的。对吗?”

妈妈抚摸着乐乐的头,开心地笑了。

智慧点拨: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快乐”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一个孩子如果能懂得寻找快乐,他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越不过去的心理障碍。

乐观与悲观的最大区别就是对有利和不利事件原因的解释。乐观主义者认为,有利的、令人愉快的事情总是永久的、普遍的,他们能够促使好事发生,而一旦不利事件发生,他们也能视为是暂时的。而悲观主义者则认为,好事总是暂时的,坏事才是永远的;在解释坏事发生的原因时,他们不是责怪自己,就是诿过别人。

失败者遇到挫折时,总会在心里对自己说:“生命就这么无奈,努力也是徒然。”由于常常运用这种悲观的方式解释事物,无意识中就丧失斗志,不思进取了。如果孩子无法乐观地面对人生,就会意志消沉,对前途丧失信心,而且长此以往,还会损害身体健康。

生活中经常发现,有的孩子年纪虽然只有五六岁,但神情很忧郁,怕生人,怕说话,怕做错事,对什么事情都很悲观。夸其漂亮,他们会说“红颜薄命”;夸其成绩好,他们会说“不知道能坚持多久”;吃东西不是担心有禽流感,就是怕里面有农药残余……这类小孩子长大之后极有可能成为悲观主义者,甚至引发精神疾病。

而乐观的孩子活泼可爱,思维活跃,即使把他放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他也会很快适应,并找到自己的乐趣。他们将来会成为事业上的成功者,幸福家庭的组织者。

人的性格是在后天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的,孩子乐观的性格可以通过实践逐步培养,悲观的性格也可以在实践中逐步改变。父母的乐观、自信、幽默、豁达,正确对待并战胜困难的乐观精神可以感染给孩子。因此,每个父母要重视培养孩子乐观的性格。乐观的性格是孩子应对人生中悲伤、不幸、失败、痛苦等不良事件的有力武器。

细节指导:

培养孩子的乐观性格,首先,要让孩子拥有一颗平常心,多接触各类事物,可以开拓眼界,心胸开阔的孩子,悲观思想就不容易产生。让孩子积极参加各种活动,多鼓励孩子,多肯定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不要处处否定孩子。

其次,是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应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可以使孩子产生良好的情绪,比如父母体贴入微的照顾、规律的生活,定时定量的饮食,安稳的睡眠、适当的活动等。父母不应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过分的悲伤、压抑或愤怒的情绪,当父母的不愉快与孩子有关时,应明白地让孩子知道。父母也不要在高兴时对孩子过分溺爱,在心情烦躁时而把气撒在孩子身上。

再次,就是多让孩子接触不同类型的人,可以先从亲戚朋友中开始,教孩子怎么融洽地与人相处,真诚待人,这样可以让孩子的内心世界光明美好。

2.让孩子远离冷漠

家教故事:

这一天,小玉见妈妈在家里忙碌,便问:“妈妈,你在做什么?”

妈妈答道:“我正为隔壁的李爷爷做中午饭。”

“为什么要帮李爷爷做饭?他不能自己做吗?”

妈妈告诉小玉:“因为李爷爷家的小阿姨有急事回老家了,李爷爷腿脚不方便,孩子们要到晚上才能回来。我们应该照顾他。”接着,妈妈又对女儿说,“小玉,你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你想想有没有能帮助李爷爷的事呀?”

小玉开始认真思考如何帮助照顾李爷爷。过了一会,小玉对妈妈说:“妈妈,我看见李爷爷家的小阿姨每天买菜回来都会带一份报纸,小阿姨不在,李爷爷就没报纸看了,从今天起,由我去给李爷爷买报纸吧。”妈妈赞许地点了点头。

几分钟后,小玉敲开了李爷爷家的门。

“孩子,你有什么事吗?”李爷爷问。

小玉说:“我是来给您送报纸的,这样,即使小阿姨不在,您每天也能看到报纸。”说着将手里的报纸递到李爷爷面前。李爷爷接过报纸,摸了摸小玉的头说:“谢谢,小玉真是个懂事的孩子,你帮了我很大的忙。”

智慧点拨:

据有关机构的一项调查显示,当前学生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冷漠的心态,他们待人没有热情,从来不会主动帮助别人,甚至还会取笑别人。

冷漠是指对他人冷淡漠然的一种消极心态。其主要表现为对人怀有戒心甚至敌对情绪,既不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又对他人的不幸冷眼旁观、无动于衷、毫无同情心。

冷漠一旦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滋生和蔓延,就会导致其人际交往障碍,阻碍其心灵的健康发展。因为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不只是物质交流、信息沟通,也是心灵与情感的互动。当孩子过于冷漠,别说他对陌生人的疾苦不闻不问,缺乏起码的同情心,他还会刻薄地伤害同学、朋友,甚至至爱的双亲。在这样的心理状态下,他们不能获得友情,甚至感觉不到生活的乐趣。

例如:倩倩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平时学习成绩好,能歌善舞,大家都很喜欢她,称她为“小才女”,但倩倩性情孤傲冷漠,对人总是爱理不理,别人主动和她说话,她也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样子,同学有事找她帮忙时,她大多也都拒绝掉,结果同学们都慢慢疏远她,她也没有一个朋友。父母觉得这样下去不好,就劝她多和别人交往,对别人热情一点,可倩倩却说:“别人的事,跟我有什么关系?”她觉得凭自己这么优秀的条件就可以受到众人喜爱,凭什么费劲去关心和别人如何交往的事呢?倩倩的父母也为此很伤脑筋。

人的冷漠都不是天生的。实际上,冷漠也是一种“传染病”。有的父母自身就比较冷漠,不与他人来往,甚至在言语上也很刻薄。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耳闻目睹,父母不好的言行与品质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孩子从小也缺乏爱心,对人际关系看的很淡漠,甚至对别人的不幸也不会有一丝的同情。因此,任凭冷漠蔓延是可怕的。

而助人为乐是驱散冷漠的一剂良药。助人为乐,就是要求人们善于理解他人的处境、他人的情感和需要,随时准备从道义上去支持别人,从行动上去关心帮助别人。培养孩子从小乐于帮助他人的美德和肯定孩子内心的热情,对孩子今后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有不可估量地影响,同时冷漠也就无法潜入孩子的心灵。

带孩子一起参与公益活动也是让孩子远离冷漠的好方法。

2004年的印尼大海啸,不仅殃及印尼一国,连同印尼在内的几乎整个东南亚都惨遭侵害,其人口伤亡、财产损失之大令世界震惊。

灾难发生以后,世界人民向印尼及其他国家伸出了援助之手。有一位9岁的中国小朋友献出了他的爱心,他将自己平时积攒的零花钱128元全部捐了出来。印尼海啸发生后,他的父母就商量进行捐助,并让他也参与进来。当他看到电视画面中失去亲人的孩子在无助地哭泣,失去孩子的母亲的绝望神态……他幼小的心灵被触动了,深切感受到应该帮助那些可怜的人们。

这位小朋友,通过父母的带动,参与了一项公益活动,并且体会到困难发生后,人们应该不分国籍,团结互助。正因为亲自参与了捐助活动,他更加关注灾区的动向,期盼那里的人们能早日重建家园。为此,他还写了一篇《心系印尼》的作文,十分感人。

在这个世界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密不可分的,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地生存,大家必须彼此依赖。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公益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对公益事业的责任感,增长社会活动经验,无论是对塑造孩子的健全人格,还是对亲子之间的亲密沟通,甚至对促进社会进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有积极的作用。

为了让孩子远离冷漠,首先,父母应该做到以身作则,不光用语言和指令,还要用自己的行为影响孩子,只有父母有同情心,为别人着想,乐于帮助他人,孩子才会通过效仿拥有这些品质。

其次,应该适当地给孩子定规矩,并做出解释。例如:“不可以打其他的小朋友”,再解释这类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应多强调他人的感受“会弄疼小朋友的”。可以培养孩子更具有同情心。

第三,应该利用各种时机对孩子进行教育。如多与孩子进行交流,交流谈心可以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与关怀;让孩子照料宠物;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如和父母一起整理房间、给妈妈捶捶背、给爸爸递拖鞋等。

当孩子的心灵里播下了同情心、爱心和助人为乐的种子,冷漠也就远离了孩子。

细节指导:

只有热忱才能驱逐冷漠,让孩子学会助人为乐,也就远离了冷漠。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⑴多参加为“希望工程”或为各类救灾、助困举办的捐助、义卖等社会活动。

⑵父母可以定期带孩子去养老院看望、帮助孤寡老人,强化孩子的热心行为。

⑶当孩子热心地帮助他人时,父母应及时地给予肯定、表扬和鼓励。

⑷有意引导孩子从他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体验情感。可以开展一些角色互换活动,比如“假如我是……”,使孩子通过角色扮演,理解和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需要。

3.让孩子学会分享

家教故事:

周六,朱丽带着女儿出门买东西回来,正好遇到邻居带着孩子出门,妈妈就拿出给女儿买的棒棒糖送给邻居家的孩子。

回家后,女儿问妈妈:“妈妈,你为什么把给我买的棒棒糖送人?”

“棒棒糖妈妈买了很多,分给小朋友一个,有什么关系呢。”

“她都没有给过我东西。”

“宝宝,你要记住,自己有的东西和别人一起用就叫分享,把你的快乐分给别人不好吗?”

女儿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晚上,爸爸下班回家,看到女儿正在吃冰淇淋,就凑上前。

“吃什么好吃的呢?给爸爸尝一口好不好?”

没想到,女儿真的把一勺冰淇淋送到了爸爸面前。

“我吃冰淇淋很快乐,也把这个快乐分给你,这是妈妈教我的。”

“真是乖女儿。”

智慧点拨:

在日常教育孩子的时候,一些父母总是忽略对孩子进行关于“分享”的教育。父母们出于对孩子的爱,把好吃的好玩的全让给孩子,孩子偶尔想与父母分享,父母却说:“我们不吃,你自己吃吧。”时间一长,他们的这种行为就会不断强化了孩子的独享意识,孩子们开始理所当然地把好吃的、好玩的据为己有。

有些父母过分溺爱孩子,主动迎合孩子自私自利的行为。例如,有位下班后的爸爸看到儿子正在吃饼干,就凑上前去,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要吃饼干。父亲的这个要求被儿子一口就拒绝了:“不行,这是妈妈买给我的,不是给你的。”

“不要那么小气嘛,爸爸就吃一块。”说着,爸爸就真的拿了一块饼干,儿子突然放声大哭,边哭还边向闻声而来的妈妈告状。

妈妈把爸爸手里的饼干夺过来:“乖宝贝,不哭了,爸爸已经把饼干还回来了。”父亲也赶紧道歉:“就是嘛,爸爸只是开玩笑而已。”

父母连哄带骗地安慰着儿子,才算止住了儿子的眼泪。

这种教育方式在生活中很常见,可惜的是父母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教育方式对孩子有很大的不良影响,会导致孩子不懂得与人分享,变得自私自利。

形成独享意识的孩子,往往会成为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他们不懂得分享,他觉得,分享就是失去,而失去就意味着痛苦。所以,在任何时候,他都只想着自己,心里从来就没有别人,哪怕是父母亲。他会认为他得到的一切都是应该的,都是只属于他自己的,别人为他所做的一切也都是理所当然、不需要感激和回报的。在家里,这样的性格可能会被父母包容,但是一旦步入社会,这些孩子可能会遭遇各种人际方面的问题。

一个自私自利,不愿与他人分享、独占意识很强的孩子,往往无法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无法与他人合作,成为其他人都不愿理睬的对象。而这些则会使孩子性格孤僻、情绪暴躁,反过来又更进一步地影响人际关系,形成恶性循环,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和今后的人际交往。

细节指导:

从小就不能让孩子搞特殊化。在家庭生活中要形成一定的“公平”环境,让孩子和所有人享受相同的待遇,这可有效的防治孩子的“独享”意识。

培养孩子的分享意识,父母首先应该自己为孩子树立榜样。父母要做与人分享的模范,经常主动地关心帮助他人,如帮助孤寡老人、给灾区人民捐衣送物等。身教之外再辅以言传,告诉孩子: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分享体现了自己对别人的关心与帮助,自己与别人分享,别人也会回报自己同样的关心与帮助,这样彼此关心、爱护、体贴,大家都会觉得温暖和快乐。

其次,父母要给孩子提供分享的实践机会。经常组织孩子与小朋友在一起活动,让孩子与他们共同体验,共同分享这个过程中的快乐。另外,还经常给孩子提供为家长服务的机会,如家里买了水果、糕点时,让孩子进行分配,如果孩子分配得合理,就及时表扬和鼓励。

4.培养孩子的孝心

家教故事:

园园的奶奶是个戏曲迷,虽然耳朵不好使,但只要电视里一播戏曲,她就跟着哼唱起来。有一次,电视里动画片和戏曲节目撞了车,10岁的园园被动画片吸引着,全然没顾及奶奶坐立不安的样子。妈妈一看就明白了,悄悄地动员园园,把电视频道播过来。

园园很不情愿地播到京剧节目,这回可把奶奶乐坏了,一边夸孙女好,一边欣赏起戏曲来。看着奶奶爬满皱纹的脸和她欣赏戏曲痴迷的样子。园园不禁想起奶奶操劳了大半辈子,都没有看过几回电视。好不容易生活条件好了,奶奶也快70岁了,应该让奶奶多享受一些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