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是根据钱钟书先生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电视剧基本上保持了小说的主要情节,描述了方鸿渐从欧洲留学归国还乡的生活历程,展现了抗战时期一部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风貌,成功地塑造了方鸿渐、赵辛楣、苏文纨、李梅亭、高松年等艺术形象。
电视剧《围城》不以戏剧性偶发事件取胜,而是用生活细节揭示人物性格。剧中发生的事件都是生活中可能发生的,而人物形象正是在这些细节中塑造起来的,因此,真实,细腻,丰富。如孙小姐和方鸿渐意外订婚一场戏,共24个镜头,镜头大都是中景和近景,其中4个特写都给了孙柔嘉。方、孙正在谈话,李梅亭和陆子潇左入画,孙用手挽住方的左臂,第5个镜头切入孙柔嘉手的特写,第6个镜头又切回中景。李梅亭说“白天说话还拉着手”。第7个镜头又切入孙柔嘉抽手的特写。第10个镜头是孙柔嘉躲在方鸿渐背后的脸部特写——她不仅没有慌乱,而且还很镇静。第13个镜头是特写——孙柔嘉的脸部,她说:“那么,我们告诉李先生……”从这4个特写镜头可以看出这场意外订婚是孙柔嘉有意促成的。看到李、陆来了,她装做慌乱用手挽住方鸿渐,当方鸿渐含含糊糊地认可之后,她又乘机说要告诉李梅亭什么——自然是订婚时间。这样,方鸿渐就成了她的未婚夫。赵辛楣说她“煞费苦心”,从这里可见一斑。类似的细节在《围城》里到处可见。
从小说来看,《围城》突出的是讽刺性。在电视剧中保持了这一特征,同时又增加了抒情性。原著里对主要人物大多带有一丝讽刺意味,尤其曹元朗、高松年、方老太爷、周经理、周太太等。这在电视剧里依然保留。如孙柔嘉初到方家一场戏共用了22个镜头表现磕头的场面。从祖宗的画像拉开,家人肃立两边。众目睽睽之下,方鸿渐和孙柔嘉向祖宗行礼,方指指地上的垫子,示意孙磕头;但上海长大的孙柔嘉根本没有磕头的意识,只是向祖宗画像鞠躬。这里插入方老太太期待的特写和方老太太与方老太爷交换目光的特写,表示他们内心的不满。而孩子们公然喊出的“他们为什么不磕头?”和玩闹式地向爷爷、奶奶磕头的动作,突出了孙柔嘉、方鸿渐的难堪,也反映了方家浓厚的封建气息。
但是,对于方鸿渐和唐小姐的爱情故事,电视剧突出了抒情性美学特征,有意从音响和画面做到富有诗意。方鸿渐初见唐小姐是在苏家花园,唐小姐在草坪上跑着跳着,逗一只可爱的小狗,活脱脱一位天真无邪的少女。再次出现他们二人的镜头是在隐约的绿林中,蝴蝶漫飞,青枝叠翠,他们时隐时现,走过草坪。方鸿渐请唐小姐吃饭一场戏中,轻柔的音乐慢慢升起,昏红的蜡烛映照着他们的面容。从蜡烛的特写拉开,唐小姐美丽而富有青春气息的脸在烛光下格外动人。下面的一段对话颇耐人寻味。唐小姐说:“也许,一切男人都喜欢在陌生的女人面前浪费。”方鸿渐回答:“也许,可是并不在一切陌生的女人面前。”唐问:“只在傻女人面前,是不是?”方答:“这话我不懂。”唐说:“女人不傻,决不因为男人浪费摆阔而对他有好印象——可是,你放心,女人全是傻的,恰好是男人所希望的那样傻,不多片中男主角方鸿渐不少。”方鸿渐接到三闾大学的聘约时与唐小姐的对话是在网球场上进行的:绿草如茵,唐小姐戴宽边软帽,着学生裙,方鸿渐带白色鸭舌帽,着白衣,简直是一对童男玉女。打球累了,他们坐在网的两边,透过网看到对方,诉说着情感的溪流。
即使在分别戏中,电视剧也设置了一场诗意的诀别:雨夜,唐小姐听了苏小姐的介绍后决意与方鸿渐断交,她用律师式的严厉盘问方鸿渐,并不许辩解。完了,方鸿渐走时,她突然像往日一样喊了一声:“鸿渐!”然而,她马上又冷静下来,祝方鸿渐远行顺利。方鸿渐走出唐家,冒雨而立,痴痴地望着唐家的窗户。唐小姐看见,吩咐佣人去喊回他。但是,方鸿渐抖了抖雨水,走了。雨珠浓密而激烈地打在地上。一个空镜头结束了这段美丽的爱情。
从剧中画面的组织也可以可出创作者的艺术匠心。在第三、四两集中,往往是方鸿渐和唐小姐在一个画面上,而苏小姐则大多是单独占据一个画面。即使在十五赏月一场戏中,明月皎皎,树影婆娑,苏小姐话中饱含着爱意,而方鸿渐欲拒不敢、欲受不甘,心中矛盾重重。在这一组镜头里,方和苏总是不在一个画面上,最后苏小姐让方鸿渐吻她,不得不出现二人在一个画面的镜头,画面上居然用树影把一个人挡住。这显然是以方鸿渐的视点组织的画面。
《围城》小说的一个重要特色是机智而富有哲理性的议论,这在电视剧中势必会减弱,因为语言艺术的这种特征在视听艺术里无法完全复现。但是,电视剧里采用旁白的方式补救了这一艺术特征,为本剧增添了动人的艺术魅力。如赵辛楣宴请苏文纨、方鸿渐一场戏中,褚慎明自言罗素都请他帮着解答问题,大家都惊异,因为罗素是一位世界知名的哲学家。这时旁白说:“天知道,慎明并没吹牛,罗素确问过他什么时候到英国、有什么计划、茶里搁几块糖这一类非他自己不能解答的问题。”这就构成了画面与声音的分立,完成了复式表达,较为切合地把原著里的复杂性转化在电视剧中。
无论在人物形象塑造、叙事技巧还是在画面、声音剪辑、场景设计等方面,《围城》都堪称中国电视剧的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