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我们所嘲笑的“土气”中,有许多很可能就是那些被我们遗忘了的人类质朴、善良的本性。如果我们采用心理换位的方法,自己去体会一下做“乡下人”被人嘲笑的心情,又将做何感想呢?他们的吃苦精神、自理能力不更值得我们这些“城里人”好好学习吗?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生活俭朴的优良传统、高尚美德和优秀品质。
一、生活俭朴是优良传统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仍保持生活俭朴的自然美,是继承传统的表现,不必认为那落后了,跟不上时代了。
二、生活俭朴是高尚美德
社会主义时代的学生,应该具备生活俭朴的美德。当然,不是要同学们去穿破衣烂衫,去过吃糠咽菜的生活,当苦行僧;而是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要有应付各种艰难困苦的思想准备,否则容易滋长贪图享受、好逸恶劳的思想,丧失斗志、丧失解决突发事件的能力。
三、生活俭朴是优秀品质
艰苦奋斗的精神从哪里来?这是在平时刻苦耐劳、勤俭朴素的生活中磨炼出来的。那些正在虚心学习雷锋“螺丝钉精神”、“钉子精神”的同学们也是会有这种体会的。让我们在蜜糖般的生活中,不要忘记过俭朴的生活;让我们在深入学习雷锋的今天,要更好地学会过俭朴的生活。“在工作上,要向积极性最高的同志看齐;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齐”,绝不要因为有人说你“土”而与爱打扮、讲吃穿、贪安逸、图享受的人攀比,绝不让虚荣心抬头!总之,生活俭朴是劳动人民优秀品质的具体表现,不是什么“寒酸相”或“土”!“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人们赞颂朴素的自然美、崇尚朴素的自然美。
尊重别人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准则。因此,我们要尊重从农村来的同学,注意汲取他们身上的可贵的质朴、善良的美德,做他们的朋友,各取所长,以求完善。
尊重少数民族
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惯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内容。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就是要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出发,尊重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不能因某个民族的生活习惯不同而加以歧视或侮辱;一个民族生活习惯的保持或改革应由该民族的干部群众去决定,别的民族或个人不能强制或干涉;任何民族不能以自己民族生活习惯为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别的民族,也不能以个人的好恶去对待民族生活习惯,去处理与民族生活习惯有关的事情。由于民族生活习惯具有民族性、敏感性等特点。因此,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对于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乃至国家安全都有重要意义。
那么,作为学生的我们如何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呢?
一、要充分认识尊重少数民族
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在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它反映了民族的历史传统、生活方式和心理感情。所谓生活习惯,主要指少数民族群众的衣着、饮食、居住、生产、婚姻和丧葬等方面的习惯。这些习惯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是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也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标志,对一个民族的经济、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思想以及民族的发展进步、民族间的关系都有很大影响。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的生活习惯有着特殊的感情,或引以为自豪,或奉为神圣,不容他人亵渎。不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容易刺激民族感情、影响民族团结,不利于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因此,我们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任何歧视、不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的想法和做法都是错误的,都是有害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国家昌盛的。
二、要尊重少数民族生活习惯,
首先要了解并熟悉他们的
生活习惯我们可以读一些介绍少数民族生活习惯的书籍和文章,可以在跟少数民族朋友接触交往过程中留心观察、虚心求教,还可以通过旅游、参观、调查访问、影视作品、专题研究等方式方法多层次、多侧面地了解。
三、认真地、诚心诚意地、不折
不扣地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
习惯1936年红军长征经过四川凉山彝族聚居区时,由于彝族群众深受国民党反动派的压迫,对红军北上抗日的方针不了解,将红军团团围住不让通过。红军反复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并由司令员刘伯承和彝族首领小叶丹喝鸡血酒、结拜兄弟并送枪支弹药,终于赢得了彝族群众的理解和信任,红军才得以顺利通过。由此可见,只有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才能加深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促进民族团结,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的统一,推动国家建设的发展。
四、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平
等、民族团结的政策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和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和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对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侵犯,也就是对民族平等权利、民主权利的践踏。在我国加强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我们中学生应该成为学法、执法的模范,带头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
善待家中来客
现在的学生因为忙于功课或者从小娇生惯养,很少去关注父母或者他人是怎样对待客人这一重要的事项。以至于接待客人时,有些同学会在不知不觉中做出一些对别人不礼貌的举止。因此,在这里必须提醒同学们注意待客中常见的失礼举止。
一、迎客
家中应保持整洁,待客用的茶杯、茶盘、烟灰缸等要擦拭干净,条件好的,还可以准备些水果、糖、咖啡等。客人来了,不论是熟人还是第一次来的客人,都要热情相迎。如果是约定时间,应提前出门迎候。客人进门后,主人应立即停止手中所做的事情,上前迎接。见面之初,主人应与客人握手,并致问候。接下来,应给家里其他人介绍一下,并互相问候,请客人落座。夏天气候炎热,可递给客人一块凉毛巾,先擦擦脸或者送把扇子,除汗消暑。有条件的,应及时打开电风扇或空调。在冬季则应请客人到暖和屋里,倒杯热茶。如果客人远道而来,要问问是否用过餐。小孩若在旁边,要教孩子向客人问好。
二、陪客
为客人敬茶,茶具要清洁,茶水要适量。茶叶太多则苦,茶叶太少则淡;水倒得太多容易溢出,水倒得太少又难看。每次倒茶要倒八分满,以便客人饮用。端茶一般用双手,一手执杯,一手托底,不能用手指抓住杯口往客人面前送,这既不礼貌,又不卫生。续茶时,应把茶杯拿离茶桌,以免倒在桌上弄脏客人衣服。若有事情急办,可向客人说明,并请家人陪客,以免使客人被动尴尬。若又有新客人来访,应将客人互相介绍,一同接待。家里有客人时,家庭成员之间应该避免争吵。如果孩子不听话或是做错了什么事,应将孩子带开,不要当着客人的面训斥、打骂孩子。
三、留客
留客人吃饭,尽量在家准备;实在没有菜,再到饭馆去买现成饭菜,免得客人多心。给客人盛饭,要装八分碗。给老人安排的饭菜,尽量照顾老人的口味和咀嚼能力。要给客人带来的小孩找些玩具、小人书、画册,以免他们认生、哭闹。留客人住宿,最好让客人单住,房间要收拾整齐,床上用品要舒适干净,并根据客人的习惯选择合适的枕头。睡觉前要让客人熟悉电灯开关和方便的地方,以免夜间起来不方便。
四、送客
客人告辞时要以礼相送,送客除了说些道别话,还要注意一些礼节。客人怕影响主人时间,急于告辞,应等客人起身后,再起身相送,送客一般应送到大门口。对地形不熟悉的客人,应主动介绍附近的车辆和交通情况,或送到车站。远道或老年客人,如乘火车或长途汽车,应代买车票,送到车上,必要时,还要委托同路乘客或售票员帮助照顾。客人来访有时会带些礼品来,送客时应表示谢意,或相应地回赠一些礼物,绝不能若无其事、无动于衷。客人临别时,有时会遇到意外情况,比如,天气突然变冷或下雨、下雪时,这时应主动关心客人,拿出御寒的衣服或雨具给客人使用。对带行李较多的远道客人,应帮忙提送行李,陪送到车站、码头,并带上一些水果、点心之类的路餐以表示心意。客人由于疏忽或其他原因,有时会忘记要办的一些事情,因此,起程前,可以提醒客人是否有东西遗忘,是否有事情没办。如果客人有事情相托,只要力所能及,应尽力办妥。
热情对待新邻居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一幢幢新的住宅大楼拔地而起,越来越多的家庭乔迁新居。搬入新居以后,所面对的都是新的面孔。在陌生的环境中,如何去和新邻居交往呢?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搞好邻里交往,既能增加相互间友谊,又有利于家庭生活,应该给予足够重视。
一、要主动去和新邻居中的每一个成员打招呼。讲究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向邻居打招呼这是有礼貌、有修养的表现。与新邻居的首次交谈很重要,双方都会在首次交谈中形成印象,心理学上称之为第一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会给日后的交往创造成功的条件,恶劣的第一印象也会给日后的交往带来不好的影响。主动去和新邻居中的每一个成员打招呼,打招呼时要微笑、要自然,让新邻居感觉到你的诚意和友善。对不同年龄和身份的人,打招呼的方式各有所别,以显示出自己的知书达理、温文尔雅,给邻居一个较好的印象。
二、要主动关心邻居家的每一个成员,特别要关心新邻居的老人和孩子。邻居的家庭的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是我们今后要交往的对象,友好的相处对大家都是件好事。对于邻居家的老人和孩子,我们要尤其关注,具体要注意以下两点:
1当邻居家只剩下老人或孩子时,可以去邻居家串串门,陪老人说说话,替老人解闷,或给小孩子讲讲故事。适当的时候也可以邀请他们去自己家中玩玩。这样,与新邻居的进一步交往就开始了。有的时候,邻家的老人爱唠叨,小孩爱吵闹怎么办呢?对此应该设身处地,体谅随和,言谈婉转,区别对待。老人爱诉说,你可耐心听听,这样既能建立感情,又能更多地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对有病的老人,可提供一些治疗信息或土方。闲暇时,可与老人拉拉家常。这样,你在老人的心中就会成为可亲近的人。你要看书,邻家小孩来吵闹,不可厌恶训斥,应以机智的话语引导。
2要在交往中了解老人或孩子的喜好,如果你的喜好与他们有所不同,也应妥善地处理。例如,老人喜欢古典戏剧,孩子喜欢打游戏机,而你并不喜欢,但最好表示出自己也有些兴趣,由于不精通,因而也就无法达到很喜欢的程度,让他们有机会向你介绍自己的兴趣所在,你也可以向他们讲讲自己的爱好、特长。这样,就形成了气氛融洽的交流。
三、用实际行动让新邻居感受到你的热情和助人为乐。例如,老住户虽然还不知道新邻居的姓名,仍应主动打招呼,嘘寒问暖“你是刚搬来的吧?”“搬个家不容易呀,累坏了吧?”等,主动打招呼,会使人感到热情开朗,感情的纽带便开始建立了。顺便时,可以帮邻居拿牛奶、送信、提东西等,见到邻居家衣物飘落,或自行车停放不妥,应主动告之。总之要力所能及地帮助邻居。这样,新邻居就会从心底里接受你。
搞好邻里关系不仅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有益于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安全与稳定。让大家都来为社会的发展尽一份力,愿大家都和睦相处、友好往来。
串门要有规矩
年轻人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谁不喜欢多交几个朋友呢?朋友之间的互相往来,对于交流思想、沟通信息、增进感情、推动学习,都是大有裨益的。可是,有的学生朋友却因为这件好事而发愁。他们也喜欢到朋友家去串门,可是去了几次以后,就感到主人的热情在“降温”,有人甚至感到自己简直像个不受欢迎的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访友是一门学问,到朋友家串门也要讲规矩。这种规矩不是可有可无的繁文缛节,而是一个人文化素养、道德水准的外在表现。每一个当代学生,都应该懂得这些基本常识。
那么,访友做客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我想,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要选择适当的时间
有的中学生朋友认为,我和朋友关系不错,啥时候去跟他聊聊还不是一样。这种看法是欠考虑的。和朋友交谈是件好事,但它毕竟不能随心所欲,只应该在你和朋友都有闲暇的时候进行。你也许会有这样的体验:老师交给你的材料还未写好,你刚在桌上铺开了稿纸,却来了个朋友找你聊天,结果他谈了些什么你根本就没听进去。由此可见,访友做客一定要选择适当的时间,特别是要替人家考虑,尽量不要占用朋友的学习时间,做客不要过于频繁,时间也不要太长,以免给朋友带来麻烦,影响其学习和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