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体的语言是与陌生人成功交往的前提
想要打开成功的交际之门,获得知心朋友,真诚地为人处世是奠定成功人际关系的基础。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用“喂,你好”打开陌生的局面
勇敢地用“喂,你好”向别人主动交流,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为什么用“喂,你好”这样简单的交际语言呢?其一,“喂”表示招呼,人们在长期的人际交往中,已经习惯于说“喂”听“喂”了。其二,“你好”是礼貌用语,看似普通,实则亲切,充满人情味。你主动与人交流,都会得到应和,然后再根据对方的情形和反应决定是否可做进一步的交谈。
2.寻找并把握住共同感兴趣的东西
在初次交际中,寻找共同语言,抓共同感兴趣的东西是很重要的,这样才有话可说,才能深入地交谈下去。否则,话不投机半句多。并且在交谈中,拘泥刻板,循规蹈矩,使人感到寡淡无味,丧失兴趣。应该学会和更多的人谈得来,谈吐优雅大方,妙语连珠。同是要表达一个内容,会有数种说法。用不同的说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怎样说能收到最佳效果,需要在长期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不妨把交际中遇到的特殊事例简要地写下来,加以研究,一定会有所收获。时间久了,日积月累,将会感悟到语言的无穷魅力和奥妙,当你觉得和许多人能够会心地交谈时,你的交际便达到了一种更高的境界。
3.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以情感人、以理服人是交际的总原则。情是理之先,理是情的坚强后盾。在复杂的交际中,不可避免地要遇到各种麻烦、纠缠甚至侮辱。此时,切忌嗔怒,这会有损于自身的形象,让对方瞧不起,从而使自己陷于不利的位置。正确积极的方法就是用“理”作为有力的武器,所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就是这个道理。同时,也要戒用“情”过度或者得理不饶人,一切均在适度之中,只要善于驾驭情理,你就掌握了交际的原则,就能应付在交际中出现的各种情况。
4.用身体语言展示自己的魅力
身体的每一部分都辉映着生活的折光,散发着对生活的感受。挥手摆手、点头摇头、一颦一笑以至于穿着打扮,无不向外界无声地传递着自身的信息。或欣赏或厌恶,或赞成或反对,或欢乐或悲伤,或潇洒或深沉,无须言语,别人一望而知。和别人交谈时,就应善于运用自己的身体语言。
一般来说,从衣着打扮上看,喜欢穿红的人,性格开朗活泼,感情炽热;喜欢穿绿着蓝的人,性格文静大方、感情充沛;喜欢灰色一类的衣服的人,性格内向沉稳,感情专一。从神态上,面含微笑,表示对交际对象或某件事有好感和兴趣,面色沉郁,表示有心事,像这样的神态有许多,如回眸一笑、留恋的目光、专注的神情等,不一而足。
使用身体语言要注意让对方明白你的意思,切忌模棱两可含含糊糊,也不要过于直露。表达不清,别人往往误会;太过直露,别人会认为你轻浮。
第一印象的重要性
当你与别人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对方的言谈、举止、表情、容貌、服饰等都会在你的脑海中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对方的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会诱发出你的某种情感体验。这最初的好恶倾向会影响到你在与其交往过程中的情感投入,影响到你们之间的关系。那么反过来看,你此时此刻的行为表现,在他的脑海里又会留下怎样的印象呢?它也会同样影响你们之间的交往。
印象指人在遇到新的社会情境时,主观上按照自己以旧有经验为基础的理解,将情境中的人或事物进行归类所形成的对有关人或事物的概念。
第一印象,亦称初次印象,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第一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印象。它主要获得对方的表情、姿态、身材、仪表、年龄、服装等方面的认识,这种初次的印象对人的整个印象形成举足轻重,它往往是以后交往的根据。所以,能否给别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往往决定着与他人交往的成功与否。那么,怎样表现才能给别人留下良好深刻的第一印象呢?
1.注意仪表
仪表是一个人内部思想的体现,它反映了个体内在的修养。优雅的仪表,是展现个性魅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服饰的选择和搭配很重要。首先要整洁,否则会让对方觉得不够尊重别人;其次要得体,合体的服饰能够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妙用,如果打扮不符合自己的年龄、性别、个性、场合,则难免会产生东施效颦之感。过分的油头粉面,追求奇异,会给人一种浮滑轻薄的印象。一个人的穿着打扮代表着一个人的审美观,它是影响社交形象的关键因素因此,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服装,既自然、朴素、合群,又能给对方以愉快感和亲切感。不加修饰与过分修饰都不足取。
2.注意谈吐
一个人的谈吐可以充分体现其魅力、才气及修养。首先,谈话前须经过思考,信口开河、文不对题会给人一种不诚实、不认真和哕唆的感觉。
其次,要学会倾听。交谈中要细心观察和分析对方的兴趣和个性,注意耐心地倾听,随便插话、东张西望、心不在焉等行为既不礼貌,也会令对方产生不快。再次,注意表达的艺术,节奏不要太快,语调应抑扬顿挫,有起伏的音乐美感。摇头晃脑、指手画脚等不雅观的动作应尽量避免。另外,用词要注意文明。最后,要保持真诚、热情、大方的交谈态度,虚情假意、言不由衷,或傲慢自居、口是心非,或躲躲闪闪、转弯抹角,或贸然发问、多嘴多舌等都会破坏交往的形象和谈话的氛围。
3.行为举止
一个人的行为动作常常会将他的气质、性格表达得淋漓尽致。如果我们想给对方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交往中就应该扬长避短,保持举止大方、随和、乐观、热情、不卑不亢的形象。粗俗的动作总是令人生厌的,这就要求人们平时对站立、行走、就座及待人接物的姿势加以有意训练。站立时应挺直,弯腰驼背让人有缺乏自信之感。坐应安详、沉静,腿不要跷起、抖动,避免显得缺乏修养。走路的姿态要自然优雅,待人接物要面带微笑,注意分寸与距离,特别是与异性的交往,举止不可轻浮,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
在沟通上掌握态度和行为的尺度
我们应该时刻记得:以个性为中心来与人交往,但不可以以自私的心态去要求他人。警觉这一点是让你能够知道,交往的目的在于沟通。
不要以为你永远是正确的。生活中的法则在很多方面都不止一种,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对与不对,那是学生的答案。关键要作出最佳的形势判断,客观地分析沟通的条件和现状。许多人在沟通时,盲目地坚持己见,结果把沟通搞得像一场概念争论,他只想赢得自利,把沟通置之不顾。这样,看法不同的人,在同一个观点上也许就噤若寒蝉,觉得受到了伤害,只好退缩进心灵,把沟通的门关上。他人会因此终身对他持有异议。要记住,观点不同,并非不正确,从他的角度看一看也就可以明白。
在交谈中,人们相互观察彼此的态度、行为、眼神,是为了作强弱判断。一个人若要使沟通顺利,就得在态度和行为上掌握分寸。
1.正确的态度
在心理状态上要和他人平起平坐,不要过高估计自己,也不要一味地抬举他人。既然你和他人正在沟通,就要信任他的诚意和能力,相信他的智力水平不比自己低。哪怕面前坐着的是乞丐,你也应该明白,他的某一方面有些东西你是不具备的。
2.正确的行为
在沟通时,应该认真地倾听他人,这是每一本沟通技法书都必须倡导的最本质的一项原则。在倾听中了解他人,就等于为他人倾听你时打下了良好基础。在相互倾听的行为中,力争求同存异,你会发现求同的同时,相异的观点常常不自觉地彼此融合,变成了相同点。
正确的态度和行为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自私问题,沟通就变得容易。
懂得这个道理,我们就会在沟通中掌握住分寸,能够顾及他人的个性,相处得更融洽。你不再以自私而表现出武断,而是与人商量,彼此都有参与感,相异的看法就可以认真地推敲,最终得到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共同点,达成共识。
沟通的是人,不是语言,言谈只是一种途径。
彼此关系融洽时,几乎不说话也能心意相通。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能传达完整的意思。说错了话也不要紧,彼此笑一笑,依旧能理解话中的意思。人有时候,真是奇怪,明明是一句牛头不对马嘴的话,对方却能听懂你真正的用意。为什么?心意相通,当然如此。
相反,彼此关系恶劣时,千言万语也等于一句话没说。障碍依旧是障碍。
沟通就是为了彼此建立关系。沟通时,应以关系为重,双方情绪抵触时,一定要推敲自己语言中的字眼,避免让他人难堪和受辱,同时避免被误解。沟通的语言就是不断地翻译,你倾听他人说的,翻译成他人所想的;同样,他倾听你的话,把它译成你想的。双方情绪抵触就会出错,犹如把日语当成法语用。
沟通能力有两个相关联的部分,一是外在技巧;二是内在动机和心情。
要在沟通上取得长足进步,能够在需要时,轻易写出能帮助你的八个人,你就必须内外兼修。
沟通的技巧也需要实际训练。犹如一个球迷,看球看得津津有昧,要他去踢两脚,就不在行了,因为缺少技巧训练。生活中,很多人忽视沟通技巧,甚至根本不学。有的人学了一些技巧,但是不用。如果有人和他交往时用了他学过的技巧,心里想:“你小子别耍花招,这些虚伪做法我是晓得的。”这样轻视技巧,沟通是困难的。
掌握外在技巧的目的还是为内心动机服务的。彼此内心动机吻合时,就是所谓的心灵交流。
沟通时,一个人保持内心稳定,内心目标要一致,但并不是说不可相机更改。你要时刻关注个性,个性的恒定有赖于对自我的控制,从而有效地放弃自私。在重要问题上,仔细倾听他人的言语,领会词句的真意,时刻让个性的恒定平静自己的思绪。我们可在认可他人的观点下,改变或修正自己的观点。如果个性缺乏恒定性,就会担心改变可能带来不利影响,而明知有错却要一意孤行。个性恒定是不受他人影响的重要价值观。
有一种隐患可能严重误导沟通,它来自内心,且使外在技巧失灵。这就是一般人老是在事前预测结果,如果结果对自己有利,沟通就容易,如果预测结果对自己不利,就会带着情绪去沟通,整个沟通过程都试图扭转或赢回假想的损失,而不能把注意力放在沟通本身上,从而沟通受阻,果然印证了自己的想法。
要使沟通顺畅,须得严格把握住沟通的动机和沟通的内容,彼此都要学会用恰当的语言表达技巧。充满情感氛围的说话,更容易交心。人们首先是用心去听,然后才用耳去听。既然彼此交心,耳朵就仅仅是倾听的中介。如果事前预测结果,很容易有个保守立场,心理也尽力排斥他人对保守立场的靠近。如此,则将失去了解他人的耐心。不能先了解他人时,自己的表达也会有所保留,畏惧表露自己的观点。
要把自己表达清楚,就要先了解别人,也就是知己知彼。沟通的最佳境界是彼此都浑然忘我。彼此全神贯注、完全投入,都能够超越自私,放下固执的包袱,都从对方的角度看一看问题。这需要有足够的个性恒定相支持,否则,就不存在沟通,而是其中一方不经意间做了对方的俘虏。
沟通就是追求彼此认同。认同需要勇气、耐心和个性恒定。勇气使你能舍去自己的执著。从他人方面理解问题;耐心使你认真倾听,接受他人的意志;个性恒定是要使自己不至于受他人情绪牵引,人云亦云。认同就是你愿意接纳他人,他人也愿意接纳你。
在目前的沟通现象中,保守型的沟通太普遍,人们很不愿意敞开心扉。
沟通变得像被迫接受一样难以忍受。一遇上沟通,便紧张起来,全身防卫系统警报连连,准备打击来犯之敌,意识上老是防范他人有利可图,害怕他人把意志强加到自己头上。这样,缺乏沟通好像保护了自己,其实是把自己的路堵死。
与陌生人进行良好的交谈
从某种意义上说,谈话是一种自我表现的形式。人们可以在谈话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发表对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但是,仅仅把谈话理解为“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是片面的。最好的谈话意味着信息的交换、兴趣的分享和思想的交流。谈话具有两重性——给予和获得,行动和反响。同时它又是多方面的——许多人思想的交流。
1.避免两种错误的观念
在与陌生人交流中,如果你感到寻找话题很难,那么问题很可能出在你对谈论什么话题的看法不对。
一种错误的看法是:很不寻常的事才值得一谈。你绞尽脑汁地想那些惊天动地的爆炸事件,令人捧腹的大笑话。是的,这些确实是人们乐于听和谈论的;但是,我们不也是在许多愉快的傍晚谈论着日常生活——送孩子上学、采购蔬菜、欢度节日这类话题吗?因此,即使你未曾有过不同寻常的经历,也不必缄默不语,平凡的生活仍会提供给你大量的话题。记住:
别人也大都对日常事情感兴趣。
另一种偏见是:话题必须高雅而有学问。的确,人们会谈论相对论、原子结构,但人们更多谈到的是生活和爱情,吃喝和天气。所以不要认为,只有你研究数月的东西才适于谈论。
2.寻找适宜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