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用人中的心理学
8449200000099

第99章 倒班周期的学问

有人对两组素质相同的组装自行车链条的女工分别进行了实验。一组上午四小时、下午四小时满点工作,不休息;另一组每小时休息五分钟,一天工作时间减少了8%。结果表明:休息的小组比不休息的小组日产量提高13%。在别的轻体力劳动和机关工作中,人们发现有同样的反映。

现代社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因此,科学地、合理地安排下属的工作和休息,显得格外突出。也就是说,如何根据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处理好劳逸关系,这既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也是用人之道的一个方面。

生理心理学认为,人类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生命活动的周期规律。这种周期规律好象时钟一样,周而复始,循环不息。所以在科学上人们把它叫做“生物钟”。

随着人们工作、娱乐、饮食、睡眠时间的社会化,人的机体在生理活动上形成了每天的节律。比如,体温在凌晨2一5时最低,而下午中段时间最高。在血压、脉博次数、血压的化学成分、内分泌腺的活动以及其他生理方面,也观察到类似的周期。只要作息时间改变,一切周期都可能发生存变化。这样,就可能影响工作效率和身体健康。

近些年来,世界上的一些生物医学科学家和管理学家根据人体生物节奏的特点,在安排使用人员方面做了大量的探索,对提高工作效率,改善职工身体健康状况都获得了重大成就。

如何根据人体生物钟的特点安排倒班人员呢?美国1987年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说明,很长时间内一直值夜班的工人只有8%的人爱磕睡或出现其他不良症状。而当每周变更倒班时,60%的工人在工作中有打磕睡或不适反映。频繁倒班的人心脏病和各种溃疡症发病率比不倒班的高20%,许多工业事故大都发生在凌晨,这也是人体生物节奏与工作时间的差异造成的。

目前,我国在实行的倒班制度中,多以三天或一周一倒班,这种短期内轮换的倒班制,实际上与人体生物节奏是不一致的。为此,一些科学家认为,应尽可能减少倒班变更次数,延长周期,同时使倒班顺序排列符合生物节奏的自然推移。职工的第一周应上白班,然后是中班,接着是夜班,倒班周期最短不应少于三周。换班时要有休息日。美国盐湖矿产公司和印第安的波利斯市煤气公用公司应用了上述方法后,9个月之内工厂经理发现,生病、缺勤和事故发生率大大减少,生产效率提高了20%科学家还告诉人们,人体生物钟的变动,尽量按顺时针方向变化,这样更容易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