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猎头教你赢天下
8456700000019

第19章 提升自己的能力(3)

更改职业经历,需要“选择和集中”。近来在企业经营当中“选择和集中”与“核心人才”成为了最常使用的概念。因为事业不可能涉及到所有领域,所以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和最能出成果的领域并集中投人力量,这是企业的一种经营战略。

在更改职业经历的过程中同样需要此战略,这是为了克服后起者的局限性。即使再出色的人才,如果改变了原有职业进入到新的领域时只能成为新手,新手和先行者竞争就要集中优势力量。为了集中力量就要懂得保留和舍弃原有的资产。

原来在一家韩国中小型化纤企业负责营业工作的T先生,三年之后进入一家有名的综合商社成为了海外贸易专家。他毕业于地方国立大学贸易专业,毕业之后怀揣市场营销专家的梦想向一家大型企业投递了简历。但是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毕业的T先生,直到毕业六个月的时候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碍于面子他继续向大企业投递入职申请。结果一转眼到了冬季,眼看下一级的毕业生也要和他进行就业竞争,情况十分紧迫。看此光景,指导教授把他推荐给了一家中小企业的社长朋友,“待业时间过长会更麻烦,先在这个企业里积累一下经验,再为将来做打算”,他接受了教授的这一忠告。而他去的这家公司不过是10多个人的小公司,负责的业务也是销售业务。在一个小公司里负责了人人嫌弃的销售业务,对他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T先生才工作了几个月就患上了心病,自尊心受到了伤害甚至想放弃这个工作。在上班时间他偷偷溜进网吧在网上搜集招聘信息,向市场营销职位投递了简历。而这一行为被社长发现,社长发出了最后通牒:“要么好好干,要么走人。”最后他决定振作精神,开始专心投入到现在的营业工作中。社长也很照顾他,“如果不喜欢营业业务,也可以负责企划管理业务”,但是他谢绝了社长的好意,一心一意地做好自己的营业工作。他通过市场调查拿出了新的创意,夜以继日地东奔西走,营业业绩也开始有了起色。产生信心的T先生说服社长开拓海外市场,他穿梭于贸易投资振兴机构等单位收集资料,和海外的客户持续取得联系,最终成功获得了美国客户的订单,之后订货量也在逐渐增加。

T先生意识到,如果想更有体系地开展海外事业需要再学习,于是他报考了经营硕士研究生。在硕士学习期间他结识了一家综合商社的高管,这位领导非常赏识T先生的海外市场开拓经历和对于事业的热情,并发出邀请让他担任海外事业部门的课长。

T先生被大企业选中是因为他果断放弃了“专业第一”的光环和对市场营销专家的迷恋,全力投入了海外的业务中。他之所以能吸引企业高管的眼球也是因为他拥有贸易专业知识,并且具有海外营业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主动学习、自我开发的精神。

如果他固守了大企业市场营销专家的梦想,很有可能现在仍然在大企业的门外徘徊。地方大学毕业生如果没有特殊的才能,大企业一般不会给他们机会,当然“专业第一”也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T先生成功的原因在于他通过选择和集中拥有了一份“上升式”履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从大企业或知名企业起步再降到中小企业工作,形成“下降式”履历。而且写这种简历的人也会越来也少,因为随着经济不景气,企业的用人数量在大大减少,他们更偏好有工作经验的职员,因而有机会在大企业起步的应届毕业生的数量也在急剧下降。而现在从中小企业开始慢慢向大企业转移的职业规划图也在逐渐被人们认可。

基于目前的社会情况,想更改自己的职业经历的人,应该考虑到作为后起者的劣势,积极采用这种上升式履历,否则职业生涯再设计将会成为难题。职业生涯再设计失败的人,或因进修教育,或因子女关系,在休假后不能回到工作岗位,他们大多都没有认识到“选择和集中”的必要性,一直沉浸在“过去的光环”之中,没有摆脱“下降式”履历的习惯。

1997年韩国外汇危机以后,离开金融圈的相当一部分人成为了个体经营户,这也和上述情况十分相似。根据韩国劳动研究院对劳动部雇佣保险资料的分析结果显示,从1997年10月到2002年10月期间,从银行、保险等金融产业离职一次以上的人员共有36万人之多,其中只有15.8%的人员仍在金融业界工作,而65%的人员甚至没有雇佣保险,可以断定他们已经退出了正规劳动力市场。

金融界从业者在退职后没能回归到金融界,是因为他们失败的职业生涯再设计。当时离开金融公司的人员大都在金融界工作了许多年,所以改行对他们来说很困难,加之当时金融界对有经验者的需求也不是很大,因此在同行业内跳槽也成了问题。这时他们需要的是以原有的经历为基础进行职业再设计,但是大多以失败告终。

他们应该在职业再设计的过程中运用“选择和集中”的原则,一旦设定了目标就要大胆放弃与目标无关的东西,并且不应该期望获得短期利益。而大多数的人都忽视了自己是新领域的新手这一事实,他们无法抛弃在金融公司时期的年薪和福利待遇以及社会地位,而且寻找新的岗位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训练,但是他们期望的是短期成果。结果可想而知,不仅没有企业接收他们,就算是勉强人职,不到一年就离职了。就这样遭受一两次失败以后,大部分人开始选择了独立创业这条路。

毕业于首尔名牌大学的L先生的经历就是银行名誉退职人员的典型轨迹。他名誉退职后开始准备考试,可是半年后就放弃了。然后又开始从事保险设计行业,但是不到3个月又放弃,成为了一名课外补习学校的教师,而现在他在中小城市开设了一家课外补习学校。以夫人的名义贷款好不容易办起的这所学校,如今效益也不太好,让他很是头疼。

目前在一家地方信用合作社担任次长职位的K先生,曾经卖掉房子开了一家小饭店,但是由于经营不善而倒闭。他又开了一家服装店,但是又赔了钱关了张。连房子都卖掉的K先生不得不寄住在父母家里。万幸的是,他又回到自己原来的职业圈信用合作社工作,只是薪水比以前少了。因此我们应该懂得职业生涯再设计成功的前提条件:“人往高处走”的动力和愿意用足够的时间去准备的决心。

6.善于思考

善于思考是一切智者和愚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善于思考的人总是可以从生活中的一个成功走向另一个成功。在遇到失败和挫折时,也总是可以设法摆脱困境,走向光明。

思考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它可以开启心灵,激励你的生命。人生离不开思考,思考是生命运动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把思考用在工作上,那么工作就会做得更加完美,用心工作,非常积极的面对人生,完成人生的每项任务,得到更令人满意的结果,只有这样才能享受工作带给自己的乐趣和收获。其实,工作可以更美的。

家喻户晓的华人首富李嘉诚之所以可以获得这样的成就,就是得益于他可以不断地思考。从打工的时候起,他就是一个勤于思考的人。

李嘉诚的父亲是一位教师,他非常希望儿子可以考上大学。但是,父亲的突然去世,使得这个梦想彻底破灭了,只有十几岁的李嘉诚不得不扛起家庭的重担,以自己瘦小的肩膀维持家人的生存。

李嘉诚先是在茶楼做跑堂伙计,后来又应聘到一家公司里做推销员。推销员首先要能跑路,这一点难不倒他,以前在茶楼成天跑前跑后,早就练就了一副好脚板,但最重要是如何把产品推销出去呢?

有一次,李嘉诚去推销一种塑料洒水器,一连走访了好多家都无人过问。一上午很快过去了,他还是一点收获都没有,如果下午还没有进展,他回去就没办法向老板交代了。

虽然推销的工作做得非常不顺利,但是他是不停地给自己加油鼓劲,精神抖擞地走进了另一间办公楼。他看到楼道上有许多,突然灵机一动,直接去了洗手间,不是直接去推销产品,往洒水器里装满了水,把水洒在楼道里。经他这么一洒,原来很脏的楼道非常神奇的一下子变得非常干净了。这一来,立刻引起了主管办公楼的人的兴趣,一下午,他就卖掉了十多台洒水器。

李嘉诚的这次推销为什么能如此成功呢?原因就在于,他用心思考了,把握了一个推销的诀窍:想要让客户动心,就要把握好客户的心理,听别人说好,不如看到怎样好;看到怎样好,不如使用起来好。总是说自己的产品好,哪能比得上亲自示范,让大家看到使用后的效果呢?

在以后的推销过程中,李嘉诚仍然能够做到用心思考。在干了一段时间的推销员之后,公司的老板发现,李嘉诚跑的地方比别的推销员都多,成交额也最高。一个如此会用心思考的人,怎么能不获得成功呢?

北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米芾,自幼就喜欢书法,但苦于一直没有突破性的进展。后来,他听说村里来了个书法非常好的秀才,于是急忙跑去请教。秀才拿本字帖给他说:“向我学写字,必须要用我的纸。”米芾说:“我一定照您的指示去做。”秀才说:“但是我的纸非常贵,要五两银子一张。”米芾狠狠心还是买下了,由于纸张很贵,米芾只是用手指在桌面上来回照着写来写去,久久不肯下笔。秀才知道了,就责问他:“不写如何练书法?”米芾就非常用心地写下了一个字,结果写出来的字比字帖上的字更有力量。秀才说:“以前你写字总是不能用心。这次由于纸张很贵,所以你就很用心地去思考,然后才落笔。现在,你已经突破了你自己,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大书法家。”

卢瑟福对思考特别推崇。有一天深夜,他去实验室的时候,发现有一个学生正在埋头做实验,他觉得很好奇,就问他:“你上午的时候在做什么?”学生回答道:“在做实验。”“那下午呢?”“我也在做实验。”卢瑟福有点感到意外,继续问道:“那晚上呢?”“也在做实验。”学生回答道,并且脸上露出了兴奋的笑容,他认为老师就要表扬他了。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卢瑟福大发雷霆,严厉地斥责他说:“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实验,那你什么时候思考?”

卢瑟福从小喜欢动手动脑,显示出了他不同一般人的创造天赋。在卢瑟福一生中曾起过重要作用的一本书,《物理学入门》,是这本书把他引上了研究科学的道路。这本书不仅给读者一些知识,书中还描述了一系列简单的实验过程,这样就训练了读者的智力,卢瑟福被书里的内容吸引并由此悟出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从简单的实验里探索出重要的自然规律,这些对卢瑟福一生的研究工作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成为一个硕果累累的大科学家之后,仍然很重视读书和思考。读书和思考一直伴随着卢瑟福一生。

人要善于思考,只靠一味地苦干奋斗,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结果常常是原地踏步,明天仍旧重复和今天的故事。

7.注意个人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企业中,最受欢迎的员工往往是这样的员工:在工作中,他们有高度的责任心和超强的精力;在生活中,他们更是把可以利用的时间都用到了学习上面。为了获取知识,他们虚心好学,精益求精。最终,他们迎来了个人和企业的共同发展。

“个人学习能力”是指个体吸收并运用知识改变工作或生活状态的能力,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对内是个体将所学知识、技能等自主地与自身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联系,并转化为完全属于个人的能力;对外则是个体将所学知识或技能等进行应用或适用的能力。另外,研究证明,学习力不仅包含学习能力,还包含情感(个体对学习的态度)及个体生理条件等因素。

在现代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早就不再被认为是坐在教室里上课这一个简单的形式了,学习的内涵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学习已经没有了时间的分隔、人员的界定和场所的限制,学习已经变成了所有人的事情,人们随时随地可以参加学习,所以,学习能力的提高远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在不断更新的,相对来说,人们更加需要提高学习知识的个人能力。那么,作为一名员工,应该怎样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呢?怎样受到企业的欢迎呢?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诫人们要谦虚,不要自以为是,好为人师,并且要有不耻下问的精神。正是: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20世纪60年代,郭沫若的白话诗在《人民文学》、《人民日报》等报刊发表后,大学刚毕业被分配到科学院电子研究所从事语言声学工作的陈明远给郭沫若写了一封信,他措辞非常尖锐地批评对方道:“读完您那些连篇累牍的分行散文,人们能记住的只有三个字,就是您这位大诗人的名字。编辑同志大概对您的大名感到敬畏,所以不敢不全文登载,但是广大读者却对您的作品感到失望,所以我不能不表示惋惜,甚至因失望而导致嘲笑挖苦……”

郭沫若认真地读完这封信后,重新仔细地翻阅了自己那几首诗作,觉得陈明远的批评还是非常客观的。于是,他给陈明远回信,对他敢于说真话极为赞赏。他在信中说:“我实在喜欢你……我告诉你,你的信一点不使我‘烦恼’,反而让我非常高兴。”

随后,郭沫若约见了陈明远,他微笑着问陈明远:“假若你当诗歌编辑,我的诗稿落到你手里,你怎么处理?”

陈明远想了一会儿回答说:“对于您的来稿,我准备分三类处理:第一类,像《罪恶的金字塔》和《凤凰涅檠》这样的好诗,还有少数合格的,予以发表;第二类,有可取之处但尚须推敲斟酌的,提出具体的意见再退还给您修改,改好了再看;第三类,诗味索然的,不要分行,当做散文、杂文对待,或者干脆扔进纸篓里。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爱护您的诗句,也算对得起广大诗歌爱好者!”郭沫若听完这番话后哈哈大笑,连声称赞道:“好!我要碰到你这样的编辑同志就好说了,真是求之不得哩!”

郭沫若这样的大学问家尚且如此虚怀若谷,我们就更应该努力学习并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在现代这样一个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学科分支也是越来越细,谁也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尽数吸收,也不能保证自己所学的知识就够一辈子用的了,这就更需要我们不耻下问、虚心请教,克服自以为是的坏毛病。

另外,还要从不同渠道、各个方面吸收信息,这是自身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前提。因为

个人的知识水平是非常有限的,要想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就必须广泛吸收外部的信息、知识、资源和变化,并乐于尝试新思想和新事物。同时这也是个人良好修养的一种表现。只有不固步自封,才能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此给予公正地评价,从而达到取长补短、完善自己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