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相关障碍(stress-related disorder)是指有剧烈的、异常的精神刺激或生活事件或持续困境的作用下引发的精神障碍,多数病人发病在时间上与精神刺激有关,症状的反应与精神刺激的内容有关,其病程与预后也与及早消除精神因素有关。本症不包括癔症、神经症、心理因素所致生理障碍,和精神病性障碍。本组障碍的发病年龄可在各年龄期,多见于青壮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
在《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中把应激相关障碍主要分为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适应性障碍三类。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与应激相关障碍的发生发展、病程和临床表现的有关的因素有:①生活事件和生活处境,如剧烈的超强精神创伤或生活事件,或持续困难处境,均可成为直接病因;②社会文化背景;③人格特点、教育程度、智力水平,及生活态度和信念等。
强烈或持久的精神刺激因素是导致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这些因素可使个人产生惊恐或具威胁性的精神创伤,如火灾、地震、交通事故、亲人死亡等突然打击;也可以是持久而沉重的内心矛盾和情感创伤,如家庭不睦、邻里纠纷、工作严重挫折、长期处于外界隔离等均可产生过度的悲伤、懊丧和内心的痛苦。当精神刺激因素达到一定的强度,超过个人的感受阈值、耐受阈值,即可造成个人强烈的情感反应。在这种强烈的情感体验冲击下,个人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其行为和思维受病理情感的支配会产生一系列反常表现而呈现出各种精神症状。
精神因素是否致病,除精神刺激本身的特征和程度外,还与个人当时的脑功能状态及造成病人内心冲突的严重程度有关。前者如慢性躯体疾病、或是处于月经期、产褥期、过度疲劳等;后者又与病人的心理社会背景,如所受教育、爱好、愿望、价值观念等有关。有家族精神病遗传史及个人易感素质者,在遭受强烈刺激时,较易发生本病。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评估病人个人史,如职业、文化、信仰、爱好、人格特征、生活方式等。评估既往史和本次发病原因,如精神刺激种类、严重性、发生和持续时间、当时情景、频繁性、严重性、持续性。
(二)身体状况
1.急性应激障碍(acute stress disoder)以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作为直接原因。在受刺激后立刻(1小时之内)发病。表现有强烈恐惧体验的精神运动性兴奋,行为有一定的盲目性;或者为精神运动性抑制,甚至木僵。症状往往历时短暂,预后良好,缓解完全。见于以下几种情况:
(1)典型的急性障碍应激可出现表情呆滞,处于茫然状态,继而不动不语,呆若木鸡,对外界刺激无相应反应,呈木僵状态,历时数分钟或数小时恢复正常,称心因性木僵。
(2)有的心因性木僵患者一段时间后,进入意识蒙眬状态,出现定向障碍,对周围事物不能清晰感知,自言自语,内容凌乱,表情紧张、恐怖。动作杂乱、无目的,或躁动不安、冲动毁物。事后不能全部回忆,称心因性意识模糊状态。
(3)有的病人因相当强烈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心理创伤性事件直接引起精神病性障碍,以妄想和情感症状为主,症状内容与应激源密切相关,较易被人理解。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经适当治疗,预后良好,恢复后精神正常,一般无人格缺陷,称急性应激所致精神病。
(4)有的病人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作用下,出现情绪低落,抑郁、愤怒、悔恨、沮丧、绝望、自责自罪,严重时有自杀行为。失眠、噩梦多、疲乏、难以集中注意力、对生活缺乏兴趣,对未来失去信心,但无精神运动抑制现象,情感和行为多能为旁人所理解,与外界接触尚好,称为急性心因性抑郁状态。
(5)少数病人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下,出现情绪兴奋、欣快、言语增多,并有夸大特点,内容与精神因素有关,易被人理解,有时亦可出现伤人、毁物行为,多数伴失眠称心因性躁狂状态。
本病常可伴惊恐性焦虑的自主神经系统状态,如心动过速、出汗、脸面潮红、呼吸急促等。上述状态多为混合出现,但也可单独出现。
2.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因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几乎能使每个人产生强烈痛苦),如身受酷刑、恐怖活动受害者、被强奸、目睹他人惨死等,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有的人有人格缺陷或有神经症病史等附加因素,因此降低了对应激源的应对能力或可加重疾病过程。
主要表现为:①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梦境,或因面临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境遇,而感到痛苦和不由自主地反复回想;②持续的警觉性增高;③持续的回避;④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⑤对未来失去憧憬。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在遭受创伤后数日甚至数月后才出现,病程可长达多年。
3.适应障碍(adjustment disorder)是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的人格缺陷,产生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如退缩、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和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不好、食欲不振等),并使社会功能受损。起病通常在应激性事件或生活改变发生后1个月内发生。随着事过境迁,刺激的消除或者是由于经过调整形成了新的适应,精神障碍随之缓解。病程一般1个月左右,除持久抑郁外,最长不超过6个月,预后多数良好。症状表现多种多样,按主要精神症状可分若干类型:
(1)以情绪低落、忧伤易哭、悲观绝望等为主的抑郁型(严重者可出现自杀行为)。
(2)焦虑、烦恼、害怕、敏感多疑、紧张颤抖、愿向别人倾诉痛苦等为主的焦虑型。
(3)以逃学、旷工、斗殴、粗暴、破坏公物、目无法纪和反社会行为等为主的品行障碍型;
(4)孤独、离群、不参加社会活动、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等为主的行为退缩型。
(5)主要影响学习或工作,效率下降(成绩不佳)为主的工作学习能力减弱型。
许多病人出现的症状是综合性的,如一个少年,在和亲人分离后,表现为抑郁、易怒、不知所措和暴力行为。根据其突出症状分型,无突出症状称之为“混合型”。病人常伴有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食欲不佳等。
(三)心理-社会状况
评估心理创伤与疾病发作的关系,病人家属对本疾病的认识情况,家属对病人所持态度。
(四)辅助检查
躯体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脑影像学检查一般无异常表现。病人可进行精神科症状评定量表检查。
(五)治疗要点及反应
1.心理治疗 尽可能去除精神因素或脱离引起精神创伤的环境,转移或消除刺激源。通过疏泄、解释、支持、鼓励、指导等帮助病人摆脱痛苦,认识疾病,面对现实,配合治疗,提高适应能力。有人格缺陷者,可予以认知治疗,提高内省力,对改变不良行为模式有所帮助。
2.药物治疗 焦虑、恐惧不安者使用焦虑药;抑郁症状突出者,可选用丙咪嗪、阿米替林等抗抑郁药;对有妄想、幻觉、兴奋激动者可酌情应用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等,症状消失后可继续服药数周。
3.电抽搐治疗 严重消极自杀企图者或兴奋躁动者,可采用电抽搐治疗。
4.支持治疗 如对不能主动进食或进食量少的病人,应注意补充营养或输液。
“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1.急性意识障碍 与大脑功能代偿减弱有关。
2.思维过程改变 与强烈刺激所致不正确的感知有关。
3.睡眠型态紊乱 与应激、环境改变有关。
4.有暴力行为的危险 与躁狂状态、焦虑情绪有关。
5.有受伤的危险 与意识障碍、行为退缩、幻觉、妄想有关。
6.个人应对无效 与不适当的应对方法有关。
“护理措施”
1.安全和日常生活护理
(1)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刺激。由于应激相关障碍的病人富有暗示性,不能将其同症状丰富的病人安排在同一病室,以免增加新症状或使原有症状更顽固。
(2)应尊重病人,允许保留自己的天地和注意尊重其隐私。
(3)加强观察和关心病人(但不被病人意识到)。加强不安全因素和危险物品的管理,以便早期发现自杀、自伤或冲动行为的先兆,防患于未然。
(4)发作期应加强饮食的护理,一时不能进食可稍缓喂食。对有躯体化症状的病人,应用暗示性言语引导缓慢进食,或分散注意力,避免其全神贯注自己的进食障碍而妨碍进食。
(5)对有自理缺陷(如心因性木僵或瘫痪等)的病人:①做好晨晚间护理;②加强饮食护理,必要时可鼻饲饮食。保证其营养的需要;③对心因性瘫痪或木僵病人同样要定时翻身,做好皮肤、口腔等护理,防止褥疮;④利用病人有暗示性的特点,以暗示言语鼓励循序渐进地加强自主功能训练。
(6)意识障碍时,应加强生活护理和观察。防止其他病人的伤害和防止走失等意外。
(7)参加文体活动以娱乐性游艺为主,使病人在松弛的环境中,分散其注意力,避免对疾病过分关注,忘记身心痛苦。
2.心理护理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谈话时,要态度和蔼,注意倾听,提问要扼要,着重当前问题,给予简明的指导。鼓励病人回忆自己心理创伤所致应激障碍或适应障碍发作时的感受和应对方法,接纳病人的焦虑和抑郁感受,并讨论和教会应对应激障碍发作的简易方法。
(2)每天定时接触病人,分析应激障碍症状和恶劣心境的原因和危害。使病人认识到对自身病症的过度关心和忧虑无益于恢复健康。用支持性言语帮助病人度过困境,并且辅导病人有效地应对困难。帮助列出可能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并协助分析各方案的优缺点。当初步获效时,应及时表扬。
(3)选择适当时机,结合各项检查正常结果,使病人相信其障碍并非器质性病变所致,从而认识疾病本质,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
(4)严密观察病人的情绪反应,适当满足其合理要求,对不合理要求应认真解释和说服。
(5)对病人当前的应对机制表示认同、理解和支持。需鼓励病人按可控制和可接受的方式表达焦虑、激动,允许自我发泄(如来回踱步,谈话,哭泣等),但不要过分关注。
(6)在间歇期教会病人放松技术,与医生合作做好暗示治疗、行为治疗、反馈治疗等,使其增强治疗信心,并要争取病友、家庭和社会支持。
3.特殊护理
(1)应激障碍发作时,应将家属隔离,护士必须有条不紊地进行治疗护理,并使病人明白,发作不会危及生命,疾病一定能治愈。
(2)相关的焦虑反应有时可表现为挑衅和敌意,须适当限制,并对可能的后果由预见性,必要时设专人陪护。
(3)遵医嘱给相应治疗药物,如抗焦虑药、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等,让病人了解和自行观察药物的作用和不良反应。
4.康复治疗和护理 康复期帮助病人认识和正确对待致病因素和疾病性质,克服个性缺陷,掌握疾病康复途径,从而提高自我康复能力。
5.健康教育 使病人和家属对应激障碍发作有正确的认识,消除模糊观念引起的焦虑、抑郁。例如应帮助病人和家属学习疾病知识,以免担心疾病会演变成精神病。使家属理解病人的痛苦和困境,既要关心和尊重病人,又不要过分迁就或强制病人。协助病人合理安排工作、生活,恰当处理与病人的关系,并教会家属正确帮助病人恢复社会功能。
综合测试
“A1型题”
1.决定应激相关障碍的发生发展,病程和临床表现的主要因素有()
A。个人因素B。环境因素C。宗教信仰D。生活事件和生活处境E。心理因素
2.导致应激相关障碍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强烈的刺激因素B。持久的精神刺激因素C。强烈或持久的精神刺激因素
D。外界环境刺激因素E。情感障碍因素
3.下列适应障碍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B。加强观察和关心病人C。提供舒适的环境
D。严密观察病人的情绪反应E。没必要注意尊重病人的隐私
“A2型题”
4.患者,女,25岁,某晚上夜校后归家途中,被两蒙面男子劫持,被抢走两千元现金和一部手机。后出现夜眠差、噩梦多、疲乏、难以集中注意力、对生活缺乏兴趣、对未来失去信心,但无精神运动抑制现象,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心因性抑郁状态B。心因性意识模糊状态C。心因性木僵D。心因性躁狂状态
E。急性应激所致精神病
5.患者,女,28岁,因恋人突遭车祸死亡,渐出现妄想、害怕、冲动伤人、不愿接触人的表现,该患者目前主要的问题为()
A。有暴力行为的危险B。思维障碍C。有受伤的危险D。个人应对无效E。睡眠型态紊乱
“B型题”
(6~8题共用备选答案)
A。抑郁型B。退缩型C。焦虑型D。品行障碍型E。减弱型
6.患者,男,学习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唯恐别的同学超过自己,在这学期成绩直线下降,此患者的精神症状为()
7.患者,女,30岁,因人际关系长期紧张,常有焦虑、烦恼、紧张和发热的症状,此患者的精神症状为()
8.刘某,15岁,在学校内离群、不参加社会活动、不注意卫生、生活无规律,此学生的精神症状为()
(蔡柱山、高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