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环境对于慢性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精神病人除了在急性发作期需要短期住院治疗外,更多的时间是生活在家庭和社区之中,家庭和社区对待病人的态度、方式直接影响着精神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如果精神病人在家庭和社会环境里能接受良好的医疗和护理,就能够促进他们的康复,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延缓精神疾病复发。社区精神卫生工作不仅是对精神病人的医治和护理,更重要的是向广大社区民众宣传精神卫生常识以达到对精神疾病治疗和促进精神病人康复的目的。
第一节 精神障碍患者的家庭护理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了解个人史、家族史、月经生育史与既往合并躯体疾病情况。
(二)身体状况
评估疾病的病因、患病时间、起病形式、发病次数、疾病表现。病人现有的精神症状,特别是有无退缩、懒散、有无自杀自伤行为以及对疾病的认识能力等。
(三)心理-社会状况
评估病人的工作、学习、生活自理、社会交往的能力;对应激的应对方式;病人在家庭中的角色;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是否能提供病人生存、成长、安全等各方面基本需要等。
(四)辅助检查
包括精神状况检查(包括各种心理卫生评定量表)、躯体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脑影像学检查等。
(五)治疗要点及反应
详细评估病前精神药物使用的类别、剂量、疗效及不良反应等,为社区治疗和护理提供直接的参考,可避免使用既往无效、不良反应明显甚至过敏的药物。
“护理诊断”
1.角色紊乱 与病理生理因素、心理损伤因素、支持系统有关。
2.家庭应对无效 与家庭成员缺乏相关的疾病知识有关。
3.照顾者角色困难 与无力解决问题、无力满足基本需要有关。
“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1)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社区与病人及家属之间建立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良好人际关系,是做好家庭护理的基础。
(2)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根据病情特点以及家庭生活条件,与病人及家庭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生活制度,启发病人自觉遵守,要求家属协助督促执行,培养锻炼病人生活自理的能力,如指导病人按时起床和就寝、学习、读报、听广播、料理家务等。
(3)督促病人坚持服药:对出院后在家继续服药的病人,应向家属讲明坚持服药的重要性。护士要有计划地按时随访,送药到家,了解病人服药的情况。
(4)坚持康复技能训练:如行为改善训练、面对压力训练等,使之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及生活适应能力,达到全面康复的目的。
2.对症护理
(1)病情监测是家庭护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和复发的早期症状,自知力下降往往是精神疾病复发的重要指证,应特别注意患者自知力的变化,如患者开始拒绝服药等。
(2)了解药物的副作用并及时处理,同时指导家属妥善保管药品,防止病人一次性大量吞服药物,是家庭护理的重要内容。
(3)对有伤人行为的患者,应做好安全护理工作,减少环境中不良刺激,限制其人际交往。帮助家庭组织患者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使其精力得到有效的发泄,促进夜间睡眠。对有幻觉妄想症状的患者,家属应了解其幻觉和妄想的内容,尽量避免触及病理体验,减少或消除紧张和躁动,增强患者控制行为的能力。
(4)对有自杀、自伤行为者,协助家庭成员密切观察异常言语和行为表现,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护,并加强家中危险物品的保管,同时加强治疗,防止不良后果的发生。
3.健康教育
(1)为患者家属举办定期专题讲座或系统培训,正确认识精神疾病,正确对待精神病人,了解精神病人的治疗及护理注意事项。
(2)定期举办家庭成员座谈会,共同商讨家庭有效应对措施,并做好经验交流。
(3)做好精神卫生咨询指导,如人生观、价值观、恋爱婚姻观等指导;承担家庭义务和责任能力等问题。
(4)利用可利用的资源如社区服务、自助小组、心理咨询门诊等,发动群众,对精神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和预防疾病复发。
第二节 社区精神卫生护理
一、社区精神卫生的工作范围
社区是指一定的地理区域如城市的街道、居委会,农村的乡、镇、村,有一定的地域界限,是一个基层行政单位,是该区域居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中心,并有其特定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基础,以居民健康为主导的综合性服务,把预防、保健、诊疗、护理、康复、健康教育等融为一体,将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放在社区内解决。社区精神卫生护理是精神科护理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应用精神病学、护理学和其他行为科学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在一定地域内开展精神疾病的预防与护理,促进患病人群的康复,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并维护该地区正常人群的精神健康的精神卫生服务工作。
(一)精神疾病的预防
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内容包含了精神疾病的三级预防工作,即一级预防(病因学预防),健康危害发展期的二级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健康危害发生后期的三级预防(防残疾及康复工作)。
1.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是指预防精神疾病的发生。
(1)避免引起精神疾病的因素:如吸毒、传染病、精神刺激等。
(2)减少与遗传有关的精神疾病的发生:禁止近亲结婚,开展遗传咨询等。
(3)健康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预防精神疾病。
2.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指早发现早治疗,防止疾病进一步发展,争取良好的预后,预防复发。
(1)通过定期精神健康调查、自我精神健康评估检查、家访和咨询等形式早期发现精神障碍和精神疾病者。
(2)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进行心理治疗。
(3)确认与复发相关的心理、生活环境因素,尽量避免、消除不良因素。
3.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是指促进病人康复,防止和减少残疾的发生。
(1)积极开展病人的康复训练,防止精神残疾。
(2)指导家庭成员协助支持病人的康复活动。
(3)督促巩固、维持治疗。
(二)社区精神卫生护理工作的范围
1.社区医疗护理 社区门诊医疗服务工作可为拒绝住院治疗的病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既可以预约出诊,也可设立家庭病床,必要时随时出诊。社区住院部可收治症状明显,家庭照顾有困难的病人,护理人员承担对病人的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对那些存在情绪、行为障碍或其他心理障碍的社区成员也应给予及时的咨询或指导,帮助他们度过危机。
2.社区精神康复 康复的最终目标是尽可能恢复各种功能而回归社会,并在社会上、心理上、躯体上和经济上恢复病人独立性的最高水平。精神疾病的三级预防网(省市级、区县级及基层医院)是精神疾病康复工作的主要组织体系,社区位于一级防治网,是开展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基础和重点。通过在社区组织的各项康复措施能够使精神病人的社会功能得以最大程度恢复,从而预防精神残疾的发生,或使精神残疾减少到最低程度。如组织恢复期病人在社区参加工疗站、康复站、福利工厂或农场的工作或劳动,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药物、心理、生活行为、学习行为、社交技能及就业技能等方面的康复训练。这种康复活动或工作不仅能够改善病人的精神状态,也能促进他们早日回归社会。
3.社区精神卫生宣教 普及精神卫生的科学知识,纠正旧传统观念,破除迷信,抵制巫医,正确对待精神疾病与精神疾病患者,并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精神疾病是预防精神残疾的重要途径。精神卫生科普宣传的对象应包括病人及家属、邻居、同事、社区领导干部等。可利用各种形式如电视、广播、报纸、墙报等,做到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宣传。在开展科普宣传时要因地制宜,针对不同的人群开展不同的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等精神卫生服务项目,提高个体的适应能力,保护高危人群,如老年人群、青春期少年、高危儿童以及压力较大的人群等。
4.社区精神卫生研究 在开展社区精神卫生工作的同时还应重视社区精神护理的研究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或社会发展的状况选择合适的课题,广泛深入地研究社区精神卫生护理工作的特点,解决工作中的难题,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促进社区精神卫生护理工作的全面发展。有条件时还可以开展精神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社区精神卫生状况的第一手资料。
二、护理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了解个人史、家族史、月经生育史与既往合并躯体疾病情况。
(二)身体状况
包括病因、患病时间、起病形式、发病次数、疾病表现。评估病人现有的精神症状,特别是有无退缩、懒散、有无自杀自伤行为以及对疾病的认识能力等。
(三)心理-社会状况
评估病人的工作、学习、生活自理、社会交往的能力;对应激的应对方式;病人与社区的联系、社区内群众对别人的接纳情形;社区是否存在有利于病人康复的资源和设施;社区是否存在不利于病人恢复和引起病人复发的条件和因素等。
(四)辅助检查
包括精神状况检查(包括各种心理卫生评定量表)、躯体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实验室检查、脑影像学检查等。
(五)治疗要点及反应
详细评估病前精神药物使用的类别、剂量、疗效及不良反应等,为社区治疗和护理提供直接的参考,可避免使用既往无效、不良反应明显甚至过敏的药物。
“护理诊断”
1.家庭应对无效 与家庭成员知识缺乏有关。
2.角色紊乱 与病理生理因素、心理损伤因素、支持系统有关。
3.社区护理人才缺乏 与社会对精神卫生的认识不足以及经费来源有限有关。
4.社区组织管理不健全 与社会对精神卫生的认识不足以及经费来源有限有关。
“护理措施”
1.普查社区内精神障碍病人的基本情况 包括精神障碍病人的一般资料、残疾史、康复需求、家庭支持系统及在社区中分布情况,并进行汇总分析,确定个体和整体护理计划。
2.指导和实施各种康复训练 为了延缓精神病人的人格衰退,促进健康恢复,必须对其进行康复训练。如生活自理能力训练、社会交往能力训练、学习行为训练、职业技能训练、工娱活动训练等。有效的康复训练可以为病人提供所需的支持,提高其社会与家庭的适应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3.给予精神障碍病人良好的心理支持 主要通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实施,要求实施者经过正规训练,坦诚、有耐心、有良好的理解沟通能力,尊重病人。要不断鼓励病人,肯定其每一点进步,使其树立信心,改善心理环境。
4.开展家庭康复 通过病人及其家庭情况评估,与家属一起制定和实施康复计划。主要帮助家属认识病人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相关的疾病知识,在家庭中为病人康复创造条件。
5.精神障碍病人的用药指导 是精神障碍病人社区康复护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针对不同病人采取不同方法,如对无自知力者,可找病人最信任或最有权威的人来劝说;对恢复期病人需不断对其加强坚持服药重要性的认识,为避免病人发生藏药、扔药现象,应看着病人把药服下,方可离开。此外,需注意观察用药反应,适时调整服药剂量,使药物既显效明显,副作用又降到最低限度。
综合测试
“A1型题”
1.下列哪种人群不是精神疾病的高危人群()
A。青春期少年B。老年人C。高级白领D。新生儿E。有精神疾病家族史的人群
2.精神疾病防治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是()
A。一级预防网B。二级预防网C。三级预防网D。药物治疗
E。以上均对
3.下列哪项是精神疾病复发的重要指证()
A。自知力下降B。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变C。睡眠规律的改变D。感知觉的改变E。兴奋躁动
4.下列哪项措施不能改善病人的睡眠()
A。睡前喝一杯热牛奶B。安静的环境C。适当参加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D。批评教育E。温水洗浴
5.一级预防网是指()
A。市级医院B。省级医院C。县级医院D。社区门诊E。以上均对
6.家庭护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是()
A。按时服药B。生活护理C。心理护理D。病情监测E。技能训练
7.预防精神残疾的重要途径是()
A。早发现早治疗B。延长治疗时间C。缩短治疗时间D。联合用药E。减少药物的副作用
“B型题”
(8~10题共用备选答案)
A。自我精神健康评估检查B。康复训练C。儿童心理卫生教育
D。提高治疗和护理水平E。药物预防
8.属于精神疾病一级预防的措施是()
9.属于精神疾病二级预防的措施是()
10.属于精神疾病三级预防的措施是()
(曲文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