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帝王说话就得多小心,说不好脑袋就会掉地。能像赵匡胤这种好说好商量的皇帝,这就是为臣的福份!
提起历史上的纳谏帝王,自然会想到唐太宗李世民。
遍览古代帝王纳谏事迹,能与李世民媲美者寥寥无几,宋太祖赵匡胤则是与李世民不相上下的人。赵匡胤的得力助手是宰相赵普,他是大宋的开国功臣,给赵匡胤出过很多主意,许多主意被赵匡胤采纳。赵匡胤每遇到重大难解的问题,总愿与赵普商量。但赵匡胤对赵普的勇于进谏,不达目的决不收兵的态度,有时也很生气。
例如,有一次赵普向赵匡胤进谏应用某人为官,而赵匡胤不同意。
赵普见赵匡胤不同意,于是第二天又谏。赵匡胤对赵普的再谏,仍不采纳。
赵普见太祖仍不采纳,第三天接着又谏。这样一来,可把太祖惹怒了,竟然把赵普的奏文撕成几块扔在地下。而赵普脸色自若,就像没出过什么事似的,慢慢地把撕裂的奏文拾起来,回去后用糨糊补缀起来。
第二天上朝,赵普又把原来的奏文,照样进上。赵匡胤一看赵普这种不准奏决不罢休的态度,忽然悟到,所荐之人大概可用,于是采纳了赵普的意见,经用,果然称职。
有一次,有个大臣立了大功,按规定应当升官,可是赵匡胤平时看他不顺眼,就是不给他升官。赵普觉得赵匡胤这样做是不对的,于是极力请求赵匡胤给此人升官。
赵匡胤见赵普什么事都好管,总好提意见,于是便怒气冲冲地对赵普说:“我就是不想给他升官,你打算怎样吧?”
赵普说:“刑,是用来治罪的;赏,是用来奖功的,这是古今的通理。况且刑赏,是国家的刑赏,不是陛下你个人的刑赏,怎能从个人的喜怒出发,愿意怎样就怎样呢?”
赵匡胤对赵普的尖锐批评,听不进去,起身就走。可是赵普紧跟不放,赵匡胤入宫,赵普就立于宫外,很长时间也不离去。赵匡胤一看赵普态度如此坚决,感到不赏是不对的,于是终于答应了赵普的请求。
群臣之所以对赵匡胤敢直言进谏,也说明了赵匡胤做事并非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不讲道理。不论什么事,只要他真正明白应当怎样做,他会立即放弃原来不正确的态度,听取他人建议。更为可贵的是,会马上改变原来的态度,毫不考虑是否损伤自己的尊严,反而表现出高兴的样子。
有一次,在宫中举行宴会,令人扫兴的是,天忽然下起大雨,赵匡胤心中很不愉快,脸上怒气横溢,嘴里大发牢骚。左右臣下都为此而感到惊恐,个个小心翼翼。谁都不敢说什么,惟恐惹祸。
以直言敢谏出名的赵普见此情景,便对赵匡胤进谏说:“外边百姓正盼望下雨,而对我们来说,下雨只不过是淋湿点儿供帐、乐衣罢了,既不影响吃,也不影响喝,对大宴有何损失?这个时候,雨是最难得的,百姓个个欢喜,应当奏乐庆贺才是,望圣上最好能下令让乐官于雨中奏乐!”
赵匡胤一听,认识到自己错了,当即改怒为喜。
赵匡胤对臣下的进谏,如果对其意义所在没有弄清,是不会轻易听从的。但如果自己的主张和众人全不一样,必要时也能屈己从众。
赵匡胤出生于洛阳,很喜欢故乡的风土人情,曾有迁都的意思。起居郎李符知道了赵匡胤的心意,在赵匡胤西幸时,向赵匡胤提出反对迁都的意见。
铁骑左右厢都指挥使李怀忠,又进一步进谏说:“都城设在东京,有汴渠可以漕运,每年可运来江淮之米数百万斛,都下数十万兵,全都依靠这些供给。陛下如果西迁,将向哪里取用这些粮食?况且府库重兵,全在大梁,这里长久以来根基牢固,不能动摇。如果突然迁都,我实在没有看到便利在哪里。”
赵匡胤仍不听从。
晋王赵光义也进谏说,“迁都不便”,“迁都河南不算完事,从长久计当迁长安。”
赵匡胤说:“我打算西迁,没有别的意思,想依据山河之险而减去多余之兵。想效法周、汉的做法,来安定天下。”
晋王又说:“在德不在险。”
赵匡胤觉得晋王所言虽然有一定道理,但不迁的理由仍是不足。当晋王出去后,赵匡胤看看左右说道:“晋王所说的道理固然很好,但还不足,今姑且不迁,但用不了百年,天下的民力就得用尽了。”
群臣的反迁主张并没有真正说服赵匡胤,但赵匡胤鉴于群臣一致反对,只好打消了迁都念头。
人才鉴别要通过实践,经过一个较长的了解过程。赵匡胤对臣下的进谏,只要认为说得对,大都会立即采纳,甚至不考虑进谏者的态度如何。
了解一个人的能力,考察他的品行,这是君主应有的素质和能力。但真正了解和掌握一个人的实质是很难的,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尤其是在没有波折起伏的环境中,就更难了。
人才贤能被用与否,取决于领导者的自身的素质,尤其在压抑人性、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缺少民主氛围,不能公平竞争,人才发挥作用完全寄托于是否被明智的君主采纳,处于这种单向选择人才的用人机制,那么君主的素质高低就更显得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