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是,一些世界顶级的科学家们对赖恩斯博士的水下照片持肯定意见,例如美国华盛顿史密松博物馆的爬行类和两栖类分部的馆长G.R.祖格博士说道:“我相信,这些数据证明在尼斯湖中有大型动物存在,但现在还不足以识别它们。”对许多标准的怀疑论者解释时,美国加州工学院喷气推动实验室的阿兰·吉勒斯皮耶说:“我觉得没有证据说明它们是模型或玩具、或是其他什么东西的照片。需要强调的是,我没有查到有欺诈的证据,这些物体不是海藻、沉淀物或者气泡。”英国的自然学家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主席彼得·斯科特也热心地参加评论说:“连同大量以前的影片和照片,它们不能解释为已知的现象。这些关于尼斯湖中存在大型动物的水下照片,在我脑海中已没有进一步怀疑的可能了。”
除了照片以外,人们还为“尼西”拍了纪录电影,这也成为怪兽存在的证据之一。
影片是1960年由怪兽追踪者蒂姆·丁斯代尔在注入尼斯湖的弗耶尔河河口拍摄到的。在蒂姆·丁斯代尔的影片中,有一个巨大的、在水中“生机勃勃”地高速移动的东西。影片中展现了一个浮出水面的峰突,接着慢慢地远离镜头游去,当它开始沉没时突然地加快了速度……丁斯代尔把这段影片交给了英国空军情报研究中心(JAR-IC)去分析,他们的意见是:电影显示了一个物体,大约1.7米,以每小时约16公里的速度移动着,很可能是一个生命体,决不是一艘船……
另一部影片是由摄影技术高超的理查德·雷诺夫于1967年在尼斯湖考察队工作时拍摄的,影片中的一些镜头展示了一个划开水面的尾波,而在尾波前端是一个移动的物体,后来这个物体迅速地沉入湖中。虽然雷诺夫肯定那个目标物是有生命的,但他愿意保守一些,退一步认为它是一个大的水鸟或是一只大水獭。但是英国空军情报研究中心(JAR-IC)却估计,分开水面那部分足有2米,而且仅仅是指露出水面的部分,如果是水獭,那该是多大的一个水獭呀!
美国波士顿应用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们自从派遣调查小组前往尼斯湖、用水下声呐照相机成功地拍摄了一些照片并公布给了报界以后,并没有终止对尼斯湖怪兽的探索。研究所的专家们决定再次去尼斯湖探险,不过再去探险的时候,他们选择了两位聪明的水下“探险家”——两头经过人们训练的海豚。这两头海豚都是芳龄14岁的“姑娘”,一个叫“斯姬”,一个叫“萨咪”。它们是经过设在佛罗里达半岛最南端的一个小岛的实验室里的训练而被挑选出来的。
海豚是海洋里最聪明、听力最敏锐的动物之一,它们用声音辨别事物的本领实在惊人。不久前,美国海军研究所在海豚的耳朵里安装了一个由集成电路制成的“增音器”,使海豚的听力提高了几十倍。至于在水中的游泳速度、潜水深度,海豚在动物界中都可以说是名列前茅的。美国科学家们正是利用海豚的这些特点,全面安排了这次探险计划并特意研制了一种特殊的水中照相机。这是采用了一种“声呐方式”的照相机——这种照相机“听”到特殊声波时就会自动按快门,闪光灯同步行动。当怪兽或一种物体进入距海豚5米“摄”程的时候,照相机的小型计算机就会指令相机进行自动拍摄,机内装有80张35毫米的胶卷。
两头海豚的任务就是背着这种约20公斤重的照相机,在30多公里长、290多米深的尼斯湖中来回侦察,以敏感的耳朵悄悄地搜寻着特殊的声波。如果说在这深深的尼斯湖里真的潜藏着怪兽的话,那么,巡视中的海豚就会迅速游过去,当达到还不至于引起怪兽惊慌的5米范围内的时候,照相机就会自动地“咔嚓”一声,完成这项史无前例的探险任务。
海豚生活在海洋里,它能适应尼斯湖的淡水吗?美国海军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海豚可在淡水中游五六十个小时而无异常的反应。但为了谨慎起见,“斯姬”和“萨咪”每天只在淡水中游1个小时,经过连续三四十天的训练,它们已有点习惯淡水了。科学家们还准备替“她俩”在尼斯湖畔修建8米见方的咸水池,供两位海豚“姑娘”探险后休息之用。因为尼斯湖湖水很凉,海豚的这次探险被安排在1978年7月到8月间,这时的水温能达到10度左右,这将适合于它们在湖中进行工作。但是经过验证,湖水的温度和淡水域含盐的比重都太低,加上大量的后勤问题,终于无法使两位海豚“姑娘”前往苏格兰探险的旅程成行,只好作罢了。但由此可以看出,人们探索自然的决心有多大!
神龙乍现
2000年9月18日傍晚6时十几分,在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素有“人参之乡”美称的抚松山城上空,出现了人人可见的神龙!
当时,夜幕初临,天已微黑。山城西北方向天空,突然出现了奇异的光亮,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异光变得越来越多彩,仿佛预示着神迹将要来临。果然,先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继而出现了龙的全身,并且越来越近,龙嘴、龙须、龙爪乃至龙鳞,全都清晰可辨。它浑身散发着神光,时而弯曲、时而伸展,时而盘旋、时而翻滚,龙嘴时张时合。所有的人都瞠目结舌,被这神奇的景象震慑住了,不禁惊叹:“真的有龙啊!”这一景象大约持续了20多分钟,大多山城百姓目睹了这一幕,还有为数不少的人目睹了全过程。最后,神光渐敛,在变成暗红色之后,神龙才渐渐隐去……
这个发生在2000年中国吉林的现象,说起来离奇难信。但在中国历史记载里,这种事例相当多,情节也很类似,只是,信不信由你。其实,不只大陆有这种现象,台湾也有不少人看过龙。1960年前后在澎湖就有人目睹过“神龙”出现的过程。
一天下午,在澎湖边,突然间,从天上飞下来一条金龙,全身围绕着祥云,下到海上时,身体在水上翻滚,体积相当大,眼睛又大又亮,有两根龙须,全身的鳞片闪着金光,就这样裹着云翻滚嬉戏在海上。几分钟后,那条金龙又飞快地飞回天上,在云层中消失了。
2000年这一年,夏季高温干旱、万物凋零,入秋后阴雨绵绵。8月4日,一场倾盆大雨刚刚过去,山东省青龙镇的黑山子村就像笼罩在云雾里一样。突然,天地间乌云滚滚,似以排山倒海之势上下翻腾,人们从来没见过这种现象,都吓坏了,家家户户房门紧闭。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胆子较大,走出家门想看个究竟。他走遍了整个村庄,除了浓云密布外没什么异常。
到了村子外头,他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两条龙一白一黑趴在地上!他糊涂了,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揉了揉眼睛,又拧了拧胳膊,发现还有疼痛的感觉,他知道这不是做梦。他小心翼翼地走上前去打量,龙的角、鳞、爪、尾都和画像中的一样,只是龙须短了些罢了。他转身就往回跑,一边跑一边喊:“出来看呀!天上的龙掉下来啦,大家快来看呀!”人们听到这一消息后都涌出家门,赶到村头,大伙奔走相告。顿时黑山子村人群骚动,热闹非凡。
就在这时,两条龙在一阵乌云翻腾之后不见了。人们对龙的消失无法解释。
龙争虎斗、龙凤呈祥、龙的传人、龙脉、龙子、龙舟乃至舞龙、真龙天子等等,华人文化里似乎离不开龙。但在现实世界里,除了恐龙还可以进行考古之外,好像找不到真龙。只是很奇怪,跟龙一起出现的动物,如老虎却是活生生存在的。那么传说中的那种有鳞、有角、会飞天、会吐火的神奇动物真的存在吗?
人鳄怪兽
一具半人半鳄(人上身、鳄下身)的尸体化石的“出土”,使人怀疑在远古洪荒时代,可能有人鳄交配产下上述“怪物”的事情,思之使人心惊。
在距今数万年的洪荒时代,自然地理环境和现代完全不同,人类的生活,困苦到不能想象的程度。亚马孙河流域地区,在洪荒时代,仅是一片泥泞沼泽,不规则的野生林木遍布整个地区,当时没有耕种,没有生产,更没有牲口和可供食用的植物,人类赖以为生的,只是沼泽中的“资源”。当时沼泽中的主宰,不是人,不是神,而是一些凶恶无比的鳄鱼。
有人怀疑鳄鱼本来是上古时代恐龙的支派,它们因身体较扁长而转到沼泽地带生活,这种说法虽然还未能在已发现的恐龙化石遗物中得到证实,不过科学家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说鳄鱼是洪荒时代沼泽地带的主宰,是因为在那生活的“初民”,基本上都要仰鳄鱼的“鼻息”生活。鳄鱼在沼泽中把鱼类和贝类等生物“搬运”上陆地,人类才能有果腹的机会。鳄鱼属爬行类动物,也相当有灵性,它们在沼泽地区,除了生存在污泥中的同类外,最多的“生物”便是人类,为了躲避大自然所产生的种种灾害,它们非和人类合作不可。
当时的鳄鱼害怕打雷与闪电,在狂风暴雨来临时,总是潜伏在沼泽之下的河床底部,以免身体受到雷击,不过人类躲避大自然的灾害却较它们有办法。所以它们和人类的关系密切,当时甚至有人鳄交配的事情发生。
太平洋的怪兽之谜
1977年4月25日,日本大洋渔业公司的一艘远洋拖网船“瑞弹丸”,在新西兰克拉斯特彻奇市以东50多公里的海面上捕鱼。当船员们把沉到海下300米处的网拉上来时,一只意想不到的庞然大物被拉了上来。
网里是一具从来没有见过的怪兽的尸体。由于被网套着,看不清它的全貌,于是,人们把绳索拴在怪兽尸体的中部,用起重机把它吊了起来。一股强烈的腐臭味儿从尸体中散发了出来,尸体上的脂肪和一小部分肌肉,拉着长长的黏丝掉在甲板上。船内一片骚动,现在人们看清楚了:这是一个类似爬行类动物的尸体。除小部分已经开始腐烂,整个躯体保存得比较完整,可以清楚地看到它有一个长长的脖子,小小的脑袋,很大很大的肚子(腹部已空,五脏俱无),而且长着4个很大的鳍……用卷尺测定的结果表明,它身长大约10米,颈长1.5米,尾部长2米,重量约2吨,估计已死去一个月(事后经研究分析,认为已死半年到1年之久)。它既不是鱼类,也不像是海龟,在海上捕鱼多年的船员谁也不认识它。大家发出了惊奇的议论:“这和尼斯湖里的蛇颈龙不是一样的吗?” “是尼斯湖的怪兽‘尼西’吧?”闻讯赶来的船长,见大家在欣赏一具腐臭的怪物,大发雷霆,命令船员们立即把它丢到海里去!幸好,随船有位矢野道彦先生,觉得这个发现不寻常,在怪兽抛下大海之前,拍摄了几张照片并作了相关记录。
矢野道彦将这一发现带回日本,顿时轰动全国,尤其是动物学家、古生物学家们更是兴奋不已,他们看了照片,分析后认为:“这不像是鱼类,一定是非常珍贵的动物。” “非常惊人呀!这是不次于发现矛尾鱼的世纪性的大发现。” “本世纪最大的发现——活着的蛇颈龙。”消息也立刻传遍了全世界,各国报刊都很快转载了照片,发了消息。这件事引起了各国著名生物学家极大的兴趣和关注,他们都对此发表了感想。
把怪兽尸体又抛回大海这件事,引发了人们深深的遗憾和强烈的谴责。同年7月20日大洋渔业公司命令在新西兰海域的所有渔船,奔赴现场,重新捕捞怪兽尸体,甚至包括苏联和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的船只,也闻讯赶往现场进行捕捞。但与丢弃怪物之日已相隔近3个月,虽然他们想尽了各种办法寻找它,但遗憾的是,在茫茫的大海里,谁也没能再把它打捞上来。人类可能认识一种新动物的最好机会,就这样遗憾地错过了。
值得庆幸的是,这次发现总算给生物学家们保留下了3件证据:怪兽的四张彩色照片、四五十根怪兽的鳍须(鳍端部像纤维一样的须条)以及矢野道彦先生在现场画的怪兽骨骼草图。
照片是从3个不同角度拍摄的。从这4张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怪兽有一个硕大的脊背,对称地长着4个大鳍,照片中还可看到它腹内已空,整个身躯肌肉完整,只是头部露出了白骨,怪兽白色的脂肪下面有着赤红的肌肉。从个头儿大小来看,海洋里只有鲸鱼、巨鲨、大乌贼可以与它相比。但从照片来看,它的头部甚小,与现存的所有鲸鱼类的头骨迥然不同,而且颈部奇长,特别是有4个对称的大鳍,这就是其他海洋动物或鱼类无法与之相提并论的。
鳍须是唯一留下的贵重物证。它是怪兽鳍端的须状角质物。长23.8厘米,粗0.2厘米,呈米黄色的透明胶状,尖端分成更细的3股,很像人参的根须。
骨骼草图左上方写着:“10时40分吊起,尼西(即尼斯湖里的怪兽)?拍了照片。”这是矢野先生当时的记录,他根据现场的观测和大致的测量,画下了这幅草图。图上显示:怪兽骨骼长10米,头和颈部长约2米,其中头部45厘米,颈的骨骼粗20厘米,尾部长2米,根部粗12厘米,尾端部粗3厘米,身体部分长约6.05米。据他说,骨骼属软骨。
虽然上述这些记录和证据是非常宝贵的,而且成为了科学家们研究、鉴定、探讨的依据,但是要依靠它们来确定怪兽究竟属于哪一种动物,还缺少根本性的依据。因为没有实物,无法与已知的各种动物和古生物的化石骨骼作比较,所以无法对比鉴定。
它到底是什么?科学家们对此至今仍争论不休,众说纷纭。从1977年报道这一消息后,这场争论大体上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蛇颈龙说——鲨鱼说——爬行类动物说——不认识的动物说。
最初,人们认为它是7000万年前便已绝灭了的蛇颈龙的子孙。其中一个主要的依据,是它有那样长的颈,这是蛇颈龙的典型特征。的确,怪兽与蛇颈龙有着极其相似的地方。人们以怪兽骨骼图与蛇颈龙的化石骨骼作了比较,无论是整个骨架结构,或者是局部的鳍、尾、颈,都与之相似。蛇颈龙是生存于侏罗纪后期至白垩纪时期的一种海洋爬行动物,它的细脖子很长。与它外形相似的陆上蜥脚类恐龙,最初也有着细长脖子,但是发展到侏罗纪后期,这种细长颈的恐龙逐渐灭亡了,代之而起的是白垩纪早期的素食龙如肿头龙、沧龙等,颈部都比较短。蛇颈龙也向颈短的方向发展,如果是这样,在新西兰发现的这头怪兽也可以说是更进化了一些吧?于是报上宣布:“这是本世纪的最大发现!”
但是不久,东京水产大学对那一把唯一的物证——怪物鳍须进行了蛋白质分析,发现它的成分酷似鲨鱼的鳍须,于是报纸、新闻又转向鲨鱼说,一时间“巨鲨”、“一种未见过的鲨鱼”的说法又充满了报纸。此时,英、美一些国家的生物学家也持此观点。英国伦敦自然史博物馆的奥韦恩·惠勒说:“这个猎获物大概是鲨鱼,以前在世界各海滨附近曾发现过许多别的怪物,结果弄清楚后,都是死鲨鱼。鲨鱼是一种软骨鱼。它们没有硬骨架。当鲨鱼死后,尸体逐渐腐烂时,头部和鳃部先从躯体脱垂,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细长的‘颈’。许多日本渔民,甚至更为内行的人都被类似蛇颈龙的形状所愚弄……”这种说法似乎很有道理,而且一时间许多持有蛇颈龙说法的人也都放弃了自己原来的主张。怪兽就是鲨鱼,仿佛已成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