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信马由缰
8533300000004

第4章 池莉:《熬至滴水成珠》

这是这批作家最早送我的书之一。记得好像当时我就大致浏览了一遍。似乎我还给她发了一个简短的邮件,大意是我们是同龄人,能理解这种“熬”,但又不知是不是她的“熬”。

《熬至滴水成珠》

萝卜苗是弱小的,却能结出几斤、十几斤的硕果。问题是要有个过程。或历练,或等待。这个过程是复杂的,要外力,阳光、雨露、肥料;又不要外力,天灾、虫害、人祸;要内力,基因、抵抗力;又不要内力,变异、软弱。生物、动物如此,人又何尝不是呢。

春,是可以守候的,因为四季总要轮回。人生的春,也如此,因为“人生的春往往与年龄没有关系”,它是心境,是情感。

人的聪明之处在于懂很多事情,人的愚蠢之处也恰恰在于什么都想懂、却又不可能什么都懂。人的伟大之处是经常正确,而人的可悲之处又在于希望永远正确、所有正确。如果真能做到知足者常乐,也就会春光长驻,春光灿烂。

个人的愚蠢或可悲之处,是总想把自己看成一个大写的人,孰不知自己首先是一个小写的人。于是,在高喊“解放全人类”的时候,忘了还需要一个前提:解放自己。现在,我也不敢说懂了这个前提,否则为什么还要熬呢。好吧,既然非要熬,或者说是修炼的过程,那就看如何对待了。抗争不羁?随心所欲?随遇而安?忍辱负重?……

熬至滴水成珠,对于人生来说,确实是一个过程,但很难说是美好的过程还是痛苦的经历。熬,是一个过程。可能透出一种无奈,慢慢地耗,将滴水熬成泪珠。也可能是一种历练,是不断蒸腾升华,把滴水熬成珍珠。熬,有些哲学味道,其实更多是一种心态,即如何面对人生。

聪明或愚蠢,伟大或可悲,人都得活着。于是,熬吧。有快乐,也许还有痛苦。

《买酒记》

依稀记得,小时候,夏天,周末,提着暖水瓶,到小酒铺,给父亲打啤酒的情景。

那时候,瓶装啤酒很少见,能买散装啤酒,多少已有点奢侈了。用暖水瓶来装,一来是灌装和倒出都方便,二来是那时也没什么合适的塑料壶之类的容器。

那个小酒铺,在故宫东门外十字路口把角处,门脸不大,很简朴。屋内有三两张方桌,几只四条腿的木凳,墙上挂着价目表,还有几张那个时代常见的宣传画。一个柜台,台面上码放着几个盛散装白酒的坛子,几样下酒的小菜,大约是花生米、松花蛋、拍黄瓜之类,摆放在柜台中。啤酒则是用一种专用的铁罐装着,放在柜台下边。简简单单。喝酒的人,散坐在桌旁,一两白酒,两样小菜,就可以有滋有味地咂摸。常坐酒馆的人,多是下层普通劳动者,从事体力劳动的居多,年龄多在四五十岁。对于他们来说,劳作一天下来,坐到酒馆里,那是一种享受,一种悠闲,一种自己给自己的犒赏。好像很少见到坐在小酒馆里喝啤酒的人,可能对他们而言,啤酒的价格比散装白酒贵,而且不禁喝吧,也可能与啤酒不能全天供应有关吧。我记得,星期天我打啤酒,都是在下午三四点钟,去早了,啤酒还没有运来,去晚了,会卖没了。

那个铺子,现在还在,只是不卖酒了,改成一个食品店了。后来,读鲁迅先生的《孔乙己》,我怎么也不能把南方和北方的小酒馆联系到一起。当然,后来的北京的三里屯、后海的酒吧一条街,我没去过,也就不知道是什么样了,也揣摩不出喝酒的人是什么心情了。

《从每个视角无限接近》

真的,我们真应该从各个视角去看世界,大到主义,小到饮食男女。

杀富济贫、仇富,是许多人的心理。其实,许多人的潜意识是因为自己不是富人,是嫉妒。社会救济保障,是保护穷人的基本生存权,但也出了一点问题。我有一个朋友,享受着政府的低保救济,我有时和他聊聊天,喝喝茶,偶尔也接济他些。但我不同情他。他还有工作能力,但他宁愿不工作,靠政府救济,觉得饿不着冻不着就挺好,遛遛狗、钓钓鱼、侃侃山,生活挺知足。但愿社会救济别变成勤劳致富的人在养活懒惰的人。

房价飞涨。住房导向怎么了?人人有居所,并不意味着人人能买房呀。买房和住房是两回事。解决住房的办法有很多。我猜想,政府也不希望商品房价格跌落,要不财政和税收从哪里来?相关产业怎么赚钱?在这些产业工作的人又挣什么?最多只是表示房价别涨得太快了,慢慢来。在这点上,我又觉得我那个朋友挺潇洒的,他从来不想买房的事,不懂也不愿和不用操心什么相关产业链,这个与他没关系,没从他的兜里掏钱,他也没有住到大街上。

和谐。现在好多事情和场合都提要和谐。什么是和谐?我不知道字典里是怎么解释的,可是我发现有不少的人认为和谐就是平均或平等,大家都一样。是不是理解有些偏差了?即使到了共产主义,也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大家都平均,你不抽烟喝酒,也给你,必须抽,必须喝;你要吃辣椒,蜂蜜多甜呀,必须给你吃蜂蜜。你乐意?能和谐吗?和谐应该是一种秩序吧?各居其位,各自感觉幸福,彼此协调有序。自然界有花草树木、山川湖泊、戈壁绿洲、飞禽走兽、风雨雷电,多好啊。

换个视角,还真能发现一些新东西。

《视角之一:电影<霍华德庄园>》

在一件事情上,我挺羡慕我的太太。心态年轻。比如,对待歌星影星、“快男”“超女”之类,她常和女儿有共同点,有共同话题,我则经常是她们娘俩的攻击对象。她们戏称我是老同志。

但我还是喜欢成熟。少男少女们热烈,甚至张狂,但阅历使他们浅显。成熟的女人有韵味,经得起品;成熟的男人有沧桑,耐得住读。

《视角之二:听伊娃诠释绯闻》

美国女演员伊娃,对绯闻如是说:“在找到你的王子之前,你必须亲吻无数青蛙。”

哇,一个绝妙的消灭绯闻的理论。如此一来,天下也就没有可以被炒作的绯闻了。这就是换个视角看世界的妙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真是的,我们现在提倡各式各样的创新,看来是我们看事情的视角要先换一下,新一新。

咦,又不对了。少了绯闻,普罗大众就少了茶余饭后的乐趣。花儿不能一种,音乐不可一样,世界还是百花争艳、百鸟争鸣好。

如此看来,还是有人把它当成绯闻,有人将其视为正常生活吧,就像但丁说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每个人按自己的视角去看世界。

《视角之三:<猫>的<记忆>》

我五音不全、不懂音乐,欣赏不了歌剧。

对于表演艺术来说,好像有形似和神似之类的评价标准,好像后者又高于前者。对于观者而言,就像俗话说的,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平民大众,图的是热闹,喜闻乐见,好像更注重形似。其实,这也涉及个人喜好和程度。比如,对于京剧,尽管许多人说是国粹,可我接触到的多数人,却不大喜欢。像我这个年龄段的人,对京剧的了解,多还局限于当年的《红灯记》、《沙家浜》几个“样板戏”。什么有板无眼、无板无眼之类的戏剧门道,肯定不懂。可是还别说,当时的一些唱段,至今还能哼上几句。现在的多数年轻人,连这些也不知道了,更不要说什么传统剧目了,看电影《霸王别姬》和《梅兰芳》可能还能接触点这方面的事。可另一方面,京剧又有一批热衷的看客,当然这里不包括大多数外国人,他们纯属是看热闹。看客中更有戏迷成为票友的。欧阳中石先生,多数人知道他是著名的书法家,却不知道他还是奚派传人,戏曲造诣极高。先生曾送过我几盒他灌唱的带子,我听了几段,不懂,欣赏不了,更不要说再区分什么谭派、马派了,辜负了先生一番美意。后来,我对先生说,先生是对牛弹琴了。

可是不管怎么说,人还是有点喜好的好。业余爱好,工作之余,或者重压之下,是个调剂。艺术、体育、收藏,什么都行。特别是等到人上了年纪时,到了退休之后,也好有个依托,哪怕是为了打发时间。为这事,现在我有些犯愁,我不知道自己有什么爱好。年轻时,我接触过体育运动,跑道、球场、冰上、水中,我曾跟朋友开玩笑说,除了高低杠、平衡木,我都能来两下。半真半假。可现在,身体的原因,主要是膝关节的毛病,医生警告我,不要再参加剧烈运动了。书法、绘画,我不懂,乐器又不会,唱歌更是五音不全。那次,李双江先生拉我与他一起唱“小小竹排江中游……”,臊了我个大红脸。现在还好办,还在工作,多数时间花在此。今后呢?看来要寻找和培养点爱好了,让生活更丰富多彩些,有所依托。

其实,我对绘画、书法有点喜好。当然,喜好不等于会。上大学的时候,我曾专门跑到校外,去听西方美术史的系列讲座。也就是从那时才开始知道提香、莫奈、梵高这些大师,通过幻灯片初识了《向日葵》、《最后的晚餐》。可我最喜欢看的还是中国画,尤其是泼墨山水画,有气势,有空间感,任人想象。大写意也不错,寥寥数笔,却也传神。书法中,我喜欢看行书,流动舒畅的美。艺术是什么,是创作者和欣赏者的心灵感受。

《视角之四:永远的天鹅湖》

池莉是对的,芭蕾能展现美,尤其是女性美。

女儿从小就学芭蕾。业余时间去学。说起初衷,其实很简单,女孩子接触和受些音乐舞蹈的熏陶,对她的身心与成长有益。钢琴学了几年,也考了几级,她没兴趣了,不愿再学了,我们也没强求。对芭蕾,她始终还愿意跳,一直跳到中学,把业余考级的最高级别也考过了。可我觉得,她也只是把它当成一点爱好,或者作为一种消遣。因为在家时,从没见她练习过。我都不知道她那考级是怎么考过的,也许是有点天赋吧。这我们也没指责她,就当做体育运动锻炼身体,况且多少也能培养点气质。

每到周末,送女儿到舞蹈学院去跳舞,她都是快快乐乐的。在练功房外,看着里边一群女孩子,在音乐的伴奏下,一举手一投足,透着美,赏心悦目。感谢苍天,有了音乐,有了舞蹈,成就了美。有朋友见到我的女儿,问我,她学过舞蹈吧,有那么一股劲。现在,我自我感觉,女儿的审美品位也还可以。

记得也是池莉说的,女人骨子里都是爱美的。岂止女人,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视角之五:牛肉之香》

食物对于我,没有太多的意义,基本限于维持生命的本能之需。倒是与饮食有关的其他一些事,有时还感些兴趣。

饮食环境。在家吃饭是最温馨的。吃什么是次要的,首要的是家人在一起吃。女儿在外留学,我和夫人就常为吃饭之事发愁,倒不是需要女儿做饭,她才不会呢,而是两个人的饭实在不好做。经常下班后的第一个话题是“今晚吃什么”。高兴了,可以劈里啪啦做一大桌菜,结果是连着要吃几天剩饭剩菜。没兴趣了,下一碗面条,煮速冻饺子,也就打发了。至于叫个外卖、要个盒饭,也是常有的事。围着餐桌正儿八经地吃,蜷在沙发里捧个碗吃,都无所谓,就图个舒坦、自在、家的温馨。如果到外面吃饭,小餐馆、大排档是不错的选择,随意,少压抑感,市井生活。非要到大饭店,最好是选择一个角落,灯光幽暗些,三几好友,低饮慢酌。我最痛恨在一个豪华的大包间,摞着一堆山珍海味,七碟八碗,大杯地灌酒。可悲的是有时又躲不掉这样的场合。

餐具。我不大讲究。镶金嵌银的也行,一次性的也无所谓,能盛食物就行。非要让我挑,我更倾向粗瓷土碗,实在朴实,显得古朴,少人工做作。我讨厌宴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断地换餐具,挺烦人。要说中外餐具,我还是有点欣赏日式的,尤其是漆器食盒,有点味道。

简约,随心,就是享受。

《我们是否应该结婚》

应该?不应该?不知道。

应该。婚姻是爱的结果,是彼此的奉献和托付,是一种对社会、对对方、对自己负责任的生活方式,寄托着“在天化作比翼鸟、在地愿作连理枝”的情感。

不应该。婚姻也能是政治的、经济的、包办的,利益而至。同床可以异梦。婚姻是对情感的束缚,是对个人自由的约束。有红颜知己,不需要婚姻。

应该还是不应该?真不知道。有人用钱钟书先生的《围城》比喻婚姻。还有一种说法,鞋只有穿在脚上,才知道合适不合适。

黄蓓佳写了一本书,名字叫《所有的》,糊里糊涂,也还是没弄清楚。

《女人与花事》

2010年的春节与情人节是同一天。记得我给朋友发的手机祝福短信,是自己编写的:庚寅年,公元年,年年幸福;新春节,情人节,节节亲情。

一个中国的传统节日,一个西方的节日,对象和范围不同,其实内涵是一样的。欢乐,和谐,情,爱。亲情,友情,爱情,都是情;情爱,友爱,母爱,均为爱。有了情,就会爱,才能幸福。幸福源自情和爱。

《一颗自己的心》

一颗自己的心。这最重要。

我在现在的岗位工作,已经十多年了。在本部门晋升,无望,因为要求要有很高的学术水平,我没有。有领导关心地找我谈过,问我是否有意换个部门工作,暗含有职务晋升的意思。我衷心地感谢,可我不想动了。管组织人事的同事,也是朋友,说我有了暮气,少了上进的欲望。我承认。可他是否知道我的心。

“文化大革命”期间,因为父亲的原因,我变成了“狗崽子”。我不服,要努力证明自己,后来入了共青团。到农村插队,当许多知青还需要城里的父母救济钱粮的时候,我已经能够解决自身的温饱问题,年终还能拿回分红的钱。在工厂时,师傅们也夸我是个好徒弟。大学毕业,那时是组织分配工作,我作为优秀学生被挑选到中央国家机关工作,后来在同期进入机关工作的同事中,我又较快地得到晋升。努力并不意味着都会成功,但成功必须都要经过努力。一路走来,我努力过,奋斗过,证明了自己,也得到了承认。和我的小学同学、中学同学、大学同学相聚再回首,我也庆幸,我也自豪。可我现在觉得累了,想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了。现在的工作就挺好,我知足了。

人要努力上进,可以无限追求,也要允许随遇而安,平淡自然。不要强求什么,自己喜欢就好,重要的是一颗自己的心。

《生命是用来挥霍的》生命是用来迎新的。

那天,翻看池莉的另一部集子《来吧孩子》,里面有两张她女儿小亦池出生时的照片,引得我不由自主去翻看我女儿玖玖的照片。真的,婴儿出生时的模样都是一样的。我夫人这样说过。在我看来,她们都是新来的,也是来迎新的。

翻看女儿的照片,一张一个模样。废话。可就是那一张张的照片,记录了女儿成长的过程。姗姗学步,戏耍玩闹,舞台婀娜,纵马驰骋,参加国事活动,一路走来,她每天都是灿烂的,活泼的,新鲜的。

最让我心动的,是上大学的选择。她突然决定,要去美国读书。于是,一边应对着国内高中繁重的课业负担,准备着高考,一边准备着美国的大学入学考试。那时,我很焦急,主要是她每天都是伴着灯光去迎接黎明。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是她自己做主定的,也是有与大人不同的新视角。

女儿放假回家。我的晃着两小辫的丫丫不见了,一个新的女孩站在我的面前。

我的手机里,始终保留着一张女儿小时的照片,尽管她每天都有新的变化。

《假墙的秘密》

夹墙,假墙。名字的苦恼。

许多事情,都是受名字所累。名牌产品,无论实用性怎样,舒适度如何,一定比普通产品价钱贵。名在那里。可是,人要是出了名,就不单是风光了,活得也就会比普通人累。有句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名人,狗仔队追踪,新闻媒体瞄准,公众的视线,无时无刻不在盯着你。说话要小心翼翼,出门要瞻前顾后,交友要谨慎提防,稍不留神,炒作,花边新闻,传言,铺天盖地。唾沫星子淹死人。你都不知道该怎样活着,弄不清为谁活着。看过一部电影,好像叫《甲方乙方》,其中有个情节,一个女人,名人,觉得出名生活得太累了,就想办法销声匿迹,想做一个普通人,可真淡出公众视野了,又感觉受不了了,又想恢复名人的身份。真是怪了,人还就是要出名。

为什么?名和利相联系吧。

《盛夏之妖》

说一个地方酷暑难熬,或者冰冷刺骨,或者春风和煦,有季节的原因,现实的存在,也有自我感情的因素,要不为什么又有心静自然凉、心中有团火、凉彻心底之类的说法?在外界,也在于心和情。

我搬过几次家。大杂院,普通楼房,花园小区,当然是房子越搬越大,环境越搬越好。可我总是怀念最初的家,一个大杂院的十平方米的小房子。那是我第一个家,新婚的家。新婚的喜悦与温馨,街坊四邻的吵闹与闲趣,女儿出生时的欢乐,房子漏雨的焦急,院门口路灯下乘凉的惬意,冬储大白菜的艰难,围着炉火的温暖……现在一切好像都平静了。可我还是时常怀念那个家,那个时候。心和情。

《一个人的火车》

那是1976年,冬季,年根。我一个人坐在近乎空旷的火车车厢里,从唐山返回北京。车厢里冰冷冰冷的。

那一年,唐山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大地震。人,无力抗争。震后,有传言说,唐山就剩了一只猴、一座楼。我到唐山时,仍是满目疮痍。到处是房屋的废墟,路边当时临时掩埋尸体的坑穴仍排排可见,市面依然萧条。见到的路人,仍然难掩悲伤之情。北风呼啸,刮得天寒地冻,冻得透心凉。唐山的人,尽管天凉,心寒,心却没有死。临时窝棚里,冒出取暖的烟雾,冰冷的温度,却还是阻挡不住人们采办年货的步伐。人还在,心没死,希望还在。

那个时候,有个口号,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那时,我还觉得挺鼓舞人、激励人的。现在想来,觉得有些怪怪的。人与人斗,名利之争,虽说你死我活,可是能分胜负。人与自然斗,也可以有暂时的结果,可是能最后胜利吗?大自然养育了人类,人类应该怎样回应自然?现在提倡和谐,人类应该认真考虑怎样与自然和谐相处,否则最后倒霉的是人自己。2008年的汶川,应该告诉我们了一些什么。

《别听女人讲故事》

故事是编的。编故事干什么,就是要讲给别人听,让别人相信。所以,听故事可以,只是有时别太当真,当做消遣即可。当然,要是听故事的人能从故事里琢磨出点别的东西,这故事编得不错。

女儿小的时候,有一次问我,爸爸,你背上怎么有一块红印?那是一块胎记,出生时从娘胎里带来的。我却给女儿编了一个故事:爸爸以前当过红军,很艰苦,爬雪山过草地,吃树皮草根,有一次,和敌人打仗,受了伤,就留下了背上的伤疤。女儿相信了。她还骄傲地和小朋友说,我爸爸当过红军,打坏蛋,还受过伤。后来,女儿上学了,学红军长征的课文,她问老师,红军长征是什么时候。她明白了那时我还没有出生,我在骗她。但她记住了红军的事迹。再后来,我有时吃饭挑食,女儿就会说,你还吃过草根树皮呢,现在有好吃的还挑。

看来,故事有时还是要编的。

《不仅仅是左手》

教师体罚学生,在古时候是很正常的,是教育的一种方式。一根戒尺,调皮捣蛋的学生,背不出子曰诗云的学生,伸出手掌,手心挨几戒尺。我上学的时候,罚站,轰出教室,停课,也是司空见惯。

现在不行了。

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现在的家庭,四二一结构,四个老人,一对小夫妻,一个小孩子。连大带老六个人,围着一个宝贝转,如何娇惯也就可想而知了。父母长辈都舍不得动一手指头,岂容你老师打一下。别说打了,就是批评几句,说了几句重话,家长都会不依不饶,要找学校讨个说法。弄得许多老师不知该怎么教育、管理学生了。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无所适从。没办法,逼得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发文件,教师有权批评教育学生。这是怎么了,老师批评教育管理学生,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难道不是老师的职责?体罚不对,批评教育也不行,只能哄着。这样的教育,还要求培养出能经受挫折、面对困难挑战的孩子?我反正没想明白。

还有,现在的孩子,除了在教室里上课,其他活动越来越少了。体育课、运动会,慎之又慎,春游秋游、劳动、参观,学校能不搞就不搞。为什么?安全问题。磕了碰了,谁担责任?孩子在学校自己摔个跟头,该谁负责任都说不清楚。社会、学校、家长、学生,似乎都有责任,似乎又都不承担责任。德智体,怎么全面发展。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就让它自生自灭吧。

现在的教育也真是难搞。

《不是谈古玩》

“不让厕所、厨房与书房串味”,多么现实又多么理想的想法。

以前房子小,一间房子半间炕,没法分出卧室、厨房与书房,有地方住就不错了,各种味道一定是混合在一起的。后来的筒子楼,楼道摆满炉子、煤气罐,公共大厨房,一家做饭,全楼闻味。再后来,公寓楼了,房间的功能可以区分了,可是通风道是相通的,还是串味。生活就是如此,各种味道是混合在一起的。其他事情,要想很纯洁,不串味,也很难。

就说干部吧。不仅仅是说公务员,因为有些部门的人不是公务员又比照公务员,因为上级文件是按干部、群众划分的,各级领导要怎么怎么样,广大干部、群众应该怎样怎样。凭心而论,干部的工作压力是很大的,上有领导要求,下有百姓监督,什么都不能出错;责任也是很大的,一个系统,一方土地,要干出政绩才行;福利待遇呢,工资收入一般般,远赶不上商人老板,甚至不如公司白领,医保大家一样,住房也得自己买,加班加点是经常的事,却没有加班费。可就是这样,为什么许多人愿意当干部?有权!

权力这东西,是什么,有什么用?伟大领袖曾告诫说,权力是人民给的,是为人民服务的。有些人没搞明白,有些人是不想明白,还有些人是装作不明白。但这些人,都明白一个事实,权是好东西,可以为自己、为子女、为七大姑八大姨,争取到许多实惠,甚至可以权力寻租,钱权交易。权力应该公开行使,也不妨碍私下用用,可以为民办事,也顺便给自己使使。变味了。所以,现在又有了许多部门、许多工作,除了法院、检察院,还有了审计、纪检、监察,为的是不变味,不串味。

《不是谈女人》

“酒幌子比酒重要”,这是没错的。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没有广告,产品卖不出去,或者卖不出去多少。可有了广告,上当受骗的人也不知有多少。车流人群中散发的小广告,塞到门缝中的小广告,受骗上当是难免的,就是电视报纸上播发的广告,也应小心为妙,连那些名人大腕做的广告,也要小心被忽悠。广告这东西,是民不举官不究,信不信在你自己。可我们自己有多少判断能力呢?喝假酒也就在所难免了。公德,良心啊。

“办事要首先寻一个道理作为依据”,也是对的,这叫师出有名,后边的事也就名正言顺了。其实,有些事情,就是为了自己,或是个别人,或是单位的小利益,却要牵扯到国家、事业,甚至子孙千秋的名义,这样,办事的人,要别人办事的人,大家都心安理得,都在为公了,都不是以权谋私了。于是,就看谁能忽悠,谁会忽悠,谁能忽悠过谁。好像也和做广告相似。

《不是谈享乐》

享乐,是物质层面的。广厦别墅,香车美女,宝马貂裘,山珍海味,管弦丝竹。享乐,要有钱。

享受,是精神层面的,可以没有钱。孔子可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陶渊明可以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粗茶淡饭,桑榆阡陌,可以享受,鱼翅燕窝,高楼大厦,也可以享受。物质可以享受,精神也可以享受。问君何能尔,心性使之然。

《不敢信罗素》

还是要相信罗素,因为罗素是换了个视角看事情。

人都喜欢听好话,只是这好话是要发自内心的、不怀恶意的。如果人人都能看到别人的好,颂扬这种好,世界将更美好。

不要苛求什么。面面俱到,不容易做到,有时也似无必要;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似有欠缺,有时也只能如此。二者兼顾,其实是挺难的。

《好日子怎么过》

日子怎么过,穷日子靠计算,好日子需算计。

穷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上顿下顿,吃喝拉撒睡,今天明天,要一分一厘计算。要求不高,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把这一年过下来。一年下来,要是还能攒个百八十块钱,阿弥陀佛。穷日子,是比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这样日子过得虽说苦,但累人不累心。

好日子,也是比较。什么叫好,没有头。房子越大越好,车子越高级越好,老婆越漂亮、贤惠越好,孩子越出息越好,钱挣得越多越好,工作越轻松越好,权力越大越好……有了比较才知道什么叫好。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于是,疲于奔命,总要去算计。弄好了,日子比以前好,算计差了,还不如以前,算计不好,再把自己算计进去。人心不足蛇吞象,好日子,弄不好,过着挺累心的。

《中国工人》

在农村插队的时候,如何称呼对方,是个问题。对干部,对有职务的人,好办,称呼什么长就行,哪怕是生产队的小队长,甚至会计。其他人,年长者,称大叔大婶,别的人,不好办,就只好直呼其名了。有时不好意思,有时是不知人家叫什么名字。在城里,那时好办,可以一概称呼师傅。

师傅,源于工厂中工人之间的相称。社会的广而用之,是时代的特色。那时,称师傅,是一种政治待遇。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工农商学兵、工农兵大团结,工人是排在第一位的。大专院校,是传授知识的,可是要派工人宣传队去管理,宣传无产阶级的知识。出身工人,那是无尚光荣的。称师傅,也不会犯错误。师傅是会一技之长的人,称师傅是对人的尊敬。礼多人不怪。称师傅,又能使人与人之间更亲近。同志,要志同道合,要阶级阵线分明,要政治立场鲜明,那时不好把握。工人阶级,对外是先进的,可工人内部,也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可这是自己阵营内部的事,还是一个战壕的战友,有亲近感。称师傅,还可以不分长幼、男女。工人不分大小男女,师傅也就无此区别,一言以蔽之,省事。

现在不大称师傅了,多称为什么长、什么总,或者老板、先生、太太、大哥、小姐之类,多了些隔膜与卑微。

《晒月亮》

何谓晒?动词,放到阳光下吸收光和热。

现在网络上流行晒,什么都拿出来晒,什么都敢拿出来晒。工资拿出来晒,淘宝拿出来晒,收藏拿出来晒,宝贝拿出来晒,连老婆老公老爹老妈也拿出来晒。好看的拿出来晒,丑陋的也敢拿出来晒。

晒,晒的其实不仅是东西,是心情,是需要欣赏和被欣赏,是希望关心和被关心。看来,人也需要吸收光和热。

《想念一种喝酒的方式》

酒为何物?其实它是精神寄托的一种载体。“酒逢知己千杯少”也好,“借酒浇愁”也罢,喝酒是喝情绪,品味的是人生经历。

我开始喝酒,是同学、朋友起哄,年轻人嘛。也是因为年轻,不知深浅,越喝越多,还觉得自己挺有能耐的。再后来,就有些胡来了,不知控制。最出丑的一次,是在一次婚宴上。我的一个中学同学结婚,一帮同学去喝喜酒,不知怎的,喝着喝着就把自己喝高了,醉得不省人事,害得人家一对新人连夜送我到医院急救,耽误了洞房花烛。事后很久,别的同学还常拿此事取笑我:人家结婚,你有什么想不开的?

其实,我是有些酒量的,半斤八两烈酒也不是什么问题,而且各种酒都无所畏惧。可能是少时不知愁滋味吧。后来,醉的次数多了。白酒喝醉过,黄酒喝醉过,红酒喝醉过,连啤酒也喝醉过。醉了,醒了,又醉了,再醒。适宜的场合醉过,不适宜的场合也醉过。有时,知道是为什么醉的,怎么醉的,心甘情愿地醉;也有许多时候是莫名其妙醉的。再后来,更出现过酒醒后记忆一片空白的情形,医生说这叫记忆中断,是很不好的前兆。

于是,我开始节制了。

白酒,不再喝了,因为它太猛烈,我已没有充足的激情去与之抗衡。

黄酒,也不再喝,是因为它过于醇厚悠长,我还缺乏足够的阅历来回味。

洋酒和红酒还在喝,一点点,我喜欢它们丰富多变的芳香和绚丽诱人的色彩。

啤酒还是喝,因为它清淡和单纯。人就是这样复杂。

《开会》

好像是范小青在《女同志》中写的:开会是个机会,你不抓住机会,下次还不知等到哪一天再有机会呢。

我挺佩服手机段子写手的,许多段子还是很有概括性和哲理或歪理的。一个朋友,最近就给我发来个关于开会的手机段子。“开会是工作:有事办公会,没事务虚会;闲开研讨会,忙开现场会;事前部署会,事后总结会;年中检查会,年底验收会;想让上满意,就开汇报会;想要下满意,开个表彰会;上午开大会,下午开小会;会后开宴会,然后开舞会,最后去幽会。人在职场上,首先学开会。一天不开会,感觉找不对;两天不开会,活动没经费;三天不开会,神经快崩溃。一周三天会,只能管个醉;一周五天会,刚够福利费;一周七天会,政绩一大堆;天天都有会,死了也不亏。当官不开会,前程无机会。只开大小会,思路还不对;如果想发展,一天三个会;若想好又快,每天五个会。”纯属调侃,却也反映了机关工作的一种行为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关的思维方式。

但,还是要学会开会。

《一个自由灵魂和细腻多情的生活者》

干嘛要那么累。为什么总要用别人的看法影响自己,为什么又总要拿自己的观点去影响别人。写书要阐明人生道理,看书要接受人生教育,真累。想吃就吃,想睡就睡,不用非等到饭点儿,非熬到夜晚,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看什么就看什么,率兴而至,不用管别人怎么说。现在电视上充满了这个挑战、那个秀之类的节目,插科打诨,肆无忌惮,无厘头。女儿有时看得津津有味。我问她,有意思吗,她说,没意思,就是逗个乐。随心所欲,自由自在,找乐开心,好像也挺好。真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就得这样累。人是社会动物。社会有自己的制度,自己的运行规则,自己的道德标准,自己的框架,人只能在其中爬行,不能随心所欲,不能自由自在。这不分主义和阶级。大家都在彼此影响着,关键是谁能影响谁。作家为什么要写书、做文章,最简单的说法就是把自己的感受、看法让别人知道。干嘛要让别人知道?嘿嘿,潜意识还是希望产生影响。绝对的随心所欲,绝对的自由自在,是不存在的。你达到了,别人就不能达到了;所有人都达到了,社会就不存在了,人也就没了,你也就什么也达不到了。所以,还是要受一些约束,还是要累点儿吧。可以走自己的路,但别人肯定要说。

《沉下去浮上来》

对于语言,原来根本就没有当做一回事情,语言不就是说话嘛。后来上大学,还专门学过语言学方面的一些课程,可那是专业,一般人没什么用。再后来,才发现,语言这东西不可小视。

这几年,因为工作的原因,接触了一些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工作。对外汉语教学,说白了,就是教外国人说中国话。为此,还专门设置了一个职业学位——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门建立了一个机构——孔子学院。国内外一圈转下来,发现这里大有文章。

这些年,中国发展了,经济上去了,国际联系加强了。国外看到了,把中国当成了香饽饽,趋之若鹜,要来开拓市场,汉语热了。几十个国家,上千所学校,纷纷要求中国去开设孔子学院,教授汉语。于是,海外孔子学院如雨后春笋,汉语大踏步走入其他国家。在那里,立孔子像,教汉语,写汉字,练武术,唱京剧,展示长城,介绍北京,远比德国在海外开设的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热闹,影响大。了解中国的人在增多。语言,文化的载体,沟通的桥,交流的船。可是问题也来了。有人开始说了,这是中国在增强软实力,是文化扩张,是意识形态的渗透,是“中国威胁”。也真是怪,中国全民学英语、学日语的时候,也没听见他们说什么。

难道真像英国的马丁·雅克斯在《当中国统治世界》中所说,中国的崛起改变的将不仅仅是世界经济格局,还将彻底改变人类的思维和生活方式?

看来,语言还真不是简单的说话。

《十年识得范用字》

这些年来,常接到手机短信:某某号码已换成某某;或收到信函:某某单位搬到某地。简明倒是简明,却也乏味。这次读到范用先生的迁帖,甚是有趣。叙事,寓意,抒情,却又简明,幽默,忍不住抄录如下:

“来北京在东城一住四十五年,而今搬到城南,住进高楼,冒充‘上层人士’。室高两米五,好在我俩都是小尺码,倒也相称。再也不用烧煤炉换煤气,省心省力。却是高处看落日,别有一番感受。北牌坊胡同那个小院,将不复存在,免不了有点依恋。为什么?自己也想不清楚,许是丢不下那两棵爷爷奶奶辈的老槐树,还有住在那一带的几位长者、稔知。新居地址:某某;电话:某某;乘车:某某路公汽某某站下。范用丁仙宝1994年6月。”

联想到我们现在的一些文件、讲话、文章,有用还是有用(当然,也有不太有用和没用的),只是八股之味甚浓,读来味同嚼蜡,一个范本,换个时间、地点、对象,放之四海皆可用。中文的生动多彩,中文的言简意赅,中文的妙笔生花,都跑到哪里去了?据说,为了应付高考,学生事先都要背好各种体裁的范文,考试的时候改头换面即可。悲哀!话虽如此,我有时也陷入此潭不能自拔。

《闻香识小说》

何谓名著?拥有不分时代的读者,是衡量名著的唯一标准。

“文化大革命”时期,破四旧,打倒封资修,书本被扫地出门,除了红宝书,好像没有什么书可以读,偶尔有个把本《欧阳海之歌》、《牛田洋》之类的书。形势好转一些,托尔斯泰、巴尔扎克、雨果、曹雪芹、施耐庵之类的“封资修”、“牛鬼蛇神”突然又冒了出来。再后来,《尤利西斯》、《第二十二条军规》之类又大量涌入。年代的阻隔,阶级的斗争,国家的界限,都没能阻挡住它们。它们的生命力真强!

名著,明天仍能站得住。

《缓缓通过生命之廊》

有一句话说,激流勇进,不进则退。

从这个意义上讲,现在的我,是在退步,因为我不再勇进。可是,我不焦虑,不急躁,还算安稳。跑得太快,突然停下,容易摔倒。要缓慢减速。还有一句话,不怕慢,就怕站。

美国、加拿大边境,有一个大瀑布,尼亚加拉瀑布。河水滚滚前行,奔到崖头,突然,失去河道,倾泻而下。于是,人们见到了绚丽壮美的瀑布,听到了震耳欲聋的轰鸣。可是,瀑布的美,是流水跌落后的凄美,瀑布的轰鸣,是河水摔落时的悲鸣。

《看麦娘的意思》

人有时候挺怪的,看什么东西、听什么话,非要问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意思,什么是什么意思,你觉得是什么意思就是什么意思好了。

我也真笨。女儿有时看的电视节目,我不喜欢,就问她,这节目有什么意思,女儿说,没意思。没意思还看?可再一想,没意思是不是意思?干吗非要提炼出一个主题思想或者找到一个共识?

《读我文章若受兰仪》

读者和作者无关。

有一次,我与女儿讨论起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她不喜欢蓉儿,其中一个原因,是蓉儿喜欢郭靖这个木瓜。她把郭靖叫木瓜,不用说,她肯定也不喜欢郭靖了。女儿的衡量标准,金庸先生八成是想不到的。这两个人物,我却喜欢,尤其是蓉儿,聪明可爱的鬼精灵。黄老邪好福气啊!一部作品,不同的读者,经历、学识、生活环境、心情等不同,再严肃地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不同,必然决定了读后感、观后感的不一样。如何写是你的事,怎么看可是我的事。按市井之人的说法,有喜欢孙猴子的,就有喜欢猪八戒的。文学史的正确理论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与作者无关,作者不用自责。

作者与读者有关。

无论作者是公开声明、直言不讳地讲,我要阐明什么主题或褒扬、鞭挞什么现象,还是作者百般辩解没有主题思想,只是自己的感受,其实作者肯定是逃不脱干系的。因为你创作了这件作品!有了维纳斯,才有了接胳膊、穿衣服的续想;有了蒙娜丽莎,才有了她是谁、是否怀孕的猜想;没有《金瓶梅》,也就没有了是否黄书的争论。作者创作出作品,你可以阐明主题思想,也可以羞答答地说只是感受,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把它创作出来了,发表了,呈现给了读者,明确也罢,潜意识也好,你是要告诉读者一些什么,也就避免不了读者的评头论足。厨师做出一道菜,端上桌,能说和厨师无关吗?所以,作者与读者有关,作者必须要自省。

《生活本是一场秀》

生活就是一场秀。

秀,表演。表演,就要化妆,就要做作,就要按规矩。模特,展示给人们的是外在美,内心如何你不得而知,表演只能在T型台上,不能也不敢多跨出半步。人生在世,犹如模特在T型台上。你只能按照社会的框架和规矩生活,来不得随心所欲。无所谓表演得美与丑,只是表演得自如与否。无论多大的人物,概莫如此。

《多种宿醉一样美丽》

好色,别老想到性。男人好色,不应该简单批判为流氓,正像女人好色是因为爱美一样,一句俗话,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如果我们能处处发现美,时时发现美,充分欣赏美,身心岂不更加愉悦。

《永远的浪漫》

老北京还在。故宫长城,天坛白塔,供人凭吊;豆汁焦圈,灌肠卤煮,咂摸滋味;京剧大鼓,相声说书,哼唱开怀。

老北京不再。二环路碾平了城墙,蓟门烟树望去是高楼大厦,马路豪宅替代了小胡同、四合院,歌厅卡拉OK淹没了京戏杂耍,普通话中难觅京腔京韵。

旧城,改造还是保护,传统,继承还是与时俱进,做起来远比说起来困难。回忆过去,是因为那时有美好;摧毁过去,是因为幻想更美好。

永远,将不存在,留下的只是记忆。浪漫也只是心情。

注:

本书收录了《向棉花学习》、《怀疑台湾》、《我与<上海文学>》等篇目。套用一句别人说过的话,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再狠毒点说,就是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死去。对于《写作状态实录之一》、《写作状态实录之二》而言,展示的只是能给别人看的东西。此外,本书还收录了《怀着夏日母性的心肠成为一棵树》、《一夜盛开》、《金色的收获》等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