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千家诗全解
8540300000012

第12章 程颢(11)

【注释】

①诗题一作“冷泉”。冷泉亭,在浙江杭州灵隐寺前飞来峰下。亭前有冷泉,流入西湖。“冷泉”二字为唐白居易书,“亭”字为宋苏轼书。②诗脾:犹“诗肠”,指诗思、诗兴。③只自知:用佛家语“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传灯录》)意,表示别人无法理解。④流出:一作“流向”,当从。载歌舞:载着歌舞的游船。⑤这两句用杜甫《佳人》诗“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意,说冷泉一旦与西湖水同流合污,便失去了在山时的清澄。

【今译】

一泓清澄的山泉,沁人心脾,引起诗人无尽的诗思;年复一年,泉的冷暖,除了自己,又有谁知?它流呀流呀,流入了西湖,浮载着歌舞画舫;那时候,它的情况,已不同于在山之时。

【评解】

这首题冷泉亭的诗,在“冷”字上做文章,发表心中的感慨。前两句赞扬在山泉水的清澈。冷暖只自知,切“冷泉”,固是从水温而言,更多的注意力在乎世情的冷热。后两句即写世情的热,以西湖上的歌舞繁华作代表,将出山之水与在山之水比较,表示惋惜。全诗是以冷泉作譬,一方面有感于当时官僚富户穷奢极侈,对“暖风吹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腐朽现象不满;一方面以此揭示处世的准则,劝勉人们要慎始慎终、洁身自好。在题写山水名胜时,不忘警醒世人,把说理与写景结合,是本诗的特点,也是宋人绝句经常采用的手法。唐白居易有首《白云泉》诗云:“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赞叹泉水在山时的悠闲,以出山之水喻世路坎坷,用意与林稹诗差不多,可以合在一起参读。

赠刘景文①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②,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③。

【注释】

①刘景文:刘季孙。见前刘季孙《题屏》诗“作者简介”。②擎雨盖:指伞形的荷叶。③最是:一作“正是”。橙黄橘绿时:指初冬。

【今译】

荷花已经凋残,失去了那雨伞般高举的荷叶;菊花已经枯谢,仍剩下凌风傲霜的花枝。一年中景物无数,那最好的季节你要牢记:就是初冬———这橙子黄了橘子绿了之时。

【评解】

读这首诗,我们很明显可以感受到,诗与前面已入选的韩愈《初春小雨》构思造句完全相同。诗前两句用流水对,重点写初冬景物,选取了荷花与菊两种花作代表,说明时令,写得很具体细微,且同中有异,“已无”与“犹有”对举,使写实与写意兼备。后两句通过议论,表达对初冬季节的赞美。“橙黄橘绿”,既是作为初冬季节的代词,又以其丰富的意象作上两句景物的补充。苏轼这首诗作于元祐五年(1090),他当时任杭州知州,刘季孙任两浙兵马都监。刘季孙生平慷慨大度,但失意潦倒,苏轼作过多首诗对他推许并为他抱不平。在这首绝句中,苏轼是借菊花宁可枝头抱香死、残枝傲霜的精神,及橙橘在冬天常绿的品格,称赞刘季孙,并勉励他在逆境中要继续奋斗,显示自己豁达开朗的襟怀。全诗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体,有明写,有暗喻,情景俱胜,所以《苏诗选评笺释》评为“浅语遥情”。

枫桥夜泊①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②。姑苏城外寒山寺③,夜半钟声到客船。

【作者简介】

张继,字懿孙,襄州(今湖北襄樊市)人。唐玄宗天宝十二载(753)进士,历官盐铁判官、祠部员外郎。诗清迥深秀,天然淳朴。著有《张祠部诗集》。

【注释】

①枫桥:亦名封桥,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郊。②江枫:一作“江村”。③姑苏:苏州的古称,因西南有姑苏山而得名。寒山寺:在枫桥附近,始建于南朝,相传唐高僧寒山居此,因得名。

【今译】

月亮西落,栖鸦阵阵啼鸣,寒霜无声地下降,弥漫了夜天;我对着江边的枫树,眼见渔火点点,满怀着忧愁,彻夜难眠。我乘坐的小舟悄悄地停泊着,在那姑苏城外,寒山寺前;半夜里寺中敲响了阵阵钟声,悠悠荡荡,传到了我的耳边。

【评解】

这首诗写诗人在深秋夜晚经过枫桥时的所见所感,随手拈来,得自然趣味。首句以月落言天将亮,乌啼衬夜静,霜满天表明季节,渲染出凄清的氛围,暗点诗人愁思萦绕,彻夜未睡。第二句追叙天明以前的事,以江枫、渔火,概指夜来所见,“对愁眠”三字直点,倾吐羁旅愁绪。三、四句转写景为叙事,通过写钟声,既打破了半夜的寂静,又增加了半夜的寂静,反衬出诗人心中深刻的感触。描写景物的诗,当然应该生动逼真地重现景物,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景物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就是这个道理。这首诗,首句是天将晓时所见所闻,次句是整夜所对,末句是夜半所听,都以因愁而难眠贯穿,一切景色便都带上了诗人的感情色彩,蒙上了浓重的愁绪。从此出发,诗人又有意将时序倒置,突出一夜愁情。于是,诗以融浑的意境,奇妙的章法,具有撼人心魄的魅力,成为千古绝唱。

寒夜

杜耒

寒夜客来茶当酒①,竹炉汤沸火初红②。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③。

【作者简介】

杜耒,字子野,号小山,旴江(今江西省抚州市)人。南宋宁宗时为淮东安抚制置使许国幕僚。宝庆元年(1225)许国为义军杀,杜耒亦死于战乱。

【注释】

①当:当作。②竹炉:一种烧炭的小火炉,外壳用竹子编成,炉壁用泥,中间有铁栅,隔为上下。古人常用来烹茶。汤:即水。③才有:同“一有”。

【今译】

寒冷的夜晚,客人来了,我冲上杯清茶权当作酒;竹炉上水在沸腾,炭火烧得正红。照在窗前的月光,与往常没有什么两样;可今儿添上了梅花的清香,便使人觉得大不相同。

【评解】

前两句写诗人与来客夜间在火炉前向火深谈,喝着清茶;屋外是寒气逼人,屋内却温暖如春,诗人的心情也与屋外的境地迥别。后两句换个角度,以写景融入说理,说主客两人交谈得很投机,有意无意地牵入梅花,以作暗示。诗人写梅,固然是赞叹梅的高洁,更多的是称赞来客,看似随意而出,却很形象地反映了诗人喜悦心情。所以黄升《玉林清话》对之赞不绝口,并指出苏泂《金陵》诗“人家一样垂杨柳,种在宫墙自不同”与杜耒诗意思相同,都意有旁指。“寒夜客来茶当酒”在今天已成熟词,人人会说,如细细品味,意思很深厚。首先客人来了,主人不备酒,这客人定是常客,熟客,主人不必过分拘泥礼节;其次,在寒夜有兴趣过访的,一定不是俗人,他与主人一定有共同的意趣,所以煮茗清谈,最为适合,不在乎有没有酒。可见,好诗要多品,不要因其琅琅上口,似乎很浅显,就一读而过。否则,哪天来了贵客、稀客,必须执礼盛待,你也来句“寒夜客来茶当酒”恐怕效果会适得其反。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①,百尺楼高水接天。青女素娥俱耐冷②,月中霜里斗婵娟③。

【作者简介】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县)人。唐文宗开成二年(837)进士,官秘书省校书郎,后历入郑亚、柳宗郢幕,官检校工部员外郎。诗与杜牧齐名,尤工七言,构思缜密,想象丰富,语言优美,用典工稳。著有《李义山诗集》。

【注释】

①征雁:此指南飞的大雁。②青女:司霜雪的仙女。素娥:即嫦娥。③婵娟:美好的姿容。

【今译】

繁噪的蝉声已经消歇,空中传来阵阵南飞的雁鸣;我站在高楼上远眺,烟波浩渺,远与天连。天上的青女与嫦娥,都经得起寒冷的考验;她们在月宫里,在浓霜中,正展露芳姿,争美斗妍。

【评解】

诗咏霜与月,首句便勾勒伴随霜月的节物:鸿雁南飞,鸣蝉断声。一实一虚,点出秋令,又以鸿雁的鸣声,衬托环境的安静。次句写夜景,水天相接,澄净空明,创造了清幽、冷寂的氛围。诗没有写霜与月,但霜月已包涵其中,令人可以想见。正如《李义山诗集辑评》引何焯语所云:“第二句先写霜月之光,最接得妙。”纪昀也赞道:“次句极写摇落高寒之意,则人不耐冷可知。妙不说破,只以对面衬映之。”三、四句咏霜月,但又不从正面绘形,而从环境的凄冷联想到传说中的青女与嫦娥,于是产生了她们不怕冷的奇思;更由夜色的皎洁,推断她们正在天上比试姿容。通过想象,既描绘了夜景,又暗示了自己的寒寂。李商隐的小诗善于创造朦胧幽幻的世界,这首诗用笔空灵玄妙,以缥缈的诗境寄托自己高洁的品格,情深意永,不露迹象,历来为人赞赏。

王淇

不受尘埃半点侵①,竹篱茅舍自甘心。只因误识林和靖②,惹得诗人说到今。

【注释】

①侵:沾染。②林和靖:林逋,以咏梅出名。详本书七律中林逋《梅花》诗。

【今译】

不受半点尘埃的沾染,心甘情愿在竹篱边茅舍旁生长。只因为不幸得到林和靖的欣赏,惹得诗人们直到今天还说个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