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艺术--音乐人类的历史,据最近的研究,已有数百万年。我国也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大约距今170万年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在这块大地上生息、繁衍。经过世世代代的不懈的奋斗、努力,人类创造了今天我们享有的灿烂文明,创造了各种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在各类艺术中,音乐艺术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魅力和影响。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曾说:"音乐是跟有形世界完全独立的;完全无视有形世界的,即使没有世界也能够在某一形式上存在的;这是别种艺术所不及的地方。"又有人说:"一切其它艺术都从有形的世界里,从大自然里,采取他们的材料和模型;它们是模仿的、描画的艺术;但是音乐,至少在纯粹的音乐作品里,并不抄袭自然界的任何现象。"还说:"音乐创造了听取的形式,创造了在自然界里没有原型而且离开音乐也不能存在的声音的连接和结合。"这一点很容易看到,自然界里并没有完全的乐音1 2 3 4 5 6 7 1·(do re mi fa sol la si do)及其各种连接组合,它们的的确确是人类的创造和发明。因此,人们对音乐的起源抱有十分浓厚的兴趣,是非常自然的。
人们相信音乐是一种极其古老的艺术,有人认为她的历史与人类一样悠久。但是,音乐的个性又最为活泼,它以音波为载体,转瞬即逝,杳无踪影,这就给人们探查它在邈远的古代的来历,增添了种种的困难和障碍。
上古音乐起源中国的古代文献中保留着一些上古时代有关音乐起源的传说。有的传说认为音乐产生于先民们与自然作斗争的需要:
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阳气蓄积,万物散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反映远古人们相信音乐具有某种超自然的(巫术的)力量,幻想以乐器的演奏驱除败坏作物的干旱天气。
有的传说认为音乐产生于对大自然的音响的模仿:
帝尧立,乃命夔为乐。夔乃效山林奚谷谷之音以歌,乃以麋革各冒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至百兽。(《吕氏春秋·古乐篇》)这个故事的合理内核,应是以模仿山林空谷音响作歌唱,和着击之拊(轻击)之的石磬及冒以麋鹿皮的"土鼓",化装成各种鸟兽作原始的舞蹈。还有传说讲黄帝派伶伦制作乐律,伶伦"听凤凰之鸣,以别十二律",人们从某些禽鸟鸣叫的简单的音程受到启发而建立或完善乐律,也是有可能的。
古人还观察到直接产生于劳动中的音乐: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舆雩,后亦应之。此其于举大木善矣。(《吕氏春秋·淫辞》)汉代的《淮南子·应道》更清楚地指出这是一种歌曲:
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
此外,还有远古为抒发爱情而歌的传说:
禹行功,见涂山氏之女,禹之未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待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日:"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吕氏春秋·音初篇》)如李纯一先生所指出,这首只有四个字的歌曲,其中兮猗(兮古读如啊,猗与兮同音)都是感叹词,表现出原始歌曲的特点,即以节奏为主要因素,而古拙的曲调和极简单的歌词常是同一感叹声和同一言词的不断反复。
音乐起源说后世西方许多学者论述过音乐起源的问题,例如著名的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主张音乐起源于鸟类的鸣声。他认为这声音是语言以前的音乐,是雌雄择偶导的手段,原始民族中有些部族的歌就是对鸟叫声的模仿。
有的学者认为音乐从原始民族的巫术活动中产生。我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也有类似的观点,他曾推测:"歌舞之兴,其始于古之巫乎?"(《宋元戏曲考》)德国学者施通普夫(CarlS stumpf,1848年-1936年)认为音乐源自远古人们为与远方联络而发出的呼喊信号。著名的法国哲学家卢梭和英国哲学家斯宾塞则认为音乐产生于人类感情兴奋激动时语调的高扬,例如叫卖声大多成为旋律,就证明音乐与语言有相当密切的关系。
影响最大的是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中有德国经济学家毕歇尔(Karl Bucher,1847年-1930年),他的《劳动与节奏》一书(1896年),通过分析古希腊以来世界各地的大量劳动歌曲,深入研究了劳动与音乐的关系,将音乐的起源归结为人类的集体劳动。他的观点对俄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有很大的影响,被后者的名著《没有地址的信--艺术与社会生活》大量引用。
近些年有不少学者认为单一起源说难免有种种不足,因而采用复杂起源说或综合起源说,并运用多元理论来探求音乐的起源,也取得一些成绩。 我们认为,对音乐起源的社会动力(动因)进行较全面的深入的研究,既要注意各方面因素的促进作用,也要关注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在综合各说时,也还要注意各种因素的远近强弱,以及在不同的具体条件下它们的演变转化。例如:在肯定劳动生活劳动节奏的巨大作用时,也要看到在原始思维原始观念影响下,巫术、宗教与日常劳作往往纠缠交织在一起,有时更成为音乐产生的直接诱因。 另一方面,音乐本身的各种要素,如节奏、音高以及旋律、和声等等,也不是"一步到位",一下子齐备的。它们的出现、成型和丰富,各有条件,各有历程。例如:节奏显然较容易出现和确定,因为不仅人类,动物也有本能的生理节奏。像黑猩猩高兴时也会有节奏地拍打自己的身体或树干;而仅有节奏点子、而无明确音高的十分简单的击乐器演奏的"音乐",今天也屡见不鲜。故此类原始的音乐完全能够早早出现在先民的生活中。先民们有节奏地拍打自己的身体或其它物体以抒发情感,不就是一种"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语)吗?由此,应该相信音乐(当然是某种十分原始简单的音乐)的发生一定非常非常早。
还应该指出,由于我们真正掌握了解的远古音乐材料还很少,上述各种看法大多只是一些推测而非定论,音乐的起源还有待我们去努力探索。
远古的音乐生活远古时代没有文字,现存远古音乐的传说,大多见于周代以来文献,是经历多少代口耳相传和不断加工后的结果,不过我们仍可从中依稀查找远古音乐生活的面影。
远古音乐是和当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 狩猎是先民们一项主要的生存手段,出猎前后乃至狩猎中,常跳起带有巫术意味的化妆舞蹈,模仿猎物和模拟狩猎活动。或祈求出猎成功,借以进行操练;或庆祝猎获,尽兴欢乐。
上引夔效山林奚谷谷之音为歌并击石拊石、击土鼓"以至百兽",和《尚书·益稷》所载夔奏乐时"鸟兽跄跄"、"凤凰来仪"、"百兽率舞",正是先民猎生活中乐舞活动的一种曲折反映。 下面一则传说中的远古乐舞活动可能与先民农牧生产有密切关系: 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一曰《载民》;二曰《玄鸟》;三曰《遂草木》;四曰《奋五谷》;五曰《敬天常》;六曰《达帝功》;七曰《依地德》;八曰《总禽兽之极》。(《吕氏春秋·古乐篇》) 葛天氏大概是传说中的一个氏族或部落的首领。八阕中的《遂草木》、《奋五谷》和《总禽兽之极》等,反映依靠原始农业和畜牧业为生的先民们,希冀以带有原始宗教或巫术性质的乐舞,求得祖先(《载民》)和图腾(《玄鸟》)的庇佑,而得到理想的收成。
前引传说朱襄氏时,阳气蓄集"果实不成",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的故事,说明音乐被当时人们视为与自然斗争的一种工具(虚幻的工具)。传为黄帝之乐的《咸池》和黄帝后裔颛顼之乐的《承云》,也带有原始宗教信仰的浓烈色彩。《咸池》可能是祭祀日出或崇拜日浴处有关的原始乐舞;《承云》则和黄帝族的图腾崇拜有关,因黄帝族是以云为图腾的。 远古乐舞还和战争有关:
当舜之时,有苗不服,禹……乃修教三年,执干戚舞,有苗乃服。(《韩非子·五蠹篇》)"执干戚舞"为什么能使"有苗"服?根据民族学材料的研究,可以解释为通过战斗前的有威慑的演习或操练,从精神上压倒对方,使对方不战而降。
一般认为,上古时期原始乐舞是歌、舞、乐相互依存的"三位一体"形式,还不足以成为各自独立的艺术门类。上述有关的传说中对此也有一定的反映。 近年,青海大通上孙家寨出土的一件新石器时代彩陶盆,内饰一圈先民集体舞蹈图案。舞者4-5人一组,服饰齐整,动作划一,显然遵从着统一的音乐节拍。这一宝贵真实的图像,使我们获得了约5000年前先民乐舞的近乎直观的生动印象。 大约公元前2000年,中国历史进入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的开端。出现了歌颂开国之君大禹治水功绩的乐舞《大夏》: 禹立,勤劳天下,日夜不懈。决壅塞,凿龙门,通谬水以导河,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于是命皋陶作为《夏龠》九成,以昭其功。(《吕氏春秋·古乐篇》) 这部乐舞作品一直保存到春秋时代,吴公子季扎在鲁国还看到《大夏》的上演,并由衷地发出赞叹。(《左传·襄公二十九年》)禹死后,其子启废除了"禅让"制,夺取了首领位置,从而开始帝位世袭。亲启的集团势力对启大加"讴歌",唱颂道:"吾君之子也。"(《孟子·万章》上)这类为帝王歌功颂德的音乐的出现,是夏以前没有过的,反映了进入阶级社会后,音乐内容开始有了质的变化。
夏代著名的其它音乐作品还有《九韶》和《九歌》。相传"开(即启)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九歌》以下……开焉(爰)得始歌《九招》(招即韶)"。(《山海经·大荒西经》)说夏启到天帝那里作客偷来音乐,供自己享用,其真实过程应当是启假托天帝意旨,把原用于祭祀天帝的庄严优美的乐曲拿来供自己平时享用。据说为此还引起了统治集团的内讧。
夏启放纵的享受音乐受到后人的斥责。《墨子·非乐》说:
启乃淫佚康乐,野于饮食,将将(锵锵)鸣管磬以力,湛浊于酒,渝食于野,《万舞》翼翼,章闻于天,天用弗式。
到夏末,国君桀更是荒淫无道,音乐享受越发放纵。《吕氏春秋·侈乐篇》说他"作为侈乐,大鼓钟磬管箫之音,以巨为美,以众为观,亻叔诡殊瑰,耳所未尝闻,目所未尝见"。《管子·轻重甲》说他有"女乐三万人,晨噪于端门,乐闻于三衢"。由此可以看到夏代阶级社会中,有大量专门从事乐舞的奴隶,宫廷音乐舞蹈的规模有了很大的发展。 夏王朝还强迫臣属于自己的方国、部落贡献乐舞,如《竹书纪年》载(《路史·后纪》十三《注》引):
少康即位,方夷来宾,献其乐舞。
各方国、部落与夏王朝之间的音乐文化交流,必然会促进彼此乐舞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夏桀的"虐政荒淫"激起人民的极大怨恨和反抗。人民用歌曲发出了诅咒:
时(是)日曷丧,予及汝皆亡!(《尚书·汤誓》) 夏王朝终于在人民诅咒的歌声中被埋葬。 先秦时代我国音乐发展的情况先秦时代是我国奴隶制社会激烈变革的时代。由于铁制生产工具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与经济繁荣,从而也带来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而对先秦文化艺术发展产生直接重要影响的是音乐。这与音乐本身的独特功能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中最被重视并且获得了一定发展是分不开的。在原始社会中,音乐同氏族的宗庙祭祀、部落的庆典仪式密切相关。西周仍然保存了大量原始氏族社会的习俗,特别是祭祀上帝、祖先和庆典仪式的活动被认为是本氏族生存、荣衰的象征,因而进行这些活动必不可少的乐舞也就受到了高度重视。故乐舞常常被置于"恒舞于宫,酣歌于室"的举足轻重的地位。据《吕氏春秋》记载,帝颛顼命飞龙作《承云》,帝尧命质和瞽叟作《大章》,帝舜命质修《九韶》以及武王命周公作《大武》,就是为了祭上帝、明帝德,歌颂武王伐殷的辉煌胜利。 西周的封建领主、王公大臣,不仅把乐舞用于宗庙祭祀、朝廷的庆功飨燕,而且把音乐作为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西周王朝还专门设立了掌管音乐和音乐教育的乐官,主持采集民间歌谣和乐教。由周王朝制定的音乐定为"雅乐",即所谓"六舞"。 先秦音乐的发展除属于统治阶级制定的雅乐之外,还有与雅乐相对立的流行于民间的俗乐(新乐),也就是被儒家所贬的"郑卫之音"。 先秦时代相继出现了众多著名音乐家,理论家,如伯牙、师旷、晏婴、史伯等,对音乐和音乐理论的发展都作出了重大贡献;孔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等人的著作也涉及音乐理论,而《乐记》的出现,则更是理论上的一个总结。当时乐器的改进,金、丝、石、竹、匏、土、革的广泛使用,标志着音乐艺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如一九七八年湖北出土的战国初期曾侯乙墓中的青铜编钟,多达六十四件,重二千五百公斤。经测定,音域宽广、音色明亮,十二律具备,并已构成完整的半音阶,与现代的乐律非常接近。它不仅是我国古代音乐艺术史上的伟大创造,而且为世界文化艺术宝库增添了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