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百科知识-艺术百科-音乐杂谈(科普新课堂)
8542600000022

第22章 音乐精品(6)

《降 E大调第三交响曲》18世纪末,当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人民群众攻占巴士底狱的消息传到德国莱菌河畔的时候,年仅19岁的贝多芬正在波恩大学旁听哲学课。他与思想活跃、血气方刚的青年学子们共同欢呼雀跃。那天,有位老师在讲坛上激情洋溢地朗诵赞美法国大革命的诗篇,年轻的贝多芬激动得热血沸腾,他仿佛看见了一个没有压迫、人人友爱平等的世界。最后,他在笔记本上写下了这样的誓言:"要热爱自由胜过爱其他的一切--即使在君主面前也永不背弃真理。"多年以后,移居维也纳的贝多芬已是个因写出《月光》、《热情》奏鸣曲而蜚声乐坛的青年作曲家了。他结识了法国驻维也纳领事伯纳多特将军。伯纳多特十分欣赏贝多芬的才华,他希望贝多芬写一部以拿破仑为题材的《波拿巴交响曲》。当时的拿破仑是叱咤风云的一代英豪,他统帅的法国军队所向披靡,几度粉碎了外国的反法联盟,沉重打击了欧洲大陆上的反动封建势力。在贝多芬的心目中,拿破仑是保卫共和、维护自由民主的英雄。伯纳多特的请求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于是,从1801年起,他开始创作一部在欧州音乐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作品--《降 E大调第三交响曲》。

两年后,这部结构宏大、气势磅礴、从形式到内容都富于创新精神、充满英雄气概的交响名作诞生了。贝多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总谱的扉页上写下:"题献给拿破仑·波拿巴"。他想通过法国领事馆,把总谱转送给他十分仰慕的拿破仑将军。

就在这时,贝多芬的学生里斯给他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他告诉贝多芬,拿破仑在巴黎加冕称帝了。"什么?"贝多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那时已患有耳疾,以为自己听错了,就让里斯对着他的耳朵再大声地重复了一遍。

"拿破仑要做皇帝!"贝多芬听清了,"啊?--"他像一头受伤的狮子,狂怒地跳了起来,"混蛋!十足的混蛋!他也不过是个凡夫俗子罢了!现在他就要践踏一切人的权利,只顾自己的野心了,他就要高踞所有人之上而成为暴君了!"贝多芬怒不可遏,一把撕下写有拿破仑字迹的总谱扉页。

过了几个月,即1804年10月,《第三交响曲》正式出版了。作曲家换上了一个意味深长的标题:"为纪念一位伟大的人物而写的英雄交响曲"。从此这部作品以《英雄交响曲》的名称广为流传。

拿破仑在贝多芬高贵的心灵中死了,但贝多芬早先追求的自由民主与共和理想并没有破灭。

他把《英雄交响曲》奉献给了为人类的自由幸福浴血奋战的千百万勇士。英雄的思想、英雄的性格贯穿在他那史诗般宏伟的九部交响曲中。

听!英雄高擎三色旗,迈着豪迈矫健的步伐穿过层层硝烟,冲向敌人的堡垒;英雄不幸倒下了,无数的战士沿着他的足迹又冲向敌阵;人民抬着英雄的棺椁,在悲壮深沉的葬礼进行曲中缓缓走向墓地;英雄的业绩激励了千百万人民,广场上传来了凯旋的号角声……难怪革命导师恩格斯在听了《英雄交响曲》以后,心潮起伏,写信告诉他的妹妹:

"假如你没有听过这样壮丽的作品,那你可以说等于一生没有听过什么好音乐。"《惊愕交响曲》--海顿的第九十四交响曲1791年和1794年,"交响乐之父"海顿应邀两次访问英国,举办音乐会,指挥演出他自己的作品。海顿为两次访英创作了总共 l2部交响曲。这12部作品被后人统称为《伦敦交响曲》,而其中的《 G大调第九十四交响曲》还有一个别致的名称:《惊愕交响曲》。这是为什么呢?这里有一段有趣的故事,1794年,海顿首次来到英国,受到了莎士比亚故乡人们的热烈欢迎。但是,那些衣冠楚楚、浑身珠光宝气的贵妇淑女并不懂海顿的音乐,她们只是附庸风雅到音乐会上凑凑热闹。音乐会进行时,她们常常心不在焉,甚至打瞌睡。海顿很不高兴,他对人说:"我要写一部"惊醒音乐",吓她们一跳。"《第九十四交响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首演那天,音乐厅座无虚席,人们想欣赏一下大师新作的风采。第二乐章缓慢的变奏曲主题出现了,小提琴奏得很轻很轻,第一次反复时声音更轻,犹如一首宁静安详的催眠曲。那些贵妇淑女又昏昏欲睡了。突然,乐队在定音鼓的猛击中,奏出一个强烈的和弦,仿佛晴天霹雷,把贵妇小姐们震醒,她们惊慌失措,有的从椅子上跳起,有的跌跌撞撞逃向门外,丑态百出……从此,这部曾使贵妇们大吃一惊、出尽洋相的交响曲被冠以"惊愕"的别名。从表面上看,幽默的海顿与那班贵族太太小组们开了一个"音乐玩笑"。然而,透过故事的背后,我们仿佛看到了海顿苦涩辛酸的人生。

海顿出生在奥地利南部的一个小村庄里,父亲是一个修造马车的工匠,母亲是位厨娘。海顿天生有一副好嗓子,8岁时被维也纳圣斯蒂芬大教堂唱诗班选中。到17岁那年,由于嗓子变声,无法再唱歌,海顿被教堂无情地驱赶出门。年轻的海顿开始了流落街头的生涯,靠拉小提琴卖艺挣几个钱为生。以后,他又给人擦过皮鞋、煮过咖啡、当过佣人。

转眼到了29岁,海顿应聘到一位匈牙利公爵家中担任家庭管弦乐队的副乐长。那时在欧洲,尤其是奥地利,贵族阶级为了炫耀自己的富有、地位和教养,往往不借代价设立家庭管弦乐队。海顿的生活似乎安定了,收入也有了保障。然而,他受奴役、被屈辱的地位并未改变。

当时的奥地利是一个资本主义很不发达、封建等级制度十分森严的国家。像海顿那样的艺术家还未形成一个独立的、强有力的群体。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的地位都很低。因此,海顿到头来只能是一个头戴假发、身穿仆人号衣,时刻听候公爵吩咐,为贵族茶余饭后演奏音乐,供人消遣的"艺术仆役"罢了。

海顿生性善良。他既不会像他的学生莫札特那样,因不堪忍受贵族的侮辱而拂袖出走;也没有贝多芬那样巨人般的勇气,敢于"扼住命运的咽喉"。尽管地位卑微,仍然乐观、豁达地对待生活。他抓紧时间,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可是,再柔顺的人,也不会永远沉默。在英国的不愉快遭遇,使善良随和的海顿忍无可忍。

他的《第九十四交响曲》的"惊愕"效果,实际上是他运用音乐的武器向贵族阶级发出的严正警告:每个人都有人格和尊严,要尊重艺术家的创造和劳动。

嬉笑怒骂的音乐漫画--《动物狂欢节》说起狂欢节,大家一定不会很陌生吧。它最早起源于古罗马,是农民们为每年春季来临而举行的一种庆祝活动,久而久之,演变成为西方人民生活中一个重要而有趣的节日。在狂欢节期间,家家户户都盛备美酒佳肴,宴饮狂欢。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又当数别出心裁的化装舞会了,人们头戴假面具,化装成各种神仙鬼怪和动物小丑,到狂欢节舞会上纵情歌舞。即便是自己的至亲好友,在这种场合也使你完全认不出他的"庐山真面目"来。因此,每年的狂欢节总要吸引成千上万的人共庆共乐,同时它也为艺术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源泉,单在音乐方面,就曾有不少作曲家以狂欢节为题写出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其中最为人喜闻乐见而又通俗易懂的莫过于法国作曲家圣-桑那部交响组曲《动物狂欢节》了。

凡听过《动物狂欢节》的人,都无不为音乐中所塑造的那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动物肖像画而拍案叫绝:发威的雄狮、稚拙的大象、灵巧的袋鼠、迟钝的乌龟、旷野中毛驴的长鸣和空谷幽林中杜鹃的低吟……都传神地刻画出了动物的独特个性和习性。长期以来,它一直是一部生动的交响乐入门教材。但是也许很少有人在聆听这首乐曲时会把它与一幅幅讽刺辛辣的漫画联系起来吧。

圣-桑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当时音乐界的一批守旧平庸之辈把持着乐坛,称王称霸。在他们的影响下,音乐创作和演奏中的追求奢华浮夸的风气随处可见,而真正富于新意的作品和有才华的年轻人则受到种种压制和排挤。作为一个立足于振兴法国民族音乐的作曲家,圣-桑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他不仅以自己的创作表明了与顽固保守势力的对立,更想有机会用音乐来揭露那些大人物们的真实面目。这样,《动物狂欢节》就成了实施他计划的最理想的工具。按照他的构想,他笔下的每种动物都有其特定的寓意。比如乐曲一开始奏出的那耀武扬威的狮子形象,其实是讽刺社会上那些有权有势的养尊处优的平庸之辈,他们惯于发号施令、颐指气使,显得不可一世。接下来的一段描写了公鸡和母鸡的争啼,鞭挞了那些爱出风头、自命不凡的"君子"和碟碟不休、搬弄是非的小人。此外,用骡子的飞奔模仿一味追求快速弹奏的"钢琴大师"的演技;用大象的步伐描绘那些技艺拙劣的"舞蹈明星"的舞姿;用乌龟隐喻不学无术却拼命想往上爬的"投机家";用"化石"抨击头脑僵化、感情冷漠的"学霸"等等。作曲家手中的那支笔犹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把那个时代音乐界的众生相通过音符活灵活现地展示在人们面前。正由于这部作品的涵义独特,因此圣-桑对它的处理也就格外谨慎。他不愿由此而遭受那些没完没了的人身攻击,从而干扰他的作曲,所以这部作品除在1886年的狂欢节音乐会上由他亲自指挥首演之后,不再允许别人在他生前出版和演奏这部作品。唯一的例外是这部组曲中的第13段《天鹅》,它不在作者自己颁发的这项禁令之内,因为在天鹅身上寄托着人类一切理想美好的东西。它那纯洁善良的品质,值得人们永久歌颂。多少年来,音乐家们通过各种演奏形式来表现这段诗意盎然、内涵丰富的篇章。它甚至还被舞蹈家改编成独舞《天鹅之死》展现在舞台上呢。而整部交响组曲得以重见天日是在作曲家逝世后的第二年(1992年),因为这时,他再也不会的惧怕任何的谩骂和攻击了。

《波莱罗舞曲》1928年11月,在法国最享有盛誉的巴黎歌剧院的舞台上,出现了这样一幅动人的场景:一个灯火昏暗的西班牙小酒店,这是典型的吉卜赛人娱乐和炫耀技艺的场所。酒店中央的大圆桌上,一位艳丽的吉卜赛女郎在音乐的伴奏声中舒展着她那柔美的舞姿。她的周围簇拥着衣冠不整但形象骠悍的一群男子。他们一面举樽(zūn)畅饮,一面欣赏着舞蹈。开始时,但见女郎舞步轻摇,婀娜多姿,然而随着乐曲的进行,她的动作逐渐变得奔放有力,热情洋溢。这舞蹈,这音乐,魔力般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们对表演报以热烈的掌声和欢呼。独舞的表演者就是当时著名的女舞蹈家伊达·鲁宾斯坦,而为她的舞蹈编写配乐的就是法国作曲家拉威尔。至今,鲁宾斯坦的舞蹈早已在人们记忆中被淡忘,但拉威尔的这首《波莱罗舞曲》却被人们当作"当代最珍贵的艺术纪念碑"永载史册。

《波莱罗舞曲》自它诞生后,在很短的时间内便风靡全世界。它不但出现在交响音乐会上,也出现在大街小巷行人们的口哨声中。据说拉威尔晚年到非洲的摩洛哥去旅行,在那里他竟亲耳听到了一位当地居民正吟唱着他的《波莱罗舞曲》,不禁感动得热泪盈眶,真是"他乡遇知音,足酬乎生志!"为何这首乐曲具有如此巨大的艺术魅力呢?交响乐队是一个由各种各样的乐器组成的"大家庭",交响音乐之所以魅力无穷,正在于作曲家充分施展了他的才能,使不同音色、性能的乐器协调地组合和变化,从而创造出一首首绚丽多彩、形象生动的音乐作品。拉威尔正是这样一位善于运用自己出色独特的才能,在交响乐曲中挥洒自如的音乐色彩大师。

波莱罗舞源自西班牙一种古老的舞蹈,它的节奏为三拍子,舞时边唱边击响板,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拉威尔的这首《波莱罗舞曲》全曲以舞曲节奏贯穿始终,它缓慢而稳重。在由小鼓和提琴拨弦奏出的持续不变的节奏中,出现了两个气息宽广、抒情流畅的主题。这也是整首乐曲中仅有的两个不带任何发展变化的主题。瞧,一种节奏,两个主题的不断反复,构筑成了这首乐曲的基本轮廓。如此简洁精练的创作手法即使在整部音乐史上也是不多见的。然而就在此基础之上,交响音乐的"调色艺术"施展出它最丰富卓越的想象力和创造性。乐曲主题首先由乐队中音色花哨华丽的长笛演奏出来,与它唱和的则是音色敦厚纯朴的单簧管,以此形成这一对乐器在音乐色彩上的区别。随后,这种互为对比的乐器(或它们的组合)伴随着两个彼此对应的旋律主题便一组一组地陆续呈现。奇迹出现了!尽管乐队演奏的始终是不断反复的同一旋律、同一节奏、同一调性的音乐,然而展示在听众面前的却仿佛是一幅幅色彩斑斓,变幻无穷的"音乐魔方图"。随着乐曲的深入进行,乐器组合的件数渐次增多,舞曲节奏的力度也由弱到强而变得铿锵有力,这样整首乐曲的音响层次也愈益丰厚,而音乐的色彩感则更显得浓烈斑驳,韵味十足。当所有乐器都在这种精彩"会演"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自己之后,乐曲也就达到了它狂欢的高潮。

拉威尔的这首《波莱罗舞曲》能使人了解有关交响乐队中各种乐器的音色、性能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和谐地配合,来体现乐曲所要表达的内容和风格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首被称做"作曲技巧的奇迹"的《波莱罗舞曲》,的确无愧为一部了解交响乐队的"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