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百科知识-艺术百科-音乐杂谈(科普新课堂)
8542600000021

第21章 音乐精品(5)

马勒把《第八交响曲》看成他以前所有交响曲的总结,看作对和平友好的赞颂和宣扬全人类之爱的最高理想篇章。它的第一部分,中心是一首19世纪的圣咏合唱《降临吧!造物的神灵》;第二部分则是根据歌德的诗剧《浮士德》终场歌词谱写的一首合唱曲。全曲正是通过这两个完全不同的素材表现神与人、现实与超现实的结合;表现由于神的降临,苦难中的人们得以解放与拯救。作品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人们普遍的苦闷、矛盾与精神上的 "危机感",因而成为最受欢迎的现代交响乐作品之一。

2动物狂欢节《动物狂欢节》是法国著名作曲家圣·桑(1835-1921年)的代表作之一,它是由十四首独立的短小乐曲所组成的管弦乐套曲。演奏该作品的乐队设置别致,由两架钢琴与一个小型管弦乐队相结合,根据每首乐曲的不同要求和情趣自由选用乐器的组合,获得了丰富多彩的配器效果。在这部套曲中,作者生动地刻划了狮子、鸡、骡群、大象、袋鼠、游鱼、杜鹃、天鹅等一系列动物的音乐形象。其中圣洁的天鹅一曲尤为典雅、精致,是音乐会舞台上大提琴独奏曲的精品。这部作品完成于1886年,但直至作者死后的第二年才第一次正式完整地演出。因为作者不允许在他生前公开演奏。原来,套曲中的音乐素材有些是取自当时其他一些作曲家的作品,加以改动而成。这样,有些音乐素材就成为与原作相反的形象,作者怕因此引起麻烦。但这些虽然类似戏谑、玩笑的段落,却表达了作曲家的艺术思想和主张,它们像名言警句一样寓意深刻。

3彼得与狼《彼得与狼》是俄国作曲家普罗科菲也夫于1936年创作的交响童话。作品由朗诵词穿插期间,易于为少年儿童所理解。它通过乐器的演奏和朗诵描绘了一个非常生动的儿童故事。

少年儿童彼得在后门外的草地上与他的朋友小鸟玩耍,家里的小鸭子也跟着溜出门去,在池塘里嬉戏,并与小鸟争吵。

小猫想去捉住小鸟,被彼得阻住。老祖父发现他们,告诫说如果狼来了,怎么得了,并把彼得领回家来。这时狼真的来了,吃掉了鸭子,又窥视着躲在树上的小鸟和猫。彼得勇敢地爬上树,由小鸟协同将大灰狼的尾巴拴住并吊在树上。最后由猎人、老祖父共同把狼送到了运动园。

在这部交响乐作品中,长笛在高音区以它善于演奏的快速华彩音乐表现小鸟;双簧管的扁哨发出的嘎嘎声表现鸭子;单簧管低音区的跳音奏法描写小猫;大管的浑厚低粗的声音表现老祖父的形象,三支圆号奏出浓重的和声效果,表现阴森可怕的狼的形象;而全部用弦乐器演奏的明快、活泼、富于进行风格的曲调,则表现出主人公彼得的聪明可爱和勇敢。

4图画展览会《图画展览会》是俄国著名作曲家穆索尔斯基的重要作品,它的体裁属于钢琴组曲。1873年,穆索尔斯基的好朋友,青年画家加尔特曼逝世。1874年,朋友们为纪念亡友,举行了加尔特曼画展。作者为亡友的作品深深打动,根据其中的十幅作品创作了这一组曲。组曲各段的内容与画家的作品有着紧密联系,它们是:1、侏儒;2、古堡;3、杜伊勒里宫的花园;4、牛车;5、鸟雏的舞蹈;6、两个犹太人;7、里莫日的集市;8、墓穴;9、鸡脚上的小屋;10、壮士们。这十段音乐,由一个 "漫步"的音乐主题贯穿着,像是引导着人们依次观摩了这场 "图画展览会"。而对每一幅画面,作者都利用音乐手段做了细致入微的刻画。例如第五曲"鸟雏的舞蹈",就运用了高音区的倚音、颤音、加上快速的半音阶的配合,把小鸡的啾啾鸣叫和它们稚嫩的情状描绘得栩栩如生。这一钢琴组曲,曾有多种版本的管弦乐改编曲。其中法国作曲家拉威尔的改编曲流传更广。由于管弦乐器的运用,表现力更为拓展,音乐形象更为鲜明、易解。

《国际歌》1921年,也就是在鲍狄埃写成《国际歌》歌词后整整50周年,《国际歌》在中国首次翻译发表。

是当对著名的新文学团体"文学研究会"的发起人郑振锋和耿济之两人合译。他们合译的《国际歌》歌词,发表于1921年9月出版的《小说月报》第12卷号外《俄国文学研究》上,题为《赤色的诗歌》,小标题为《第三国际党的颂歌》,署名为 CZCT合译(戈宝权说, CZ即耿济之,CT即郑振锋)。当时译成的歌词是:"起来罢,被咒骂跟着的,全世界的恶人与奴隶;我们被扰乱了的理性将要沸腾了!预备着去打死战吧!……"在译诗的最后,有郑振锋的颇长的附言,附言中说。在1920年7、8月里,他们从一位友人那里得到一本海参崴出版的俄共(布)的出版物《赤色的诗歌》,其中共有诗歌25首,第一首便是这首《国际歌》,他们译为《第三国际党的颂歌》。

郑、耿合译的《国际歌》是从俄文转译的,译文还不十分准确;而且,严格他说,他们译的还只是"诗"而不是"歌词"。但可贵的是二位译者能发现它的真正价值,并且最早译成中文,推荐给读者,其历史作用是值得称赞的。

在《国际歌》的介绍者中,瞿秋白的影响最大。

1920年10月,瞿秋白以北京《晨报》记者的身份去苏联采访,在参加庆祝十月革命3周年的大会上第一次听到了"声调雄壮得很"的《国际歌》。他在列宁所领导的国度里,到处都听到这样的歌声。1923年1月23日,他在参加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后回到北京,便决心把《国际歌》介绍给中国人民。多才多艺的瞿秋白,既会弹琴,又懂乐谱,很快就把译出的歌词填在乐谱里,并参照许多国家的音译做法,将"国际"一同音译为"英特纳雄耐尔"。这年6月,他将译文刊登在《新青年》最显著的位置。今天我们所唱的《国际歌》,即是在瞿秋白翻译稿的基础上经多次修改而定的。

法国国歌--《马赛曲》国歌的诞生往往与这个国家历史上最重大的社会事件有直接的关系。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最危急关头,法国的国歌《马赛曲》也诞生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最关键的时刻。

1789年爆发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封建统治,攻占了象征黑暗和专制的巴士底狱,建立起民主共和政权。它是资产阶级革命史上最彻底、最深刻的一次革命,它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统治基础,从而推动了整个欧洲的革命浪潮。然而,封建复辟势力是不甘于自行退出历史舞台的,他们千方百计地阴谋颠覆这个新生的共和国。1791年4月,普鲁士和奥地利的封建君主联合起来,悍然对法国革命进行武装干涉。位于法国边境的斯特拉斯堡大敌压境,情况十分危急。这时,诗人兼作曲家鲁日·德·李尔正在革命军中担任军事工程师。

他响应市长的号召,挺身而出,仅用一个晚上就创作了一首题为《莱菌河战歌》的革命歌曲。这首进行曲风格的战歌,歌词慷慨激昂,曲调威武雄壮,极大地激励了法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它很快就在革命军中流传开来。但真正使这首歌曲大显威风是在当年的7月。当时,战争形势急转直下,法国的立法会议宣布"祖国已处于危急之中"。为了保卫首都,保卫法兰西共和国,从全国各地汇集而来的国民革命军的志愿部队纷纷向巴黎进发,准备与敌人决一死战。其中从南部海港城市马赛来的一支500多人的志愿军分外惹人注目。他们步伐整齐,纪律严明,一路上高唱着《莱菌河战歌》,步行27天浩浩荡荡地赶到首都。这种精神和斗志自然感染了别人,一时间这首歌曲响遍了巴黎的每个角落。从这激动人心的歌声中,人民领悟到了自己肩负的光荣使命。于是他们果断地采取行动,逮捕了与敌军暗中勾结的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在清除内患之后,人民同仇敌忾,英勇奋战,终于在巴黎附近的凡尔登打败了由普鲁士将军布伦瑞克率领的普奥联军,并且乘胜追击,一直把敌军完全赶出法国领土。从此,人们就把这首战歌称为《马赛曲》。

基于《马赛曲》在法国大革命中的突出贡献,当时的革命政府根据全国人民的共同意思,在1795年把它定为法兰西共和国的国歌。后来当拿破仑称帝之后,凭着他的政治嗅觉,敏感到诞生在革命岁月的《马赛曲》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于是他不但下令摘去了它作为国歌的桂冠,甚至将它打入冷宫,列为"禁曲",禁止演唱和出版。以后随着国家政权性质的不断更迭,《马赛曲》的命运也几经沉浮,直到187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才正式恢复了其国歌的崇高地位。从此它被沿用至今。

"前进,前进,祖国的儿女。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我们,我们祖国鲜血遍地……公民们,武装起来,公民们,投入战斗。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马赛曲》那军号般的坚定音型,鼓点般的铿锵节奏,使它成为法兰西民族的骄傲和象征。

著名歌曲《鸽子》翻开不同的歌曲集,可以发现这样一个令人不解的现象:同样是这首《鸽子》,它却有着不同的"国籍"。有的称它为"西班牙民歌";有的则称它为"古巴民歌";还有的称它是"墨西哥民歌"。

其实,《鸽子》这首歌曲并非是哪个国家的正宗民歌,它本来是一首抒发爱情的抒情艺术歌曲,作曲者为西班牙的塞巴斯蒂安·伊拉蒂埃。伊拉蒂埃1809年出生于阿拉瓦,早年喜欢音乐,成年后在马德里专门从事抒情歌曲和轻歌剧的创作。这位作曲家性喜旅游,曾在巴黎居住过一段时间。这期间还应邀到王宫内为当时的法国王后欧杰妮担任过声乐教师呢。以后伊拉蒂埃到了南美,长期侨居古巴。他对丰富多彩的南美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经根据南美舞曲节奏多样的特点,写了25首抒情歌曲,被收入题名为《西班牙之花》的歌曲集中。《鸽子》也是其中的一首。然而在当时,无论是这本歌曲集还是作曲家本人都未能引起音乐界的充分重视。伊拉蒂埃晚年死于古巴的维多利亚,年仅56岁。

那么由这一位默默无闻的作曲家创作的一首抒情艺术歌曲,又是怎样变成3个国家所共享的民族财富--民歌了呢?原来在《鸽子》这首歌曲中,伊拉蒂埃采用了古巴流行的一种民间舞曲"哈巴涅拉"的节奏音型。哈巴涅拉就是"哈瓦那(古巴的首都)之舞"的意思,它最典型的节奏特征是×·×××|×·×××|或×·×××|×××××|,即在每小节的第一拍上有一个带附点音符的切分音,这种切分音的出现能够改变原来音乐中强、弱拍的关系,使之产生一种新奇的错落有致、韵味十足的舞蹈节奏。《鸽子》正是采用了哈巴涅拉舞曲的独特节奏,才使这首歌曲染上了鲜明浓郁的地方色彩。可是《鸽子》的歌词却来自一首流传于西班牙的民谣,歌中把在天空自由飞翔的小鸽子比喻为自己心爱的姑娘,希望它快快飞到身旁,共同去寻找理想的乐园。"飞越蓝色的海洋,走向遥远的地方"。

然而使这只小鸽子真正出名的却是与古巴隔海相望的邻国墨西哥。

当时墨西哥有一位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孔恰·门德斯非常喜爱这首歌曲,几乎每次音乐会她总要把它安排在自己的节目单上,甚至在墨西哥皇帝和皇后面前也照唱不误。据说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深深打动了皇后的心。从此,门德斯也成了宫廷中的红人。就这样,由于门德斯的提倡和推广,这首原来并不出名的歌曲首先在墨西哥,继而在古巴和西班牙广泛流行开来,以致于都被作为当地民歌传唱不衰。墨西哥人始终认为对于这首歌的风靡,是他们的功劳,因此这只可爱的小鸽子理应归墨西哥。他们甚至设法在伊拉蒂埃死后,把他的遗体从古巴运到墨西哥下葬。当然,古巴和西班牙也不甘心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将荣誉和民族自豪感拱手让给别人。他们也设法在各种场合宣传自己才是《鸽子》的真正主人。因此,根据不同版本翻译过来的我国出版的歌曲集上就出现了《鸽子》有三个国籍的奇事。

不过平心而论,这首《鸽子》还是应当把它称为西班牙歌曲。因为作品的产地并不能代表作品的"国籍",就如同贝多芬在奥地利维也纳的创作不能看作是奥地利音乐,肖邦在法国巴黎的创作不能看成是法国作品一样。至于作品采用了当地的民间风格,这乃是作曲家用于创作中一种常见的手法。总之,优秀作品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