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百科知识-艺术百科-音乐杂谈(科普新课堂)
8542600000027

第27章 音乐趣闻轶事(5)

宫廷音乐记载多,但流传少。有些乐曲,如在三人节宴演奏的进食乐《进馔》等主要来自我国故宫珍藏的文献,档案所载乐谱的整理,更主要是来自宫廷音乐专家溥雪斋先生的溥谱,溥先生1893年出生于我国清代皇族家庭,为末代皇帝溥仪的叔伯弟弟。一直致力于民族音乐用宫廷音乐的研究、整理和演奏。生前还把宫廷音乐《柳摇金》等曲和以弦乐器为主的十三套合奏曲传于中国广播艺术团周润民先生,才使得这些珍贵的音乐资料,乐谱得以流传。

中国民乐在国外中国民乐在国外喜获知音。海外中国民乐热潮高涨,已由过去的"玩赏型"转为今日的"狂热型",知音遍及亚、欧、美。

1990年6月,中央民族乐团在新加坡举行了4场音乐会,引起了强烈的共鸣和轰动。《将军令》、《月儿高》、《十面埋伏》、《阳关三叠》等曲,每一奏完,新加坡的听众都报以热烈的掌声,显示了他们对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了解和喜爱。

近几年来,不仅新加坡,整个东南亚一带,华乐舞台都相当活跃,很多社团奏乡音以遣思乡之情。而在流行交响乐和大歌剧的欧洲,听众对中国民乐的兴致,也出人意料。《春江花月夜》音带在匈牙利一次发行6000张,打破了该国音带发行的记录,广东民乐小组访问葡萄牙,在里斯本等6城市演奏中国古今名曲,场内各层次的听众尽皆着迷。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教授林石城率刘德海等一批高足,出访西德、法国、瑞士、意大利,运用琵琶、管子、冬不拉、热瓦甫等民族乐器演出中国古典民乐,一下子镇住了欧洲听众。在西柏林演出时,台下座无虚席,台后也坐满了人,演出终了,乐队三番五次地谢幕。一群科隆乐迷竟随团而行,连续观看。

中国民乐在欧洲吸引了大量听众,不少青年来中国拜师学艺,学成归国后,或举行个人独奏会,名噪一时;或办讲学班,弟子盈门。

自古琴曲《流水》被灌制到宇宙飞船携带的金唱片中之后,中国民乐在美国的知音也日益增多。《翻身的日子》。《紫竹调》、《流水板》等11首民乐又被灌成唱片,流行全美。美国听众称"雨打芭蕉"、"大浪淘沙"等乐曲标题,是"如画的标题"。他们评价中国传统乐曲"旋律似乎不断重复,但细听起来却有很多变化,音乐富有韵味,很诚挚"。这种评价堪称中国民乐的"知音"。

我国古代主要乐器简史我国发现的最早的乐器是骨哨和陶哨,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哨进一步发展为埙,这是一种略近卵形的单音孔或多音孔的吹奏乐器。据文献记载,原始的打击乐器如鼓和磬,出现得也很早,至少在公元前15世纪。

进人阶级社会以后,随着歌舞戏剧活动的逐步开展,新乐器不断被创造出来。我国古代主要乐器可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下面略作介绍。

第一阶段,从商到汉。打击乐器如磐、鼓、铙、钟,管乐器如篪、箫、笙、竽。弦乐器如琴演奏得更加悠扬动听。周代乐器的另一个重大进步是弦乐器的创制。但这时的弦乐器只是拨弹弦乐器,如琴、瑟等,还没有弓擦弦乐器。管乐器此时增多,除陶埙外,在龠的基础上发展出排箫和笙、竽等。

汉代在管乐器方面很重视笛,此物虽在战国时可能已经出现,但在汉代横吹乐中,它才与崭露头角,另外,一些少数民族的乐器如羌笛(接近现代的箫)、笳(接近现代的管)等,汉代也开始在全国推广。西域传人的乐器如箜篌和琵琶等,在内地文献中虽已提到,但应用不广。

魏、晋至唐代是我国古代乐器发展史上的第二阶段。这时旧式的大型编悬乐器急剧隐没,瑟、竽等也不常见了。而自十六国以来,中原混战,大量少数民族内徙,因而带来了多种乐器,其中对于这一阶段音乐文化的面貌影响最大的乐器是琵琶。南北朝时,由于胡歌胡舞的广泛流行,琵琶的地位日益重要。这种乐器音域广阔,技法丰富,能弹出所谓84调中的81调,旧有的乐器很难做到。就南北朝到隋唐的乐器合奏的情况而论,琵琶虽然占主要地位,而笙、排箫、笛、筝等固有乐器出现的次数也很多。此外,一些外来乐器如竖箜篌(接近现代的竖琴)、五弦琵琶、筚案(bili毕栗,接近管)等也常用。它们参加到乐队中来,对于扩大音域、丰富音色、增强音量等都起到显著的作用。在打击乐器中、这时增添了许多小型鼓类,如腰鼓、羯鼓、鸡娄鼓、答腊鼓等,从图像上乐人的手势看来,不难想见其击法动作和轻重缓急的变化多样,一些节奏乐器如铜钹、拍板等这时也出现了。特别是一种叫作"方响"的乐器,是由16块定音铁片排在木架上构成,灵巧而适用,它应当是由编磬演化出来的。新旧乐器的这种组合,不仅适应了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当时的乐工在吸收融汇外来乐器,以丰富我国民族音乐方面的成功的艺术实践。

第三阶段,宋、元、明、清的乐器,与戏曲、说唱音乐的关系很紧密。比如银字笙,是由于伴奏宋代说书中的唱段而发展起来的,所以当时又把说书叫做"银字儿"。三弦,是在伴奏杂剧演出中发展起来的。胡琴和轧筝等,也都是在游艺场所"瓦舍"里成长起来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阶段中弓擦弦乐器繁荣起来了,这在我国乐器的发展历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在弓擦弦乐器出现之前,先产生了棒擦弦乐器,唐代出现的奚琴和轧筝都是这样的。轧筝后来一直用棒擦,奚琴的形制却不断有所改进,奚琴在宋代改用马尾弓,又称之为马尾胡琴。胡琴用弓擦奏,琴音轻快柔曼、婉转流丽,用以衬垫人声,较拨弹乐器更觉贴合,所以在戏曲音乐中被广泛应用。以后出现的四胡、呼呼、板胡、京胡、大胡、坠胡、椰胡等都由胡琴演化而来。这时还出现了一些新型的拨弹弦乐器,如火不思、三弦等。在管乐器方面,第三阶段中最重要的新乐器是唢呐。至于打击乐器,这一阶段中出现了板鼓、书鼓、八角鼓、渔鼓、云锣、梆子、竹板等,它们都在戏曲、说唱音乐或民间器乐合奏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一阶段还传入了一些西洋乐器,其中有元代传入的管风琴,名"兴隆笙",有竹风管90枚。

我国的乐器种类繁多,各臻其妙。我国古代的音乐工作者既富于创新精神,又善于吸收域外的优秀成果,加以发展融合,为我所用,使之与固有乐器相谐调,在演奏时相得益彰。这就是我国的民族音乐不断发展,音乐语言的表现能力不断加强,而成为世界音乐宝库中独具特色的东方之花。

钟的来历我国古代最早的礼乐器,是陶制成的。而"钟",亦属于古代最初的礼乐器。可以说它是上古时期音乐的主帅,到周代时,用铜制作的礼乐器--"钟"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如《诗经·关雎》和《诗·小雅·鼓钟》里,均有演奏"钟"这种古老乐器诗句的记载:"窈窕淑女,钟鼓乐之","鼓钟钦钦,鼓瑟鼓琴",并且在文献中已分为"圆钟"和"扁钟"。

对于这两种不同形状的"钟",北宋科学家沈括写道"钟圆则声长,扁则短。声短则节,声长则曲,节短处声皆相乱。不成音律。"古人根据 "扁钟"发出音短较易听出节奏的特征,将发出不同声音(频率)的"扁钟"组合在一起,命名为"编钟"。北京安定门内成贤街的孔庙里,尚有实物珍藏。湖北省博物馆亦藏有一套战国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

曾侯乙墓编钟的发现曾侯乙墓编钟是我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的杰作。然而曾侯乙墓的编钟并非曾国制造的器物,而是楚国制造的。

据编钟下层中央的一个甬钟的铭文记载。这套编钟是楚惠王五十六年(公元前433年)惠王送给曾侯乙做殉葬品的。

公元前506年,吴楚大战于柏举(今湖北麻城),吴国统帅孙武、伍子胥率吴军"五战及郢",楚惠王的父亲楚昭王使人将火燧系于象尾,点燃火燧,象受惊狂奔,以冲吴师,昭王才得以乘乱逃出郢都。

楚昭王逃到随国(即曾国),吴人尾迫赶到,威逼着随君(曾侯)交出楚王,并以汉水以东土地划归随国为诱饵。就在局势万分紧急之际,随军不顾吴国的威胁利诱,拒交楚王,终于为楚军赢得时间,借助秦师打败吴国,恢复了楚国,随君(曾侯)也就成了楚昭王的救命恩人。

故楚惠王特意铸造了一套精美的编钟来祭奠这位一生爱好音乐的"曾侯乙",以报救父之恩。

民乐口哨的来历古时候,人们就发现口腔、唇、舌通过呼吸的气流的控制,可以作为乐器使用。

口哨最初是和生产活动相联系的。在那茹毛饮血的年代里,口哨就可能被原始人应用于狩猎中。人们还以口哨作为集合的信号,《新唐书·室韦传》说:"每弋猪,即相啸聚。"一直到近代,还有一种捕鹿的方法,称为"哨鹿"。就是模仿鹿的声音用口哨引来鹿。口哨最初也和初民的祭祀有关。战国时,巫风盛行,"招魂"是当时的一种迷信活动。屈原以此为题来哀悼怀王,他写道:"招具该备,永啸呼些。"意思是:招魂用的器具已经准备齐全了,巫师尖声地吹着口哨招引怀王的魂灵。

我国最早的一部词典《说文解字》为口哨的古已有之提供了一种释义,口哨在当时被称为啸:"啸,吹声也。"西汉大文学家成公绥曾为此写过《啸赋》:"发妙声于丹唇,激哀音于皓齿……是故声不假器,用不借物,近取诸身,役心御气,动唇有曲,发口成音,触类感物,国歌随吟。"在古时口哨被视为极高雅之举。一些士大夫阶层及名流贵族们对吹口哨远远超过纵情歌唱。《世说新语》说:"阮步兵哨闻数百步",是说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吹口哨所发的声音,能传得很远。著名大诗人陶渊明在他的《归去来辞》一文中也载有当时人们吹口哨的语句:"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唐代大诗人兼画家、音乐家王维也曾在他的《竹里馆诗》里这样写道:"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宋代诗人苏轼也曾对此作过生动的描写:"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云涌。"除此之外。在新疆拜城石窟和敦煌石窟以及内地的壁画、浮雕中都曾有吹口哨的形象。宋元的杂剧表演中,为了剧情的需要,在后台用口哨发出某种声音,就好像今天舞台艺术上的音响效果。

唐孙广曾著有关于口哨方面的一部专著《啸旨》,这部书中,对当时演奏口哨作了详尽的说明。书中还对当时的12种演奏方法作了介绍,如外激、内激、含、藏、散、越、大沉、小沉、匹、叱、五太、五少。可惜的是这些演奏技法和曲目都未能流传下来。

吹口哨还能激发人体唾液分泌,促进面部血液循环,起到美容的效果,医学界已用之矫治儿童语言障碍等。

中国口琴音乐的先驱王庆勋、王庆隆昆仲是中国口琴音乐的先驱。

王庆勋爱吹口琴,对口琴和口琴音乐有精到的研究。1931年9月,商务印书馆就出版过王庆勋编著,由蔡元培、胡适作序,丰子恺题签的《最新口琴吹奏法》。当时学生们见口琴小巧、精美、易学,音色优美动听,表现力很强。纷纷向王庆勋先生求教。王庆勋见此情形,便同志趣相投的刘因商议,于1926年下半年组建了大夏大学口琴队。大夏大学口琴队是中国第一支口琴队,由于队员有文化、索质好,加上王庆勋的精心指导,在上海享有很高的声誉。

大夏大学口琴队于1930年6月7日晚,假座四川路青年会举办了我国首场口琴音乐会。尽管会上邀请了国立音专教授周淑安、新华艺术专科学校教授李思科独唱,但绝大多数是口琴节目。这次口琴音乐会的节目有,王庆勋、刘因口琴二重奏《天堂与地狱》,王庆勋口琴独奏《卡门》,更有王庆勋指挥的口琴合奏《快乐的铜匠》、圆舞曲《蓝色的多瑙河》、爵士乐《东方舞曲》等。

为了更好地提倡口琴音乐,王庆勋、刘因,以及大夏大学口琴队的一些骨干,会同了社会上的同好,于1930年11月中旬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口琴会--中华口琴会。

中华口琴会成立初期,除积极参加各个社会团体举办的音乐会、游艺会而外,还多次举办口琴音乐会,因此在国内深有影响,1931年5月1日,应南京中央广播电台之邀,王庆勋率领36人的口琴队赴宁。5月2日下午,在中央广播电台播音1小时,当晚即在金陵大学开口琴音乐会,由蔡元培先生任主席。

1931年8月,上海天一影片公司恳请中华口琴会摄制了有声口琴演奏影片,由王庆勋指挥。

这是中国第一部有声口琴影片。该片于8月22日在光陆大戏院试映。

1931年11月15日中华口琴会在北京大戏院举行一周年纪念会,暨全沪口琴锦标赛的决赛。这次口琴比赛,是我国首次口琴比赛。初赛复赛决赛后,女子组由同济大学的赵儒瑾摘冠,男子组则由启英学校的曾克明夺魁。

壮族"歌圩""歌圩"主要流行于广西西南部及红水河流域,是壮族最受欢迎的赛歌形式。对此壮语有不同的叫法。如"窝峒"、"窝坡"、 "放球"等等。壮族"歌圩"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就有记载。在长期的流行过程中形成传统、固定的程序。它按照青年谈情说爱的进程,区分门类:

相见歌它是青年男女初进"歌圩"时所唱的歌。相见歌又具体分为三种:1欢歌;2初会歌;3初连歌。

催请歌在男女双方探明来意,选中理想歌友后唱的歌。催请歌还分为三种:1催请歌;2嫌让歌;3挑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