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歌当男女双方对自己的对手有了初步了解,产生了初步的感情,于是进入了以歌互赞的阶段。
盘歌它主要用来考查探测对方学问的高低,见识广窄,反应的快慢。
结交歌歌手在唱和中产生了倾慕之情,于是,用歌向对方倾吐爱情。结交歌大致分为:1探情歌;2逗情歌;3求情歌;4不嫌歌;5定情歌。
分别歌天色已晚,初恋人双双步出歌圩,依依不舍,以歌道别,分为:1忠贞歌;2劝诫歌;3分手歌。
重会歌歌圩过后,双方开始紧张的摸"底"工作。了解对方的一切情况,以决定恋爱是否进行。重会时以歌表述自己的决定,分为思念歌、失意歌、反抗歌三种。
我国第一首学堂乐歌沈心工(公元1870-1947年),名庆鸿,宇叔逵,"心工"是他后来从事乐歌创作用的笔名。1897年初,沈心工考入刚开办的南洋公学(今交通大学前身),同年秋,又在南洋公学新开办的小学部兼课,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1900年,南洋公学筹办附小,沈心工参与其事。1902年4月,他向公学请假,负芨扶桑,入东京弘文学院专攻师范专业。沈心工入学不久,即转入中国人自己办的清华学校。同年秋冬,东京中国留学生会馆请东京高师唱歌教师铃木米次郎讲授音乐,沈心工"也去学唱,略为知道一点乐歌的门径,就做起歌来",他做的第一首歌是《体操--兵操》,后更名《男儿第一志气高》。
《男儿第一志气高》既是沈心工的乐歌处女作,也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第一首乐歌,而且是第一首用白话文作词的乐歌。
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并同意在学堂中开设属于新学范畴的"乐歌"课程。同年3月,沈心工从日本回到上海,执教于南洋公学附小,创设乐歌课,并亲自任教。沈心工是我国第一位教授新式唱歌的音乐教师。为了在学堂中推行当时刚传入我国的简谱,他还富于创造性地仿照我国的七言古诗体,用独具民族形式的"独览梅花扫腊雪"宋代替欧洲的" Do、Re、Mi、Fa、So1、La、Si"的唱名法,使国人更易于接受。
我国国家重大宴会演奏的乐曲在我国,每逢重大宴会,席间均有乐队演奏。演奏的乐曲-般分为仪式乐曲和席间演奏曲两类。譬如在国庆35周年招待会上,仪式乐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团结友谊进行曲》;在欢迎来宾步入宴会厅时,演奏《欢迎进行曲》;欢送主宾退席时,演奏《花好月圆》、《祝酒歌》、《步步高》、《友谊中的欢乐)、《在希望的田野上》、《歌唱社会主义祖国》等。
为外国政府首脑访华举行的宴会上,仪式乐曲中还应奏客方的国歌,席间乐曲则交替演奏宾主两国乐曲、宴会上吹奏的乐曲热情、优美、欢快、抒情,而且音量适中,宾主既能所到乐曲又不影响交谈。
"靡靡之音" "靡靡之音"最早起源于我国古代的商朝。
传说当时有个师涓的乐师,他专门从事收集、整理乐曲,并能奏出动听的乐曲。一次,残暴的纣王把师涓抓来,要师涓专门为他演奏。可师涓觉得像纣王这样的暴君,怎能理解激发人们斗志的好乐曲呢?他冥思苦想,创作出一种名明"靡靡之乐,北里之舞"的歌舞来。纣王听了却很高兴,免师涓一死,从此,纣王整天陶醉在这种歌舞中,没有心思治理国家,不久便被周武王打败了。从此,那种软绵绵地使人丧失斗志的音乐歌舞就被称为"靡靡之音"了。
郑译对音乐的发展贡献郑译(公元540-591年),字正义,荥阳开封(今属河南省)人,他善弹琵琶,精通音律,是北周到隋代的音乐家。 郑译所处的年代,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的年代,也是中国音乐史上北方音乐文化和南方音乐文化,中原地区音乐文化和西域、西亚地区音乐文化,汉民族音乐文化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大交流、大融合的年代。
政治上的大动乱给中国各族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如南北朝时因为战乱而使北方和西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的陆续内迁,以及大量北方人民的纷纷南移,另一方面却也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经济、科学文化的互相交融发展。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郑译在北周武帝时曾师从著名的西域音乐家苏祗婆学习龟兹琵琶,并在实践过程中发现了隋乐府雅乐音阶调式和西域音阶调式在结构上的相异之处,由此创立了他著名的"八音之乐"理论,并"作书二十余篇,以其宣示朝廷,请求立议正之"等等,为促进我国多民族音乐文化的交融发展,推动我国古代音乐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隋书·音乐志》载有关于苏祗婆西域琵琶七调,简述如下: 一曰"婆陀力",华言平声,即宫声也。 二曰"鸡识",华言长声,即商声也。
三曰"沙识",华言质宣声,即角声也。 四曰"沙侯加滥",华言应声,即变徵声也。 五曰"沙腊",华言应和声,即徵声也。 六曰"般赡",华言五声,即羽声也。 七曰"俟利篷",华言斛牛声, 即变言声也。 郑译在以苏祗婆西域琵琶七调"考寻乐府钟石吕律"时,看到了它们之间所存在的"七声之内,三声乖应"之后,仍以"西域七调"去考核太乐所奏,终于发现了"林钟为宫,乃用黄钟为宫;南吕为商,乃用太簇为商;应钟为角,乃用姑洗为角"的"乖应"原因,并由此触发了他创立"八音之乐"、"更立应声"的意向。实际上,这是中国中原地区和西域地区的两种不同音阶调式结构在交流时的相悖现象,郑译由此创建的"八音之乐""更立应声"的理论,使得这两种不同结构的音阶调式融合了起来,从而丰富与发展了中国古代音阶调式的理论和实践,推动了中国音乐的不断前进。
这里应该作进一步解释的是:郑译是用古雅乐的观念去考核苏祗婆"西域琵琶调"的。虽然古雅乐宫调音阶与苏祗婆琵琶调音阶之间在声数关系上是相同的,但它们的音阶调式的结构形态是不同的。郑译更立"应声",应指上应"应钟"律位的变宫声,它是林钟为宫的角声,黄钟为宫的变宫声。郑译更立"应声",作"八音之乐"的目的,是想使苏祗婆琵琶调的音阶调式结构能和古雅乐宫调合符起来,从而归纳进他所理想的推乐音阶调式体系。另外,"八音之乐"中的"应声",作为音阶调式中的一个音级,无论在律位和阶名的意义上它都是一个实在。"应声"的创立和发展,给中国音乐的音阶调式和旋宫转调的变化带来了各种可能,特别对隋唐以后的"犯调"理论及其对音乐实践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都是具有南国情趣的丝竹乐,可谓南方民乐的并蒂莲。
"江南丝竹"是源于江浙一带的民间乐种,现已广泛流传海内外,成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所谓"采苏杭之丝,载洞庭秀竹,变吴越佳音,集弦索精萃,江南有丝竹者"。明、清以来"十番锣鼓"市民自娱的"清客串",民间职业的。"丝竹班"(小堂名)以及江南地方曲艺(滩簧、清曲、南词)对孕育、形成独特江南丝竹起了重要作用,它的音乐清丽流畅。富有韵味。农村的丝竹,粗朴有劲、乐观爽直;城镇的丝竹,细腻、典雅。乐队少则三四人,多则九十人,以曲笛、箫、二胡、琵琶、扬琴、小三弦、笙、板等为常用乐器。自1911年由爱好丝竹的茶客自发组织了"文明雅集"丝竹团体以来,推出了许多业余社团。著名的"八大曲"为《三六》、《中花六》、《行街》、《云庆》、《欢乐歌》等,以它精雕细刻闻名于世,除"八大曲"外,尚有许多名曲,近年来,音乐工作者又创作了不少新曲。
"广东音乐"是流行于广东地区的丝竹音乐,它是在广东戏曲中的"过场"和民间"小调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形成于清末民初。最初,为戏曲乐队和亦农亦艺的"八音会"。"无声电影"出现后,在放映前加奏广东音乐,因此得以传播。早期乐器为二弦、提琴(大的板胡)、三弦、月琴、横箫,号称"硬弓五架头",大约在1926年,它受上海江南丝竹以二胡为主的影响,改用了钢丝弦的粤胡(高胡)主奏,形成粤胡、秦琴、扬琴、洞箫、椰胡等"软弓五件头"。广东音乐节奏活泼,变化自由,多用跳进、快弓滑音,带来了清脆明快、优美抒情的风韵。脍炙人口的名曲有《连环扣》《雨打芭蕉》《双声恨》《鸟投林 》《旱天雷》《步步高》等。
丝竹音乐的起源丝竹音乐是我国民间的一个重要乐种。 早先称"丝竹"或"清音",后又有人称"国乐",建国时期才称江南丝竹。音乐爱好者自发组成的丝竹班一般认为是在清末民初前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可谓丝竹的全盛时期。
丝竹音乐即是用丝竹乐器所演奏的乐曲,早在明代已经形成。据明末清初上海叶梦珠所撰的《阅世编》记载:"吴中新乐,弦索之外,又有十不闲,俗讹称十番,又曰十样锦。……万历末与弦索同盛于江南。
至崇帧末,吴阊诸少年,又创为新十番。其器为笙、管、弦。"从上述资料来看,明崇祯年间,已有一个与弦索、吹打(粗吹、细吹)演奏形式不同的乐种在民间流传。
丝竹在十番的影响或启发下走上独立之路,以后仍以它特有的个性既能演主角,也能演配角。
戏曲音乐的发展包括丝竹音乐在内。《阅世编》中有一段记载了弦索如何入江南。明嘉靖、隆庆年间昆曲的创始人魏良辅等人改革音乐,改革三弦,还记录了各地清音演奏风格等情况:"因考弦索之入江南,由戍卒张野瑭始,野瑭,河北人,以罪谪发苏州太仓街。素工弦索。既止吴,时为吴人歌北曲,人皆笑之。昆山魏良辅者善南曲,为吴中国工。一日至大仓闻野瑭歌,心异之,……野瑭既得魏氏,并习南曲,更定丝索音。使与南音相近。"据此看来丝竹乐曲确是从南北曲牌发展而成的。根据上述的一些资料来看,江南丝竹应该有300余年的历史了。
古琴与古琴曲古琴,又名七弦琴,是我国历史悠久的弹拨乐器,据传已有三千年左右的历史。
琴是我国文人修心养性的必备乐器,被列为文人四好--琴棋书画之一。最为上乘的琴是焦尾琴。
我国古代人创作了大量的悠扬动听的琴曲和琴歌,琴曲即古琴独奏,琴歌即以古琴伴唱。
著名的琴曲有《高山流水》、《酒狂》、《氵萧湘水乐》、《广陵散》、《幽兰》、《离骚》、《梅花三弄》、《胡笳十八拍》、《良宵引》、《秋江夜泊》、《静观吟》等,有些已经失传。著名的琴歌有《关山月》、《苏武思君》(又名《苏武牧羊》)、《阳关三叠》。这些都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奇葩,也是人类文明的共同遗产。
陶瓷乐曲由来陶瓷作为乐器由来已久。《诗经》曰:"坎其击缶,宛丘之道。"远在新石器时代,人们在庆祝丰收时,就敲击土陶罐伴舞。在周秦时期,秦人似乎特别爱好击缶,连王公贵族也不例外。历史上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公元前279年,秦王派使者约赵王相会。会上,秦王戏弄赵王,要他弹瑟。赵国谋臣蔺相如则非要秦王击缶不可。
唐时,击瓯甚为盛行。《乐府杂录》中记载:唐大中年间,大兴县丞郭道源善于击瓯。他经常当众表演,还在家园内建了幢"击瓯楼"。当时,击瓯用的盅子多数是越窑和邢窑的产品。取12个茶盅,盅内盛放不同深浅的清水,这样就能敲出12个音。瓯的音色优美,有金属之声,又因注人清水,使声音更为圆润悠扬,余韵摇曳,且多泛声。唐代方干听了击瓯之后。赞咏:"昼漏了当相续滴,寒蝉计会一时鸣。"诗人用寒天的蝉听到那悠扬的声音也会引起共鸣,来形容击瓯声音的美妙。
从唐至宋,陶瓷乐器中较为常见的还有拍鼓。拍鼓的造型与现代腰鼓相似。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唐代河南鲁山窑的花釉拍鼓。这种鼓原是西域乐器。唐代传人后,改用陶瓷烧制,它是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除了敲击乐器外,古代还有吹奏的陶瓷乐器。陶埙就是古代早期的一种吹奏乐器。《乐典》记载:"烧土为之,大者如鹅子,小者如鸡子,锐上平底,形如钟。"《诗经·小雅》也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的记载。殷代时,陶埙已发展到五音孔,能吹出七声音阶和一部半音。近几年来,江苏宜兴紫砂工艺厂仿制成功了陶埙,它的音色古朴浑厚,优雅悠扬,这在古乐器中是罕见的。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支白釉瓷箫,那是明代福建省德化窑的产品。釉质滋润白嫩,造型精巧端秀。制造瓷箫不但要造型准确,而且要求音质纯正,音色优美。据文献记载:"百支中无一二合调者,合则其声凄朗,远出竹上。"可见瓷箫在古代也是十分名贵的乐器。
戏曲中的锣鼓"语言"戏曲锣鼓有其语言,要求严格、程式固定和协调,如:阴锣--无精钉彩;上云梯--点头开始;搓锣--擦掌;乱锤--谎乱一团;冷锣--事情突然;将军令--元帅点兵;回头--群臣上殿;九锤半--无言悲愤;哭头--生死离别;滚头子--焦急不安;扫头--话未说完;二三锣--请示对方;剁头--心言气氛:王锤锣--商议事情;小开门--皇帝升殿;大吹打--元帅升帐:急急风--重要事情;风点头--表过感情;四击头--形象表达;水底鱼--事情紧急;叫头--向对方提意见;扑灯蛾--语言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