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百科知识-艺术百科-音乐杂谈(科普新课堂)
8542600000038

第38章 音乐家名趣事(3)

麦新麦新(1914-1947年),现代作曲家、歌词作家。原名孙培元、孙默心,别名铁克。上海浦东人。出身于职员家庭。从小随姐姐学钢琴,受到良好的音乐启蒙教育。后仍不断自学音乐。"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加入"民众歌咏会"、"业余合唱团"、"歌曲研究会"等进步音乐组织,此时,开始创作歌曲和歌词,1936中与孟波合编《大众歌声》出版三集。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杜国庠领导的上海"战地服务团",做抗日救亡宣传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转到国民党部队内从事抗日宣传工作。1940年到达延安,被分配到鲁迅艺术学院音乐部工作,任音运科长,主持边区作曲者协会工作。1942年"文艺整风"前后,发表许多战斗性短文和研究件文章,并编辑《歌曲》月刊。抗战胜利后,随军参加东北新解放区的工作。先后担任阜新地委、开鲁县委的宣传部、组织部长。1946年6月,在开鲁县下乡工作途中,遭遇国民党残匪的袭击;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麦新一生创作歌曲、歌词约有60多首,有战斗性群众歌曲,其中《大刀进行曲》、《游击队歌》、《行军歌》等最为突出,它们反映了群众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愤根。还有儿童歌曲如《铲东铲东铲》、《马儿真正好》、《勇敢的小娃娃》、《儿童哨》、《向前冲》、《好同志不要哭》等,它们通过明快的旋律、活泼的节奏,刻划了战时中国儿童那种天真、乐观、富有朝气的生动形象,表达了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此外,也还有歌词创作,如孟波的《牺牲已到最后关头》、吕骥的《保卫马德里》、冼星海的《只怕不抵抗》等歌曲的歌词。麦新的创作受到了当时人们的重规和欢迎,他继承聂耳的战斗传统,在自己的艺术实践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马可马可(1918-1976年),现代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江苏徐州人。出生于一个自由职业者家庭。幼年时期就显露出对音乐的爱好和敏感,喜欢民间音乐,深受民歌的熏陶。1935年,在河南大学化学系学习期间,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发起组织"怒吼歌咏队",选编、教唱抗日歌曲。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创作《保卫我们的平津》、《抗日五更调》等群众歌曲。1937年,他走出化学实验室,参加"河南抗敌后援会"的巡回演剧第三队,到山区农村宣传演出,接着到武汉参加周恩来同志领导的政治部三厅工作,在抗敌演剧队第十队负责音乐创作和指挥。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保卫洛阳》、《守黄河》、《吕梁山大合唱》、《游击战歌》等200多首作品;编辑《牙牙集》、《老百姓战歌》歌曲集。1939年,他到达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后被分配到音乐部音工团工作。 1942年转音乐研究室,从事民族民间音乐的整理、研究工作,同时,参加"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研究会"活动,编选民歌集有《陕甘宁边区民歌第二集》、《审录》、《秧歌曲选》等。创作《张二嫂养娃娃》、《贺龙》、《纪念碑》、《小喜鹊》等歌曲。1943年,延安开展新秧歌运动,他创作《南泥湾》、《军工队生产》、《黄河水手歌》、秧歌剧《夫妻识字》;集体创作《周子山》、《减租会》、《下南路》等。特别是集体创作的歌剧《白毛女》,他是歌剧音乐的主要执笔者,发挥了他的创作才能和音乐素质,在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可喜的收获。被誉为新歌剧的里程碑。1945年,他随鲁艺去东北解放区开辟工作,这时期,他创作的歌曲有《我们是民主青年》、《咱们工人有力量》;管弦乐曲《陕北组歌》;歌剧《血海深仇》等。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中央戏剧学院歌剧系主任,中国戏曲研究院音乐室主任,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等职务。还兼任中国音协常务理事、民族音乐委员会副主任、《戏曲研究》杂志主编。他在教学,科研工作的余暇,还从事创作各种歌曲数百首。比较流行的有《人定胜天》、《青年骏马在飞奔》、《你听,祖国在召唤》、《露锋,我们的榜样》、《石油小唱》等。还为歌剧《小二黑结婚》谱曲;为电影《画中人》、《梅兰芳》、《江河激浪》配音;有传记文学《冼星海传》;有理论著作《中国民间音乐讲话》、《生活中少不了音乐》、《时代歌声漫议》、《冼星海是我国杰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音乐家》及《冼星海画传》等,还有许多学术论文。

马可的一生是为祖国、为人民、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战斗的一生。他的巨大贡献,在中国现代音乐发展史上是不可磨灭的。

郑律成郑律成(1918-1976年),现代作曲家,无产阶级国际主义战士。原籍朝鲜,出生于全罗南道光州的贫苦家庭,幼年受姐姐的影响,很早接触音乐,学习六弦琴。后随亲人来中国,参加朝鲜抗日团体"义烈团"。1935年,参加"朝鲜民族解放同盟",在南京、上海等地积极参加抗日活动。同时,随俄籍女声乐家克里洛娃学习声乐,抗日战争爆发后,去延安,先入陕北公学学习,后转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习乐理、作曲,创作著名歌曲《延安颂),同年,被分配到抗日军政大学政治部担任音乐指挥。年底参加中国共产党。1939年又回到鲁艺任声乐教员。这时期,他创作的歌曲有《新山歌》、《延水谣》、《发动游击战》、《准备反攻》、《抗日骑兵队》、《八路军大合唱》等。特别是《八路军大合唱》中的《八路军进行曲》,在解放战争时期,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建国后,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这支歌曲旋律雄壮、气魄雄伟、具体地刻画了人民子弟兵的英雄形象,有力地表现了人民军队勇往直前,无坚不摧的革命气概。1942年,他参加了延安文艺座谈会后,带病要求上前线,后到太行山担任华北朝阳革命军政学校教务长,积极参加敌后武装斗争。抗战胜利后,返回朝鲜工作,历任朝鲜人民军俱乐部部长兼人民军协奏团团长,朝鲜音乐大学作曲部部长等职务。

1950年,定居中国,专门从事音乐创作工作,创作的歌曲有《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曲》、《毛泽东颂》等。1976年因患脑溢血逝世。他-生创作了各种音乐作品300余首,为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贺绿汀贺绿汀,现代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原名楷,又名安钦、抱真,笔名罗亭、山谷等,湖南劭东人。1903年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幼年爱好音乐。1924年,入长沙岳云学校艺术专科学钢琴、小提琴和民族乐器,钻研音乐理论。北伐战争时期,他在工人农民运动中做组织、宣传工作。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广州、海丰起义。1930年在上海任小学教师时,并为北新书局编儿童音乐丛书。1931年后,两次入国立音乐专科学校,跟随音乐家黄自学习和声、作曲。并创作歌曲、钢琴曲。他的钢琴曲《牧童短笛》、《摇篮曲》,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旋律优美动听,充满清新的诗意。在1934年著名俄籍音乐家车列普宁举办的"征求有中国风昧的钢琴曲"的活动中,分别获得征稿奖的头等奖和名誉一等奖。这时,他曾为许多电影配乐。后担任明星影片公司音乐科科长,参加调曲作者联谊会的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积极参加上海救亡演剧队第一队的活动,后转赴华北农村开展抗日救亡的宣传工作。1938年到重庆,在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央广播电台音乐组工作。1940年,担任育才学校音乐组主任。"皖南事变"后,到苏北抗日根据地,在新四军鲁迅艺术工作团工作。1943年到达延安,在陕甘宁绥晋五省联防军政治部宣传队工作,这一时期,他先后创作歌曲《游击队歌》、《垦春泥》,《嘉陵江上》、《保家乡》等,还有管弦乐曲《晚会》、《森吉德马》等。解放战争时期,他先后任中央管弦乐团、华北文工团团长,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国音协副主席、上海音协分会主席。上海音乐学院院长,1979年被选为中国关联副主席。他的歌曲作品还有《四季歌》、《新民主主义进行曲》等;还为-些歌剧、电影配乐;另有器乐独奏曲、合奏曲等多种。此外,翻译有普劳特的《和声学理论与实用》等。著作有《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

中国现代音乐之父肖友梅(1884-1940)是我国现代音乐的奠基人之一,出生于广东中山县。早年留学日本、德国学习音乐,1920年回国后,主持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和北京大学音乐传习所的工作,为专业音乐教育的开创作了有益的尝试和准备。

1927年,在蔡元培的支持下,由肖友梅主持创办了上海国立音乐院(后改名为国立上海音乐专科学校),这是我国正规专业音乐教育的开端。此后,他一直从事该校的管理和教学工作,为我国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呕心沥血,作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中国现代音乐之父。肖友梅曾编写过《风琴教科书》、《钢琴教科书》、《和声学》、《普通乐学》等一批我国早期的音乐教材。同时他也以严谨的风格,运用西方作曲理论写出了一些早期的艺术歌曲,如《问》、《南飞之雁语》等。此外,他还在器乐创作方面有所尝试。共写有一百多首歌曲、两部大合唱、两首弦乐四重奏、两首钢琴曲、一首大提琴曲。肖友梅还是我国最早获得博士学位的音乐家。1916年7月,他以《关于十七世纪前中国管弦乐队的历史研究》一文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中国音乐学的奠基人王光祈(1892-1936)是音乐理论家,我国音乐学学科的奠基人。四川温江人。早年曾与李大创、曾琦等发起组织"少年中国学会 ",创建 "工农互助团 ",力图以激进的民主思想拯救满目疮痍的祖国。1920年赴德国研究经济,并任《申报》、《时事新报》驻德国特约通讯员。

1923因锐意 "利用西洋科学方法"整理中国"礼乐",以"唤醒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本思想,完成我们的民族文化复兴运动",而改学音乐。1934年,他以《中国古代歌剧》一文获得波恩大学博士学位。

王光祈在德期间,著有一系列音乐理论著作。这些著作涉及到音乐学领域的方方面面。如《中国音乐史》、《西洋音乐史纲要》、《欧洲音乐进化论》、《东西乐制之研究》、《东方民族之音乐》等,多达十七种。另有译著十九种及散见于中外书刊的文章数十篇。他在音乐学理论上辛勤耕耘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引人瞩目。他最早系统地提出采用比较音乐学的方法,对民族音乐的历史材料,特别是我国历代乐律理论,进行整理、归纳;并广泛对照比较东西方音乐,深入加以研讨,受到世界上音乐史学家、比较音乐学家的重视。

王光祈治学刻苦、严谨。在留学期间,他只凭自己笔耕不辍的研究收入维持生活。因而,他的生活清贫、艰苦,曾数次晕倒在图书馆内。他对那些以留学为名,在国外无所事事、消磨时光的人深感厌恶,曾写文章在国内刊物上批评这类不务实学的现象。他以其艰难的实践,体现了"直行终有路,何必计枯荣"的执著追求。

乐圣贝多芬 (LVBeethoven1770-1827年)是德国著名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出身于波恩一个平民家庭,1792年定居维也纳,以教学、演出及创作为生。早年深受启蒙运动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从而养成了他不卑不屈的性格和敢于藐视名门贵族的气概。他从不出卖自己的独立人格,要求以平等的身份与贵族交往。但当他渐渐发现自己的理想、资产阶级的平等意识和他那倔强的性格,总是与现实格格不入时,当恋爱悲剧袭来,耳聋难以复聪的命运降临时,对于艺术的爱,对于生活的爱,挽救了他濒于崩溃的精神世界,使他对痛苦的感受变成了无畏的英雄力量,产生了一种 "扼住命运咽喉"的反抗精神。这精神上的转变,推动贝多芬的创作进入成熟期。

贝多芬最为擅长的创作领域是交响曲。他的音乐充满了深刻的哲理,"通过斗争达到胜利",形成了贝多芬进行创作的基本思维逻辑。沿着这一逻辑,他的英雄交响曲突破了海顿、莫札特稳健的古典趣味,树立起这位"乐圣"独特创作风格的典范。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交响曲九部(其中以第三《英雄》,第五《命运》,第六《田园》,第九《合唱》最为著名),序曲《费德里奥》、《哀格蒙特》,钢琴奏鸣曲三十二首(以第八《悲伤》,第十四《月光》,第二十三《热情》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五部,小提琴协奏曲一部,弦乐四重奏十六部和《庄严的弥撒》等。

贝多芬的创作充分反映了法国大革命时期 "自由、平等、博爱"的时代精神,具有承古典主义之先,启浪漫主义之后的重要作用。他把交响乐的结构原则及旋律、节奏、和声、力度、配器等多种表现手段,予以重大革新,对交响乐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被誉为"乐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