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黄钟音究竟有多高?由于种种原因,黄钟音高历代有变化,迄无定准(黄钟一变,其余十一律音高亦随之而变)。对黄钟管长测定方法不统一、不科学是原因之一。《吕氏春秋》中所用的尺寸与蔡邕所说的尺寸不同,可能由于所用的标准尺具不同。还有一种叫"黍律"的,以中等的黑黍粒作为测定标准。一粒黍为一分,排至九十分,就算是黄钟的管长(见《前汉书·律历志》)。但黍粒的排法,有谓是竖排的,有谓是横排的,两者长度就相差很远。也有用另一法,即以直径三分之管,中实黍粒,以一千二百粒正好塞满的管长当作黄钟的管长。这种定律法,当然不精密,不准确。还有更荒谬的如宋代的魏汉律,竟用宋徽宗的中指、无名指、小指各三节之长相加作为黄钟之管长。这比"黍律"更远离科学。另外,外来音乐的渗入,律制的改革,都牵动黄钟音高的变易。有人统计过,北宋一代的黄钟,就有相当于西乐的#f、d、#c等不同高度的变动。
秦汉以后,生律日繁。汉元帝时郎中京房因发现十二律相生到末一律时,不能回到原来的宫音位置上,故继续往下推至六十律。南朝宋元嘉年间的钱乐之及梁之博士沈重,复将六十律往下推,生至三百六十律,则与开始之律完全相同了。不过这六十律与三百六十律都只是纸上的推算,在实际上,无论怎样先进的乐器都难以将一组音级划分得如此细密。
至于律制,后代也续有发展,如五代周世宗显庆年间发表的王朴律,明朝朱载土育所创的十二平均律等。但这些律都是在十二律的基础上进行研究的,隋唐时的燕乐,虽音阶是新的,但都是以传统的十二律名称去规范。故五音、七音、十二律,是中国民族音乐的基础。
旋相为宫十二律的出现,乐理渐趋精密,但是演奏或演唱受乐器和歌喉音域的限制,如用一种宫调,显得单调,不能尽情表现各种复杂的情绪。故音乐家们又进一步发明了"旋宫"之法。
旋宫的理论出现亦很早。《礼记·礼运》篇说:"五声、六律、十二管,旋相为宫也。"因周时五声、七声、十二律已全,已具备了旋宫条件。
所谓"旋相为宫"(又名"还相为宫"或"旋相为均"),就是十二律中各律都可以轮流作宫音,也即是宫音可在十二律中循环往复转动。当然,决定以何律作为宫音,整个音级各音均按次推移,这是"调高"的转移。
宫音对准黄钟,则为黄钟宫(以黄钟作为宫),如果转动内圈,将宫对准大吕,则为大吕宫。这时的夹钟就是商,仲吕成为角,林钟为变徵,夷则为徵,无射为羽,黄钟为变宫。如果宫音对准太簇,则为太簇宫,其他各音亦依次推移。这样,宫音在十二律中循环流转一次,便可得十二种不同音高的"宫"。
另外,唐《乐书要录》说:"若穷论声意,亦当旋相为商,旋相为角。"照理说,"旋相为宫"本就包括"旋相为商"、"旋相为角"。但这里所说还有另一重意思,即"旋宫"理论还可用之于"调式"的转换。以宫为起音,即以宫作为乐曲的主音(在乐曲旋律中居核心地位)的称"宫调式"。五音或七音中各音都可以作为乐曲的主音,构成不同的调式。以商为主音的就叫"商调式 ",以角为主音的就叫"角调式";这样,五音就有五种调式,七音就有七种调式。这些调式,也同样可用"旋宫"方式在十二律中流转,故五音(5×12)就可以有六十种调式,七音(7×12)就可以有八十四种调式了。古人习惯把宫调式称为"宫",把其他调式称为"调",如八十四调,可分称为十二宫七十二调,或合称八十四宫调。
当然,这里所说的六十调或八十四调,也都只是理论上的数字,在实际应用上远没有这么多。如隋唐燕乐的主乐器琵琶四弦,每弦七调,只构成二十八宫调。南宋词曲只用七宫十二调(见张炎《词源》);元代北曲只用六宫十一调;明清以来的南曲只用五宫八调,合称十三调,而常用的只有五宫四调,通称"九宫"。
旋宫理论,秦汉以后稍稍废弛,至唐太宗时,祖孝孙考定雅乐,使旋宫八十四调又行。旋宫的使用,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表现力。
明清的说唱音乐说唱音乐在明清有较大发展。一是许多古老的说唱品种得到保存、传播并不断更新发展;另一方面,新的曲种纷纷出现,有的迅速发展成为具有广泛影响的曲种。全国各地现存的说唱曲种共有300多个,其中很多是在明清时期形成,鸦片战争以后成熟的。
现简介几类主要的曲种:
古老的艺术--音乐人类的历史,据最近的研究,已有数百万年。我国也是人类的起源地之一,大约距今170万年以前,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已在这块大地上生息、繁衍。经过世世代代的不懈的奋斗、努力,人类创造了今天我们享有的灿烂文明,创造了各种绚丽多姿的文化艺术。
鼓词类明清时期流行于北方各省,前身是宋元鼓子词、词话。演唱者自击鼓板掌握节奏,用大三弦伴奏。唱词以七字句为主,辅以十字句。说、唱都注重吐字行腔。唱腔曲调性强,较擅长于表现大型题材。由于演唱历史故事时间较长,清代兴起选唱精彩段落的"摘唱"、"段儿书",出现中、短篇大鼓书。清乾、嘉时期八旗子弟中盛行短篇鼓词,有《红拂私奔》等作品,称为"子弟书";其音乐有东城调、西城调之分。因文词过于雅训,曲调沉缓,不到百年即衰亡。
鼓词与各地民歌、小曲结合,形成名为"大鼓"的鼓词类说唱品种。清末全国已有京韵大鼓、西河大鼓、乐亭大鼓等10余种大鼓。流行于河北的西河大鼓,前身是木板大鼓。清道光、咸丰年间,艺人马三峰加以改革,用铁片代替木板,用大三弦代替小三弦,使之日趋完善,不久由农村进入城市,对各地大鼓书影响很大。
山东梨花大鼓,也是先流行于农村。晚清刘鹗《老残游记》说它"本是山东乡下的土调,用一面鼓,两片梨花,间名叫《梨花大鼓》,演说些前人故事"。梨花是犁铧的转音。进入城市大约在19世纪下半叶。艺人王小玉创"南口"一派,曲调刚健明快;另一派称"北口",曲调浑厚质朴。
京韵大鼓也叫京音大鼓,主要流行北京、天津一带。它在木板大鼓基础上,与子弟书结合,不断吸收京剧、梆子腔等音乐发展而成。曲调流畅明亮,强调字正腔圆。刘宝全、白云鹏等以北京话说唱,伴奏除三弦外增加四胡。刘宝全嗓音清脆明亮,高亢挺拔,对京韵大鼓的发展有卓越贡献。
弹词类 源于宋以来陶真及词话,元末杨维桢《四游记弹词》已见弹词之名。明中叶已在江南流行,清代中期,除苏、杭、扬及南京等地城乡外,还流传北方大中城市。出现了一批优秀弹词艺术家,如陈遇乾、俞秀山、马如飞,他们在音乐上都有其独特的创造和发挥,从而形成"陈调"、"俞调"、"马调"等不同唱腔流派,对弹词音乐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840年后,弹词进入上海,女艺人增多,产生"弹词开篇"、"拆唱"等短篇演唱形式。后世较有影响的弹词类曲种有,苏州弹词、扬州弹词、长沙弹词、浙江犁铧文书等。
弹词以琵琶、三弦等弹拨乐器为主要伴奏,音乐曲调性很强,演唱风格细腻。
牌子曲类明清时期利用民间流行小曲曲牌,以一定方式连接成为套曲来演唱故事,称为牌子曲。与宋元诸宫调形式相仿,而曲牌不同。北方有流行于京、津的"单弦牌子曲"(也叫"八角鼓"),流行于河南的"曲子"(也叫"鼓子曲")等。南方有"四川清音"、"广西文场"等。结构方式一般是:
曲头--若干曲牌连接--曲尾各地有许多共同的曲牌,如《银纽丝》、《寄生草》、《叠断桥》等。北方多以三弦为主要伴奏乐器,南方则是琵琶或二胡。其它还有"道情类"、"琴书类"等大的说唱形式,每类都有多种曲种,它们的曲调、伴奏乐器及演唱方式也各有特色。
少数民族中也有自己的说唱音乐,如蒙古族的"好力宝"、白族的"大本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