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莉
葬具是墓葬的重要构成部分,其基本功用是“掩尸”,所谓“僻蝼蚁蛇虫也”
(《吕氏春秋·孟冬纪》)。秦作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国,前辈学者如夏鼐、夏之乾、李玉洁等学者曾先后对其葬具做过许多专门性研究,但其重点多放在葬具本身的发展历程上。本文在已有的成果基础之上,以“三礼” 中有关葬具制度的记载为线索,结合出土的考古资料,试对秦墓棺椁制度做进一步地探讨。
一、棺椁重数
“棺,关也,所以掩尸。” (《说文解字》)棺是直接盛殓尸体的,而椁则是绕于棺周围的又一种木质葬具,所谓“周于棺,土周于椁”(《礼记·檀弓上》)。作为葬具的棺椁始于何时,难以溯源。《易·系辞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从目前考古资料来看,棺椁的使用大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中晚期。
《管子·立政》云: “修生时有轩冕、服位、谷禄、田室之分,死时则有棺椁、绞衾、圹垄之度。”文献记载表明,用棺数量由墓主生前冠冕轩服、爵禄而定,被认为是等级、身份、地位和权力的象征。西周时期,随着礼制的日益成熟,棺椁成为丧葬制度中不可逾越的等级象征,成为社会等级制的重要内容之一。
《礼记·檀弓上》:“天子之棺四重……柏椁以端长六尺。”《礼记·丧大记》“棺尺寸”条下孙希旦注云:“诸侯三重,无水、兕革棺。大夫无蓈,棺二重。士惟大棺一重而已。”甘肃礼县已发掘的秦公墓地中共有两座公级大墓,编号分别为M2、M3,其葬具为一木椁和一漆棺,并未使用周礼中“诸侯” 级别的三重棺。此外,边家庄五号墓和户县宋村三号墓,均属随葬五鼎四簋的卿大夫墓葬。据礼,其葬具应用一椁二棺,却用了士级的葬具即一椁一棺。秦墓棺椁使用上并未逾礼,相反是降级的现象,与目前考古发现的中原诸侯国君一类的大墓尚未见到一椁三棺现象相合。由此看来,尽管礼书记录了一套繁琐而完善的丧礼程序,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不论是以“周礼” 正统自居的中原诸侯,还是有着戎狄习俗的嬴秦贵族均是各据国情增损“周礼”。
二、棺椁形式
《礼记·丧大记》:“天子之殡也,?涂龙以椁,加斧于椁上,毕涂屋,天子之礼也。”孔氏曰:“先?四面为椁,使上与棺齐,而上犹开,以棺衣(夷衾) 从椁上入覆于棺。乃以木题凑而尽涂之。屋者,言其题凑之状中高而四下,象屋之形也。《左传》宋葬文公‘椁有四阿’,言其僭天子也。天子椁有四阿。” 天子椁形制的构造是用木材叠筑成“屋”形。有学者认为,木椁本是作为地上居室的象征物而出现的,形同木屋的结构,是贵族生前使用居室的反映。雍城秦公一号大墓主椁室由横截面长21厘米的枋木构成,形似一座长方体的木屋,正合“毕涂屋”中的“屋”。
《仪礼·既夕礼》:“陈明器于乘车之西”, “折横覆之”。郑元注: “折犹総(五架之屋)也,方凿连木为之盖如床。窆事毕,加之圹上,以承抗席。”疏云“宜大于抗席和茵”。“抗木横三缩二”,疏云“其在抗席之上,故知以御土也。抗木大小足以掩圹口”。“抗席三”疏“席所以御尘”。由上述文献大致可以勾画出墓主下葬程序:先制一“如床”的“盖”即“折”,置于墓圹上,其次上覆“抗席”,再加“抗木”,最后填土掩埋。
秦墓中的埋葬方式,基本合于“周礼”。塔尔坡墓地共发现43座带有一棺一椁的墓葬,其椁室均是利用墓底四周的生土二层台及盖板、棚木、边框、立柱、枕木构成,不同椁室或省略盖板、棚木、边框、立柱、枕木的一种或几种。我们以M17396为例,来看看其椁室的结构。二层台以上用五花土填实、夯筑。东、西二台上有7块盖板,横向排列,已朽,长宽不一。盖板下有7根棚木,亦横向排列,棚木为圆形。
M17396墓室由上到下依次放盖板、棚木的安排与《仪礼》中“折” “抗席” “抗木”
的结构基本相当。所不同的是M17396在盖板、棚木之间未设“抗席” 即“覆席”。整体来说,塔儿坡秦墓中未出现“抗木” 之上覆席的墓例,其在别处的秦墓中出现。宝鸡阳平镇秦家沟村M2椁顶上覆盖棚木,上铺一层芦席。宋村M3椁上也覆盖芦席。
雍城一号大墓椁室直接省掉“抗席”,铺设三层棚木,将棚木由一层变为三层,足以“防尘”,不必再设“席”,其功用可能与“覆席”相当。
三、棺椁装饰
《礼记·丧大记》云: “君里棺朱、绿,用杂金(钉)。大夫里棺用玄、绿,用牛骨。士不绿。”孔氏曰:“里棺,谓以缯贴棺里也。绿缯贴四角。”诸侯和大夫的棺用红色或黑中带红丝织品贴四壁,绿色的贴四角。从目前的考古发掘来说,还未发现以丝织品饰棺里的例子。目前所见诸侯葬具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曾侯乙墓所出保存完整、制作华美主棺的内、外棺均是漆髹内外壁的,可见文献所载的丝织品装饰棺壁并非一个普遍现象。曾侯乙墓漆髹棺壁的做法,在已发掘的礼县秦公墓墓地M2、M3和其它中小型秦墓中出现。例如,边家庄五号墓的棺为一彩绘朱漆木棺;宋村M3棺内涂红漆,外涂黑漆。以红漆髹棺的现象与文献中以红色或红中带黑的丝织品饰棺的记载基本相符。
《礼记·檀弓上》:“有虞氏瓦棺,夏后氏綥周。殷人棺椁。周人墙置謔。”“舆棺之车曰1……其盖曰柳……其旁曰墙。”(《释名·释丧制》)胡培在《仪礼正义·既夕礼》中认为: “柳是缚木为格,覆于棺上。”棺饰的上面称为柳,旁边称为墙,且柳就是用木材搭的罩于棺盖的一个木框架,即棺罩。棺罩设好后,其上点缀各种装饰,以饰棺,所谓“孝子既启见棺,犹见亲之身,既载饰以行,遂以葬,若存时居于帷幕而加文绣。”(《周礼注疏·缝人》)棺上搭建形如宫室的棺罩,周围饰以各种饰物,如生时所居帷幕。目前对于棺上覆盖的柳已从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中得到证实。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中多座大型墓葬中,就出现“在棺上部放置一个长方形木质框架,当即棺罩”。对于其它棺饰的形制还不太清楚。但是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目前在西周中期至春秋的许多周人的墓葬中的椁盖板或棺周围发现一些铜椁饰、铜鱼、石鱼、铜铃等棺饰,且铜椁饰多呈“山字形”。如已发掘的上村岭虢国墓地,M1701、M1706、M2010等16座墓的外椁椁壁内侧,或椁盖外侧,各钉有四组铜质椁饰,整体略似山字形。每组椁饰由四块带钉孔的铜片组成,片上大多压有花纹。其中最大的一块铜片位于下方,其他三块较小的铜片基本呈长条形,经缀合分左、中、右三列依次直立于大铜片的上方。其中,位于中间的铜片一般呈圭形,而位于左右两侧的铜片其顶端或作瓦刀形,或作卧鸟形,但不管怎样二者总是形状、大小相同且以圭形铜片为中轴相互对称。同样的山字形椁饰也发现于陕西西安张家坡M129、河南新野曾国墓、山东莒县西大庄M1、河南平顶山M1、M6 等墓葬中。此外在山西曲沃县北赵晋侯墓地、山东曲阜县鲁故城周代墓地等墓葬中的棺椁周围发现铜鱼、蚌鱼等饰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