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李世民管理日志
8551700000033

第33章 十一月至公理天下

第一周星期一慎赦

宥之恩天下愚人者多,智人者少。智者不肯为恶,愚人好犯宪章。凡赦宥之恩,惟及不轨之辈。——《贞观政要赦令第三十二》【译文】天下愚昧的人多,明智的人少。明智的人不会作恶,愚昧的人常常触犯法令。宽宥赦免的恩典,都只便宜不遵守法令的人。古语云:“小人之幸,君子之不幸”;“一岁再赦,善人喑哑”。意思是小人的幸运,就是君子的不幸。一年两次赦免,善良的人就默不作声了。在人们心目中,君王实行大赦政策,本是一种宽容恩惠之举动,怎么可能会有如此不好的结果呢?唐太宗对臣下说的“赦宥之恩”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大凡被判刑入狱的人,多犯有各种罪行,其中固然有些因为一时冲动,并不能将他们一概列入不可救药的行列。

但从总体上说,他们比没有犯罪的人普遍更具有恶的本质。如果实行宽赦令,这些人无疑会重新回到社会,这不仅给社会埋下了巨大隐患,而且,还让行为规矩的百姓、品德高尚的君子们对国家充满了失望。因为惩恶扬善本来就是帝王应该坚持的治国之道,岂能因为个人的恩惠举动而背弃原则?唐太宗的想法有着重要的历史背景,此前周文王创制惩罚,对有罪的人严加惩治,绝不轻易赦免。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治理蜀国,十年不实行大赦,蜀国国泰民安。相反,梁武帝每年都大赦好几次,最终倾覆败亡。由此可知,君王实行大赦与国家是否太平并无关系,而且,施小惠反而伤害大德,因此,帝王不应该轻易发布赦免令。优秀的管理者对待犯错误的员工应慎用宽恕,以防止不称职的员工钻空子,而让正直的人才失望。

星期二令出必行

贞观十一年,太宗谓侍臣曰:“诏令格式,若不常定,则人心多惑,奸诈益生。《周易》称‘涣汗其大号’,言发号施令,若汗出于体,一出而不复入也。《书》曰:‘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为反。’……今宜详思此义,不可轻出诏令,必须审定,以为永式。”——《贞观政要赦令第三十二》【译文】贞观十一年,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诏书和命令的格式,如果不长期固定,那么人心就会疑惑,并容易产生奸诈的现象。《周易》上说,发号施令就像身体出汗一样,一旦出去就不能再回来了。《尚书》上说,发布命令要慎重,令出必行,不得更改。……现在应该仔细想想这个道理,不能再轻率地下诏发令,必须认真审定,作为永久的格式。”唐太宗由此认识到上级制定制度、发布命令都应当审慎行事,应当考虑清楚再颁布,一旦发布就一定要按着制度、命令来执行。他在谈到官品和人才等级制度时指出:“不须论数代以前,止取今日官品、人才作等级,宜一量定,用为永则。”意思是说,不要再论数代以前的情况,只按现在的官品和人才确定等级,应当逐一比量商定,作为长久遵守的法则。春秋时期,吴王阖闾要求孙武替他训练宫女。

孙武答应了,并挑选了一百个宫女,让吴王的两个宠姬担任队长,有板有眼地操练了起来。孙武先将列队训练的要领清清楚楚地讲了一遍,但正式喊口令时,这些宫女笑成了一团,乱作一堆,谁也不听他的。孙武再次讲解了要领,并要两个队长以身作则。但他一喊口令,宫女们还是满不在乎,两个当队长的宠姬更是笑弯了腰。孙武严厉地说道:“这里是演武场,不是王宫。你们现在是军人,不是宫女。我的口令就是军令,不是玩笑。你们不按口令训练,这就是公然违反军法,理当斩首!”说完,便叫武士将两个宠姬杀了。

场上顿时肃静,宫女们吓得谁也不敢出声,当孙武再喊口令时,她们步调整齐,动作划一。“令出必行”应当是优秀管理者的必备素质,但就目前来讲,很多管理者都没有孙武那样的胆量和气魄。一旦制定的政策触及一些人的既有利益,或者执行一项命令要得罪比自己职位更高的领导或是老板的亲属(信),这些人往往会退避三舍,明哲保身。但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如果一个管理者不能坚持原则,使得制度和命令的严肃性让位于人情或是权力,长此以往,这些制度和命令必然会失去执行的基础,最终成为一纸空文。审慎制定企业管理制度,发出正确有效的指令,其要点是指令要明确、要相对稳定。在制度和命令的落实上,要具备冲破人情和权力束缚的胆量和魄力。

星期三取守有异

周既克殷,务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贞观政要辩兴亡第三十四》【译文】周朝取代了商朝以后,努力弘扬仁义;秦国得志以后,却一味施行欺诈暴力。他们不但取得天下的方式不同,而且守卫江山的方式也不同。贞观初年(627),唐太宗曾问群臣,当年周武王和秦始皇都取得了自己的天下,他们获得天下的过程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福运的长短为什么有这样大的差距呢?手下大臣回答说,商纣王治理无道,天下百姓深受其害,于是诸侯们自动聚集讨伐商纣王。这是周朝获取天下的手段,后来周朝衰落,天下陷入七国割据,秦始皇攻击六国。

但是,六国并没有罪过,因此,秦始皇是依仗智谋和武力掠夺了天下,虽然同样平定了天下,但人们对待他们的态度不一样,由此导致周朝福运长久,而秦朝很快灭亡。这个道理看起来没有任何问题,但唐太宗却以政治家的敏锐眼光发现了更深刻的问题。在他看来,周朝和秦朝都是建立在推翻前朝腐败政治的基础之上,根本的差异并不在于如何取得江山的方式,以及百姓因此对待他们的态度,而是取得江山之后守卫江山的方式。周朝之所以国运久远在于统治者治理时弘扬了仁义,而秦朝短命则在于实行了暴政,这才是根本原因。唐太宗取守有异的思想,给现代企业管理者非常深刻的启示: 一是在创业时期,领导要注意积累德行,为此后整个团队文化建设奠定基础。在企业发展时期,要注意以人为本,弘扬关爱员工的思想。二是如果创业时期采取了不仁不义的手段,那么,在发展时期同样可以通过弘扬仁义方式加以弥补。要警惕创业和守业手段的不同,学会根据不同时期的情况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星期四积人

凡理国者,务积于人,不在盈其仓库。——《贞观政要辩兴亡第三十四》【译文】凡是治理国家的人,务必让百姓积蓄充足,而不在于让国库充盈。《论语》中云:“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意思是如果天下百姓生活不富足,那么国君又怎么可能富足呢?这是孔子的弟子回答鲁哀公的问题“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时所言。唐太宗在此处借用古语讲述了积人的道理,体现了他治国之道中“政在使民富”的仁政思想。这既是他取得贞观之治的成功经验,同时也为后人管理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积人重在为哪些人积累,如果是为天下百姓积累财物,那就是治国之根本;如果仅仅为了少数统治者挥霍享受而积累财物,那么就是治国之道的大忌。因为国家的根本在于人民,只有人民富足,帝王们才有可能享受安逸太平;如果把少数统治者的幸福建立在剥削人民的基础上,为自己积累财富,那么早晚要发生祸端。今天,许多企业管理者迷恋企业利润数字的辉煌,满足于产值积累,但从不反省只顾企业利润的积累,而不为员工积累财富的做法。这终将损害企业发展。第一,创造企业产值利润并不是企业生产的唯一目标,企业创造产值的过程就是帮助员工提高生活水平的过程。第二,领导者要深入了解员工收入在企业利润提升过程中的增加情况,要警惕企业积累财富与员工待遇提高脱节的情况。

星期五勿自食其肉

朕常谓此犹如馋人自食其肉,肉尽必死。人君赋敛不已,百姓既弊。其君亦亡,齐主即是也。——《贞观政要辩兴亡第三十四》【译文】我常常说这个好像是馋嘴的人自己吃自己的肉一样,肉吃完了自己必定死亡。国君征收赋税没有休止,老百姓疲惫之后,他的国君也就会灭亡,齐后主就是这样灭亡的。唐太宗“勿要自食其肉”的治国之道大有深意。从表面上看,“勿要自食其肉”的道理在于指出帝王贪图安逸、骄纵奢侈而亡国,其实这仅仅是最表面的。一个圣明之君固然不贪图享乐,但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在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后不骄纵的又有多少呢?退一步说,一个人安逸享受本是人性的一种天然驱使。

那么,自食其肉的深层意义何在?唐太宗一针见血地指出:“赋敛不已,百姓既弊。”也就是说,挥霍财富不过是亡国的诱因而已,真正在自食其肉的是因挥霍而导致的国库空虚,而不得不向人民征收苛刻的赋税,人民为此困苦不堪,无异于君王存在的基础被削弱了。人民才是君王存在的基础,君王挥霍的不是个人财产,而是人民的财富,这才是自食其肉的根本意思。当今国家积极倡导民生政策,就是为了巩固政权基础,现代企业也同样如此。如果领导者把企业财富的占有建立在对全体员工过度汲取的基础上,必将导致员工的疲惫不堪,那就等于领导们在自食其肉了。对员工收入的分配不要过分苛刻,尤其不要以员工身心的疲惫和收入的微薄为代价换取企业利润的辉煌。

第二周星期一勿骄逸懈怠

自惧危亡,必不敢懈怠。——《贞观政要贡赋第三十三》惟知之非难,行之不易,志骄于业著,体逸于时安。——《贞观政要征伐第三十五》愿陛下勿以功高古人而自矜大,勿以太平渐久而自骄逸。——《贞观政要灾祥第三十九》【译文】自己常常为国家的危亡而感到害怕,一点也不敢懈怠。知道了解并不困难,而要具体实行并不容易。在功业显著时,容易心志骄傲;在时势安定时,容易放纵自己。愿陛下不要因为功业超过古人就妄自尊大,也不要因为长时间的太平而骄奢淫逸。唐太宗曾多次和他身边的一些大臣提到,不能因为功勋卓著以及长时间的安定而骄逸懈怠,忘乎所以。的确,辉煌的成就会让人感到自豪,让人容易产生骄傲自满情绪,从而滋生懈怠之心,而这个时候,说不定失败就潜伏在某个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