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诗经里的植物
8558100000012

第12章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艾蒿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国风·王风·采葛》

【解题】情人相思之词。一说朋友相念。

【注释】

1 萧:植物名。蒿的一种,即青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

2 三秋:通常一秋为一年,后又有专指秋三月的用法。这里三秋长于三月,短于三年,义同三季,九个月。

3 艾:植物名,菊科植物。

【植物档案】

艾蒿,菊科,多年生草本,也叫艾草,植株有浓烈香气,嫩枝被灰色绒毛。艾蒿自古即用来灸百病,同样方法目前也还在中医中使用。

先秦时的“艾”,指的是现在的艾蒿。艾蒿没有妖娆的形体和芳菲的花,但在古时,越是由浅绿到暗绿里长的长久,在祭祀的眼里就会越具神性,而被放到社稷、宗庙的供桌上。似乎神灵也不喜绚烂妩媚的浮华,需要在朴拙清雅里静坐的。

爱人之间,相隔一日,却好象已经分离整年(三秋,这里当九个月来理解)。昨日依依分别后,每一步的远离都变成了一天,每一刻的分别都成了夜晚。今日里相见时,四季严寒酷暑都已经辗转难眠过了,酸甜苦辣也已经折磨过了。“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很委屈很幸福的说这样的话时,仿佛相对的是两双泪眼。这是艾蒿的本性么?所谓的相思豆是艳丽的红色,却藏着灼人的毒性,而千年不言不语的相思草——艾蒿,淡淡的绿,轻微的香,遍地里旺盛无声无色地长。这是世界的本相吗?

北方乡下,艾蒿常被称做蒿蒿草,从初春长到末秋时,用晒干的浅灰色的细枝拧成草绳,老人们用来做抽旱烟的火廉子,多出的草绳,存放到来年蚊虫纷飞的季节,点着了,挂在门楣上,一点淡轻烟雾里的焚香,既驱蚊,又避邪。粉刺子痒的身上起小疙瘩时,外婆用晒干的艾蒿熬的水,擦到病痛处,病痛的地方就如神手拂过,一觉醒来,病痛消无。现在,驱蚊和除痒,早不用这样的土法子了,但这些回忆里的乡间旧事,想起来依然让人觉得欢喜。

初夏艾蒿的细碎叶子正毛茸茸的嫩,摘下来,可以做成美味的一道野菜。和艾蒿有关的菜,吃过一次韩国人的艾蒿猪肉丸子,点这个菜时,既不是对韩国风味的好奇,也和猪肉丸子无关,只是在菜单里见到有艾蒿这个名字,细细的品,想到“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这道菜吃过,而能记到现在,是《王风·采葛》里保留下来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