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最后一道沙丘,我们就到了月牙泉边。天空变成宝蓝色的,山的边缘像用纸片裁剪出来的,突然失去了立体感,宛若宝瓶里的布景,那宝蓝色的天幕是宝瓶的胆,我们都被装进一只巨大的玻璃瓶中,天上挂着一弯月牙,地上躺着一弯月牙,这地上这弯月就是月牙泉了。一湾清泉的月牙泉,静静躺在沙漠的怀抱中,像一位淑女,那样的纤瘦和婉约,与大漠的豪放、粗犷完全不同。她怎么不会被沙子掩盖呢?就像水与火不相容一样。但她确确实实地存在了,以她外柔内刚的气质存在了,她水质甘冽。澄清如镜,绵历古今,水不浊涸。沙泉共处,妙造天成,难怪以“沙漠奇观”著称于世。
边塞烽烟的嘉峪关
从敦煌驱车到嘉峪关。路两旁都是盐碱荒漠,除了间或有一丛丛的骆驼刺,看不到一点绿色,蓝天下黄黄的土和沙,以及被风侵蚀而剩下的一个个奇形怪状的独立的土堆,神秘而苍凉。沿途车辆稀少,树木稀少,只有星星点点的绿洲,涓涓细小的河流滋养着那里顽强的生命。
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是明朝及其后期各代,长城沿线的重要军事要塞,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关城内皆为黄沙铺地,荒如戈壁,只有东南角几处土丘上古木参天,绿荫匝地。土丘附近建有文昌阁、戏楼、关帝庙等建筑,但是只有那座古色古香的戏楼吸引了我。戏楼坐南面北,单层歇山顶,四角翘首若飞。戏台约两米高,周围墙壁和顶棚上都绘有五彩的壁画,布置得整个戏台就像古画展厅。
嘉峪关的城楼易守难攻,由内城、外城、瓮城、罗城、城壕组成的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形成重城并守之势,构成了一个壁垒森严的军事防御工程。比如城墙下的通道,看似一条通向关内的宽阔捷径,其实是一个跑死也跑不出去的环型路线,敌人进入之后,只能沿着高高的城墙一圈圈地跑,根本没有进攻的时机,反倒成了移动的活靶子。守城的卫士们,可以居高临下,以一挡百,从容不迫的用弓箭、落石等武器剿灭敌人。假如城楼被逐一攻破,将士们还有机会将瓮城关口上重重的铁闸放下,将敌人困在瓮城之中,然后同样以地势优势从瓮城城墙上消灭敌人。
“酒泉西望玉门道,千山万碛皆白草。”西面望去,苍凉死寂的戈壁滩直没入茫茫天际,空蒙蒙的天空蓝得发白,竟连白云也不愿驻足,悠悠天地间只余下一丛丛的骆驼草默默地守候着那份象征着生命的绿色。
罕见的麦积山石窟
第七天一早,我们便赶到了我们此行的第九站:麦积山石窟景区。麦积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约45公里处,是我国秦岭山脉西端小陇山中的一座奇峰,孤峰崛起,犹如麦垛,人们便称之为麦积山。山峰的西南面为悬崖峭壁,石窟就开凿在峭壁上。在如此陡峻的悬崖上开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国的石窟中是罕见的。
当来到麦积山脚下向崖壁上的石窟仰头望去,就会被麦积山石窟的雄浑壮观所深深震撼。只见龛窟密如蜂房,依窟建格,层层相叠。栈道云梯修建于悬崖,浅龛深窟开凿于峭壁其建筑高超雄伟,工程奇险浩大。
据悉,麦积山作为西秦岭山脉小陇山中的一座孤峰,这里荟萃着后秦、西秦、北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十几个朝代的塑像7200余身,壁画1000多平方米,分布在194个洞窟里,以麦积山石窟与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岗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组成的中国四大石窟在世界上享有盛名。麦积山石窟同其它石窟一样,有着珍贵的艺术宝藏。如果就艺术特色来分,敦煌侧重于绚丽的壁画,云岗、龙门著名于壮丽的石刻,而麦积山则以精美的塑像闻名于世。
麦积山石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洞窟所处位置极其惊险,大都开凿在悬崖峭壁之上,洞窟之间全靠架设在崖面上的凌空栈道通达。游人攀登上这些蜿蜒曲折的凌空栈道,不禁惊心动魄。
告别此次丝绸之路唐蕃古道最后一站麦积山石窟,我们踏上了返回的行程。第八天下午顺利抵达成都。
经过这次丝绸之路唐蕃古道的千里自驾穿越,至今黄河的湾、花湖的美、塔尔寺的塔、青海湖的水、敦煌的沙、莫高的窟、嘉峪的关……仍是我走不出的梦境。梦里我在这些场景中来来往往,无法走出,即使我乘上飞机,透过机窗,看见蔚蓝的天,视野之外的黄河、寺院、古城、驿站、关塞、烽火台、壁画、栈道、佛像……又浮现在眼前。
四川古桥中的五朵金花
巴蜀自古江众桥多,山险路阻。几千年来,巴蜀先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土、竹、木、石、砖、藤等材料,造就了类型众多、构造别致的精美“板凳”,这些迄今仍穿越巴山蜀水的竹索桥、木桥、石桥、铁索桥、伸臂桥,形色各具,至今风韵依依,著称于世。被誉为四川古桥“五朵金花”的灌县安澜桥、泸州龙脑桥、安县姊妹桥、甘孜泸定桥、新龙波日桥,国务院均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古桥中的佼佼者,虽经历多年风雨沧桑,但仍奇迹般较完好地保存了历史原貌,尽现迷人风姿,让世人叹喟观之。
安澜桥——随历史变迁的桥
战国秦昭王时代,蜀郡守李冰率众兴建的都江堰,是中外闻名的巨大水利工程。著名的古代索桥——“安澜桥”,就坐落在四川省都江堰市区西岷江上,横跨在内江和外江的分水处。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
岷江恶浪滔滔,在没修建索桥之前,流传民谣中有“走遍天下路,难过岷江渡”之说。该桥是古代四川西部对外的商业要道,同时也是汉、羌、藏族人民的联系纽带。
巴蜀先民为了沟通河东、河西的交通,在水流湍急的两山之间架设溜索,行人挂上铁环,以绳系住身体和随身带的东西,利用竹索的弧度,飞滑下去,过半江则以手拉索前进,直达对岸。
由于溜索不能满足来往行人的需要,在溜索的基础上发展为索桥。索桥始建于何时,已不可考,只知道宋代诗人范成大在《吴船歌》中曾这样记载:“(桥)长一百二十丈,分为五架;桥之广十二绳,相并排连,上布竹笆,攒立大木数十于江沙中, 石以固其根,每数十木作为一架;挂桥于半空,大风过之掀举幡幡然。大略如渔人撒网,染家晾帛之状。必须舍舆疾步,稍从容则震掉不可立,同行者失色。”
根据《水经注·江水》中载“涪江有笮桥”,由记载中证明安澜桥的修建,不晚于都江堰修筑的年代。《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李冰“能笮”(意为竹索)。这是古代川西地区建筑索桥的主要材料,故“安澜索桥”又被称为“竹桥”、“竹藤桥”、“绳桥”等名称。
安澜索桥古名“珠浦桥”。宋初(西元990年)大理评事梁楚,以竹索建造人行吊桥,改称为“评事桥”。明末,地方官府以毁桥想阻止张献忠。改桥为渡,名为“伏龙渡”。因岷江水大流急,时常发生溺水事件,过往行人无不临江感叹,怨愤不已。
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贵州大定府毕节何先德夫妇来到灌县,在“二王庙”附近的“古寺”教私塾,目睹行人过河的艰难。嘉庆八年五月十五日,他们亲见白沙渡翻船,淹死一百余人,岸上、江心,求救声、哭声,惨不忍睹。何先德夫妇见此惨状,也为之坠泪。于是查勘地形,做出设计,上书县衙,立志要为修复索桥出力。灌县知事吴宁,很赞赏何先德义举,允许重建索桥,并且给予很多帮助。何先德夫妇为了使重建的索桥安全稳定,在民间传流下来的索桥的基础上,精心设计,在索桥两旁加上了纬绳十余条,扎紧每块桥板,使来往行人走在晃晃悠悠的桥板上,看见岷江滔滔激流,不会有畏惧的感觉。即使索桥人多,摇晃厉害,两岸纬绳也可依附,不会掉入江中。新索桥建成后,利济万人,人们长享安澜无虞,故称“安澜桥”。何先德夫妇为人民立了大功,人们又敬称索桥为“夫妻桥”。
民国时期,成立了安澜局事,专门管理索桥,每年岁修一次。
解放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修建索桥,改木桩为混凝土支架,换竹索为钢缆,使索桥比过去更坚实、美观、平稳、安全。1974年,因都江堰渠首改造工程需要,将索桥下移了100余米。新建的安澜桥,桥头堡巍峨雄壮,沿堡侧上楼,可以俯瞰索桥及都江堰风光。桥中有凉亭,可以小憩。
龙脑桥——巧夺天工古石桥
龙脑桥位于四川泸州沪县大田乡九曲河上,是一座造型奇特、布局优美的石雕桥。龙脑桥建于明代洪武(1368—1398)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因桥头坡上原有龙脑寺、龙岩寺、观音寺、玉佛寺四大古刹,故名龙脑桥。
龙脑桥为石墩石梁式平板石桥,全长55米,高约2米,宽1.9米,整桥共15跨(含桥头堡各一跨在内),桥墩14座,桥墩由四层灰沙岩石条垒砌而成。龙脑桥为东西走向,东西两面各3座桥墩,均为素面无雕刻,中部跨河水面的8座桥墩首部(朝向上游一端),分别雕刻古代民间传说的吉祥走兽,中间4个为龙,左为青狮,右为白象,狮、象的外侧各有一个麒麟,桥身石板安置在石雕身上,头露上游,尾在下游。远远望去,昂首傲视九曲河上游的这些石雕动物一字排开,大小不一,比例匀称,线条柔和。“守护神兽”们或雄壮威武,或生趣盎然,或精美玲珑。尤其是那四条形态各异的蜿蜒蛟龙,龙口中衔的一颗重约30公斤的“宝珠”,完全镂空,可用手拨动。更奇妙的是,龙的鼻孔在刮风时还会发出响声,让周围的百姓听到“龙啸九天”的妙音。如此工艺,又保存完好,实在是别具匠心,令人惊叹。整座桥既未凿榫卯,也未用石灰浆或糯米浆粘合,而是利用石面粗糙条纹的摩擦力使之固定,历经600年而不毁,真是奇迹。如此手艺,又保存完好,因此,在桥梁文物中,龙脑桥与赵州桥、卢沟桥齐名。
走上窄窄的桥面,穿透600年的时空触摸这些祥瑞的动物。八头瑞兽同时高昂着头,张大着嘴迎向河流的上游,仿佛在同时怒吼。四只巨大的龙头居于正中,而中间两只龙头尤其巨大,一雄一雌两只麒麟在西,白象青狮在东。600多年的风雨没有改变瑞兽的威武刚毅,也没有磨灭雕刻的精美细腻。你看那龙头高昂怒吼的一刹那,从鼻尖到额头的每一处褶皱,那突出的眼珠,无不生动而饱满;龙角龙耳,线条优美流畅;甚至脑后的鬃毛,都可以一根根细数!龙的胡须,那是龙口周围一圈花边似的装饰,又像一圈火焰;看看那龙身的鳞片吧,顺着龙身弯曲的优美弧度,一行一行,一片一片,从头至尾渐次变小;龙身点缀着线条优美表面圆润的云纹,那龙不只在水面,而且在天空中飞行,是在天的飞龙!尤其令人惊诧的是,四条巨龙,没有哪两条是完全相同的,即便是龙耳、龙须、龙鳞甚至龙身上的云朵,均各有变化。
龙脑桥是一座集建筑造型和石雕艺术于一体的古石桥,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龙脑桥继承发扬了秦、汉、唐、宋的传统石桥建造工艺,雕刻斧凿大方、线条柔韧,造型古朴持重,形态生动自然,排列构思精巧,悦目自然而又气宇轩昂。
姊妹桥——东方风雨廊桥
姊妹桥,又名双木桥、高桥、五福桥,坐落于绵阳安县晓坝镇五福村老脚岩下约300米处的晓茶河之上。因双桥首尾相依,形同姊妹,故称姊妹桥。
姊妹桥始建于元末明初,时为石桥,因连年涨水,淹死人时有发生,后改建为木桥。清同治十一年(1873年),乡人自愿捐资捐料,修建成了今天人们看到的风雨廊桥——姊妹桥。桥身高3.5米,宽4米,长18米,全部由10厘米粗原木并排密集为梁,上面铺设桥板,经久耐用,非常结实,人字房架的桥身,全系穿榫而成,盖上小青瓦,桥的两端建有两叠水的牌楼,向北面的牌楼正面中间雕有双凤朝阳的浮雕图案,两边挑坊上刻有卷草花纹。桥的南端正中刻有二龙抢宝图案,桥上金公柱刻有云纹雕花,造型优美,十分古朴深厚。
传说很多年以前,当地有一孪生姊妹,长大后出嫁,舍不得离开乡亲,立誓要为家乡做一件好事,年年上山种树,树木长大后用来修建大桥。这件事感动了山神,有—天姐姐与丈夫上山栽树,路过一口水井时,发现井里有一根圆木冒出来,夫妻便将它拉出来,但拉出一根又冒一根,一连拉了一百根,当他们说修桥够用了时,井里不再冒木头了。也是在这一天,妹妹与妹夫干活下山路过一岩洞时,发现岩缝中夹了一根圆木,他俩便将这根圆木拉出来,但拉出一根又冒出一根,两人说修桥够用了时,岩缝不再冒木头了。她们将木头拉到河边,根据地形各自造了一座样式无异的木桥,后人称这两座桥为姊妹桥。
姊妹桥选择的位置得天独厚,一般的廊桥都在拱桥上建造,而姊妹桥则在梁桥上构建,整座桥的结构沿用川西民居建筑方法,全是穿榫连接而成的木质结构,不见一钉一铆,是一个整体的受力结构的纯木桥,承载力之大,在其他地方很少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