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如果一个人能够使心灵不受到类似饥渴那样的妨害,就不会失去选择力和辨别力,就会对各种思想意识和观念有所认识,有所鉴别,从而选择吸收、消化适合自己的部分,使之成为充实自己的精神营养。
如果能够做到这样,即使自己有不及他人的地方,那也很容易迎头赶上,没有什么值得忧虑的。
为了避免自己的心灵受到类似饥渴那样的妨害,我们没有其他方法,只能使心灵经常吸收养分,就像我们平时不口渴也喝茶滋润,不饥饿也按时吃饭补充养分一样。这样,我们的心灵就不会空虚,就不会饥不择食、渴不择饮,更不会囫囵吞枣,消化不良。
回想前些年解放文化的时候,读书人如饥似渴,同时西方各种思潮纷至沓来,“你方唱罢我登场”,大学生们不辨古今,不管倾向而一股脑儿吸收,今天是尼采、叔本华,明天是弗洛伊德,后天又是萨特、海德格尔。如此等等,简直就是饥不择食,渴不择饮。
所以,心灵的修养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和身体的营养一样,不能拔苗助长,也不能使之饥饿干渴而缺乏养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良性发育,茁壮成长。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身心都健康。
【原文】
孟子曰:“有为者辟①若掘井,掘井九仞②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注释】
①辟:同“譬”。
②九仞:仞:同“用”,古代量词,一用六尺或八尺,九仞则相当于六七丈。
【评析】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同样的道理,“为井九仞”也可能功亏于最后一仞。不管是一仞还是半仞,一旦功亏,都是半途而废,留下的只是一口废井。
孔子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而覆一篑,进,吾往也”(《论语·子罕》)进退成败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孔子对弟子颜渊的精神最赞赏:“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同上)颜渊开始之后就没有停止过,当然也就不会“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就不会出现因为“掘井九仞而不及泉”就停止的现象。
所以,孔子也罢,孟子也罢,都很赞赏积极进取精神,反对半途而废。时至今日,儒家先贤所着力推崇的这一种风范仍然对我们有激励价值。
【原文】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①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悌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注释】
①不素餐兮:引自《诗经·魏风·伐檀》。素餐:白吃饭。
【评析】
上文与孔子所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论语·卫灵公》)和孟子自己所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食于人”(《滕文公上》)的意思是一样的。三者都强调了社会分工和脑力劳动对社会的重要贡献。
在今天,不会有多少人会提公孙丑所提的这类问题了。但二十年前,我们时常可以听到送公粮进城的公社社员骂街的声音:“俺农民伯伯不种出来,你们城里人吃啥?”理直气壮,字正腔圆。二十年前如此,那两千年前呢?
想一想吧,我们也许就可以理解孔子、孟子为什么要反复讲这个道理,虽然在今天看来这个道理是非常简单的。
【原文】
王子垫①问曰:“士何事?”
孟子曰:“尚志。”
曰:“何谓尚志?”
曰:“仁义而已矣。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居恶在?仁是也;路恶在?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
【注释】
①王子垫:齐王的儿子,名垫。
【评析】
所谓“大人之事备”实际上是指大人已经很有修养了。这里的“大人”指一般意义上的君子,也就是士人的意思。
“士尚志”,士人的修养就在于提高自己的志行,使自己高尚。而高尚的标准就是“居仁由义”。这一段其实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东西,还是强调士人作为一个特殊阶层的修身精神,也就是孔、孟所一贯呼吁的“仁义”。
不过,“士尚志”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对士人的要求,给人的感觉就好像是士人的“工作”就是“尚志”然后施行仁义,如果失去了这一点,士人就好像不能称其为士人了一样。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世的读书人,以至于他们一直把“尚志”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把“仁”、“义”作为最基本的道德品质。因此“尚志”成为儒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也为人们所熟知,甚至有很多人把它作为名字所采用。
【原文】
桃应①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②也。窃负而逸,通海滨而处,终身忻③然,乐而忘天下。”
【注释】
①桃应:孟子的学生。
②敝屣(xǐ):破鞋子。
③忻(xīn):同“欣”。
【评析】
就像我们今天有人问:“母亲和妻子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哪一个?”或者问:“妻子难产,母亲和孩子只能保住一个,你保哪一个?”一样,上文也是一个典型的道德两难的问题。
一方面,“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皇亲国戚犯法也应与老百姓一样受罚。
所以才有孟子的回答:“执之而已矣。”
但另一方面,如果坐视不管出事的父亲,这又不符合孝道。对一般人来说,这就叫做“忠孝不能两全”,对舜来说,这个道德难题叫做“公(或法)孝不能两全”。我们该怎么办呢?
孟子的解决方法就夸张了,“舜视弃天下犹弃敝屣”,连天子之位都不要做了,弃官救父,隐居海滨。他也因此而改变了自己一生的道路。
在孟子看来,为了做到公孝两全,也的确只有这样做:一方面,作为天子,在天子之位上,只能下令让司法官去逮捕作为罪犯的父亲;另一方面,抛弃了天子之位,他便只作为儿子,故而铤而走险,冒死救出父亲,隐居海滨,奉养父亲,不会因失去天子之位而感到遗憾。
在今天,我们对这个两难问题的回答可就不一样了。因为,我们今天在很大程度上已把个体行为的“孝”归结为私人问题了(虽然在总体上说“孝”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所以,“公孝不能两全”就成了“公私不能两全”。如果是这样,那就不难解决了,至少在理论上不难,虽然在情感上还不忍。
更何况,在今天,会有几个人为了父亲而“弃天下”呢?莫说“弃天下”,就是放弃一个局长、处长的官位也舍不得,多半是为了自己的前程而选择放弃父亲。更何况,即便不是为了前程,仅仅因为父亲低微,父亲穷酸而放弃他们的,也大有人在。在这种情况下,这个问题对这种人根本就没有什么“两难”。
回到原文,值得我们一提的是,所谓“瞽瞍杀人”等等,当然只是一种假设,就像我们今天的法律知识竞赛假设一些案例一样,并非在舜做天子的时候他父亲真的杀了人,他也并没有因此而偷偷携父亲而逃,像一个被通缉的犯人一样隐居海滨。如果真有这样的事,那舜的气度我们倒应该特别欣赏了。什么气度?进为天子,退为逃犯,隐居海滨而“终身忻然,乐而忘天下”。这种能进能退,“视弃天下犹弃敝屣”的气度,尤其是终身“忻然”,“乐”而忘天下的乐观通达,真不是等闲之辈所能比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舜能成为圣贤是理所当然的。
“言必称尧舜”,当然,孟子把尧舜理想化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原文】
孟子自范①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体,大哉居乎!夫非尽人之子与?”
孟子曰:“王子宫室、车马、衣服多与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况居天下之广居②者乎?鲁君之宋,呼于垤泽之门③。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声之似我君也?’此无他,居相似也。”
【注释】
①范:地名,故城在今山东范县东南二十里,是魏国与齐国之间的要道。
②广居:孟子的“广居”指仁。如《滕文公下》所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
③垤(dié)泽之门:宋国城门。
【评析】
意识由存在决定,而地位则会影响气度。
不仅气度,就是一般的气质、思想观念等,也都会影响地位。
所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莫说王子的气度与一般人本来就不一样,就是原本为平民老百姓,甚至出身苦寒低贱如替人看牛放羊的朱元璋,一旦地位改变,做了天子,那气度与精神风貌也会从地下到天上,这就叫做“居移气”。
当然,有所影响,有所改变并不意味着主体自身完全不起作用,像“环境决定论”者所认为的那样,人也会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事实上,我们也看到,有不少的人后来做了皇帝,贵为天子,但怎么也改不了早年做平民、做农民时的习性和脾气,甚至一些特殊的喜好,这就是主体自身的能动性在起作用。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叫做“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所以,一方面,我们不能只看到环境地位对人的气质、气度的重要影响,但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忽视主体自身的作用。
就文章来说,孟子之所以喟然而叹“大哉居乎!”,强调“其居使之然也”,其实是为了引出“况居天下之广居者乎”这一句话,是要求大家“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滕文公下》)处在“仁”的地位上。而要做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选择“仁”的地位,就不能离开主体自身的作用。这正如孔子所说:“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里仁》)一方面,居住在有仁厚风气的地方才好,但另一方面,“择不处仁,焉得知?”就是说这种地方离不开人自身的选择。
在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孟子是“祖述仲尼之意”,虽然与孔子“里仁为美”一章的表达方式完全不同,但其思想却是一脉相承而贯通的。“孔家店”的大小老板前后相隔百年,其配合却是非常默契,后世之所以用“孔孟之道”合称二人的学说,正是体现了这种默契配合。当然,所谓配合默契,所谓相互合拍,其主动的方面只可能在于其后的孟子了。在孔子自己,可不知道在他的身后还会有这样一个深得他的意旨甚至超过颜回的“私淑弟子”。而如果他真的有什么“圣灵”,那还不知道有多么欣慰哩。起码可以抵消他“累累如丧家之犬”的劳顿和遗憾,抵消他奔走列国的艰辛。
言归正传,无论是孟子这一章,还是孔子“里仁为美”的那一章,都是我们进行社会学研究、历史人物研究的参考资料,又是教育学研究的资料,对于学校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尤其是在家长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上。
【原文】
孟子曰:“食①而弗爱,豕交之也;爱而不敬,兽畜之也。恭敬者,币之未将②者也。恭敬而无实,君子不可虚拘。”
【注释】
①食:动词,使之食,引申为奉养。
②币:指礼物;将:送。
【评析】
“养而不爱如养猪,爱而不敬如养狗。”
这两句话具有特别的警醒作用,尤其适用于我们在奉养老人时。
一方面,我们常常看到、听到新闻媒介报道的各种各样对老人大不敬的行为,有时不仅是不敬,甚至都不愿意赡养他们。在孟子看来,我们不仅应该赡养,而且应该满怀爱心,恭敬有礼地赡养他们。如果不是这样,那你赡养老父老母和养猪养狗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的老父老母如猪狗,那你自己不也是猪狗一样没有人性了吗?何况,如此下去,你自己恐怕也免不了会被下一代当猪狗养。
另一方面,我们也知道,现在很流行饲养宠物,一条爱犬动不动就上万元人民币,甚至有的翻上十倍、几十倍的。所以,有了今天养狗成风、“炒狗”成“疯”的现象。有的人,把狗当作心肝宝贝一般,不仅“养而有爱”,而且还同桌吃“饭”,同床睡觉,恭敬有加;甚至,有的狗吃得比主人自己好,睡的地方也比主人自己睡的地方还要舒服。可见,这已超出了孟子的想像范围,不是“爱而不敬,兽畜之也”,而是“兽畜之也,爱而有敬”了。养狗尚且能够“爱而有敬”,何况奉养自己的父母呢,这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了吧?但遗憾的是,从报道中我们看到,奉养父母“爱而不敬”的人还的确不少。对这些人来说,他们已不是“爱而不敬,兽畜之也”,而是“爱而不敬,不如兽畜”了。换句话说也就是他们待自己的父母连狗都不如。依照我们前面的推论,那他们实际上是把自己也看如猪狗了,或者,干脆说,他们的行为连狗都不如了!
说到这里,必须郑重声明,我们在这里只是理解发挥孟子所说“养而不爱如养猪,爱而不敬如养狗”的意思,绝不是专门针对饲养宠物和“炒狗”的人。我们在此特此声明,以免引起误会。
总起来说,这一章对我们提出一个对待父母的态度问题,也就是“孝”的问题。在一般认为“孝道”已淡漠的今天,这个问题在社会生活中当然已没有孟子时代那样举足轻重。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在对老人的奉养漏洞百出的时候,而且,在世人对这方面的问题日益关注的时候,孟子的论述不是警醒了我们吗?
【原文】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①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②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注释】
①财:通“材”。
②淑:通“叔”,拾取;艾(yì):同“刈”,取。也就是说,淑、艾同义。“私淑艾”也就是“私淑”,意为私下拾取,指不是直接作为学生,而是自己仰慕而私下自学的。这也就是所谓“私淑弟子”的意思。
【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