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父母要懂心理学
8617500000007

第7章 教你提高孩子的情商——情商教育中的心理学(1)

情商(EQ)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爱情、婚姻、学习、工作、人际关系,以至整个事业成败得失状况。情商是人生成就的真正主宰。但是许多年来,大多数父母都认为孩子多识些字,多背些诗,多认些数就行了,以后又为孩子上学能否得高分而或喜或忧。其实,这是陷入了一个教育的误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认为“情商是决定人生成功与否的关键”。所以,父母有必要培养孩子的情商,从小对孩子进行情商教育。

情商与智商均衡发展是最理想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情商甚至比智商更重要,随着未来社会的多元化和融合度日益提高,较高的情商将有助于每个人获得成功。

情商是Emotional Quotient的英文缩写。他的汉语意思是情绪智慧或情绪智商,简称为情商(EQ)。

过去大家对智商比较熟悉,那是指一个人的智力高低,可以通过智商测验来做出评定。通常认为智商高低与一个人的发展成就是密切相关的。然而现今这种观点被认为是片面的。西方的一些心理学家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情商进行了研究,大量的研究显示,一个人在校学习成绩优异(智商高)并不能保证他一生事业成功,而一些情商很高的人则必定会成功。有的学者提出,智商决定人生成就的20%,情商决定人生成就的80%。

美国作家丹尼尔·古尔曼在《情感智力》一书中强调了培养一个人情商的重要性,他认为一个人如果想要获得成功,除了需要有良好的智力外,拥有良好的情商也至关重要。

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作为父母应该说成功了一半,把孩子教育成才才是全部的成功。但几乎大多数父母都没有系统学过如何用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去帮助孩子,所知道的教育方法大多数是由父辈教给的,情商教育的方法和技巧也只知道“皮毛”,现代社会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没有条件让父母拿孩子去做教育试验,教育失败就是全部失败。孩子每天都面临着来自各方面的负面影响——学业压力、同伴相处的压力、父母和老师的压力、社会压力等,孩子不知道用什么技巧去应对这些压力,而父母也没有具体的方法教给孩子,孩子在自己的世界中探索,得不到帮助的孩子出现了让父母着急和痛心的情商弱项行为。

情商是伴随着人的身心发展和交往活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的。在各个不同的年龄发展阶段,人们的情商发展水平和表现形式有所不同。

据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三四岁时,是情商发展的关键期,幼儿脑重量会长至成人的2/3,其精密的演化是一生中最快的阶段。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尤其是情感学习能力,也在这个时期得到最大的发展。6岁以前的情感经验对人的一生具有恒久的影响,一个孩子如果此时情商出现问题,以后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将很难把握机会、发挥潜力。可以说,他这时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所以,在幼儿阶段进行正规、系统的情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情商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简要地可概括为五个方面:

一、认识自身的情绪。时时处处能非常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状态,只有正确地了解情绪,才能主宰生活。

二、妥善管理情绪。在对情绪自我认知的基础上,能把情绪保持在适度、适时、适所的状态。

三、自我激励。无论遇到怎样的艰难,陷入怎样的困境,总能鼓动自己振作精神、奋发向上,始终保持高度热忱、乐观的驱动力。凡能自我激励的人做任何事成功率都比较高。

四、认知他人的情绪。会从细微处觉察识别他人的情绪,善解人意。这种人特别具有同情心,而同情心为他们提供了良好的人际基础。

五、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充分掌握这项能力的人会有好人缘,在复杂的群体中能与人和谐相处,被人推崇,常可成为领导者。

情商的培养比智商的培养更具有可能性和可训练性,而且越早培养效果越明显。所以,当父母在为孩子设计未来发展的蓝图时,应首先从提高孩子的情商做起,让高情商成为孩子人生画卷中最绚丽多彩的一部分,帮助孩子走向成功的未来!

【育子点拨】

既然对孩子的情商教育如此重要,父母该如何培养孩子的高情商呢?

1.父母要提高自己的情商

情商高的父母对孩子的情商培养有着积极的影响作用。因此,要想培养孩子的情商,家长必须先培养和提高自己的情商,家长如果能够以身作则地教会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这个孩子在今后成功和幸福的路上就已经走出了非常坚实的一步。

2.父母要建立和谐的家庭人际关系

家庭是培养孩子情商的第一所学校。无数研究表明,父母对孩子的情感生活有着长远而深刻的影响。和谐的亲子关系是家庭中的重要关系,它能使孩子身心和情绪得到健康的成长与发展。如果孩子失去父母的关爱,长期处于孤独、被冷落的状态中,那么在以后的生活中他们会表现出孤僻、胆怯、对抗、攻击等不良的心理表现。因此,父母要学会爱孩子,爱是情感交流的基础。

3.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

孩子到了5、6岁时,就开始对身边的事物表现出喜欢或不喜欢的态度,对自己偏爱的事物自然就充满了好奇心,好奇心得到满足,必然带来兴趣并产生情感。所以,激发和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爱好,对孩子情商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4.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

自我控制能力是指个体为了实现预定的目的或目标,自觉地调控或制约自己认识或行为的一种能力。自制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人的身心和情感发展水平。

5.加强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社会性是指人们之间的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掌握和遵守行为准则及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过程。孩子的社会性发展需要更长的时间。孩子从3岁开始,非常喜欢同身边的小伙伴一起玩耍,这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萌芽期;4岁的孩子就喜欢帮助父母做些小事情,喜欢听到父母的表扬;5、6岁的孩子情绪比较稳定,能够和别的孩子一起做游戏,并愿意帮助他人。在社会性的活动过程中,孩子的独立性增强,注意处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注意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社会性交往的目的日益明确,并能重视遵守活动规则。

【教育箴言】

在社会中,表面上看是孩子与孩子的竞争,其实,在孩子的背后,是家庭环境和家长素质的竞争。在现实中要让孩子获得成功,家长大多想到的是教给他们各种技能,事实上太多的教育使得孩子的道路越来越窄。孩子天生就有着最大的学习潜能,我们的教育如果能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就是最大的成功。

能力的发展与意志性格分不开,没有坚强的动力,没有执着的精神,没有克服困难的毅力,没有勤学苦练的意志,能力就难以发展,学什么、干什么都难以达到目标。

目前,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有一种倾向是颇令人担忧的。不少家长认为,如今条件好多了,孩子又是独根独苗,无论如何不能让孩子吃苦受累了。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们尽其所能从各方面满足孩子的需求,包括一些不必要的甚至是无理的要求,代替孩子完成一些理应由他们自己完成的事情。

心理学原理有一个观点认为,人如果长期生活在一种“特别幸福”的“空间”里,就会造成“健康心理过剩症”。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对幸福的感觉明显降低,二是特别害怕、不愿接触人世间的艰难困苦,甚至会将一些平常的事也误认为是过于困难而神经过敏。我们不能否认,艰难困苦是生活中的客观存在,谁也没有本事消灭它或者回避它。今天,家长也许有能力帮孩子克服一些,那么,将来呢?能让孩子永远不离开自己吗?

另外,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往往是在幼年时期形成的,一个从小就畏惧困难的人,很难设想他能经受生活中的磨难。因此,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培养孩子战胜艰难困苦的意志和能力,远比亲自为他解决一些困难意义重大得多,也就是说,应该教育孩子自觉学会正确对待困难,战胜它,而不是消极地摆脱它、回避它。

一个小女孩,被送进了一所寄宿制学校。第一天就哭着喊着要回家,她在教室里闹,她妈妈在教室外掉眼泪。星期五接回家去,孩子说再也不去学校了,甚至扬言:“再送我去,我就自杀。”妈妈心软了,就找人商量,是否换一所非寄宿制学校。别人劝她,不要过于心疼孩子打退堂鼓,要教育孩子向别的小朋友学习,一旦合了群,就会习惯的。星期一父母坚持把孩子送去了,孩子虽然哭闹,见到老师好了许多。等到星期五再接时,情绪基本正常。一个月以后,孩子总是高高兴兴上学去。假如当初这位父母出于心疼,迁就了孩子会是什么结果?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其意就是说要让一个人挑起重担,必须让他的身体和意志受到磨炼,让他的筋骨受到劳累,让他的肠胃挨些饥饿,让他的身体感到空虚困乏,让他做事不能轻易达到目的,这是为了激励他的上进心,磨炼他的忍耐力,增强他的各种本领。

【育子点拨】

一个人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决定其是否具有成功的人生。从小培养孩子的坚强意志会让孩子受益无穷。那么,父母该如何做呢?

1.从小事做起,磨炼孩子的意志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小事做起,持之以恒,是磨炼意志的好方法。着名文学家高尔基说:“哪怕对自己一点小的克制,都会使人变得强而有力。”因此,家长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要从孩子“小的克制”入手。

从小事做起,只是起点。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要随着孩子的成长和进步,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从低到高地磨炼孩子。当孩子能够迎接越来越大的困难挑战的时候,一个意志坚强的孩子就站在家长面前了。

2.教育孩子学会“跟自己作对”

人贵有自知之明,要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意志品质的水平,发现自己的不足。有志气的孩子,应该充满自信地对自己说:“我就不相信我不能改正缺点,别人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别人做不到的,我要争取做到。”

大家知道,“劳其筋骨”是磨炼意志的重要方法。让孩子做一些艰难的劳动、体育活动,能使孩子变得坚强。如长途远足、爬山、跑步、游泳、较重的劳动等等,可供选择的方式很多。家长要指导孩子选择,关键在于坚持。

学会“跟自己作对”,要避免盲目性,不能冒险,不能脱离实际。要教育孩子:明确行动的目的,选择适合的内容和方式,一旦行动,不达目的不罢休。

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尤其需要家长的榜样力量。如果家长懒懒散散,生活懈怠,做事没有信心,经常半途而废,是难以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的。

【教育箴言】

要让孩子在正路上闯,不能老让他们像小鸡似的在老母鸡的翅膀底下,那是一辈子没出息的。

——朱自清

让孩子自己去打江山。当他们具有一定能力时,就要把他们推向社会,经历风雨,见识世面,把他们锻炼成才。

李嘉诚是香港家喻户晓的人物,他很重视对两个儿子的培养教育。他要求儿子生活上勤俭节约,不求奢华;事业上注重名誉,信守诺言。他特别教导儿子要考虑对方的利益,不要占任何人的便宜,要努力工作。两个儿子都以优异的成绩在美国斯坦福大学毕业了,想在父亲的公司里施展宏图,干一番事业,但李嘉诚果断地拒绝了:“我的公司不需要你们!”兄弟俩都愣住了,说:“您那么多公司不能安排我们工作?”李嘉诚说:“别说我只有两个儿子,就是有20个儿子也能安排工作。

但是,我想还是你们自己去打江山,让实践证明你们是否有资格到我公司来任职。”

兄弟俩去了加拿大,李泽钜开设了地产开发公司,李泽楷成了多伦多投资银行最年轻的合伙人。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把公司和银行办得有声有色,成了加拿大商界出类拔萃的人物。在港的李嘉诚也常常通过电话对兄弟俩嘘寒问暖,想要提供帮助。但兄弟俩却总是坚持任何困难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力量来解决。

当然,李嘉诚也不过是想试探一下,并不是真的要帮助他们。父亲的这一点,是兄弟俩最为熟悉的了。即使真的求父亲帮助解决困难,也是不可能的。这似乎有些冷漠得不近人情,但是兄弟俩一点儿也不怪他,他们懂得父亲的良苦用心。李嘉诚的“冷酷无情”,把孩子逼上独自打江山之路,造就了他们勇敢坚毅、不屈不挠的人格和品性。

日本思想家福泽渝吉说:“教育就是授人独立自尊之道,并开拓躬行实践之法。”陶行知说:“让孩子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才是英雄汉。”然而,现在有很多家长“心太软”,对孩子的一切都要大包大揽,进行“全方位”、“一条龙”、“系列化”服务。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白天接送,晚上陪读,直至填写志愿,“设计”前程。孩子们成了“抱大的一代”,如同温室中的花朵,患了“软骨症”,见不了世面,经不了风雨,应对不了挑战,实在令人担忧。因此,如何培养孩子的挑战人格,成为家长重要的必修课。

【育子点拨】

李嘉诚的良苦用心,磨砺了孩子的意志,陶冶了孩子的道德情操,丰富了孩子的阅历。他把生存的本领和做人的道理教给孩子,这是送给孩子的一笔最大、最丰厚的财富。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让孩子独自去面对挑战呢?

1.帮孩子树立目标

孩子一旦有了自己渴望实现的目标,就会产生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动力。有了这种动力,孩子就会获得成功。

2.给孩子以鼓励和支持

当孩子遇到挑战想要退缩时,父母应该对孩子进行鼓励,让孩子再继续坚持下去,而且在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最好不要插手,让孩子自己去努力解决。同时,也不要对孩子说些消极的话,比如“怎么这么长时间你还没有做好,真是笨!”等,这些都可能使孩子放弃独自解决问题的念头。

3.为孩子安排一些活动

父母可以为孩子安排一些活动,和孩子一起把困难摆平,把事情做好。由于能和父母一起面对困难,孩子会保持很高的积极性,但是在活动中,父母牢记不能让孩子产生依赖性,应鼓励孩子自己去完成。

4.设定的困难要适度

给孩子设定的困难要适度,不能过难,以免让孩子失去信心。而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逐步增加难度,必须让孩子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他才会继续迎接新的挑战,而不能一开始就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

5.对孩子要敢于放手

许多父母对孩子非常疼爱,不想让孩子受苦。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孩子如果受了点小伤,父母不要大惊小怪,那样会对孩子造成心理暗示,孩子也会惊慌失措,经不起挑战与打击。日常生活中,受点小伤在所难免,不要让孩子产生畏惧感。

6.必要时给予帮助

当孩子无论如何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时,父母就要给孩子必要的帮助,而这种帮助是方法,而不是答案。在帮助孩子时要注意时机,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否则孩子会失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