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大危局
8623000000012

第12章 柳传志:老骥伏枥的悲怆(1)

在完全退休前,柳传志还有一个更大的危局需要解决,这就是:联想集团的整体战略规划是什么?联想的未来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联想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模糊的,或者说是缺失的。一位联想内部人士承认:“现在联想的问题在于没有‘长指’,创新、供应链或者品牌都不行。”

“现在退下来,肯定是一个非常好的时候。”

2011年11月2日晚间,在联想集团媒体沟通会上,柳传志向媒体记者宣布,他“又退休”了。

这是一个可以预期的结局。这次的“退休”比他2005年第一次“退休”时显得从容,这种从容体现在联想的业绩上。从2009年巨亏到2011年单季净利1亿多美元,且手握几十亿美元现金,相比2005年重金蛇吞象引发诸多不确定性,柳传志此次退出留下一个相对确定的联想。

但是,没有谁能保证,他不会再次回来,连他自己都不能。

柳传志说,现在退下来是最佳时刻,但是言谈中透露的担忧、不放心让大家看到了——柳传志是放不下联想的,现在也绝不是所谓的最佳时刻,而显然柳传志也是知道的。

应该说,柳传志的再次复出确实留下一个“相对确定“的联想,但却不是一个真正成功的联想。因为,截至目前,它还没有一个十分清晰的发展目标。而他不能说,却又不得不担心的或许是杨元庆作为联想一把手,能否有效打造一个“成功的联想”。事实证明,杨元庆2005年开始主掌联想的4年,差点要了联想的命,这让“联想是我的命”的柳传志不得不重新出山。

而实际上,以PC为主业的联想集团只是柳传志操心的一小部分。从1984年组建联想到2011年的“第二次退休”,柳传志已经辛勤耕作了27年。从2000年后,为了联想,也是为了几位心腹爱将,他把联想一分为几,希望早点过上休闲的退休生活,然而,事实却让他很失望,数年下来,几位心腹爱将都让他不那么省心,结果,一分为几的联想,最终全部还是都有柳传志掌舵,联想从PC商一跃成为投资、房地产等横跨多个行业的“大联想”联合舰队。而这,进一步加大了柳传志找到合适接班人的难度。

现在,对于柳传志来说,最需要的是一个能够像他这样统帅“大联想”全局的新元帅,一个能给“大联想”这艘航向开始有些迷茫的大船带来全新战略规划的新统帅。

但是,这个人到底谁会谁?

面对业已无数次媒体对这个问题的提问,柳传志都是顾而言他,不予明示。

或许,在他心里,也还没有最终的答案。

这正是柳传志的苦恼所在。

2006年年中,柳传志应邀参加公司退休老总们的旅游活动,第一站是成都武侯祠。

当时正是春和景明,到处郁郁葱葱,然而,柳传志瞻仰的心情却并不轻松。

祭祀的是诸葛亮,心中映衬的却是自己。

想当年,诸葛亮计出奇谋,三分天下;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千百年来,他是作为智慧与道德双重象征留在中国人心目中的。然而,他不仅没能实现匡复汉室的理想,而且蜀国还是三国中最先亡国的一个。

为什么诸葛亮会是这样一个结局?整个过程,柳传志都在反复思考这个问题。

柳传志认为,诸葛亮之败,固然有当时复杂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的很多因素,但其培养人才不力肯定是主要原因之一。

在中国企业界,柳传志的人品可与诸葛亮媲美,智慧与道德双重。

在用人方面,自幼熟读三国的柳传志试图跳出诸葛亮的短板。

但是,许多时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所谓,知易行难。

这就是性格决定命运。

柳传志没有像诸葛亮那样事必躬亲,但却始终紧紧拽着大联想这辆马车的缰绳。

联想26年,所有关键性的人物,在柳传志“大联想”的布局当中,每个人的命运莫不如是,这好像就是他们难以逃避的宿命。

他曾经很重视培养顺驰集团创始人孙宏斌,但最终却以悲剧收场;2000年后,联想分拆,他有意留更多的时间让杨元庆和郭为好好表现,但最终也都令他失望;接下来还会有谁?朱立南?赵令欢?陈国栋?

柳传志已经没有更多的选择对象,但是,他们每一个人无疑都是一员虎将,却又都难以像柳传志这样驾驭其他人。

对于联想来说,不管是过去,现在,或未来,永远都是柳传志一个人的联想。

“杨元庆、郭为那个时候,公司人少,他们又特别出类拔萃,很快进入重点培养对象。但今天有这么多年轻人,怎么选择,倒是我很费脑筋的课题,是我最重要的事。”

柳传志一直很重视培养接班人这个问题,但是,却不料陷入更大的泥潭。

早夭的接班人

曾经,顺驰集团创始人孙宏斌是柳传志最为心仪的接班人选。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在柳传志等一批老员工的打拼下,联想已经积累了不小的财富,同时,也伤员满营,主要靠中科院人员组成的公司班子拼下去的意志力和战斗力都大大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柳传志开始谋划联想的未来,明智地作出抉择:大量启用年轻人。

就这样,1988年,在柳传志提着30万港币到香港成立合资公司之前,他特意对北京的几位管理层发了话,联想从今开始不仅要大量招聘年轻人,而且要大胆提拔年轻人,提拔错了不是错,但是不提拔、不培养却是大错。

于是,一大批刚刚毕业不久或者还没有毕业仍在实习期的年轻人加入了联想,而且就像打了激素一样飞速的成长。

1988年5月,联想第一次公开招聘员工。在来自全国的500个应聘者中,58名员工被录用,这其中包括杨元庆和神州数码老总郭为。

不过,当时最先脱颖而出的却是孙宏斌。

根据资料显示,1963年出生的孙宏斌先在武汉读了大学本科,接着在清华大学读了研究生,所学的专业都是水利。从能够得到的信息看,孙宏斌的身家不是什么显赫人家。

孙宏斌进入联想后,凭着热情与蛮劲,干得风生水起,这使他很快赢得了柳传志的信任,并有意着力培养。

一个细节是,那时的孙宏斌还远没有后来做房地产时的言语如刀锋般犀利,虽经清华大学学习多年,却还满口山西腔,一开口就要被人笑话。柳传志本人能言善辩,也喜欢会说话的人。为了让孙宏斌锻炼口才并且去掉那嘴山西口音,有一个时期,他逼着孙宏斌每天讲个故事。

在孙宏斌的身上用这番工夫,就表明他对这个年轻人有着极大的信任和期待。1989年10月,孙宏斌即被任命为联想企业部经理,负责开拓北京以外的市场。

多年以后,柳传志在谈及孙宏斌的功绩时说:“从1989年10月份起,企业部建立了13个独资分公司,营业额据报达到了2400万。在解决干部的配备问题上,他们有创新思想,敢于进有能力的人,这对于我们有震动,有思想突破。”

柳传志对孙宏斌的期望,还可以从另外一件事情上得以印证。当时,孙宏斌管理的企业部业务快速发展,与其他部门尤其是联想的老同志发生诸多摩擦。为了支持孙宏斌,柳传志痛下决心,合并部门,北京以外的18家分公司统一归孙宏斌管理。

孙宏斌被寄予厚望,俨然就是联想的接班人,柳传志多次在公开场合赞扬孙宏斌,为其树立权威。

这时,正少年得志的孙宏斌,肯定没有想到自己以后竟然会和房地产行业结缘,肯定也没有想到,自己人生最大的劫难正在不久后,张开血盆大口等待着他。

1990年3月的一个早晨,柳传志在香港一觉醒来,就发现一期新的报纸放在自己案头。它叫做《联想企业报》,但它显然不是自己写发刊词的那份报纸。

这是孙宏斌领导的企业部办的报纸,也可以叫做企业部机关报,这让柳传志很不舒服。头版刊登的“企业部纲领”更是让他难以置信,比如第一条就是“企业部的利益高于一切”,以下还有企业部经理拥有“分公司经理任命权”等。

孙宏斌手下的人都很年轻,铁板一块,非常抱团儿,按照柳传志的定性,孙宏斌已经有搞“帮会”的嫌疑。

这是柳传志不能允许的,他赶紧从香港回到北京。不过,这时的柳传志还是认为孙宏斌是可以“挽救”的。他找到孙宏斌,让孙宏斌把几个吵得凶的下属开除。孙宏斌不同意。类似的谈话进行过几次,孙宏斌的态度都很坚决:不同意。最后一次,柳传志说:“小孙,你是要我,还是要这几个‘青瓜蛋子’?”

“我要‘青瓜蛋子’,”孙宏斌回答的干脆利落,“柳总,开除他们的理由不充分,这么做,我在这个部门还有什么威信?

不是他们不能开除,是不能因为这件事就开除。只是给你提了点儿意见嘛。”

柳传志意识到,必须快刀斩乱麻,赶快处理孙宏斌了。

因为这时,他得到了一个可怕的信息。孙宏斌和他的手下在北京大学勺园聚餐,饭局上大家的情绪很激动。在联想2004年作出的《联想就孙宏斌事件的说明》里,提到“当时在孙宏斌的团队中有一些人存在着更为严重的问题,他们放言要将公司的款卷走”。

很多年后,孙宏斌依旧坚持说,当时,“卷款逃走”之类的话他手下很多人在很多地方都说过,在勺园餐厅也说了,但孙宏斌自己没有说过,也从来没有这样想过。

尽管孙宏斌始终否认自己有另立山头的野心和打算,这属于心证,自说自话,谁都无法求证,但确实的是,此时的孙宏斌已经在联想赢得了众多少壮派的支持,开拓了联想的国内市场,山头已经竖起。

不过,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孙宏斌是一个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领导者。多少年后,孙宏斌创办了顺驰,后来尽管顺驰被出让了,但曾经在顺驰做过的人,绝大多数还是都说孙宏斌的好话,非常认同孙宏斌的理念和热情。而现实中,多少企业完蛋后,员工们离职了都是对老总恨之入骨、骂声不绝,能做到孙宏斌这样的,比较少见。

但此时的柳传志第一考虑的是公司的安全,绝对不能出乱子的。

不过,这时的柳传志依旧想和平解决问题。毕竟,拿掉孙宏斌,无疑是从他心头挖去一块肉。

柳传志找到孙宏斌,做最后的和平解决努力:“我们都是能力强的人,我领导不了你。咱们好合好散,联想的分公司你随便挑一个,你自己去干。”但孙宏斌拒绝了:“不必了,柳总,我才26岁,我可以从头再干。”

这句话可能更大程度地刺痛了柳传志。

第二天,也就是1990年5月28日,孙宏斌被北京海淀警方刑事拘留。10天后,被正式逮捕,案由是挪用公款。

据报道,当时孙宏斌的几个铁杆,还打算闹事,把孙宏斌劫出来。还有一个铁杆当时还天天跟着柳传志,要为孙宏斌报仇雪恨。这不得不让人感慨,能让下属产生这样的归属感,孙宏斌领导力可见一斑。

柳传志曾评价说:“人才分三种。一种是自己可以干成一件事,一种是可以带领一批人干成一件事,第三种是能审时度势,能一眼看到底。第三种人很少,孙宏斌就属于第三种人。”

但是,为了联想的安全,他却不得不把孙宏斌送进大狱。

当然,孙宏斌和柳传志的故事并未到此结束,两个强人的一生都将深深受此事件影响。

郭为上位

孙宏斌黯然收场后,比孙宏斌小几个月的郭为正式受到柳传志的关注。

孙宏斌事件后,联想北京以外的分公司立即成为烫手山芋。

年轻人孙宏斌给柳传志出的难题,柳传志交给另一个年轻人郭为去解决。

时任联想集团办公室主任的郭为马上被柳传志任命为集团公司业务二部的主任经理,全面整顿全国的18家分公司,收拾孙宏斌留下来的“残局”。

杨元庆、郭为和孙宏斌三人,都是硕士研究生,年龄相差不过几个月,但郭为比较幸运,第一次面试他的正是柳传志本人。那时的郭为离毕业还有一段时间,一番简短的交谈之后,郭为还在犹豫,柳传志却已经相中了郭为。

柳传志面试郭为用时30分钟,在匆匆问了郭为几个问题之后,自己却花了20分钟时间向郭为描绘联想的美好前景。

当时的郭为正准备出国。但柳传志告诉郭为,出国并不是一个年轻人追求的最终目标,年轻人的最终目标应该是成就一番事业。

郭为问柳传志,“你们已经把公司做得这么大了,我们还能干什么?”

柳传志说:“现在看来,我们翻过的只是丘陵,你们要攀登的才是真正的险峰。历史的画卷在你们的面前缓缓展开,无比宽广的舞台等待你们去驰骋。”“我们一定会将公司开到美国去,开到海外去,我们会集体出国!”

一番信誓旦旦之后,郭为被柳传志的豪言壮语所打动,研究生还没有毕业就开始了在联想的工作。他先是给柳传志做秘书,由于成功“策划、实施在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联想进军海外誓师会”,一个月之后,成为公关部经理。

这一次却是得罪人的活。这是一个不轻松的工作,郭为要面对的是将要触动一些人既得利益的艰巨任务。

“小心小命!”“把你扔到嘉陵江去!”郭为受到了各种各样的威胁。然而他顶住了各种压力,带领“五人小组”成功查出部分分公司账目混乱、疏于管理的问题。郭为撤换了成都公司总经理,将重庆分公司关门,并为长沙公司和武汉公司换了新的经理。很快,分公司的业务恢复生机。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郭为在联想内部获得了一个“替老板堵枪眼”的评价。

28岁的郭为成为柳传志心仪的另一位接班人,被提升为企划部总经理,进入了11人的总裁室。

郭为开始了“被折腾”的接班人培训生涯。

1993年,联想财务出现问题,柳传志把郭为派去抓财务工作,由郭为提出的“责任会计”概念一直沿用至今。

1994年郭为又被任命为联想集团大亚湾工业投资公司总经理。面对房地产这个全新的行业,郭为受到了很大的挑战,他说“就像把我扔到了一个四面都是玻璃的井里面,我爬也爬不上去,因为很滑,只能自己在那里面想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够帮到你……”虽然任务相当艰巨,郭为还是坚持了下来,并很好地完成了任务,工业园区投资的业务明显好转。

1996年,香港联想出现亏损,柳传志又把郭为调去香港担任香港联想集团副总经理,整顿香港联想。在郭为的整顿下,香港联想亏损情况出现好转。

从1997年起,郭为被任命为联想集团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并兼任联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想系统集成有限公司总经理。

可以说,“被折腾”的过程,从企业文化到管理模式,郭为都做出了巨大贡献。联想令人记忆深刻的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就是郭为创造的。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柳传志把郭为看做是联想的创业者。

然而,世事难料,“后起之秀”杨元庆却最终从柳传志手中接起联想的帅印。

2005年,当联想集团收购IBMPC的新闻发布会热烈举行的时候,会场上没有郭为的身影。作为神州数码的总裁,虽然名义上已经和联想集团彻底“分家”,但骨子里都是流着一样的血液。没有人知道,当柳传志站在台上宣布收购的那一刹那,只能躲在别处的郭为,回想起16年前柳传志在面试他时所说过的话,回想起由他策划并胜利召开的第一次“进军海外誓师会”,会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