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曾说:“投资人问得最多的问题是,你能不能找到最优秀的创业者。他们不怀疑我们会找到优秀的工程师,也不怀疑我们能够找到优秀的产品人才,但是你能不能找到优秀的创业者呢?”
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像所有的创业公司一样,李开复设想的商业模式一开始就碰壁了。在早期,李开复的设想是以自己孵化创业项目为主,却发现,技术人才易寻,创业家难觅。
“前4个月,一个中意的创业者和项目都没有找到。”创新工场的投资经理黄继新说。
在这种情况下,李开复一改招募创业者的计划,直接将工程师培养成创业者,目前有四五名工程师成为了项目经理,甚至是项目的负责人。
也就是说,这些创业者并非一开始就有创业的决心和理念,是“被创业”的。
不过,另外几家创业团队则表示,他们对创新工场所能提供的技术交流平台以及资金是感兴趣的,但无奈对方有自己的标准,他们不希望自己已有的架构被打散重组。
一位未能与创新工场谈妥收归计划的创业者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最有生命力的物种一定不是被圈养出来的,需要自己去摸爬滚打,创新工场也许很好,但他们能提供的帮助我可以找到更好的人来做,而且是量体裁衣。”他认为,每个优秀的团队组织都有着鲜明的先天个性,很难被深度孵化,因此,创新工场可能会吸纳到比较好的团队,但一流的创业者很难选择他们。
也有天使投资人开始怀疑这种对于创业者的集中养殖模式。“试想,将来自天南海北的芒果、石榴、苹果等水果放在同一个‘温室’里能长成好的味道么?”从他接触的各地创业团队来看,地方特色带来的创业团队风格都非常不同,创新工场却试图说服他们统一来到北京进行集中孵化,这显然会遭遇一些抵触。
就像是一个保姆,创新工场目前的主要孵化功能是帮助创业者解决他们无暇顾及的“琐事”,然后再在他们对竞争对手进行弯道超越的时候助力一把。这些服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招人,创新工场有“10万人才库”来供这些创业公司挑选,这是任何一家创业公司都很难企及的条件;第二是对创业计划进行优化;第三则是为其提供品牌及市场资源上的推广帮助,例如“点心”与夏普的合作,基本上由李开复本人一手促成。
于是,创新工场必须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何让这些创业团队在受到帮助的同时,又保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适当保持在中国企业环境中备受推崇的狼性?
事实上,在李开复宣布创新工场的模式时,就有人感叹说:
“真是奇怪,创新这种低概率事件,竟可以批量生产?李开复是否外企待时间长了,脑子有问题了?”
有业界人士就指出:“创新工场是令人尊重的企业,聚集了很多的优秀人才,但我猜测在那里,创业被认为是一个有序的过程,而且使用管理公司的思想来管理这个过程。而我觉得创业是一个无序的、混乱的过程,没有多少放之四海皆准的规律可循。
创业这个东西,没有老师可以完全教会你。对于创业者来说,第一要学习得够快,最好在某些领域比我更强;第二要坚忍不拔,别指望有人罩着你,帮你搞定,遇到问题你得自己扛着,这个企业是你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创业者得面临血淋淋的市场。创业团队要像电影里的敢死队那样,每个人都有本事;第三要学会认错,善于用人,这些是创业者成为领导者的特质。”
事实上,类似的孵化器项目,中国许多地方政府在好多年前就热衷过,最后不了了之。李开复从一开始就忽略一大常识:
最厉害的创业者,不会选择去孵化器,他们会选择在荒野、在森林中,拼了自己的命来成长,而不是在温室中成长。
这样的结论通常被无数的案例所证实。纵观世界性大企业微软、谷歌、苹果,以及中国互联网大佬腾讯、阿里巴巴、360,无不是野蛮生长的典型,并非是被培养出来的。
因此,对于李开复所说的“要找到有潜力成为下一个马化腾、张朝阳的人,尽量培养他”这样的目标,在现实的操作中是颇有难度的。事实上,所有风险投资人都在寻找这样的人,但是他们却并不做培养工作,因为他们认为“创业者应该是其所在领域的专家”,而且“创业企业一旦成为大企业的一部分也许就改变了其原有的增长轨迹了。”
一个事实是,国外类似的孵化器,最早要追溯到1996年成立的Idealab,但是用王冉的话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从中诞生出一家真正对产业格局有长久实质影响的公司来。”
温室里能否长出参天大树
更加致命的是,不管怎么看,创新工场都像一个大公司,而不是孵化器,更不是风投。
我们可以看出,创新工场是先招聘一百多个工程师,然后再找创业者。找不到创业者加盟,就让工程师当创业者。这样的结果是,创业项目成了类似于在跨国企业里面的独立项目。
用大公司的方式来创业,是不是有点矛盾?这些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出来的创业者和创业项目,能够走向辉煌吗?
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公司架构里,可能最大的问题不会来源于利润如何分配,而是当创业项目出现困难时,该由谁来决策是继续做还是放弃?“如果创新工场平台觉得这个项目不值得再投资,而项目团队坚持要继续,怎么办?”
事实上,很多项目就是由偏执的人来做,要坚持,如果不是这样的话,分众传媒就没有今天了,曾经投了一千多万下去还没开始盈利。
对于宽松、温和的环境,李开复也有一层忧虑。
“我们这里的人非常客气,不太争吵,但不见得完全是好事。”一次,创新工场平台的人告诉一投资项目的负责人说:
你这个方向应该走A路线;那负责人点头说:你说得很有道理,所以我们要走B路线。提议A的人就不好意思地说:你说的B不错,但是我还是觉得应该做A.然后就要散会了。旁边听着的李开复赶紧叫停:你说的他明显没听进去,我需要你们在这里碰撞一下,你们必须有确定的讨论结果,不要不好意思,行或不行,表个态吧。“两个人都太和善了,把和谐当成了目标。
过上两个礼拜,就可能发生误会,我以为你接受了我的意见,结果你没有。”李开复说,“这也许是中国人的特性吧,一部分中国人不喜欢跟人说NO,什么事都很委婉。另一方面,我们会刻意不要找那种特别凶悍的人,虽然很多厉害的创业者是属于这样的。”
创新工场首席运营官兼合伙人陶宁说:“开复很宽容,他对大部分人很友善,所以他有很多朋友,他每走一个地方都有人愿意帮他。但是,我们也有过争执,就是滥用宽容,没有底线会破坏事情。我跟开复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在创新工场,如果项目失败了,除非表现太差,会给工程师安排第二次机会,但是李开复不太多地宣传这个机制,“我不希望在这里成为一种惰性,我更相信,这种不在乎失败,是基于一种自信,而不是如果失败了,开复还会照顾我。”李开复说。
从上面的文字可以看到,创新工场非常注重团队概念,但我们也遗憾地看到,如今能与李开复共同创造团队,精诚协作的左膀右臂在哪里?是刚刚步入社会的高学历人群,还是正在象牙塔里深造的大学生?
一位业内人士这样表达他的质疑:李开复博士要指望从中国青年学生或者大学中发现多少创新项目,将注定会失败。试问在中国有哪家VC从学校发现了可投资培养的项目再看看现在中国成功的公司,有几个是从学校实验室走出来的?如何形成紧密持续的创业项目的跟踪和价值实现?
“谷歌在中国输给了百度,李开复只是一个打工的职业经理人,很多媒体还追着让他讲述创业经验,李开复根本就不具备创业者的气质。”对于创新工厂的未来,慧聪集团董事局主席郭凡生一如既往地直率。
创业大环境
事实上,不仅是创业者缺乏经验,创业环境更不容乐观。
很显然,凭李开复的个人江湖地位,拉来一些人入伙难度不大。但是,对于他这个模式能否成为样板,业界普遍信心不足。商业诚信的土壤,政府的土壤,人才的土壤,这些都是阻碍创业的绊脚石。
2010年9月8日,在创新工场一周年庆典上,李开复表示,目前国内的创业环境比较艰苦,首先是风险投资钱很多,但都喜欢投后期,可以更快拿到回报。
五季咨询合伙人洪波认为,中国互联网从投资上来看比较热,很多钱进入中国,投向互联网。但他认为,“钱多的一个最直接的结果就是早期项目被忽视了。不愿意投早期项目,大量的VC投中后期的项目,因为这样能确保投资的成功率和规模。早期需要三五十万美元的小项目,即便成了,操心也太多。
投一堆三五十万,不如一下投一个三五千万的。投资开始往后跑。这特别不利于新的创业公司。”
其次,招聘很困难。中国很多优秀的年轻工程师,考虑的是出国、去有名的企业,重视的是薪资、名牌或者是跨国企业,而并没有把创业当做一个路径。
创新工场能招到这么多工程师,不得不感谢李开复在校园中的影响力。创新工场的工程师,绝大部分是毕业一两年或者刚毕业的大学生,还有不少是实习生。但也有很多成熟的工程师不愿意来。一名工程师本来已经答应了来创新工场,但是父母每天给他电话,让他千万不要离开大公司去小公司,最后真没来成。
“很多人不愿意放弃优渥生活。中国不是有冒险精神的地方。”张亮回头看了看格子里的工友说,“这里都是冒险家,起码愿意做事情。”
另外一个让他困惑的地方是“其实今天中国的青年人都想创业,但是都想做老板,却不想参与别人的创业。”以至于他想拉拢一些优秀的人创业,可是“他们一部分人觉得工资太低,一部分人觉得风险太高,还有大部分人觉得我不是老板,我是帮你打工,这些错误思维其实也是现实,造成你很难招聘一个团队。”
李开复说,这是创新工场没有招募到一批理想牛人的最主要原因。
“中国式创新需要一套有组织的方法。”2010年7月,李开复在接受美国《商业周刊》对话时表示,硅谷那里能够水到渠成的东西在中国却无法实现,“目前,中国的创业环境并不容易,但我感到在这里,自己能够让一切更加不同。”
麻省理工学院硕士毕业、乐啊网创始人田鸿飞就发现中国目前的经济秩序比他想象的糟糕很多。他曾在美国工作近十年,他在美国成立一个公司,就是填一张表,那个表本身就不超过一百字,写上名字,写上几个数字就可以了。注销比较麻烦,需要填写很多税表。
田鸿飞认为中国不太适合创业。假设他的公司,创新工场投了十万元,田鸿飞只出五万元,按中国法律,创新工场应该占2/3,田鸿飞占1/3,他觉得很不合理。“但中国的法律不承认,我们必须走很多弯路。如果是技术入股,还得经国家认证。你说你技术牛不行,得国家给认证。”
此外,中国目前的互联网创业环境不是特别好,“从政策上说,限制比较多。政策监管对于很多小创业公司不利,各种门槛在不断提高,对草根创业是一种排斥。”
另外,目前的竞争环境对创业型公司也不太有利,“如果有价值的项目,基本上大的互联网公司也会做。这样也会抑制小型创业公司。”洪波说。
李开复并不是一个有经验的创业者。甚至他自己承认现在也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创业者,那么,他能够同时扮演好创业者与创业导师的双重身份吗?尤其是在中国整体创业环境仍不理想的今天。
本文参考:沙磊的《创新工场这一年》,李志刚的《李开复创业记》,符星辰的《麦刚,创业工场不是创新工场》等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