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白鹿论丛
8674600000015

第15章 白鹿论坛(15)

四、丰厚的美学修养和开阔的文化视野

关中的农耕文化影响了陈忠实,陕南的山地文化(也称为巴蜀文化)成就了贾平凹,陕北的游牧文化决定了路遥。一个作家的创作得益于他生长土地的生养,创作风格也是山水土地的风格。作家的创作包括三个层面:第一层面,基本功。作家的基本功首先是得心应手,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第二层面,才情的较量。

第三层面,人格的较量。包括学养、思想深度、目光洞察力、心理等。

五、崇高的责任感和深厚的人道感

目前,很多“私人化”写作很盛行,我认为,光真实还不够,你的作品是写实的,但不是真正的生活。不具有审美价值,不能唤起读者审美和道德心理。还有些有名作家凭经验写作,只是自己掏空自己,没有实在的意义。

古典散文的旷野

柏峰

1995年,我出版了《二十世纪中国散文》,这是以研究中国现代和当代散文为范畴的著作。时间已经过去十余年了,我仍在继续思索中国散文的问题。并且由此上溯中国古典散文的美学意义,想弄清中国散文发展的规律究竟是怎么样的,它的起伏消长有没有大致的时间范围。这个问题一直盘旋在我的脑海中。为此,这十余年,我努力搜集中国古典散文的有关资料,阅读了不少从春秋战国到清朝末年的散文大家的作品。在阅读这些作品的同时,我想,如果把中国古典散文放在整个世界文学的大范围内去考察,那么,将会是怎样的情景呢?中国古典散文在整个人类的文学史里,占据了什么样的地位?——这样,研究中国古典散文的美学视野就开阔了,而中国古典散文的美学智慧就更显示出其魅力来。

世界文学史,主要是欧洲文学史,从古希腊、罗马时代,也就是公元前8世纪到5世纪,并没有出现繁荣的成熟的散文文体,而是出现了繁荣的戏剧和文艺理论。我们如果把散文的眼光稍微放大一点的话,这个时候的思想和文艺理论,特别是柏拉图的《理想国》,采用了对话形式,而且充满了智慧的逻辑的饱含激情的辩论,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当作散文来研究,它和我国的散文的发达时期应该是大致相同的时间段。这也说明了,文学的发展,不是孤立的,而是整体的发展。当古希腊和罗马的戏剧和文艺理论繁荣起来的时候,中国的散文其时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文体了。应该说,我国最早出现的文体是散文,而散文的出现也就标志着散文文体的成熟。

远在战国以前的殷商时代,中国就有了文字。而文字一产生,也就有了散文。最初的散文是记史的散文。到了周朝,各诸侯国的史官进一步以朴素的语言、简洁的文字记录了列国的史实,如《春秋》。《春秋》是孔子的著作,是孔子所写的关于他的国家——鲁国的历史,文字相当简洁,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也是只有短短的文字来记载。到了战国时代,随着时代的需求,产生了描述现实的历史文学,这就有了《左传》、《公羊传》、《毂梁传》等史学著作。这三部著作,其实是对孔子《春秋》的解释和说明。但是,在文字上却有了极大的变化,有了具体历史事件的描写,语言也丰富得多了。《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史官左丘明所著,共18万字,记载了春秋240年间列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和言论以及天道、鬼神、灾祥、占卜之事。这部书叙事富于戏剧性,情节紧凑,战事描写尤为出色,语言精练、富于形象。几乎是同时代,也出现了《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一种国别史,分别记载了周王朝及诸侯各国的事,记言多于记事,所记大多为当时较有远见的开明贵族的话。《战国策》作者不可考,现在的版本为西汉刘向辑成。它同《国语》一样,也是分国记事,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等国的事,记载内容是谋臣策士的种种活动及辞说。《战国策》文章的特点是长于说事,善用比喻,人物形象塑造极为生动。先秦历史散文为中国的历史文学奠定了基础,对后世历史家和古文家都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这个时代,欧洲还没有像样的历史著作出现,也没有完整意义上的散文出现。不可否认的是,这个时代,欧洲已经出现了成熟的戏剧和成熟的思想和文艺理论巨著了,并影响了以后的欧洲文学,而我们的戏剧直到元朝才开始辉煌起来。不论怎么说,就语言和文字的成熟运用,当是共同的,只不过是成就的文体不相同而已。

春秋战国是社会大变革的时代,各种学术流派的大家纷纷著书立说,争论不休,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代表不同阶级或阶层的思想家的著作,促进了说理散文的发展。这些思想家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等。记载他们言论的书流传到现在的有《论语》、《孟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论语》和《孟子》是儒家诠释“仁”的著作。《论语》是记录孔丘及其弟子言行的,其中多半是简短的谈话和问答。《孟子》是记载孟轲言论的。孟轲长于辩论,因此书中语言明快,富于鼓动性。《墨子》代表墨翟“兼爱”的主张,语言朴素,说理明确,逻辑性很强,《兼爱》、《非攻》等篇极有代表性。《庄子》代表道家庄周“无为而治”的主张。庄子散文在诸子中独具魅力。这表现在作者具有奇幻的想像力和敏锐的观察力,善用民间寓言,长于譬喻,使文章富于文学趣味。《韩非子》代表法家“因时制宜”的主张。韩非散文结构严谨,锋芒锐利,说理深刻。《荀子》代表荀况的学说,现有32篇,多长篇。荀子散文特点:论点明确、层次清楚、词汇丰富。《吕氏春秋》是秦丞相吕不韦门客的集体创作。它包括八览、六论、十二纪,兼有儒、道、墨、法、农诸家学说。书中保留了大量先秦时代的文献和佚事。它是一种系统化的、集合许多单篇的说理文,层层深入,最见条理。和诸子散文一样,它往往以寓言故事为譬喻,因而文章富于形象性。先秦诸子的说理散文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影响。章学诚说:“后世之文,其体皆备于战国。”这就是说,在三代战国时期,散文文体已经是相当完备的了。考察散文的文体流变,章学诚的论断是十分正确的。战国时代,在散文美学上,对中国古典散文艺术影响比较大的,应该说是《庄子》,影响中国散文思想和道德情操的则是儒家,特别是孔子的学说,简直成了其后中国社会的思想圭臬了。中国古典散文的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沿着这两条线索前进的。

汉代,汉武帝为了政治的需要,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学说放在很高的地位,成了指导思想。为了给当时统一的统治局面以哲学和历史的解释,封建王朝迫切需要总结古代文化,司马迁的《史记》应运而生。它的出现将先秦的历史散文又大大向前发展了一步。《史记》是中国散文史上最伟大的作品。鲁迅先生称《史记》为“无韵之离骚”。也就是说,《史记》在散文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史记》和李白的诗歌一样,是别人永远也模仿不来的,其中除了广博的历史知识和一流的天文地理知识而外,还有个人的才情,个人对语言的调遣运用,和巨大的不可遏止的写作激情,这是个人的禀赋决定的。而东汉时期的《汉书》就不一样了,《汉书》是可以模仿的,它的语言平实,记叙的头绪清晰。所以,后代人真正模仿《史记》的并不多,而对《汉书》下工夫的就很多了。《汉书》读了能有用,就像学习杜甫,学了就能用,就是达不到神似,起码走不了样。《史记》和《汉书》是中国古典散文的两座高山,只不过《史记》更高峭更伟大!顺便说说,《史记》和《汉书》都是诞生在西部陕西,《史记》的作者是今天的韩城(夏阳)人,《汉书》的主要作者班固是今天的咸阳市(扶风安陵)人。他没有写完《汉书》,是他的妹妹班昭和同郡马续后来完成的。

为什么司马迁和班固能写出历史散文《史记》和《汉书》呢?我觉得其原因:一是历史散文发展的需要。之前,有了《春秋》和《左传》等历史散文著作的成功经验,为他们的写作打好了良好的基础。二是他们都有对国家的巨大的热爱的情感。章学诚认为:“文非情不深,而情贵于正”。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散文是要有情感的,而这种情感要“正”,也就是说,是关乎天地的大情感,是没有个人私欲的情感。有了这种情感,作者的笔下就有感动人心的力量,我们读《史记》,读《汉书》,那蕴涵在篇章里的汹涌澎湃的不可遏止的情感就会时时刻刻在感染着你,不断地拨动着你的心弦,难怪章学诚赞叹道:“夫《骚》与《史》,千古之至文也。”三是散文的语言在先秦诸子的创作实践中,给他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写作。《史记》和《汉书》在语言上,凝练、简明、生动,极富有创造性,许多成语,就来自这里,至今还有着鲜活的生命力。

司马迁写作《史记》给我们的艺术启示是什么呢?就是行路和读书,也就是说,要尽可能地扩大自己的艺术视野,借助山水大自然的神韵来丰富自己的散文艺术;要尽量多读书,掌握尽量全面的文字资料。这样,散文气象就会蒸腾而出,变化万千。马存《赠盖邦式序》里说司马迁写作《史记》的艺术经验得之于山水人文的影响:“南浮长淮,溯大江,见狂澜惊波,阴风怒号,逆走而横击,故其文奔放而浩漫;望云梦、洞庭之波,彭蠡之渚,混含太虚,呼吸万壑而不见介量,故其文渟滀而渊深;见九嶷之芊绵,巫山之嵯峨,阳台朝云,苍梧暮烟,态度无定,靡曼绰约,春妆如浓,秋饰如洗,故其文妍媚而蔚纡;泛沅渡湘,吊大夫之魂,悼妃子之恨,竹上犹斑斑,而不知鱼腹之骨肉无恙者乎,故其文感愤而伤激;北过大梁之墟,观楚汉之战场,想见项羽之喑呜,高帝之谩骂,龙跳虎跃,千军万马,大弓长戟,交集而齐呼,故其文雄勇猛健,使人心悸而胆栗;世家龙门,念神禹之巍功,西使巴蜀,出剑阁之鸟道,上有摩云之崖,不见斧凿之痕,故其文崭绝峻拔而不可攀跻;讲业齐、鲁之都,观夫子之遗风,乡射邹、峄,仿佛乎汶阳、诛泗之上,故其文典重温雅,有似正人君子之容貌。”最后,他得出结论:“凡夫天地之间、万物之变,可惊可愕,可以娱心,使人忧,使人悲者,子长尽取而为文章,是以变化出没,万物象拱,四时而无穷。”司马迁的父亲和他都担任太史令,掌管国家的图书,因此,他有机会接触到丰富的图书。那时候,文字是写在竹简上的,一般人没有机会读书,而司马迁得天独厚,有条件读到许许多多的图书,为他写《史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读书读得多,加之司马迁周游天下,把山水装进心里,并能得山水的奥妙,散文自然雄视百代,成为伟大的散文家!

汉代,政论散文也有所发展。贾谊是西汉初年杰出的文学家,他的文章《过秦论》总结了秦代灭亡的原因,汲取了秦末农民起义的教训,发展了先秦的民本思想。他的散文善用比喻,语言富于形象性。除贾谊外,汉初还有不少散文家,他们的文章大多或论秦之得失,或针对时弊,提出自己的主张,其中以晁错和邹阳成就较高。晁错以主张募民备塞的《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两篇散文最为著名。汉代还出现了一种新的文体“赋”。赋的名称始于战国赵人荀卿的《赋篇》,到后代形成了特定的体制。讲究文采、韵节,兼具诗歌和散文的双重性质。接近散文的称“文赋”,接近于骈文的称“骈赋”。汉初贾谊的《吊屈原赋》、《鹏鸟赋》,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西汉末年扬雄的《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河东赋》,班固的《两都赋》,东汉张衡的《二京赋》,都是汉赋的名篇。

仔细考察散文的发展,《史记》和《汉书》,直接影响了中国散文以后的发展,也就是自此散文向着两途前进:一是回荡着浩然之气,作用于明道的散文;一是讲究气韵曼妙,抒发个人情感的赋体散文。

东汉后期,国家分裂,出现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互相交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谈不上文化建设。但也不是荒凉一片,散文成就最为显著的算是曹操父子。曹操,由于处在战争年代,没有过多的时间去雕琢文字,他的文章,一般都比较简短,直抒胸臆,颇有风骨。比如,曹操的《自明本志令》。他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不是天下大英雄,绝不敢有这样的话!等到天下大致平定,讲求文章之风渐渐兴盛,曹丕的散文,虽说伤于琐细,但是,文笔活泼,特别是他叙述生平的篇章,如《典论·自序》,情真意切,读来也十分感人。曹植的一生事业在于文学,他的散文,萌发了华丽凌虚的苗头。例如《洛神赋》,美则美矣,但缺少了内在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