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白鹿论丛
8674600000045

第45章 学术研究(3)

创刊号第二条为柯仲平的《团结起来,为建设西北开展各族人民文艺运动而奋斗》,注为“西北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总报告,经大会全体代表一致通过”。

10月 西北文化部开展戏曲调查。从西安搜集戏曲剧本500余种,其他戏曲实物1000余件。

11月6日 中共西北局发出《关于目前文艺工作几个问题的指示》。指出各级党委要把文艺工作放到党的工作日程中去,做好文艺创作、培养文艺干部、加强文艺工作的政治思想指导等工作。

12月5日 西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召开文艺工作者座谈会,决定成立文艺界抗美援朝宣传委员会。会议推定张季纯、杨醉乡、苏一萍等为负责人。

12月5日 陕西省人民政府文教厅、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发出通知,要求各地以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争取和平民主为中心内容,做好春节文艺宣传工作。

1951年

2月15日 柳青长篇小说《铜墙铁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2月15日 西安文艺工作者4000余人举行反对美帝武装日本、抗美援朝春节宣传游行大会。

3月1日 《西北部队文艺》(月刊)创刊号出版(第一卷第一期)。1951年12月1日出版终刊号(第二卷第四期)。共出10期。

出版:西北军区,第一野战军政治部。

编辑:西北军区,第一野战军政治部文化部文艺科。

发行:西北军区,第一野战军政治部发行科。

《西北部队文艺》编辑委员会委员:潘自立、鲁直、高郎亭、王玉胡、高维嵩、史次欧、王丁、郭沐林、刘萧无、华纯、北原、陈岗、王宗元、雷烽、彦军、赵戈、莫耶、马寒冰、郭光、杨青、王博、丁辛、刘五、李俊、周军。潘自立为主任委员,鲁直为副主任委员。

所刊重要作品:

《奇取华山》(电影文学剧本),王志胜、刘斌、马英、朱虹、董琚、许志刚、任萍、王宗元集体创作,王宗元、任萍执笔。刊第二卷第三期,1951年11月1日出版。目录为“集体创作”,正文为“集体讨论”。

4月15日 《西北画报》在西安创刊。

4月25日 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的《工人文艺》(月刊)创刊。面向城市工人和店员。

5月15日 西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召集西安文艺界人士,研究如何用文艺武器继续普及、深入宣传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问题。号召文艺工作者为工农兵创作读物、剧本、图画和歌曲。

6月7日 西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召集西安文艺界80余人举行会议,倡议文艺工作者响应全国文联捐献“鲁迅号”飞机的号召,多创作作品,把纪念“七一”活动与抗美援朝结合起来。

6月19日 陕西文教厅发出通知,要求全省文化教育部门和学校,开展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

7月13日 西安市易俗社实行政府接管,这是我省第一个接管的戏曲团体。习仲勋、汪锋、赵伯平等领导及戏曲界数百人出席庆祝大会。

8月25日 《西北文艺》杂志社邀集西安文艺界部分人士讨论如何开展文艺通俗化运动问题。

9月 柳青长篇小说《铜墙铁壁》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第七版,印数105500册。

9月29日 西安市首届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会召开,成立了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刘尚达任主任。

10月22日 柳青参加的中国作家赴苏访问团出访苏联,12月31日回国。

11月2日 西北文化部主办的戏曲资料展览会在西安举行。展出秦腔传统剧目800余种,豫剧剧目数十个,解放后各地创作的秦腔、眉户、豫剧、京剧等剧目50余个,秦腔名艺人剧照及其他照片500余幅,以及有关唱词录音、剧本草稿等资料数千件。

12月 陕西省文艺创作会。1951年12月17日召开,会议共开9天。出席会议代表:工农作者28人,民间艺人19人,战士10人,教员14人,专业文艺工作者等,共114人。

冬 西北民众剧团受命筹备组建西北戏曲研究院。

1952年

2月7日 到全国各地巡回义演的香玉剧社(豫剧)胜利归来。该社从1951年8月7日从西安出发赴开封、郑州、新乡、汉口、武昌、长沙、广州7个城市演出156场,历时半年,用义演所得15.2亿元(旧币),购买战斗机一架,命名“香玉号”。4月10日,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西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在西安群众堂为香玉剧社举行颁奖大会。

2月29日 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发出通知,号召全省文艺工作者积极参加“三反”“五反”斗争。

3月15日 《陕西文艺》在西安创刊。32开本,月刊。

5月4日 西安文化界700余人集会纪念雨果、果戈里、达·芬奇、阿维纳森四大世界文化名人。

5月31日 西北民众剧团、西北实验剧校、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戏改处合并,成立西北戏曲研究院。马健翎任院长。

6月 西安文艺界召开整风学习专业会议。

6月14、16两日 戏剧专业会议假西北文化部放映室举行。出席40余人。包括西北军政委员会、陕西省、西安市各级文工团、剧协,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戏改、戏剧两科,西北军政委员会宣传部艺术处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及有关工作干部参加。

6月15日 音乐专业会议在西安市文联召开。出席者包括西北音协、西安市音协、西北文艺工作团、陕西省文工团、西北艺术学院、大华纱厂等十一个单位的音乐工作者代表48人。

6月16日 西北美术专业会议在西北文联会议室召开。会议提出筹组西北美术创作指导委员会及名单:委员包括石鲁、赵望云、张明坦、汪占非、刘蒙天、李梓盛、周克难、高子桢、袁白涛、马毅、马振、修军、刘旷、龙行及各画刊编辑参加。

6月15日 曲艺专业会议召开。到会22人。

6月17日 创作专业会议在西北文联会议室召开。出席会议的有西北文联、西北文化部、西北文艺工作团、西北画报社、西北艺术学院、陕西省文联、西安市文联等十三单位从事创作的同志共46人。

6月18日 刊物专业会议在西北文联召开。

6月 西北戏曲流行剧目修审委员会在西安成立。刘毓中、苏育民、李正敏、范紫东、封至模、马健翎、黄俊耀、杨公愚等担任委员。

9月 西安正俗社重新建立。任阁臣任社长,李正敏任艺术指导。

11月 《人民文学》11月号发表李若冰的《陕西札记》。

12月20日 赴京参加首届全国戏曲会演的西北演出代表团返回西安。代表团在京演出了50余场,常香玉获荣誉奖,刘毓中、苏育民获演员一等奖,宋上华、史雷等4人获演员二等奖,张新华、孟遏云、杨金风、刘易平等6人获演员三等奖。马健翎改编的《游龟山》获剧本奖,秦腔《游龟山》、豫剧《新花木兰》获演出二等奖,秦腔《一家人》获演出三等奖。

1953年

1月27日 西北行政委员会成立。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通过,任命彭德怀为西北行政委员会主席,习仲勋、张治中、马明方、杨明轩、赛福鼎、马鸿宾、黄正清为副主席,委员49人。柯仲平为委员。

2月11日 西北行政委员会文化局成立,局长张季纯,副局长鱼讯、赵望云。

2月23日 陕西省第一届民间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开幕。参加演出的代表154人,演出剧目84个,历时45天。

3月31日 陕西省军区政治部五一剧团在西安成立(前身为西北野战军文工团)。

5月27日 西北人民话剧院(今西安话剧院)成立。

6月20日 延安文艺工作团改为陕西省延安歌舞团。

6月 西北戏曲研究院马健翎改编的大型秦腔古典戏《游西湖》和黄俊耀创作的大型眉户现代戏《梁秋燕》,先后在西安上演,引起强烈反响。两剧成为该院长期保留剧目。

7月1日 西北文艺工作团改为西北人民歌舞剧团。

7月1日 中共西安市委员会机关报《西安日报》创刊。

8月1日 陕西省文艺工作团改为陕西省眉户剧团。

10月6日 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二次代表会议9月23日在北京怀仁堂开幕,是日结束。出席会议的西北区代表有柯仲平等50余人。

10月 中华全国文学工作者协会更名为中国作家协会。

10月8日 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第二总分团文艺工作团赴朝演出。胡采任团长。

1954年

3月30日 省文教厅、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发出通知,改组陕西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为陕西省文学艺术工作者协会。

3月31日 著名剧作家范紫东(1875—1954)逝世,享年79岁。

4月30日 西安市文联主办的《西安戏剧》创刊。16开本,双月刊,内部发行。

5月9日 西安市流行剧目修审委员会公布第一批审定的流行剧目。其中本戏有《三打祝家庄》《劈山救母》《木兰从军》《游龟山》《新九件衣》《和平使者》《四进士》《逼上梁山》《梁山伯与祝英台》等68个,折戏有《打柴劝弟》《拷红娘》《烙碗计》《打镇台》《火焰驹》《黄鹤楼》《放饭》等97个。

6月8日 西安市流行剧目修审委员会公布第二批审定的流行剧目。其中本戏有《投笔从戎》《葫芦峪》《武大郎之死》《麒麟山》《黄巢》《守扬州》《两狼山》《玉堂春》等28个,折戏有《苟家滩》《白叮本》《九江口》《真假李逵》《斩单童》等18个。

6月 杜鹏程长篇小说《保卫延安》收入“解放军文艺丛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7月17日 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西北总分会、西北中苏友好协会、西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等在西安联合举办世界文化名人、俄罗斯杰出作家契诃夫逝世50周年纪念会。会议由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西北总分会副主席、西北中苏友好协会副会长李敷仁主持,西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张季纯做了契诃夫生平事迹报告。会后,西北人民话剧团演出契诃夫的独幕话剧《蠢货》。

7月31日 西北文联主席、作家柯仲平,先后随访苏代表团、中国文化代表团访问苏联、波兰回国。

8月10日 西北行政委员会文化部在西安召开的西北戏曲工作座谈会结束。会议根据中央文化部关于加强民间职业剧团管理的精神,研究了上演剧目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办法。

10月26日 陕西省文化局成立。

10月 西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撤销。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原大区作家协会均改为大区所在地城市的中国作家协会分会,负责联系原大区各省市的作协会员的决定,西北作家协会筹委会召开扩大会,研究成立分会事宜。郑伯奇、王汶石、苏一萍、张季纯、柳青、钟纪明、马健翎、胡采、张棣赓等出席。

11月8日 召开第一次会员大会,成立中国作家协会西安分会。马健翎致开幕词说:本会的任务是领导会员学习马列主义、党的政策,深入生活,努力创作,培养青年作家和兄弟民族作家。王汶石宣读分会简章,获得通过。柳青致闭幕词。会议选举马健翎为主席,柳青、郑伯奇、胡采为副主席;决定分会秘书长由王汶石、戈壁舟、李古北、余念、杜鹏程五位驻会作家轮流担任,任期各为一年。第一任是王汶石。分会有正式会员31人,在西安的26人。参加成立大会的有:中共陕西省委宣传部部长赵守一以及柯仲平、马健翎、柳青、郑伯奇、胡采、王汶石、戈壁舟、李古北、余念、杜鹏程、王宗元、王老九、袁烙、黄俊耀等22人。

分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组成工作会议,为常务领导机构。秘书长负责机关工作,设办公室,负责行政、后勤;设业务秘书一人,负责会内外的一切业务活动。分会联系的会员包括原西北政区各省(区)的作家(五十年代末,各省[区]的中国作家协会分会相继成立,西安分会实际成为管理陕西会员的组织)。

分会成立后,先后调入的驻会专业作家有柳青、王汶石、杜鹏程、戈壁舟、魏钢焰、王宗元、胡征、李古北、汤洛、李若冰、余念、高敏夫、王琳、王丕祥等。

11月7日 中国作协西安分会召开第一次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讨论会。

12月1日 西安市文化局成立。

12月11日 中国作协西安分会、陕西省文联召开《儒林外史》作者吴敬梓逝世200周年座谈会。

1955年

1月 中国作协西安分会成立后,第一批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的会员有10人:郑伯奇、胡采、孜牙、苏一萍、王汶石、杜鹏程、玉果(余念)、布哈拉、王宗元、铁衣甫江。

2月 王若冰的散文《在柴达木盆地》发表于《人民文学》2月号。

5月 魏钢焰的组诗《六公里》发表于《人民文学》5月号。

5月11日—19日 民主德国著名作家威利·布莱德尔等2人访问西安。

7月 秘书长王汶石离任,由戈壁舟接任。

夏季、秋季 中国作协西安分会开展批判胡适、批判胡风、肃反运动。

中国作协西安分会着手筹办文学刊物(最初拟名为《西北文学》)。

10月 为迎接农业合作化高潮,中国作协西安分会组织作家深入生活:王汶石去渭南,王宗元、王丕祥去陕北,王琳去铜川,均加入农村建社工作组,担负实际工作;原已在农村深入生活的柳青、马健翎等,就地参加建社工作;杜鹏程赴宝成铁路工地;李若冰由柴达木石油勘探队归来不久,即去四川盆地石油勘探工地。

12月1日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原西北行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副主任、原西北文联主席柯仲平及其随员调入中国作协西安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