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理学的诡计: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博弈
8680200000031

第31章 谁都会做的心理狡辩——人际博弈中的心灵推脱(2)

看过这样一则笑话:一个人收到一条短信,短信的大概意思是只要你按照指示,往某个户头上汇款100元,那么你就会轻易地得到赚取1000元的秘诀。这个收到短信的人心想,不就是100元钱吗?以一换十,很值;即便是骗人的,不就是100元钱吗?反正也不是大数目。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向那个户头上存了100元钱。第二天,他又收到了一条短信,上面写道:“跟我一样骗十个你这样的傻瓜,这样你不就得到1000元了吗?”

这则笑话听起来似乎有点夸张,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是存在的。那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源在哪里呢?根源就是人们内心深处普遍存在着的侥幸心理。所谓侥幸心理,是指无视事物本身的特征,违背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和原则,根据自己的需要或者好恶来行事,希望事情能够按照自己的愿望发展,直至取得希望的结果。

但很多时候,侥幸心理反而成了许许多多失败、丑陋、悲惨生活的罪魁祸首。

当然,每个人都可能存在侥幸心理,这很正常。但是,存在侥幸心理要看是对什么事情。例如学生考试时可能抱有侥幸心理,最差的结果就是不及格重修;上班迟到抱有侥幸心理,则可能会让你失去工作;贪污受贿抱有侥幸心理,则可能遭受牢狱之灾;酒后驾车抱有侥幸心理,则可能会让你失去生命??寒号鸟的故事就向我们展示了侥幸心理带给我们的伤害。

山脚下有一堵石崖,崖上有一道缝,寒号鸟就把这道缝当做自己的窝。石崖前面有一条河,河边有一棵大杨树,杨树上住着喜鹊。寒号鸟和喜鹊面对面住着,成了邻居。

几阵秋风,树叶落尽,冬天快要到了。

有一天,天气晴朗。喜鹊一早飞出去,东寻西找,衔回来一些枯枝,就忙着垒巢,准备过冬。寒号鸟却整天飞出去玩,累了回来睡觉。

喜鹊说:“寒号鸟,别睡觉了,天气这么好,赶快垒窝吧。”寒号鸟不听劝告,躺在崖缝里对喜鹊说:“你不要吵,太阳这么好,正好睡觉。”

冬天说到就到了,寒风呼呼地刮着。喜鹊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悲哀地叫着:“哆,哆,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清早,风停了,太阳暖烘烘的。喜鹊又对寒号鸟说:“趁着天气好。赶快垒窝吧。”寒号鸟心里想:“天气这么好,严寒应该不会来了吧,等天气真正冷下来的时候,再垒窝也不迟。”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它又凑合着过了几天。

寒冬腊月,大雪纷飞,漫山遍野一片白色。北风像狮子一样狂吼,河里的水结了冰,崖缝里冷得像冰窖。就在这严寒的夜里,喜鹊在温暖的窝里熟睡,寒号鸟却发出最后的哀号:“哆,哆,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天亮了,阳光普照大地。喜鹊在枝头呼唤邻居寒号鸟,但是可怜的寒号鸟在半夜里已经被冻死了。

正是存有侥幸心理,寒号鸟才最终失去了性命。所以说,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千万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不要错误地认为一个小细节对整个命运起不了什么作用,“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不及时把小洞修复了,等其发展成为大洞的时候,造成的损害可能就来不及弥补了。

不是教你诈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是侥幸的心理在作怪,有些人正是把成功寄托在侥幸上,最后得到的却是失败;有些人把避免灾害寄托在侥幸上,终没有避免灾害;有些人说“要是知道会出这样的事,我当时肯定不会这样做了”,究其原因还是侥幸。

只有避免侥幸,才能避免灾难,才能少些后悔。

一位心理学家曾这样说过:如果你还有时间抱怨,那么你就有时间把工作做得更好;如果你觉得抱怨已经无济于事,你就应该去寻找克服困难、改变环境的方法,如果你认为抱怨是一种坏习惯,你就应该化抱怨为抱负,变怨气为志气。

不难发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几乎都存有“牢骚族”或“抱怨族”,他们每天轮流把“枪口”指向生活的方方面面,埋怨这个,批评那个,周围的人几乎无一幸免。在他们的眼里,任何事情都足以引起他们的抱怨,都足以让他们生气或者发怒。

偶尔抱怨,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你天天抱怨,而且抱怨的还都是一些很小的事情,无疑会给人留下一种“无能”的印象。在众人的眼里,一个能干之人是很少会抱怨的,如果你因为爱“抱怨”而被别人称为“无能”,岂不是一件很冤枉的事情!况且,抱怨常常会使情绪恶化,以致看什么都不顺眼,最后会使自己陷入一种自己制造出来的消极情景之中。

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陈晨和公司的其他销售员一样,拿着很低的底薪和不稳定的提成,即使如此,他们每天都还得很辛苦地工作着。当领到第一个月的工资时,他向自己的父亲抱怨说:“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抠门儿的老板,辛辛苦苦地为他干了一个月,他就给这么点薪水。”

一向慈祥的父亲并没有问他具体领到了多少薪水,而是问他说:“你算过没有,这个月你为公司创造了多少财富?你拿到的薪水是不是与你给公司创造的财富相称呢?”

听了父亲的问话之后,陈晨再也没有抱怨过,既不抱怨别人,也不抱怨自己。

以后的日子里,更多的时候他是在抱怨自己这个月的业绩太少,有愧于老板发的工资。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会更加努力地工作。两年之后,他被提升为公司销售部的经理,工资待遇自然提升了很多。但是他经常考虑的问题依旧是:“我为公司创造了多少价值,对得起我拿的工资吗?”

有位伟人曾经说过:“有所作为是生活中的最高境界。而抱怨则是无所作为,是逃避责任,是放弃义务,是自甘沉沦。”生活中,无论我们遇到什么样的事情,无论我们遭遇到什么样的境况,都已经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如果一味地喋喋不休,依旧是于事无补,而且还可能会让事情变得更糟糕。荀子说:“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怨人者穷,怨天者无志,失之己,反之人,岂不迂乎哉!”

如果你能够抛却抱怨的心理,从根本上改变自己的心态,让积极代替消极,让主动代替推诿,让承担责任代替事不关己。如此,抱怨的心理便无处藏身,久而久之,你遭遇的境况会在你努力的改变下得到改善,而你也将很难再找到抱怨的理由。心态改变了,外界的环境和事物也会随之改变,敢于承担责任了,抱怨也就会变少了。

不幸和灾难说不定就会在某个时刻降临,此时,你是以消极抱怨的心态待之,还是用积极的心态去化解灾难。如果你总是抱有一种消极的心态,怨天尤人,可能要抱怨一辈子,因为抱怨不能够解决任何问题,没有一点用途。正如海伦·凯勒所说:“抱怨只会使心灵阴暗。”反之,当你积极地去面对苦难和问题时,你肯定会从中得到更大的益处,获取另一番收获。

不是教你诈

一个心态良好的人,人生词典里绝不会有“抱怨”二字,因为是你的事情你终究不能逃脱,不管心情如何,迟早都是应该做的。只有抱有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才能比别人做得更好,才能脱颖而出。

一位禅师为了启发他的徒弟,就给他一块很大、很漂亮的石头,让他拿到菜市场卖,并嘱咐:“不要卖掉它,只是试着卖掉它。注意观察,多问一些人,然后只要告诉我在蔬菜市场它能卖多少就可以。”徒弟去了。

在菜市场,许多人看着石头想:它可作很好的小摆件,我们的孩子可以玩,或者我们可以把它当作秤砣。于是他们出了价,但只不过几个小硬币。

徒弟拿着石头回来,对禅师说:“它最多只能卖几个硬币。”师父说:“现在你去黄金市场,问问那儿的人能给出什么价,但是不要卖掉它。”从黄金市场回来,徒弟很高兴地说:“太棒了!他们乐意出1?000块钱。”

师父说:“现在你去珠宝市场那儿,低于50万不要卖掉。”他去了珠宝商那儿,没想到珠宝商们竟然乐意出5万块钱。徒弟记着师父的话,不卖,商人继续抬高价格——他们出到10万。徒弟还是不卖,商人又把价抬到了20万。30万!徒弟还是不卖。但他心里想的是:这些人疯了!最后,商人竟然真的出到五十万要买那块石头。

在“天价的石头”这个故事里,禅师告诉了年轻人一个关于如何实现人生价值的道理;但同时他又向我们揭示了“凡勃伦效应”这一规律。这一效应是美国经济学家凡勃伦提出的,他发现商品的价格定得越高越能畅销。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在消费的过程中,消费者都有一种挥霍性的消费心理,他们对一种商品需求的程度不会因为其标价较高而降低,相反却是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