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顶层思维:逆转人生的神奇心理效应
86857800000001

第1章 突破自我:挣脱固有思维的束缚

巴纳姆效应:客观全面地认识自己

巴纳姆效应,也称福勒效应、星相效应,是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在1948年通过对学生所进行的一项人格测验,并根据测验结果分析而得出的一种心理学现象。该测验要求学生对测验结果与本身特质的契合度进行评分,分值设置为0~5分。结果平均评分为4.26,结果显示,所有学生得到的“个人分析”大都相同。此时福勒才表明,原来用于测评的内容是他从星座与人格关系的描述中搜集出来的语句,而其中的很多语句可以适用于任何人。

另外,在巴纳姆效应测试的另一个研究当中,学生们采用的是人格问卷的形式,随后由研究者对报告进行评价。研究者们分析出了学生们个性的正确评估,但却给了学生们两份评估,也就是有一份是假造的,是一些模糊的、泛泛而谈的评估。后来,当学生们被问到哪一份评估报告最能够切合自身时,有超过一半的学生(59%),选择了那份假的评估报告。

可见,巴纳姆效应带给我们的启示是: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不是那种人。像一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所说,他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节目里有大家各自喜欢的成分,所以他可以“每一分钟都让某些人上当受骗”。

正确认识自己:摆脱误区

一个小男孩小时候很贪玩,有一天,他正要去河边,他的父亲拦住他,说:“我给你讲个有趣的故事吧!昨天,我和杰克大叔去清扫一个大烟囱,清扫完后,我们钻出烟囱,这时,你杰克大叔的身上、脸上全部被烟囱里的烟灰蹭黑了,我身上却一点烟灰都没有。我看见他的模样心想,我一定和他一样,脸脏得像个小丑,所以我去洗了洗。而他呢,看见我干干净净的,就以为自己和我一样干净,所以就只洗了洗手,便大摇大摆上街去了。结果你应该能猜到,街上的人笑个不停,说杰克像个疯子。”听完后,小男孩大笑起来。父亲对小男孩说:“他人无法做你的镜子,只有你才是自己的镜子。”显而易见,小男孩的父亲和杰克大叔两人都拿对方当成参照,因此无法正确地判断自己的情况,从而闹了笑话。小男孩后来离开了那群有些调皮的孩子,他经常把自己当作镜子,以此来审视自己,终于照出他灿烂的人生。所以,在生活中,我们要正确而全面地认识自己,这样才能摆脱误区,不致沦为笑柄。

从别人的评价中客观认识自己

一个人能够做到客观地认识自己,其实很难。因为我们平时接触到的“事实”分为客观存在的“事实”和我们认为的“事实”两种。假如我们总是把这两个“事实”之间画等号,丝毫不顾它们在本质上的截然不同,那么,会很容易进一步影响我们对自己的客观看法。所以,一个人要想做到客观地认识自己,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比如从别人的评价中去认识自己。

一个男孩打电话给一位老奶奶说:“请问,您需要护工吗?”老奶奶回答:“不需要,我已经有护工了。”男孩接着说:“我会洗衣做饭,做各种家务。”老奶奶回答说:“我的护工也可以做到这些,不过还是要谢谢你。”“那么,您认为那个护工怎么样?”男孩接着又问道。“我觉得我的护工是个很好的人,我对他非常满意。你问这个干什么?”男孩并没有回答老奶奶的问话,只说:“打扰了。”就挂了电话。就在这时,朋友问男孩,说:“你不是就在这位老奶奶那里做护工吗?怎么还要打电话问呢?”男孩回答:“我只是想知道我究竟做得怎么样。”不得不说,这位男孩用打电话的方式侧面得知老奶奶对自己的印象,是客观认识自己的聪明做法。

有人说:“高看自己,便不能长进;看低自己,便不能振兴。”美国一位心理学家说:大部分情绪低落、无法适应环境的人,都是因为没有自知之明,没法正确认识自己。他们总是说自己运气不好,但处处和别人做比较。只有在生活中善于运用巴纳姆效应,能够做到客观而且全面地认识自己,才能在事业上和生活上处于上风。

青蛙效应: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青蛙效应,是一个比较典型的效应,起源于举世闻名的“青蛙实验”。实验人员把一只青蛙放进装满开水的锅里,因为受到“热”的猛然刺激,青蛙会马上从开水里蹿出来。后来,实验人员又把青蛙放进装满凉水的锅里,然后缓缓加热,虽然感受到了温度的变化,青蛙却因惰性使然,并未立刻往外跳,直到失去逃生能力,最终在麻木中死去。

经过分析,科研人员认为,这只青蛙之所以在开水的锅里能逃出来,原因是它受到了开水的刺激,所以竭尽全力跳了出来;而在后来的实验里,因为刺激来得缓慢,因此青蛙放松了警惕,可当它感受到危机时,自己已经没能力逃出来了。

通过这一实验结果,让我想到了有时候我们所面临的主要威胁,并不是来自突然发生的事件,而通常是在缓慢的过程中形成的。所以,大部分人就会如同青蛙那样,对于突然发生的变化,可以顺利应对,可对于缓慢发生的变化,却无法感知,因而造成相对严重的结果。因此,我们不能只看到突然发生的危险,而忽略那些缓慢发生而不容易察觉的危险,因为那种危险才是最可怕的。我们应该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警惕,谨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警句。

主动远离舒适区

生活中,我们所处的区域,大致可以分为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从感受上来说,舒适区是最让人愉悦的,因为这里的一切都驾轻就熟,一切都尽在掌握,而一旦离开这种环境会让人手足无措。所以说,一个人要做出改变其实很难,尤其是能够主动远离自己的舒适区,可以说要有很大的勇气才能完成。前央视主持人张泉灵就是这么一个勇气可嘉的人。

她在一次演讲中,被问到为什么要从央视辞职去做投行时,她回答说:“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我是一个充满了好奇心的人,所以即便痛苦,即便要离开自己的舒适区,即便会造成更大的焦虑和不安全感,我还是决定迈出这一步。这一步在外界说起来,是华丽转身。但坦白讲,一点都不华丽,这个过程非常痛苦。但人生毕竟有限,如果我能在一辈子,尝试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面对着完全不同的世界,而且相比于现在的世界,另一个世界又代表着未来的趋势。我愿意冒这个险,我的好奇心驱使我做了这个决定。”与其说好奇心是驱动力,倒不如说起关键作用的是危机感的存在。因为不甘心做温水里的青蛙,也为了能够在意识层面始终保持警醒,最终才促使张泉灵勇敢地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区,实现了职业转换,找到了新的自我价值。

时刻保持危机感

说起危机感,华为公司曾经发生的“集体辞职”事件,可以说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2007年,华为公司发生了“集体辞职”的运动。公司要求,包括创始人任正非在内,所有员工只要工作满8年,2008年元旦之前,必须办理主动辞职手续,然后再次“竞业上岗”,同公司签订1~3年的劳动合同,并且废除现有的工号制度,对所有员工的工号进行重新排序。

这一运动涉及7000名员工,算是当时行业里一件大事。对于华为为何要进行“集体辞职”运动,李翔如此解释:“其实非常简单,业绩是企业的根本,只有不断实行这种严酷的制度,才能让员工始终保持警觉性,以绝对认真的态度投入工作之中。有些员工把这种工作制度当成对自身能力的‘压榨’,其实不是这样的。这种制度的实行对于企业与员工是双赢,企业在此过程获得了利润,员工则让自身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一个企业的发展逐渐稳定下来后,老员工很容易沉溺在现有的成绩中,失去了进取的动力,也就失去了工作中的创造性。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华为倡导的企业文化始终是充满狼性的,是拼搏进取而且时刻保持对危险的敏感、对环境的警觉、对业绩的强烈追求和对客户至上的不懈追求。拿着高工资、不干活的老员工其实就如同一只温水里的青蛙,在温度缓慢变高的温水中等死,全然不知危险将近,最后只会难逃被煮熟的命运。

青蛙效应主要反映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而人天生就是有惰性的,总愿意安于现状,不到迫不得已多半不愿意去改变已有的生活。但是如果一个人或者是一个企业长久地沉迷于一种无变化的安逸状态而忽略了周遭环境等的变化时,一旦危机到来,就会像那只青蛙一样坐以待毙。所以,我们要学习张泉灵,敢于走出舒适区,学习华为公司始终保持危机感。不管个人也好,企业也罢,只有拒绝成为温水里的青蛙,始终保持危机感和斗志,才能避免被淘汰的命运。

镜中我效应:不要被别人左右

美国的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在其著作《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中提出:很大程度上,人类的行为取决于自我的认知,而这种自我认知主要是通过和外界的互动形成的,别人的评价等是反映自我认知的一个参照。个人通过这个参照来认识自己。另外,作者还曾打过一个特别恰当的比喻:“个人其实是他人的一面镜子。”库利的这个理论后来又被称为镜中我效应。

可见,通过镜子能使自己快速地建立自我概念。但镜子往往并不能如实地照到客观的我。况且不同的镜子照人的效果也不尽相同。有的镜子带有颜色,有的镜子是凹镜,有的镜子是凸镜,有的镜子大,有的镜子小,有的镜子是圆的,有的镜子是方的,等等,尽管都是同一人站在前面,但反映出来的镜中我却是不一样的。因此,照镜子时不要盲目地拿来就照。同时也要不断地告诫自己,生活中要善用肯定和鼓励,将身边的人改变成我们期望的样子;也要仔细分辨来自对方的评价,不要被别人的评价所左右。

善用肯定和鼓励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担任中学校长时,某天,他看到一个男生正想用砖头砸其他同学。陶行知先生立刻制止了这个孩子的行为,叫他到校长办公室去。然后,陶先生向别的同学简单地了解了一下学生打架的起因和过程,回到办公室,那个男生在等他。陶先生掏出一颗糖递给这个学生说:“这颗糖是给你的奖励,因为你比我准时。”接着又掏出第二颗糖,“这颗糖也是给你的奖励,我告诉你不要打人,你就马上住手了,说明你特别尊重我。”这个学生接过糖,先生又给他一颗糖,说:“据我所知,你之所以和同学打架,是因为那位同学欺负女孩子,这正好说明你是非常正义的人。”听到这里,那个学生哭了:“校长,我知道错了。不管同学做得对不对,我都不应该靠打架来解决问题。”陶先生这时又掏出一颗糖,说:“知错就改,善莫大焉,我还要奖励你一颗糖。”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具有一双能够“发现”的眼睛,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给学生建立一个准确的“镜中我”的定位。这种做法对于学生培育自我意识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个想打人的学生最初以为校长因为他打同学,会批评他、说他是个坏孩子,没想到校长非但没有说他一个“不”字,还不断地表扬他。这样他就会对自己产生积极的评价:哦,原来我在校长心目中不仅不坏,还是个好孩子。这种“镜中我”的定位对他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坚定自己的做人信念有重要的作用。

不要让别人的评价左右你

曾经有这样一位画家,他年轻有为,立志要画出让所有人都惊叹的作品,为了知道别人对自己的画到底执怎样的看法,于是把自己最得意的作品拿到市场上,并将一支笔摆在旁边,让人们可以随意把他们认为不足的地方给圈出来。

许多人很快聚集过来,在画上标圈下了自己认为不满意的地方。回家之后,画家惊讶地发现,画上已经密密麻麻地圈了很多处。显然,在人们的眼里,这幅画根本就是一件失败的作品。

画家的自信心顿时受挫,他从此情绪低落,甚至开始怀疑起自己的绘画才能。他的老师得知这件事后,就教导他,千万不可以把心思放在那些批评上,并让他再把一幅风格类似的作品放到市场那里,唯一不同的是,这次让行人把他们认为画得好的地方圈出来。

第二天,画家便按照老师的意思去做了。让他大吃一惊的是,当他把作品拿回家时,他发现画上又都密密麻麻地圈了好多处。

画家马上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自那之后,他不再盲目听从他人的赞誉和批判了,他开始潜心创作,最终取得了不俗的成就。

如果你过于在意别人的看法,说明你缺少强大的自信心。假如一个人不具备强大的内心,一般都会被别人的看法左右,从而按照别人的看法和观点去进行自我认知,致使你觉得自己真的是别人想象成的样子。不要活在别人的看法和评价里,更不要让别人的观点去定义你。

生活中,人们往往热衷于随意评价别人,却很少用心来审视自己。就好像观看别人下棋一样,那些对别人指手画脚的人,只是把你的棋局看作一项娱乐,赢了,则是他们指点得高;输了,则是你自己无能。要知道,真正对输赢负责的人是你自己!要是把棋盘的道理移植到生活当中,道理也是一样的:谁的人生谁负责,谁的人生谁做主。假如人缺乏主见,被别人的看法和观点所包围,那就只会输得很惨,别人不但不会对你负责,反而会把你的失败当成新一轮的评价谈资。所以,当别人随意评价你的时候,可以听一听,但不要被别人摆布。

跳蚤效应:不要限定自己的目标

跳蚤效应,最先源于一个关于跳蚤的实验:生物学家曾经将跳蚤随意向地上一抛,它能从地面上跳起一米多高。但是如果在一米高的地方放个盖子,这时跳蚤跳起来,就会撞到盖子上,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撞到盖子。很长时间过后,再次拿掉盖子,生物学家就会发现,虽然跳蚤还在往上跳,但再也无法跳到一米的高度了,之后便一直都是如此。为什么呢?其实理由很简单。跳蚤已经对自己往上跳的高度进行了调整,并且渐渐适应了这个高度,再也没法改变。

其实,不只是跳蚤,人类也一样。在工作生活当中,大多数人不敢追求梦想,不是因为梦想难以实现,而是因为这个人在内心深处已经默许了一个高度。而这个高度经常会让他们的水平受限,难以看到真正的努力方向。因此,跳蚤效应给予我们最大的启发是:对于一个人来说,怎样的目标成就怎样的人生。

自我设限是失败的第一步

美国名校哈佛大学曾经对一群各方面客观条件都相差无几的年轻人做过一个长达25年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束后,这些年轻人的生活状况大概如下:3%有明确的长远目标的人,25年来从未改变过自己的目标,他们大都成长为社会各界一流的成功人士;10%有明确但短期目标的人,几乎在社会的中上层工作生活;60%目标非常模糊的人,大部分在社会的中下层进行工作和生活,都没有做出过特别优异的成绩;其余27%连目标都没有的人,仍然生活在社会最困苦的阶层里。可见,有长远目标的人,能够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从而获得成功;而没有目标和追求,自我设限的人,最后只有失败的结局。

在《国王的演讲》这部电影中,约克公爵自小怯懦口吃,无法在大众面前流畅地发表演讲。但他并没有停留在自设的牢笼里,反而是常常把自己置于当众演讲的那样一种场景当中,从而让自己直面内心的恐惧,突破自身的局限。他最终发表了闻名世界的圣诞演讲,鼓舞了正处于“二战”中的英国军民。我们想要成功也应该突破自我设限的牢笼,并将其当作是一种超越自我的成长体验。而在这场体验中,越是害怕一些东西,就越是要与其正面交锋,让自己在恐惧的人、事、物面前不断得到磨炼。当这世界上没有你害怕的事情,没有你害怕的人,没有你害怕的后果的时候,其实就没有了自我的限制。

许多人都热衷于给自己的人生设置太多的假设和前提,以至于我们认为自己没有希望,无能为力,毫无价值。人生最后悔的事不是失败,而是“你本可以”。所以,有梦就去追,不要设限。

没有目标等于没有动力

1952年夏天的一个清晨,加州海岸笼罩在浓郁的雾气中。海岸西侧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年轻的女人进入太平洋向加利福尼亚海岸游去。如果成功了,她就成为首位游过这个海峡的女性。这位女子的名字叫费罗伦丝·柯德威克。此前,她是首位游过英吉利海峡的女性。一大早,海水冻得她瑟瑟发抖,雾气很重,就连护送她的船只都已经找不到了。时间一点点地流逝,成千上万的人正通过电视注视着她。从以往的渡海经历中我们得知,她最大的敌人不是疲劳,而是冰凉的海水。

15个小时过去了,她被寒冷的海水冻得瑟瑟发抖。她清楚地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下去了,于是叫人拉她上船。她的母亲和教练正在另一艘船上等她。他们提醒她,她此时离海岸很近了,千万不要放弃。可她朝加州海岸看去,除了浓浓的雾气,其他什么也看不到。半小时过后,人们终于把她拉上了救援的船。可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不到半英里(1英里=1609.344米)!

当她的家人告诉她这个消息后,她非常沮丧。她告诉现场的记者,真正让她放弃的不是疲劳,更不是寒冷,而是没法看到目标的恐惧感。

可见,目标是激励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只有当一个人明确目标以后,才能调动其潜在能力,从而创造出最佳成绩。一旦没有了目标,就没有了前进的方向,结果只能以失败告终。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限定你的目标,如同费罗伦丝·柯德威克一样,或许再努力一把就成功了。

高盛CEO贝兰克梵在一次演讲中表示,人生是难以预测的,因此不要给自己设限。尝试着与同样具有野心的人为伴,让自己时刻保持成长。所以说,人生充满着可能性,不要轻易对自己说不可能、做不到,就如同实验中的跳蚤不要轻易被那个高度吓到,不要限定自己的目标,而要勇于挑战、敢于自我突破。

摩西奶奶效应:不要束缚自己的天赋才能

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一个农场里,有位农妇,名字叫摩西,看似普普通通的她,却称得上是一位传奇的美国女性。由于她在73岁的时候扭伤了脚,不能再继续干农活,几年后才开始学习绘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她80岁的时候竟然在纽约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一时间名声大噪,大家都亲切地称呼她为“摩西奶奶”。摩西奶奶直到101岁才去世,尽管她从来没有接受过正规的训练,但是对于美的追求使她爆发了让人难以想象的创作能力,以至于在她25年的创作生涯里,总共完成了1600多幅作品,简直可以称得上是大器晚成。她之前骄傲地说:“上帝会为每一个梦想成功的人打开一扇便门,哪怕你已经到了迟暮之年。”后来,人们将类似的老有所为的真实事例称为“摩西奶奶效应”。

从这个效应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一个人拥有无限的潜力,如果不去进一步挖掘,这个潜力就会慢慢消失。因此,即便一个人已经高龄了,也不要因为年事已高而自暴自弃,因为每个人所具有的潜力都是惊人的,关键是要善于运用和挖掘。

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苹果”

出生在1949年的木村秋则,是住在日本青森苹果农家的二儿子。但是他最不想当的就是苹果农。木村秋则高中毕业后到东京就业,后来回青森相亲,与高中同学木村美荣子结婚并继承了木村家苹果园,留在青森生活,当了他最不想当的苹果农。

令人意外的是,多年以后,他种出的苹果却成了这世界上最奇迹的苹果。因为普通的苹果在切开后放置上一会儿,表面就会变成咖啡色,之后就开始慢慢腐烂。但是木村种出来的苹果,在切开后,就算放置两年之久也不会烂,而是只缓缓失水,最终变成淡红色的干果。现在,在东京的顶级法餐厅,用木村的苹果做的料理,预订已经排到一年之后。然而培育这种奇迹的苹果,几乎搭上了木村的一生,十多年来,一家人一直生活在极度的穷困中。他用八年时间等来了七朵苹果花的开放,十年时间换来果园的大丰收,三十年时间坚持种出颠覆大家印象的苹果。

木村的故事也随着他的苹果流传到了整个日本,2013年日本著名导演中村义洋把木村的真实故事改编成了电影,名为《奇迹的苹果》。

第一个苹果,诱惑了夏娃,造就了人类;第二个苹果,砸到了牛顿,成就了万有引力;第三个苹果,被乔布斯咬了一口,造就了移动智能;第四个苹果,成就了木村秋则,使世界农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每个人都要善于发现自己的特长和优势,要挖掘自己隐藏的才能。如果是这样,每个人都将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苹果”。

人生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82岁的日本老太太若宫雅子,是世界上年纪最大的iPhone应用开发人员之一,作为帮助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的先驱,她当之无愧。

20世纪90年代,当她从银行职员的岗位退休时,就对计算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她在60岁之前根本连电脑都不会用,甚至连开关机都不利索。可是,对于长期在家照顾病人的她来说,电脑所能够带来的便利,诱惑实在是太大了。于是她凭借着那股韧劲,不断摸索尝试,终于慢慢学会了操作电脑。她仅仅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就建立了自己的第一个系统,首先是BBS消息——互联网的前身。然后,她先后使用微软笔记本电脑、苹果电脑,最后是iPhone手机来锻炼自己的编程技能。她曾要求软件开发人员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功能,但由于缺乏响应,她不得不亲自动手。若宫雅子学习了编程的基础知识,在她的努力下,成功开发了一款“雏坛”的应用程序,这是她为日本60岁以上老人开发的第一款应用程序游戏。现在,她的邀约不断,苹果邀请她参加全球开发者大会,她作为最年长的应用程序开发者出席,而且有人亲切地称呼她为“super IT婆婆”。

如今,在若宫雅子曾经学习过的电脑俱乐部网站的欢迎界面,仍然可以看到这样的话:人生从60岁才真正开始。如果super IT婆婆能够做到,那么只要有创意,敢为人先,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

显而易见,人的潜力当然是没有穷尽的,需要我们积极开发才能使潜力变成实际的能力。就像俄罗斯作家格拉宁说的,如果大家都特别清楚自己要干什么,那么生活将会变得特别美好!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比自己预想的大得多。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不管事业是否成功,不管年轻还是年老,只要对自己的天赋有绝对的信心,并积极进行开发和运用,就必定会大有作为。因而,我们所有人都不应该浪费自己的天赋,要充分发掘自己的才干。渴望成功的人,任何时候开始都不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