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职场生涯不可能一直平淡无奇,应该趁着成熟时期发展自己的事业。
再高级的白领也是在为别人打工,为什么不试着开创自己的天地,做自己的老板呢?工作不是日复一日地重复一个动作,而是要在工作中寻找诀窍,独辟蹊径,尝试别人不敢尝试的想法。
人生就是这样,按部就班的人永远只能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只有那些敢于大胆尝试的人才能走向成功。
显规则告诉人们,职场中仅有20%的人能够获得成功,80%的人注定要在平庸中度过,成功仅是有能耐的人在特定环境下的产物,而与普通人没有关系。潜规则暗示人们,成功并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难,阻碍我们成功的,时常是心理方面的障碍和思想方面的顽石,只要找到自己做事的目标并向着这个方向努力,成功就会变得水到渠成。
成功是由量变转化而来的
初进职场的时候,很多人都是胸怀抱负,渴望在职场中大展宏图,登上“第一把手”的宝座,甚至开创自己的事业,但工作一段时间以后,随着对职场的深入认识,一连串的打击就会迎面而来:企业内部人才济济,能力与经验在自己之上的同事数不胜数;自己在大学中所学的理论知识根本就是纸上谈兵,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打算竞争,但周围的竞争对手们你争我斗,均在瞄准那个位置,一旦失去了,或许就要干好几年;打算跳槽创业,却发现连条门路与创业的资金都没有……刹那间,自己仿佛进入冰窖一般,从此心灰意冷,似乎觉得成功比登天还难。
的确如此,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差距,职场的成功法则犹如一个金字塔结构,成功的仅有顶端的少数,绝大部分人均处在职场的最底层,成为别人指挥与压制的对象,从表面看来,成功就像登山那样艰难,这一思想也正是导致职场人士成败的重要根源,很多人处在山底的时候就被绊住了,而极少数人却一路攀登,在蒸蒸日上的同时领略了高处的风景。
1965年,一位韩国学生独自前往剑桥大学主修心理学,他有一个习惯,就是喜欢利用下午喝茶的时候,到学校的茶座或咖啡厅聆听一些成功人士聊天。在这些成功人士之中,有不计其数社会上的顶尖人物:诺贝尔奖获得者、大牌学术权威、着名的企业家。这些人诙谐风趣,均把自己的成功看得较为自然,仿佛顺理成章。时间长了,他觉得自己被这些成功人士所欺骗了:为了使正在创业的人知难而退,那些人故意把自己创业的艰辛夸大,以此吓唬那些尚未取得成功的人。
主修心理学的他,认为自己很有必要去研究一下韩国成功人士的心态。1970年,他把《成功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难》作为自己的毕业论文,提交于现代经济心理学的创始人——威尔·布雷登教授。布雷登教授读了以后,欣喜万分,认为这是一个较有价值的新发现,尽管这种现象在东方乃至世界各地普遍存在,但却没有一个人敢于大胆地提出来且加以研究。在惊喜之余,他为其剑桥校友——当时正担任韩国总统的朴正熙写了一封信,信中这样写道:“我不敢称这部着作将对你产生多大的帮助,但我敢肯定的是,它比你的任何一个政令都能产生震动。”
果然如此,这本书最终伴随着韩国的经济起飞了。它鼓舞着许多人,毕竟它从另外一个角度告诉人们,成功与“头悬梁、锥刺骨”,“三更灯火五更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成功非常简单,只要你对某一事业颇感兴趣,并长久地坚持下去,一切就会成功,毕竟上帝赋予你的智慧与时间,足够你圆满地完成一件事情。也正是深受此点启发,后来,这位青年也取得了成功,他成为韩国泛业汽车公司的总裁。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成败的秘密所在:成功犹如高峰一般,很多人只看到成功和现实之间的颇大距离,而没有明白质变是由量变转化而来的道理。若要一步登天,的确令人望而却步;但若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与跳跃,成功就成为必然到达的目的地。倘若看破了这一点,成功就变为一件自然而然的容易事。
只有想做,才能做到在职场中,阻碍你成功的,使你不敢采取行动的,往往是心理上的障碍,而不是事情本身有多么困难。倘若你认为某件事情值得去做,尽管看似有些障碍,但只要付诸行动,当你成功时回过头来审视自己所经历的困难时,就会感到它不过是一些障眼法而已。
一户人家的花园里有一块大石头。对于到花园游玩的人来说,一不小心便会碰到那块大石头,不是擦伤,就是跌倒。于是,儿子便向父亲问道:“父亲,为什么不把那块讨厌的石头挖走呢?”爸爸回答道:“从你祖爷爷时代起,那块石头就一直‘长’在那里,它那么大,如果能挖走早就挖走了,与其费这个劲,还不如走路小心一点呢!”
几十年过去了,这块大石头留至下一代,当时,儿子娶了媳妇,当了父亲。一天,儿子的媳妇气冲冲地对丈夫说道:“花园里的那块大石头,我越看越不顺眼,改天让人把它挖走算了。”他却依然像父亲那样说道:“算了吧!那块大石头太重了,能够挖走的话,我父亲早就把她挖走了,还会让它留到现在吗?”
听到他的话语,媳妇感到非常不是滋味,毕竟那块石头已让她跌倒多次。一天早晨,媳妇带着几个人与一担水,把整担水倒在大石头的周围。她下定决心,不论如何,都要把这块石头撬起来搬走。几个人共同用锄头将大石头周围的泥土搅松,没多大一会儿,他们就把石头撬动了,然后将它挖了出来,仔细瞧了一下,发现这颗石头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人们只是被它巨大的外表所蒙骗了,其实,石头埋得十分浅。
职场中也是如此,不要以为周围的同事有多强,许多只不过是他伪装出来的表象。事实上,你在诸多方面都比他们强,不要担心当上公司的高层领导有多么艰难,只要你拥有了经验与业绩,一切都会成为你的掌中之物;也不要担心自主创业有多么艰难,只要你熟悉了某个领域,积累一些资金和人脉,创业就会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显规则告诉我们,人只有拥有梦想,才能获得成功,一个没有想过当将军的人永远仅能做一个被人指挥的士兵;潜规则暗示人们,绝大多数富有梦想的人均是以凄凉的结局而告终的,有些时候,空谈的梦想会成为束缚人手脚、使人难以割舍的赘肉。
空想并不能取得成功拿破仑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语:“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句话激励着无数身在职场底端拼命挣扎的职场人士,很多励志大师也经常用这句经典的话四处煽情。的确如此,人只有拥有梦想,才能在职场拼搏中充满激情。然而,并不是有了梦想便能成功,与之相反,因为梦想而成功的人屈指可数,绝大部分看似胸怀大志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却一直走下坡路,最终一事无成,甚至抑郁而终。
在广州一家大型玩具公司里,有一位资历颇老的员工,在公司一呆便是16年,由最终一个毛头小子转眼成为一个不惑之年的中年男子。他既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又是一个不甘平庸的人;一直以来,他梦想做部门经理,在和很多人明争暗斗以后,经理的位置拿下来了,却经常在为别人做嫁衣。
多年以来,他一直在主管的位置上铁打不动。在此期间,他曾想过许多发财的途径,想去开酒吧,想去搞外贸,想开一家加工厂,十几年来,却未能开展一项事业。他总是把自己的失意归咎于生不逢时,而从不思考采取行动来改变自己的命运。后来,他时常把跳槽挂于嘴边,谈论跳槽以后能够得到多高的职位与薪水,在一阵牢骚之后,却没有看到他有任何实际行动。他习惯于将一件简单的事情复杂化,经过他的思考后,任何想法都会变为一个完美而巨大的创业计划,但一旦实行起来,却令人感到无从下手。
诸如此类的事情在职场中随处可见,许多人总是怀着各种各样的梦想,尝试着去改变自己的人生,到头来,却成为“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笑柄。那么,究竟是什么阻止了他们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呢?我们听到的缘由多如牛毛,譬如,想去开家公司,但却没有足够的钱;想尽力做些业绩,却没有任何机会;想去换个工作,但觉得时机尚未成熟等等。这些均是许多人的弱点,对于自以为非常重要的事业,他们往往习惯于将其束之高阁,而把每日的时间与经历花费在一些无关紧要的琐碎小事上,最终使梦想胎死腹中。而对于梦想的失败,他们极少把原因归咎于自己身上,总是习惯于寻找某个外在理由,为自己开脱一番,然后,平和地舒一口气,继续过着自己平庸的生活,让梦想躺在身体内部的某个角落呼呼大睡。
不要空谈自己的梦想职场中,我们时常听到一些人大谈他们的梦想,从表面听起来,每个梦想都异常美好,但在日常工作中,却极少看到他们坚忍不拔、全力以赴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们时常热衷于梦想,把它视为一句口头禅,一种对日复一日、枯燥生活的极大安慰。有的人甚至带着梦想活了一辈子,却从未想过如何尝试着实现梦想。
在上海,有一位很有意思的人,他于20世纪80年代毕业于上海某所重点大学,在那个大学生如同天之骄子的年代,他没有选择参加工作,而是尝试着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城市规划。他曾梦想着通过空洞虚无的理论来进行城镇建设,解决各种各样的社会难题;他不断规划着自己的人生,梦想着在30岁之前出版自己的巨着,在35岁之前娶妻生子,在40岁之前,创立自己的基金,在60岁之前,写一本回忆录……一生仿佛规划得尤为漂亮,但直至年过五旬的时候,他却没有赚过一分钱,整日依靠朋友救济,那本所谓的巨着也迟迟不见踪影,到头来,他沦落为被人们嘲笑的人。
事实上,空谈的梦想犹如迷药一般,听起来较为完美,仿佛一下就能把自己提至某个高度,似乎在一段时间以后就能脱胎换骨,成为一个不平凡的人。殊不知,一个不付诸行动的梦想容易使人们活在精神世界里,自己若把自己看得很高,对一些平淡的工作也就失去了兴趣,整日活在自己的梦想中作茧自缚,而由于瞧不起身边的平凡工作,最终却连一个平凡人也不如。
或许大家都听过“守株待兔”的故事,很多空想家就像那个等待兔子的人一样,渴望财富能够从天而降,却不知道,在他们空想的同时,田里的小草依然在疯狂地生长。在平日的工作中,类似“守株待兔”的人不在少数,他们的脑海中整天幻想着晋升、加薪、人人称羡、风光无限等,却很少思考如何去尝试、去努力。尽管梦做得灿烂绚丽,但其事业和生活依然是一塌糊涂。
在人的一生中,或许要面临不计其数的选择,然而,真正决定其职场命运的往往仅有那么几次,如果对这几次关键的选择把握适当,就会对你的未来产生莫大的影响。人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今日的选择决定着明日要走的路线,既然路线已经被确定了,那么,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你的轨迹与成就也几乎限定了,当你意识到自己选错道路的时候,你已经消耗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已经牺牲了诸多机会与优势,犹如考试时写语文作文那般,当写了一大半却发现跑题时,即使想把整个作文的架构调整过来,也是不大可能的事情,就如人们常说的那样:“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只要在开始之前做好正确的选择,就能自然而然地走上成功的大道。
今日的选择预示着明日的结果刚刚毕业的学生乃至步入社会几年的人们均会产生这样一种困惑,即对未来没有一个较好的把握,那么,究竟是什么决定着你的未来呢?答案则是今日的选择。
每位职场人都要坚信,尽管个人努力异常重要,但选择比努力更加重要,如果一个人选对了方向,就会事半功倍,职场发展也会如履平地。
有三个人分别是美国人、法国人与犹太人,他们同时被关进一家监狱中,必须在里面服刑10年。出于人道主义,监狱长吩咐他们每个人可以向其提出一个要求。
美国人喜欢抽雪茄,就毫不犹豫地索要了三箱雪茄;法国人喜爱浪漫,于是,便要了一个天生丽质的女子与其做伴,而犹太人要的则是一部能够与外界联系的电话。
转眼间,十年过去了,第一个冲出来的是美国人,他的嘴里和鼻孔里均塞满了雪茄,大声喊道:“给我火,给我火!”原来,他竟然忘记了要火。紧接着,冲出的是法国人,他的手里抱着一个小男孩,身后那位美丽女子的手里牵着一个小女孩,大腹便便的肚子里还怀着第三个孩子。最后走出的那位是犹太人,只见他紧紧地握住监狱长的手,充满感激地说道:“谢谢你的那部电话!十年以来,我每天均与外界联系,我的生意不但没有停滞,反而翻了好几倍,为了表达心中的谢意,我将送你一辆劳施莱斯!”
的确如此,什么样的选择决定着什么样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我们昨天的选择所决定的,而今日的选择也将决定着我们未来的生活。职场生涯也是同样如此,很多人都有着这样的经历:在同学聚会的时候,许多人都会深感伤感和惭愧。在大学时代,每个人的起点、专业几乎都是一致的,内心的感觉也是相互平等的,可以工作几年后再聚到一起,有的同学已成为政府官员,有的同学成为科学家,有的同学成为企业家,而有的同学却依然还在别人的手下打工,过着平庸无聊的生活。看似天壤之别的差距,其较大程度上就源于毕业后各自的选择与追求不同,你选择了什么样的职业,就意味着你将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异常重要
人生的诸多时候都面临着选择,你的选择决定着你的未来。如果你选择了平庸,就会是芸芸众生中毫不起眼的一员,或许辉煌就会与你终生无缘;如果你选择了卓越,就选择了自己的风光,从此以后,不论激流险滩,还是风平浪静,其人生都会异彩纷呈。
几年前,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校庆中,张阳的绝大部分同学都回到母校参加校庆。时隔几十年,尽管大家都有些两鬓发白,但不少人已经成为如今社会的佼佼者,有的成为院士,有的成为省长,有的成为大企业家,仅有一位在云南工作的同学愧容满面,抑郁寡欢。
聚餐以后,有的人提议每个人为母校捐一万元,那位在云南工作的老同学跳出来反对道:“凭什么要把我一年的收入捐献出去?”原来,他依然还在云南某乡政府工作,工资至今还为800元每个月。当年毕业的时候,很多同学都选择出国或前往企业,而他却毅然选择到家乡的乡政府工作,在一个狭隘的发展空间里度过了自己宝贵的青春时光。
现实就是如此残酷,等到结局之时才反思自己的选择错误,一切将为时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