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青少年最想知道的100个著名人物
8772000000007

第7章 打造理想国的人——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柏拉图(前427—前347),古希腊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2400多年前,在古希腊的雅典,有一位驰骋于体操场上的姓阿里斯托克勒的少年,生就一副健壮的身材和宽宽的额头,于是他的角斗老师便送给他一个“柏拉图”的绰号(希腊语意为“宽广壮伟”)。久而久之,这个绰号竟成了他的正式名字。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生于雅典一个古老的贵族家庭,母亲是著名政治改革家梭伦的后裔,父亲的家谱则可追溯到古雅典王卡德鲁斯。在这样高贵的家庭里,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少年时代就表现出聪颖的禀赋和多方面的才能,擅长体育运动,喜爱绘画和音乐,也写过史诗和悲剧。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他应征入伍,参加过三次战役,表现勇敢。

拜相貌丑陋的“老学究”为师

柏拉图早在17岁时,就通过自己的舅父拜识过苏格拉底。那时,在柏拉图眼中,苏格拉底不过是相貌丑陋的老学究。使柏拉图改变这一观念是在他20岁生日时。这天,年轻的柏拉图带着自己创作的悲剧,去雅典城参加一年一度的戏剧节。途经城邦广场时,他看见苏格拉底在赛诗会上作讲演:“人的行为是从三个源泉流出来的,它们是欲望、情感和知识。欲望的位置是在腰部,那是能力;情感的位置是在心脏,那是血液的枢纽;知识的位置在头部,那是欲望的眼睛和情感的共鸣。知识能做人类心灵的向导!”

苏格拉底的讲演极大地震撼了柏拉图。于是,他掉转马头回家,随后将剧本付之一炬。接着,他又一头扎进离家不远、蜿蜒曲行的亚诺河,用激流冲刷自己的无知。随后,柏拉图来到苏格拉底的寓所,拜苏格拉底为师。

此后8年间,柏拉图一直紧紧追随苏格拉底,勤勉攻读,发奋创作。直至公元前399年春,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判处极刑为止,柏拉图在老师的指导下,陆续写出11部理论著作。

苏格拉底被处死后,柏拉图感觉到,自己也应该逃离雅典。因为他曾试图解救苏格拉底的公开行动,已被当局视为阴谋反叛。他要周游世界,去澄清苏格拉底莫须有的罪名,彻底维护导师的荣誉与地位。此时,柏拉图28岁。

公元前399年10月,柏拉图搭一艘前往西西里岛的商船,横渡地中海。经过6天的漂泊,抵达北非利比亚所属的昔勒尼,上岸后,由数学家毕达哥拉斯为首的学术团体在码头隆重迎接了柏拉图。两位才华横溢的学者在对“数”经过极有意义的讨论后,柏拉图又搭船前往西西里岛的叙拉古城邦。

但是,在治国方面,柏拉图与叙拉古的国王狄奥尼修斯一世又起争端,结果,狄奥尼修斯把柏拉图交给即将返国的斯巴达使节波利斯,让他将柏拉图牵到奴隶市场出售。凑巧的是,在地中海爱琴那奴隶市场,毕达哥拉斯再度遇到柏拉图,他用20米那赎回了柏拉图。

《理想国》一直未能走进现实

公元前392年夏,柏拉图踏上了奔赴恒河流域的征程。他再度途经西西里岛,然后到印度。在这期间,他已开始设想举世著名的对话篇章《理想国》。公元前387年初春,柏拉图终于结束他游学12载的艰难旅程,返回故乡雅典。这时,柏拉图整整40岁。

历尽人世艰辛的柏拉图回到雅典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设法偿还毕达哥拉斯当年为自己所付的赎金。而毕达哥拉斯收到这笔钱后,用它买下了雅典城外东北方一公里处一块叫“阿卡德米亚”的地皮,并转让给柏拉图鼓励他创立“学园”。公元前387年秋,阿卡德米亚学园正式创立。从此,柏拉图开始了自己学园的教授生涯。他以学园为阵地,进行以“苏格拉底式对话”为教育主旨的教学方针。他除了在学园讲台授课外,同时还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表达自己的教学目的。由于柏拉图创立学园的“奠基圣地”坐落在古希腊英雄阿卡德米亚祭坛之上,因而,后来欧洲各种不同语言文字的科学院也都源于这一希腊单词。柏拉图创立学园的历史地位,在整个人类文化史的发展进程中,无疑是极其高尚和令人景仰的。为此,柏拉图的大弟子亚里士多德曾骄傲地称颂这座学园“是西方世界的第一所大学”。

在主持学园期间,柏拉图曾两度重访叙拉古,向继位的狄奥尼修斯二世宣传建立哲学家掌权的理想国,但惨遭失败。柏拉图从此意识到理念论的一些原则性缺陷,对自己的整个思想体系作了一些重大修正,进而把辩证法引入了他的理念世界。这些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后期著作之中。

公元前347年秋。当年的年轻人——柏拉图,已变成白发苍苍的“智圣”老翁,柏拉图生日那天,恰好是学生索瑞克斯的婚宴,终生未娶的柏拉图也应邀出席。当婚宴正式开始时,大家才发现,他已永远安然入睡了。他的手心里,还捏着一纸墨迹未干的文字:“结婚是美、公正与爱的化身。”这时,热闹的大厅里寂然无声,人们仿佛意识到:这位哲学家正展翼在无极之中翱翔,他正将生命洪流汇入自己的“理想国”……

名人逸闻——柏拉图式爱情

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最早由马尔西利奥·费奇诺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拒绝肉体而向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

柏拉图式的爱情有以下的意义:

1.理想式的爱情观(比喻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2.纯精神的而非肉体的爱情。

3.男女平等的爱情观。

4.在这世上有,仅有一个人,对你而言,她(他)是完美的,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也就是说,任何一个人,都有其完美的对象,而且只有一个。

在西方爱情文明的发展进程中,现存最早的有关文献就是柏拉图的论述,他的论述被认为是一座丰碑,“柏拉图式爱情”作为一种观念,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西方人,东方人也将他的名字当做“精神恋爱”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