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弟子规》四十讲
8785400000034

第34章 第三十三讲 有德行方能欣赏别人的才华

诸位朋友,大家好!我们这几天课程都谈到谨言慎行,都是在很多与人相处的细节当中,我们也要格外谨慎、格外恭敬。

所以我们中国有一句格言提到“青天白日的气节,自暗室屋漏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深履薄处得力”。这意思也告诉我们,一个人崇高的气节都是从哪里开始培养?从他独处的时候,从别人没有看到的地方,他都能够言行一致,这样才能培养出这样的气节。所以生活的细节也是大学问。“旋乾转坤”,能够扭转乾坤的能力从哪里开始打根基?从“临深履薄”,他面对每一个人、面对每一件事物都能够恭敬,都能够谨慎对待,往后才能够办很大的事。因为他这谨慎的态度都已经在点点滴滴当中积累起来。《朱子治家格言》提到“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所以往往是在这些小细节当中都能够非常谨慎的人,他才能真正把重要的大事办好。假如在一些小地方都不用心,很可能真正接一件重大的事就会有很多小状况出现,甚至于会乱了头绪都有可能。所以我们为人父母在这些小细节当中,也要从小多多提醒小孩,我们自己也要多多观照自己在这些小事当中的起心动念,进而当下去改过、去修正。

现在的社会风气比较虚浮,比较崇尚物质享受。很多人可能家里很穷,都快没饭吃了,但是衣服都要买得怎么样?很漂亮,因为要穿给别人看,可能老婆孩子在家都饿肚子了,还是要打肿脸充胖子,其实这样的人生态度太虚伪了。

一个人他会打心里真正尊重你,绝对不是因为你口袋里有很多钱,是不是这样?绝对不是。当你口袋里有很多钱,他对你很有礼貌,那是对谁?对钱。等你口袋的钱都给他了,他对你态度可能马上就变了。所以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甜如蜜”。为什么小人之交会甜如蜜?因为他是有所目的,所以他就会竭尽所能地巴结你、谄媚你,很多人都在这种情境之下,还以为这些人对他如此看重,如此尊敬,到最后可能就中了小人的诡计。为什么君子之交淡如水?因为君子是以德行与朋友相交往,所以交往的过程会淡中有真味,绝不可能每天跟你腻在一起。因为彼此都很清楚,我们都有为人子的责任,我们都有为人臣的责任,我们都有为人夫、为人妇的职责,所以各自都有很多的本分应该尽心尽力去做,怎么可能整天跟你耗在一起?体谅你的朋友一定会说:“都已经八点多了,你不是要回去跟你儿子讲德育故事吗?赶快回家。”所以“淡中有真味”,淡中含有彼此互相的关怀和互相的体谅。

所以确确实实物质的丰沛并不能赢得别人对你的尊重,甚至于为了追求物质,可能让自己陷入一个无底的深渊,所谓欲是深渊。我们刚刚也提到,花了大把的钱去买一件昂贵的衣服,快乐多久?三天。痛苦多久?可能那一个月都要吃泡面,把身体搞坏了。假如看到一台名贵的跑车他就动心了,去买了一台名贵的跑车,快乐多久?快乐一个月两个月。而且在那一段快乐过程中,太太被打入冷宫,那台车变什么?变大老婆。每天在那里擦车,对太太视若无睹,快乐一两个月,但是那个贷款一付要付多久?可能要两年三年,所以那一段时间你可能痛苦在付贷款上。而且说实在的,当一个人很喜欢去追求这种名牌,这种昂贵的东西,比方说他开了半年、开了一年车,突然又看到有新款出来了,他看到别人开的款式比他的还新,他会怎么样?他的心又有点不平,又很心动要再去买新的。所以往往贷款还没付完,又要有新的支出,又要去买新的款式,可能一生都会变成物质的奴隶。不只自己变成物质奴隶,可能连家里的人都被拖累进来了。

很多人觉得要买一间豪华的别墅,他才显得自己有身份,有没有这种人?有。我们老祖宗提醒“万贯家财”,一天吃几餐?“日食三餐”,何苦去追求这些很虚浮的东西!“广厦千间”,你纵使有房子一千间,晚上躺的时候躺多少?夜眠才六尺。所以其实人在物质方面的需求是非常少的。所谓知足常乐,你知足生活就非常轻松、非常简单,对你的身心都很好。所以我们也要从中体会到,比方说你常常很注重吃,都要吃得很好,我们可以想一下,比方说在过年以前,我们常常会接到很多的喜帖,所谓有钱没钱,娶个老婆好过年,结果接到这么多的喜帖,我曾经有一个礼拜去吃了三次的喜宴,吃到第三次有什么感觉?都快吃不下去了,都是这样的大鱼大肉,这么多油腻的东西比不上清淡的豆腐、白菜吃得轻松愉快。

很多人追求很高级的住宅,比方说谁在某某地方有一个豪华别墅,当他听到了,别人有,我没有,内心就很不是滋味。所以自己就很努力赚钱,日也做,晚也做,终于买了一间别墅。好,那一年去住多久?一年可能去个三五次,一次住个两三天就回来了。但是他还要请一两个人去帮他守这一间别墅,请的这些人一年住多久?每天都住在那里,所以是他请的人在享受这一间别墅。所以诸位朋友,到底谁才是真正有福报的人?请来的佣人有福报,主人必须辛辛苦苦地赚钱来还这个贷款。所以确实我们要好好地思考,到底什么样的生活才能真正对我们的身心有很好的发展,有很好的一种调节,不要追求虚幻的物质享受。

“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中国有一句成语叫“德才兼备”,德在前,才在后,所以这一句成语也告诉我们,德更比才重要。近代有一位书法家被尊为当代的草圣,他叫林散之,日本人对他的书法非常赞叹,日本书法家到中国来,都会到他的家里去给他行一个礼,非常佩服他的书法,也佩服他的为人。林散之先生曾经说过:“有德有才会爱才,无德有才会嫉才(会嫉妒人家),有德无才会用才,无德无才会毁才。”所以我们假如请员工要怎么挑?要挑有德有才,不然最起码也要挑有德无才。因为他有德行,懂得包容,他会去欣赏别人的才华,他知道“见人善,即思齐”,就懂得去珍惜这样的人才。

但是假如无德而只有才华,那必然会嫉妒他人;假如连才都没有,那就会毁才。所以在春秋战国,秦国有一个宰相李斯,他是无德有才之人,所以看到有才华的人他很嫉妒,包括他的师弟韩非子,还陷害韩非子致死。他不仅陷害韩非子,还陷害很多读书人,建议秦始皇焚书坑儒,把历代很多圣贤的教诲一并烧了,这个罪业太大了。后来李斯也没有好下场,跟他的孩子都被腰斩东市。这是无德有才会嫉才。我们培养孩子绝对要先重德行才行,假如不重德行,我们把孩子的才华培养得再高,他的人生绝对不会幸福。因为嫉妒别人,内心一定很痛苦,而且嫉妒别人也会形成他人生很多的障碍,别人也会同样嫉妒他,所以这是我们必须谨慎的地方。

我认识一位书法家,叫李传军,曾经去担任书法的评审,结果发现这些学生的作品肯定是老师代笔的,这个现象有没有?我们父母跟老师假如作出这样的行为,事实上并不是在教育孩子,而是在误导小孩。这样做,会让孩子觉得只要能够达到目的就可以不守规矩,不择手段。这已经在孩子的心灵当中种下很不好的恶因,往后就可能因为违反规则、违反法律而触犯法网,人生都有可能因此而毁了。所以这个“德”才是一个人一生事业的根基,不扎好很危险。就好像一棵大树,你根不扎好,它的树干长得愈高,树荫愈大,迟早有一阵风吹过来就会把它连根拔起来,这样的情况可多了。所以一个人的罪业都是盛时所造,等到他飞黄腾达,没有德行就会干出很多错误的事情。所以后来李老师就坚持要把这一些找老师代笔的学生剔除在外,让那些真正自己写的孩子能够受到肯定。

这位李老师也曾经跟我说过,他说他曾经去找过非常多的书法老师,也花了很多钱向他们求教,结果没有学到真本事,绕了一大圈,他已经是穷困潦倒,都没什么钱了。结果因为他有这一份要传承中国艺术的使命感,皇天不负苦心人,最后遇到了他的书法恩师。结果他的书法老师不只没收他钱,还让他住在家里跟着他学习。所以诸位朋友,你要让你的孩子学到真本事,绝对不见得一定是花大把大把的钞票,假如这些艺术家都要你这么多的钱,其实已经透露出来他是德多还是只有才华?当一个人无德有才华,他的才华、他的艺术境界绝对会遇到瓶颈而上不去,因为艺术也是一个人心性的一种展现。为什么很多艺术作品能够感人至深?这都跟他的心境、他的仁慈、他的修养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当这位李老师的书法老师,把很多非常重要的心法技巧都教给他,教完之后,就对他说:“假如你没有真正的德行,我却把这些才能教给你,我是害了你一辈子。”他老师接着说:“因为这些才华教给你,你很可能在短时间之内就会名利双收,而这个时候你的人生就会出问题了。这个时候你又不知谦卑,就会招来很多的嫉妒;你又不知节约自己、勤俭自己的生活,可能就会养成挥霍的习惯。”所以我们也看到很多艺术界的人,曾经红极一时,结果晚年也是非常潦倒,那都是因为养成了奢华的习性。所以李老师对他老师这段话非常深刻地领受了,凡事谨遵老师的教诲,处处谦卑。他才三十三岁,已经得到好几次的大奖,而且也常常义务教学。我也曾经请他到海口帮我们指导写书法,整整去了一个礼拜,他是分毫不取,甚至于还拿了大把的笔送给我们海口的这些老师。所以德重要,德行是万福的根基,有德这个福才能立得安稳。

传说两千多年前老子当初要离开东周的时候,刚好遇到一个官员,这个官员就问老子:“我有两个儿子,我不知道以后应该靠哪一个。”老子就拿了一把钱放在桌上,然后就先对他的大儿子说:“你只要打你爸爸一下,这些钱都是你的。”这大儿子比较憨,他就低下头说:“不行,怎么可以打父亲。”他宁死不从。接着老子又问他的小儿子,这个小儿子聪明伶俐,脑筋转得特别快。所以一般的父母会觉得哪一个孩子比较好?可能到处夸:“你看我这个小儿子多聪明。”结果老子就跟他说:“你只要轻轻打一下,这些钱都是你的。”小儿子马上过去打一下,赶快把钱收到口袋里面去。老子就对他父亲说:“现在你知道晚年应该靠谁了。”

后来这位官员去世了,确实是他的大儿子在晚年照顾他,他的小儿子到其他地方去做生意。结果他父亲的死讯传到了这个小儿子的耳朵里面,小儿子说:“我来回又要一段时间,不知道又要少赚多少钱。”后来连他父亲的丧礼都没有参加。所以老子很有智慧,可以从小孩的行为当中推出他的存心,因为“重利者必轻义”,只要跟他的利益有冲突的,他一定会先不关心,一定把利摆在第一位。所以一般的人对小孩可能都对那个聪明伶俐的特别欣赏,但是往往晚年都是那些比较老实的孩子在照顾父母。

我们也曾经听说,一位母亲生了三个孩子,老大、老二都大学毕业,老三高中毕业。后来的结果往往都是第几个儿子照顾她?反而书读愈多愈自私,只为自己着想。我们也看到很多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国外去念书,念到最后也没有回来照顾父母终老,往往一去不回来了。有的在那里娶了太太,父母还要大老远去探望,甚至于住了一段时间要离开了,这个媳妇还冷言讽语。那真是父母可能会吐血,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不如不要生好了。所以孩子不长德行,真正会气死父母,真正会贻害家庭、贻害社会。

所以我们教育孩子要高瞻远瞩,要以德为本。

我们接着看下一句经文:“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在我们讲“信”这个内容,可以回想一下,一开始是“凡出言,信为先”,代表言语的信用。“奸巧语,秽污词”,这些教诲都提到我们讲话的态度。当我们的讲话态度很粗鲁,就会没有办法赢得别人的信任。所以“信”这部分内容,当你去做到的时候,就会给人家很高的信服感,对你很服气。比方说“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所以你都能够做得到,你的朋友一定会觉得你很有修养、很有分寸,你的社会信用都会不断地提升。

像我们刚刚念到的这一句“闻过怒,闻誉乐”,假如我们是听到过失很生气,别人称赞我们,我们就扬扬得意,假如我们是这种态度,能不能赢得朋友的信任?就很困难,就会造成“损友来,益友却”。为什么损友要来?因为他很清楚,只要给你几句美言,你就会神魂颠倒,到时候他就有机可乘了,所以损友就来,益友就退了。益友为什么会退?因为这些有德行的人,很清楚做朋友的本分一定要直言不讳。你有缺点,他一定会很正直地帮你提出来。当你不能接受的时候,他只好先怎么样?先避开。因为他假如不避开,你常常看到他,也会让你生烦恼,所以他为了不让你生烦恼,只好先离开一段时间。等你真正肯接受了,肯接纳他的雅言、规劝,他才会再回到你的身边来。

人应该听好话还是听正直的话?听正直的话。这个习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闻誉恐,闻过欣”的态度必然要从小培养。所以我们中心老师在教这一句的时候都会提醒小朋友,今天别人把你的缺点讲出来,就好像你的脸上刚好有一个黑黑的东西粘在上面,这个时候别人告诉你,让你可以把这个污垢去掉,那你应不应该感谢他?当然应该。那当别人指出你的缺点,就好像去除你脸上的污垢一样,那你当然需要跟他道谢。所以这些小朋友跟小朋友之间,只要同学把他的缺点指出,我们接下来就会听到一句很优美的话,他会一个鞠躬,跟同学讲:“谢谢你指出我的缺点。”当这个孩子对于他的缺点又有所改变,我们老师又适时鼓励他,“过能改,归于无”,那他就更欢喜去好好把他这些缺点修正过来。所以从小有了这个态度,对他终身都有很大的益处。

“闻过怒,闻誉乐”,让人想到一个宋朝的故事。宋朝有一位大文豪苏东坡,他跟佛印禅师是好朋友,两个人常常互相切磋学问。有一天刚好苏东坡觉得他的境界很好,就写了一首诗:“稽首天外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他觉得他现在的境界很好,连八风都不能影响他的清净心。诸位朋友,哪八风?这八风就是很多我们人生境界的考验:利、衰、苦、乐、称、讥、毁、誉。这个利就是你很顺势的时候、很顺畅的时候,衰是衰败下来,然后苦与乐,受苦的时候,或者很欢喜的时候、很乐的时候;往往人一苦就会怨声载道,人一乐就有可能乐极生悲,所以这些境界都在考验一个人的修养。接下来是称赞,可能就扬扬得意。讥,别人对我们讥毁,我们就很生气、很不舒服。还有毁誉,毁是诋毁,是毁谤我们;誉,当我们有很好的名誉,可能会变得傲慢。所以苏东坡觉得这八风都不能影响他的心境,他都可以保持清净,所以写了这一首诗送给佛印禅师。结果佛印禅师看完,就在信上写了一个字,“屁”字,就让人给他拿回去。苏东坡可能在想佛印怎么回答他,他可能想:“赶快称赞我一下。 ”

其实八风动了没有?动了。想要人家称赞、想听好话。结果看了这个字之后,他很生气,非常生气,就赶快赶到佛印住的地方,结果一到他的门口,门是关的,佛印禅师写了两行字,说“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所以苏东坡一看很惭愧,就离开了。所以我们要时时观照自己是不是也八风吹不动,时时从起心动念把我们这些不好的习性去除掉,才不会犯这种“闻过怒,闻誉乐”的错误。

下一句是“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我们也看到,当一个君主非常宽宏大量,能接纳众臣对他的进谏,假如他有这样的雅量,必然能够让一些忠臣、贤臣用心地指出他的缺点,以便让他的政策能够真正对人民有所帮助。相同的,我们为人父母、为人老师,当学生或者孩子指出我们的缺点,我们也要虚心接受。当你跟孩子承认错误,很多长辈心里会想:“这样我会不会好像矮了一截?”其实恰恰相反,当我们老师真正有错误,比方说犯了《弟子规》哪一句,我们马上跟学生说:“老师这里错了,老师要改过,老师跟你们一起学习。”往往老师认错的时候,在孩子的眼中能看到什么?看到对老师的尊敬。所以当一个人认错,那是德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所以当长者主动修正、主动改过,也会带动起整个团体都有勇于认错的风气。

当我们身边有非常多的朋友能够主动给我们一些规劝,你的人生就好比多了好多双明亮的眼睛帮你看路。因为我们才两只眼睛,有时候看前面又看不到旁边,又看不到后面。当你有这种接纳别人谏言的虚心,自然就有众人给你帮忙。所以我们说梅兰竹菊是四君子,表的是君子的德行。那竹子为什么表君子的德行?因为竹子的心是空的,常使虚怀纳雅言。所以我们“见人善,即思齐”,见物善,也要思齐。所以我们的老祖宗不只跟人学习,还跟万物学习,当看到万物之德也回光返照修正自己。

我也曾经跟学生说:“这个竹子有什么德行,你可以向它学习什么?”让他们自己去观察。诸位朋友,你可以从竹子身上学到什么?学习要善学,而且学习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枢纽,人要有悟性,有悟性才能举一反三,才能时时观察一切人和事物,并且修养自己,这些都在提升自己。除了虚心以外,竹子还有什么?我们看竹子,有没有看到一根竹子的?都是什么?一群竹子。因为有一群竹子,所以每一枝都很直立,就好像你身旁统统都是正直的人,相信你要歪也歪不起来。所以这是说环境的重要性。连孟母都要三迁,纵使有孟子这样的根器、这样好的素质也都需要后天好的环境来培养,所以我们父母也要给孩子提供很好的学习环境。

我们进一步看这个竹子,它都是一节一节长上去,所以也代表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然都会遇到一些挑战。当面临挑战的时候,一定要怎么样?勇往直前去突破。竹子也是突破一节一节的关卡,所以我们也要有坚韧的态度去面对人生。学生很多时候讲出来的答案会让我们很惊讶,有一位学生就说:“老师,竹子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说:“为什么这么讲?”他说:“因为竹笋可以吃,竹子可以建房子,竹叶可以拿来包粽子。所以它是所有的全身统统都奉献出来。”我们听到这里也觉得很惭愧,我们有没有比得上竹子这种牺牲奉献的精神?所以我们可以对于我们身旁的人、事、物都有一种谦恭的态度,去接受他们的雅言,去向他们学习,那我们的人生会增加很多的助力。所以“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当你有这个态度,可能草木都会有情,都会向你微笑。

“闻誉恐”,为什么听到别人的称赞,我们要抱着战战兢兢的态度?因为我们的才华,甚至于我们的成就,绝对不是个人的能力所能达到的。比方说我们的整个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养育、教育,还有很多长者给我们指导、给我们关怀,我们才能形成这样的能力。所以当我们有所成就的时候,首先一定要想到这些功劳都是他们的,这样我们才不会自视甚高。而且比方说我们一个课程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众人的协助帮忙。我们这几天的课程,很多的朋友可能晚上很晚才睡,隔天很早又要起来打理事务,又要起来煮饭给我们吃,所以一件事的成就都是众人的付出才能达到。所以我们也要处处感谢这些付出的人。当我们有这样的存心,那闻誉就不会乐,会觉得诚惶诚恐,要赶快尽心尽力把自己那一份角色做好,以回馈这么多人的付出。

我们看下一句经文,先把它念一遍:“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无心非,名为错”,所谓“不知者无罪”。所以当别人犯错,他不是有心的,我们绝对要包容、要宽恕,不然他也会很难受。对我们来讲,我们也要时时观照,我们的言语行为有没有不当之处。比方说走路的时候,两三个人排在一起,让后面的行人就不方便通过。因为人往往遇到很久不见的朋友,一聊起天来都忘记旁边的世界,所以这就是无心之非。有时候我们打电话给朋友,他可能正要出门,我们一打过去就劈里啪啦,连个逗点都没有,他又不知道从哪里切话把你拒绝,或者是告诉你他要出门,结果他就一直撑在那里。那时候他的心跳怎么样?特别快!这也是无心之非。所以我们打电话过去一定要先问:“请问你现在方便吗?”要处处替对方着想。

孔夫子当初到太庙去,也是“入太庙每事问”。遇到很多事,他都会去请教太庙里面负责的一些工作人员。其他的人就会觉得很纳闷,夫子的学问这么好,怎么到太庙去什么都问?结果他的学生就问夫子,夫子就回答:“每事问是代表对这一件事的尊重,而且我们到一个新的环境,可能这个环境都有它的规矩在,我们不能顺着自己的意思去做,不然可能就有失礼之处。”所以我们到一个新的环境,也要先了解这个环境的很多生活作息,甚至于东西的摆设,我们也不能擅自去更动、去改变。有时我们觉得是好心,但是这么一个动作,可能会造成当地工作人员的一个麻烦,所以这就有可能犯了“无心非,名为错”。

下一句是“有心非,名为恶”,意思就是明明知道是错的还是照做,叫做“明知故犯”,这就是恶,很不可取。这样的现象现在多不多?多!为什么?比方说明明就写着“禁止吸烟”,他还大口大口在那里抽,原因在哪里?(答:没有念《弟子规》。)标准答案!失教了,做人做事的道理没有好好学习,没有老师去教,也没有父母去提醒,所以就是“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

我们这一节课先上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