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弟子规》四十讲
8785400000039

第39章 第三十八讲 礼的本质就是恭敬之心

诸位朋友,大家好!上节课我们讲到“待婢仆,身贵端”。我们也提到有缘才会相会,能够共聚在一个屋檐下都是难得的缘分,所以我们应该对来家里帮忙的人都要给予关心,给予爱护。对于小孩子我们也应该教导他,对来帮忙的人也应该恭敬,应该称他们为“叔叔、阿姨”,让孩子从小能对一切长者恭敬。

汉朝有个读书人叫刘宽,我们看到这个名字就可以了解到他这个人很宽宏大量,因为从小父亲就给他这样的期许。有一次他的家人就想看看他到底会不会生气,所以就吩咐仆人进去端给他热茶,端进去以后就故意弄倒。当时刘宽正穿着朝服要去上早朝,结果这个热茶倒在他的身上,刘宽第一个反应就说:“你的手有没有烫到?”当一个人有这样的德行,相信他的家庭会非常和乐,家人进而会效法他的德行,而他又是朝中大官,也会影响整个朝廷,影响整个民风。

“虽贵端,慈而宽”。我们要了解这个“贵”绝对不是有地位而已,而是本分所在。当我们愈有地位,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就愈重,我们就更应该战战兢兢,时时去体会到下属、体会到人民的需要,而当我们是时时这样的存心,才能真正契入富贵的真义。

我们之前也提到人敬者贵,当所有的人都打心里尊敬你,这才是真正的贵人。很多到我们家庭来帮忙的人,都是家境比较困苦一点的,当我们给予爱护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也要好好地教育他。有些人才十三四岁就没有机会念书了,我们要赶快把圣贤经典教给他,因为他往后可能还要为人父、为人母。当他有这些正确的思想观念以后,相信他的人生一定会转变,他的家庭一定会有很好的发展。所以说实在的,只要我们肯用心,一定可以让身旁人的生命发光、发热,等到缘分尽了,他离开这个家庭,相信他回头想想这段时光也会觉得非常的温暖、非常的感恩。

假如是我们的房客,虽然只是金钱的关系,但是也都同样住在一个屋檐之下,所以见面应该要有三分情才好。假如见面的时候都不打招呼,这样好不好?那他会生病,你也会生病。我们也要珍惜这一段缘分,比方说有什么好吃的,有什么好穿的,我们也给他送一份去,相信他也会觉得很温馨。毕竟房客离乡背井的多,当我们肯给予这样的关怀,就可以落实圣贤教导的“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你有这样的雅量,往后你走到各地,相信也会有很多的人把你当兄弟,把你当家人一样看待。

“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假如我们是用权势、用我们的地位去压别人,对方的心不会很服气,虽然表面上还是对我们毕恭毕敬,但可能鞠完躬,我们离开了他的视线以后,他就变一个脸,开始骂我们。假如我们获得的尊重是这么肤浅,那我们应该好好反省反省,因为这样的尊重是很浮华的、是很虚幻的,我们要追求比较实在、比较真实的人生。有一个小朋友说:“妈妈打我,我都忘记了;但是爸爸打我,每次我都记得很清楚。”同样是处罚,为什么差这么多?妈妈打他,动机是爱护他,是管教他,打完之后他心里也明白自己错了,然后会去改正;但是爸爸打他,出发点不见得是要教育他,可能脾气一来就打他一顿,他的心里很不服气,所以每次都记得很清楚。可见,小孩子也是很明白,我们到底用什么态度对待他,他知道得一清二楚。

家庭如是,企业亦如是。领导者也要有一定的规矩,不能你喜欢这个人就重用他,不喜欢那个人,纵使他有能力,也要把他打压下去,这样仗势服人无法赢得人心的支持。应该遵循道理,平等对人,才能让人心平和;用关怀、爱敬对待员工,才能让整个团体气氛愈来愈祥和,愈来愈和善。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用权势、用武力把天下打下来的,那个朝代的时间都不长;而以道德、以孝悌来教化人民,来以身作则的朝代,它的历史都会比较悠久,对于后世的影响也很深。中国历史上绵延时间最长的朝代是哪一朝?周朝。周朝就是以德治天下,以理服人。而用武力打下天下的秦国,只有几十年就被推翻了。所以从历史当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要让家庭、让企业长治久安,绝对要用道德,绝对要用理智。历史能让我们鉴往知来,避免我们的人生重蹈古人的覆辙,这样才不会辜负老祖宗留下的《二十五史》。

以上是“泛爱众”中的经文,我们先讲到这里。“泛爱众”换作现在的名词,叫做人际关系学,如何把人际关系处好?就是落实“泛爱众”的教诲。其实要爱护众人,也必然是从孝悌开始扎根,有没有人瞬间就开始可以爱护一切人?一定是从家庭开始学习对人的关怀,对人的付出。孔夫子在《论语》中提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所有于人交际的能力必然都是从家庭出发,一个人的人格建立关键还在家庭之中。所以我们为人父母的一定要很谨慎,因为家庭的教育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

我把人与人的关系整理成一个“让”字,意思是礼让,“让则有余,争则不足”,人与人相处要能够礼让,礼让是人与人之间最优美的距离。当你遇到一位很有礼貌的朋友,你的感受会很舒服、很欢喜。纵使再亲的人,比如夫妻、父子,也应该以礼相待,不能因为太亲了,就不尊重对方。进门连门都不敲就进去了,一次、两次对方可以接受,次数久了会怎么样?可能怨气就上来了。所以再亲的人也要尊敬,也要以礼相待,保持这个优美的距离。当孩子,当一个人从小懂得以礼相待,他就会成为一个懂分寸的人。

其实《弟子规》整个教诲也都是以礼贯穿,对父母恭敬就是“入则孝”,也是礼;再来“出则悌”,友爱兄弟,尊敬长辈,也是礼。“谨”的部分,讲到对于物品也要爱惜,也要物有定位;对于食物不可以糟蹋,所以这是用礼貌的态度对待物品、食物。“信”的部分,“凡出言,信为先”,我们的言语对人要有礼貌,说出去的话不可以做不到,不然就非常失信、非常失礼。《乐经》里面提到“礼者天地之序也”,“礼”跟道理是相通的。俗话说“有理走遍天下”,我们不能逾越了这个规范,不然就会发生摩擦、冲突。当然“泛爱众”也是礼貌的态度。

再来,后面是“亲仁、余力学文”,对于仁德、对于老师一定要以礼相待。对学问,我们也要恭敬对待,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礼的本质就是恭敬之心,而恭敬心就是我们的本善,就是我们的真心,所以要学礼让。在人与人相处当中还要学忍让,我们看这个“忍”字,一把刀还有一个心,代表忍的功夫要达到什么境界?人家拿刀放在你的胸口,你也要不为所动。现实中倒不是真的有一把利刃架在你的心头上,这利刃更多是指人锋利的言词,当别人讥讽、毁谤你的时候,你也要能够忍得下来。我们不要跟对方计较,应该给予包容的态度。

有一句格言提到“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其实很多时候一念转过来,可能就从地狱到了天堂。我们每天宽恕自己多少次?好多次。但有可能别人一犯错我们情绪就控制不住。我们应该拿宽恕自己的心去宽恕别人,那别人与我们相处就会觉得很舒服,没有压力,所以能“全交”,能够交到很多的朋友。我们每天都看到别人很多过失,用责备别人的态度来要求反照自己,那我们的德行会进步得很快,所以能够“寡过”。

子贡曾经问过孔夫子:“夫子,有没有哪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夫子就举出了这个“恕”,其实“恕”跟仁爱的“仁”意思完全相容。“恕者如其心”,上面一个“如”,下面一个“心”,就是处处从他人的角度去设想,自然很多冲突就解开了。所以当一个人懂得忍让,就可以在无形当中化干戈为玉帛。俗话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其实在忍当中我们已经在扩宽心量,也会唤醒对方的惭愧之心。当人在发脾气的时候,往往都是比较情绪化,等他静下来了就会觉得自己理屈。所以这一忍,忍出了自己的德行,也忍出了对方的惭愧,而且更保持了彼此的关系。

不管是亲人还是朋友,缘分都得来不易,不要多年的交情因为一语寒心,结果温情全消,那就不好。有冲突的时候我们要想到“言语忍,忿自泯”,一定要控制情绪,忍住脾气。人与人相处当中,除了要礼让,还要忍让,再来还需要谦让。当我们懂得谦虚,别人就如沐春风;相反的,当我们有钱、有才华,就得意扬扬,那这一股傲气就会让身旁的亲友觉得很有压力。我们小时候,一些同学考试考了很好的成绩,然后对你说:“我回去都在玩,都没有念书。”这样的态度好不好?不好。别人刚好失意,你又大谈你得意的事情,让人家无地自容,这就会伤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所以,谦让要能够替他人留余地,不要让人家感觉矮你一截。除了能够让人家好受之外,当我们谦卑就能受教有地,就可以赢得很多长者对我们提携、给我们指导,所以这个“谦”益处很多。《易经》说“谦卦六爻皆吉”,当我们处处韬光养晦,处处给人家余地,慢慢地就变成一个时时能替人着想的人。当我们从小就告诉孩子礼让,他会成为一个有分寸的人;告诉他要忍让,他就可以与人相处时一团和气,不发生冲突;教他谦让,他就时时谦卑,懂得替人家着想,替人家留余地。所以不要争,争一定从竞争变成斗争,再进一步就演变成战争。可见,让能够赢得友谊,争必然树立敌人,到最后人生可能大半的精力都耗在怎么样去防止别人来伤害自己,那就累死人了。

接下来我们进入第六个单元“亲仁”。“亲”是亲近,是学习的意思。“亲仁”是亲近仁德之人。一个人的学问要有成就,有两个先决要素:一个是好老师,一个是好同学。好老师帮我们指路,把很重要的教诲告诉我们;好同学能够彼此提携、互相提醒,所谓“善相劝,德皆建”,“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所以你看人生的问题,是不是《弟子规》

都可以解决?以后有朋友问你人生的问题,你要不要紧张?别紧张,一本《弟子规》,保证你没有后顾之忧。

那一天就有人问夫妻相处不好怎么办,诸位朋友,用哪些观念来引导他化解夫妻的冲突?“恩欲报,怨欲忘”,有怨才会在那里闹情绪,如果时时想着对方这一段时间的付出,气就消掉大半。“将加人,先问己”,不要一直要求别人,我自己又做了多少?“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讲话的时候那个脸色那么难看,谁受得了!这几句经文出来,他就能够反省自己,慢慢这个难题就开始有解了。假如他不反省自己,保证这道题无解。所以人生的道理都包含在《弟子规》内,只要《弟子规》一门深入,解行相应,确实会开智慧。

好老师能帮我们指路,那我们应该怎么样跟老师学习?“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同样的,老师教我们念的书可不可以打折扣?不行!只要是老师的话,赶快去做,不可以拖延。现在这个时代,老师难做,很怕跟学生结冤仇,看你意愿志向不高,他会对你非常客气,以免得罪你,但是你假如依教奉行,那师长一定会尽心尽力教导。所以只要我们用“入则孝”中“孝”的态度来对待师长,那我们的善良就显发出来,我们的理智也可以快速建立。

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两股精神就是孝道跟师道,而师道也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之上,所谓“夫孝,德之本也”,道德的根本在孝,会孝顺父母的人,他一定希望成就自己,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所以他对师长一定也会非常恭敬。我们之前也提过亲师合作,父母跟老师密切配合,就能够把孩子教得很好。现在亲师配合的情况好不好?一来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不足,觉得教孩子是老师的事,二来有的家长比较溺爱小孩,孩子在学校一发生什么事情,比方说老师骂了这个孩子,孩子回来也不知道怎么转述的,家长一听火冒三丈,去找谁?找老师还好,还可以把实际状况搞清楚。但不少家长直接找校长,就把事情搞得很复杂。老师可能训斥你的孩子,也是希望导正他,初心也是为你的孩子好,但因为校长也不在现场,你这个动作一做,可能校长还要找老师面谈,老师的热忱被浇熄了,影响了老师的心境,更麻烦的是影响了孩子对于老师的态度。

在学业当中是“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当小孩看到父母动不动就可以去告老师,那他对老师会不会尊敬?不会。当老师不敢教,孩子怎么可能会有德,怎么会有孝?所以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当然,我们为人师的也要反省反省,绝对不能去求小孩、家长,让他们来尊重我们。现在不能求了,因为师道也比较式微了,为什么这么说?就像我考上师范院校去教书,遇到很多朋友,第一句话问我:“你一个月赚多少钱?”都没有一个人遇到我说:“你考上老师了!”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要解别人的惑就要先解自己的惑,所以为人师要开智慧才行。明白了这一点,那我的教书生涯一定充满动力,而且不敢松懈。所以师道要靠我们老师自己把它赢回来,不能去求。

在海口很多老师都尽心尽力去教《弟子规》,落实《弟子规》,有一个母亲在跟家长的联系簿当中用了“非常感谢,非常感谢,非常感谢”,用了三句“非常感谢”的话感谢老师。有一位家长住在内地,除夕正准备搭飞机回他的故乡,在海口的机场打了一通电话给他孩子的老师,他说:

“刘老师,我们现在全家要回内地过年,特地向您辞行。”这代表这个家长对老师非常尊敬,这个非常尊敬是结果,请问原因在哪里?在老师真心的付出,家长可以感受得到。为人师者的尊严必须靠家长教孩子,也必须靠老师自己演好的榜样,让人家尊敬。古代为人师者,确实都是安贫乐道,很受社会大众的尊敬,而家长也确确实实能抓住机会教孩子对老师恭敬。古代都有拜师之礼,父亲带着小孩,可能小孩才五六岁,到老师上课的教室,父亲在前面,孩子在后面,先对孔老夫子像行三跪九叩首的大礼,因为是孔老夫子把圣贤的教诲,整理得这么完善,所以我们中国人尊孔老夫子为“至圣先师”。拜完孔老夫子之后,请老师上座,然后父亲带着孩子给老师行三跪九叩首的礼。小孩子五六岁最尊敬的人是谁?父母,尤其是父亲,对父亲都是非常敬畏,结果父亲对老师却这么样的恭敬,那他对老师一定不敢怠慢,不敢造次,非常恭敬。

虽然只是一个礼仪,三跪九叩,却已经把孩子学业的根基扎下去了,现在这个礼还有没有?没有了。我第一年当老师,带六年级,有一个奶奶,应该六七十岁,她的孙子没有带作业本,老人家帮孙子拿来,连爬四层楼,爬得都有一点喘,当然老奶奶这么做不对,孙子都这么大了,要为自己做错的事负责任,不然他很可能一辈子都学不到责任感。当我看到这位长者,她头抬起来也看到我,马上跟我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她说:“蔡老师,您好。”那个躬鞠下去,我的心境都不一样了,“老师”两个字好不好扛?长者这么一鞠躬,说“老师好”,责任重大,我们如果没有用心教人家的孩子,怎么对得起这么真诚的鞠躬!

所以我突然体会到,古代在行拜师礼的时候,当孩子的父亲带着孩子给老师行三跪九叩礼的时候,请问这个老师的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人家这样对待我,假如没把人家的孩子教好,怎么对得起他们,所以心上就好像扛了块石头,等这些孩子真的有成就了,老师心里才有点安慰。所以老师坐着受拜,不会觉得很舒服,而会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老师不只是念着要为人家的孩子、家庭负责,还要念着传统文化的道统不能断送在他的手上。

中国的道统特别强调师承,什么是师承?这值得我们好好来了解。我的老师受教于他的老师李炳南,第一次去的时候,李老师对他说:“你要跟我学有三个条件,你一定要遵守,你要遵守得了我才能教你。”这三个条件是:第一个,只能听老师一个人讲;第二个,所有要看的书,都要老师同意才能看;第三个,李老师对他说:“你以前所学的我一概不承认。 ”

师长那个时候已经在讲课、讲学,结果他的老师对他以前所学一概不承认,那他的内心会怎么样?

我们来细细看看这三条规定。我们不要只看到这规定的严格,还要看到规定所带来的影响、利益,那样我们就能够安下心来遵守。第一个,为什么只能听老师一个人讲?因为当我们还没有契入真实学问,很可能会在枝末当中打转,你接触的东西愈多,到最后愈会摸不着头绪。一个老师一条路,两个老师两条路,三个老师三岔路,四个老师十字街头。诸位朋友,你细细去看、去观察,我们身旁有非常多很喜欢看书的人,但是他看了三年、五年,你有没有发觉他的思维愈来愈混乱?原因就在于他没有掌握道德的纲领。“教之道,贵以专”,教跟学是一件事,所以“学之道”也要“贵以专”才行。

当你学乱了,再从头来学容不容易?可不容易了,可能还要再花好多年把错误的思想清除出去,所以择师不可不慎,选择老师要谨慎。从我们的课程当中,诸位朋友有没有感受到“慎于始”的重要性?你有智慧才能帮你的孩子“慎于始”,你有智慧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所以老师开出来的第一个条件,为什么是除了他一个人的,其余的不能听?那是在保护学生的知见。

第二个,所接触的书一定要老师同意,不然不可以看,那是对学生的爱护,让他的心专注,不杂乱,因为专注才有定,定才能开智慧。第三个,以前所学一概不承认,这个用意在哪里?所谓半瓶醋会响丁当,半吊子最难学习。所以老师要他全部放下,把心中的东西倒空,用一个虚心谦卑的态度来受教,这样才能学得好。所以这三个条件有很深远的意义。

师长答应了,结果守了三个月,内心非常高兴,就跑去跟老师说:

“老师,这三个月当中,因为守了这三条,我已经感受到心愈来愈清净,而清净心能生智慧,能生觉照。”所以他跟老师说:“我不止要守五年,我要再加一倍。”当我们要跟着古圣先贤学习的时候,也一定要做到这三点,不能再看一大堆杂书,一定要遵循着老路子走,不然就可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们要找老师,要跟着老师好好学习,这个“跟”最重要的不是身体要跟,是心要跟。老师教一句,我们就要去落实一句。孟夫子没有见过孔老夫子,但是孟夫子非常恭敬虔诚地拜孔夫子为老师,他的真诚恭敬心超越了时空,所以学得相当好,被尊为“亚圣”,是仅次于孔夫子的圣人。司马迁也以左丘明为师,非常恭敬地拜读他的《左传》,深入学习、揣摩左丘明写文章的功夫,所以他也写出了旷世巨作《史记》。所以诸位朋友,我们能否跟圣贤人学得很好,最重要的是要好好提升自己好学、恭敬的心境,以此来对待经典,对待善友,对待善知识。

我们这一节课先讲到这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