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弟子规》四十讲
8785400000009

第9章 第八讲 用心孝养父母的身、心、志

诸位朋友,大家好!大家有没有每天早上把《弟子规》念一遍?(答:有!)“好学近乎知”,只要大家保持这份好学的心,道德、学问一定可以成就。苏格拉底是西方一位很有名的哲人,第一次上课他就跟学生说:

“今天只教一个动作,很简单,就是把手摆到前面,然后再往后面摆,就是这样甩手,甩三百下。”做完以后,他就要求学生每天都做一遍。学生觉得很简单。过了一个月,他就问:“现在还有在甩手的请举手?”坚持在做的差不多占了90%;过了两个月再问,占了30%而已。一年以后再问,只剩下一个人在做。那个人是谁?柏拉图,就是承传苏格拉底的第二位西方很重要的哲人。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求学问最重要的就是要坚持。当我们每天都能够化整为零去深入圣贤的经典,滴水必能穿石,必能有所成就。比方说每天把《论语》背五句,或者三句,这样一年下来,可能整本《论语》都可以背下来。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坚持学习的态度。

常常我会跟很多上完课的老师做交流,我就问他们这一生,有没有比这五天更用功的?他们都说没有,都觉得这五天是他们人生当中上课最专注的时候。我说这是一个开始,应该保持这样的学习态度。有个教务主任来上课,他就说这五天所记的笔记多于他四年上大学的笔记。可见,一个人学习的潜力是不可估量的。那为什么这五天他的学习状态能那么好?因为他觉得圣贤的学问确实能够利益学生,所以把他的使命感调动了起来。学习除了持续之外,还要力行。昨天我们学到了“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段经文教诲我们,最重要的是有一份恭敬的心对待父母。“父母呼”,我们要马上能够过去;在跟父母交谈时,态度要很温和,语气要很婉转。有时候表面上看在跟父母应答,说话不会很大声,但是心里面会有不耐烦的感觉,这个时候我们要能够观照自己的心,要赶快修正。落实道德、学问的根本,就是时时能观照好自己这颗存心。当念头不对了,马上修正,那你的言语、行为就不可能有太大的偏差。

我有一次去找我一个朋友,刚好他面临人生的抉择,要从一个私立大学转到一个公立大学,他跟他父亲说起他这个抉择,希望父亲能够支持他这么做。我进去的时候,他刚好讲到一半,于是就说:“你先请坐,我先跟我父亲把话说完。”我坐在旁边,看到一个孩子恭恭敬敬地在跟他父亲汇报他的工作状况,那种娓娓道来,那种礼敬的态度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相信他的孩子在这样的家庭里面熏陶,也会是一个翩翩君子。现在的年轻人在做人生的决定,有没有去询问过父母的意见?有没有把自己的情况跟父母讲清楚,减少父母的担忧?假如父母常常都不知道孩子在干什么,那不知道会多操多少心!

除了在家对父母要恭敬,“老婆呼、太太呼”也要“应勿缓”。当夫妻之间言谈非常尊重,已经在给孩子做最好的榜样。现在夫妻之间谈话有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人愈熟愈不能随便,应该愈熟愈要尊重,礼不可失。纵使再亲的人,礼貌也要时时提得起来。有位妈妈讲完电话把电话挂掉,他儿子就跟她说:“妈妈,你刚刚是不是在跟爸爸讲话?”你看,他儿子从母亲讲话的口气,就可以知道一定是跟爸爸讲话。为什么?母亲跟先生讲话的口气都不好。有时候看到手机显示是先生的,一拿起来:“喂,干吗?”一样的口气,孩子因此就能够辨别出来是爸爸打的。听了孩子的话,这个母亲马上修正。刚好当天他的先生又打电话来了,她就很有礼貌,她说:“喂,你好。”他先生说:“对不起,我打错了。”把电话挂掉后,又打过来,她先生说:“是你吗?”当我们的态度一修正,家庭就会修正过来,所以不要小看言语的态度。

这一次过年,我们有些老师把我在香港做的“幸福人生讲座”的光盘拿回故乡给一些朋友看。其中有一位,他回到宁波就去找他的同学。这位同学的先生好几天都在公司忙,除夕夜忘了打电话,结果又怕被太太骂,又撑了两天。大年初二想打,又想想一定会被骂,就一直拖,拖到初五的时候才打回家,她刚好正在看光盘。先生有点诚惶诚恐,恐怕被他太太骂,就说:“对不起,我现在才打电话回来。”他太太马上说:“你辛苦了,连过年都不能回家,我们很感谢你在外面辛勤工作。”他先生听了觉得怪怪的,挂完电话过没多久,他先生又打电话过来,他说:“你还是骂我几句,我心里好受一点!”太太的转变,先生还一时难以适应。但太太只要真正转了,夫妻关系一定会好。

“父母命,行勿懒”,我们对父母交代的事不可以失信;相同的,对妻子、儿女已经答应的事,我们也要言而有信。当我们言而有信,孩子对我们就会非常尊敬。当老师的,也不能失信于学生。当你所说的话都真正做到了,学生对你会很尊重。

记得我第一年当班主任,有一次开运动会,所有的学生都到操场排队。我刚好有东西要拿,就走回办公室,结果撞见一位家长提着一些饮料要上我们教室。这个家长为什么抓着学生都去排队的机会把饮料拿上来?不好意思。看得出来,这个家长很少到学校来,很少到学校也代表很少跟老师沟通。为什么家长很少来跟老师沟通?我们当老师的也要自我反省一下。当我们对孩子愈关心,可能愈会调动起家长主动跟我们沟通的积极性,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而我们常常利用联络簿多多称赞孩子,自然而然这个桥梁就可以搭上。这位父亲不习惯跟老师讲话,所以就抓这个空当尽一点心意,打算把饮料放到教室就走,结果被我碰见了。他碰到我退了几步,好像很不好意思的样子。然后我就开始跟他聊天。

我们跟任何人谈话,要抓住一个原则,要见到就夸。你可以称赞他的孩子,我们都欢喜别人对我们赞叹。当你称赞他的孩子,他的内心会喜悦,会觉得受尊重。假如一开始就把他孩子的问题一一点出来,那他会觉得很不好受。所以与人交谈,我们要随顺人情。

我就开始把他孩子这段时间好的表现跟他分享,让他也了解。聊的过程中这位家长就说:“老师,我的孩子比较尊重您,不尊重他上一个老师。”我带他六年级,五年级是另外一个老师带。他接着说:“上一个老师说吃中饭的时候大家齐了一起吃,可是学生到了一半还没动筷子,老师就在后面吃起来了。蔡老师,您都是跟学生一起动筷子。”其实我都不是跟学生一起,学生坐好了,我会教他们一句俚语,比方说,闽南话有一句话叫“树头站得稳,不怕树尾做台风”,这句话用于我们德行教育就相当契合。当孩子德行的根没扎好,他的能力愈强愈危险,因为如果禁不起诱惑,爬得愈高摔得愈重。这些地方俚语对人生都有很大的启示,所以我都会先教他们一句俚语。教完以后,他们才动筷子,我就走下去巡视一下,“对饮食,勿拣择”,用《弟子规》来加强他们的生活规范,不可以偏食。看到学生哪个菜都夹一小口,我马上跟他说:“要不要老师帮你服务一下?”他就很害怕,赶快多夹一些青菜,这样饮食才会均衡。所以往往我坐下去吃的时候,已经有两三个学生吃饱了。当你言行一致,才能真正赢得学生、赢得小孩的尊重。

“父母责,须顺承”中的“顺”我们要理解准确。父亲的要求,我们是不是统统要顺着他?在这几十年当中,很多人对传统文化有误解,觉得儒家说孝顺孝顺,就是什么都要顺,那是愚孝。讲这种话的人,可能连一本经典都没有从头看到尾过,中国圣贤绝对不是这样教的。“顺”有两种情况:当父母责备我们的事都是正确的,我们要赶快记住,好好地去落实,这时候要顺;当父母的责罚跟要求是不对的,这个时候不要当面顶撞,要懂得顺势而为。如果你顶回去,只会让父子之间冲突加剧,不如我们先退一步,等待好的时机再跟父母沟通。所以,这个“顺”绝对不是说父母的所有要求我们都要去做,要先分辨对错,要用理智去孝顺。当父母有过失,我们没有去劝,那是陷父母于不义,这不是我们为子者应该有的态度。

除了“父母教,须敬听”,“老师教”也要“须敬听”。一个人能不能有很好的道德、学问,除了要有好老师之外,更重要的一个因素是自己的学习态度,一定要有虔诚恭敬的心对老师,绝不可以阳奉阴违。一分诚敬就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就会得十分的利益。因为老师所吩咐、交代的每一件事,很有可能我们还不能够完全了解。打个比喻,学问一共二十层楼,老师可能在十几层楼,我们只在两三层楼。十几层楼所能看到的景物,我们能不能看到?看不到。老师指的都是比较长远的目标,你说:“老师,我都看不到,我都感受不到,为什么要这样做?”这个时候我们不老老实实地依教奉行,那就得不到利益了。

现在人为什么很难在学问上成就?都犯了一个比较严重的过失,就是我们常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把《论语》里面的道理都依照自己的想法去理解,把孔夫子的境界从二十层楼拉到多少?拉到二三层楼,有时候还觉得孔夫子哪句话讲得不对。所以,一开始跟老师学习,绝对不能批判,应该是先老老实实做,你老实地做,你就会感受更深。当你的境界提升了,你就慢慢理解到,老师所讲的话确确实实真实不虚。所以“老师教”

也要“须敬听”。

再来,“领导教”也要“须敬听”。一个人在学问上、在事业上能否有好的成就,都要从他的恭敬、谦卑心中去求得。人要能屈才能伸。我们的小孩,我们也要教导他懂得恭敬、谦卑,懂得处处学习。到一个新的环境去,不要先抱怨一大堆,先多看、多听、多学。领导怎么教,我们就怎么做,等学问、等对公司的了解愈深,再适当地给予一些建议,这样会比较得当。

好,我们接着看下一句经文,我们一起把它念一遍:“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冬则温,夏则凊”,这里讲了一个典故。东汉有个孩子才九岁,他叫黄香,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跟父亲相依为命。父亲的身体又不是很好,所以冬天的时候他怕父亲太冷,就先钻到被窝里把棉被先弄暖和了,才叫他的父亲上床睡觉;夏天天气太热,他就先拿着扇子把床扇凉,再请父亲上床睡觉。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得出来,黄香念念在观察父亲的需要。相信黄香不只有冬温夏凊,当他有时时去关怀父亲的心,相信父亲的整个生活起居,他都会尽心尽力去照顾。

九岁的孩子能够尽这样的孝心,当地的官员看了很感动。当黄香到了可以当官的年龄,当地的官员就举他做“孝廉”,后来他官至尚书。所以,确确实实有孝心的人,他也同样可以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臣出于孝子之门”,确实不错,因为孝子这份心一定可以推而广之,去爱一切人的父母、一切人的子女。那时候的皇上给黄香一个很高的赞叹,说“江夏黄香,天下无双”,黄香的典范因此流传千古。皇上做出这个动作,对人民有没有影响?他所带动的是全国人民效法黄香,所以领导人的一言一行都会带动整个国家风气。像我们当家长的、当老师的,你所强调的、你所爱好的是什么,也会同时影响你的小孩跟你的学生。所以,当父母的重视德行,小孩就重视德行;当老师的重视德行,学生也会起而效法。

我们从黄香这个例子,不只是学到冬温夏凊,更重要的是要体会到黄香的存心。存心是他的本质,冬温夏凊是他的行为、形式。本质绝对不会因为时代、形式会变。举个例子,以前遇到君王要行什么礼?三跪九叩礼。它的本质是什么?恭敬心。国家领导人日理万机,时时为人民着想,我们是恭敬领导人对于人民的贡献,所以我们跟他行礼。现在假如遇到总理、总统,马上三跪九叩,这样行不行?国家领导人会说这是谁教出来的?怎么教成这样?这不符合现在的时代。所以很多人说,时代不同了,什么都要改!是形式改,而不是本质改变。

传统文化,我们假如把它比作一棵五千年的大树,本质跟原则就像树干一样,这个树干是屹立四五千年不倒。树干每年都发新芽、发新叶,而新芽跟新叶都是随顺那一年的阳光、空气跟水源的,每一年都不一样。我们学习任何一部经文,都要抓住它的本质,进而掌握纲领。

从“冬温夏凊”我们就体会到,黄香能时时看到父亲的需要。父母在哪些方面需要我们常常去关怀?孝养父母,我们把它归纳一下,“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这个“志”也可以当心愿。“养父母之身”,意思是生活起居、衣食住行都应该去关怀。假如我们跟父母住在一起,或者住得很近,在吃的这方面,我们回去的时候可以带些水果、蔬菜。我小时候就常常看到我母亲差不多两三个礼拜就回我外公外婆家,我是标准的跟屁虫,所以每次都跟我母亲一起回去。一来可以学习到母亲的孝心,二来因为每次回去外公外婆都很高兴,常常就拿很多东西出来给我吃。一罐饮料喝完,马上又去拿另外一罐,有时候一连会喝两三罐。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感受到外公外婆对我的疼爱。其实让孩子多跟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接触,他就能够感受到天伦之乐,这也很重要。对自己来说,常常回去,就能够观察到,米快没有了,油快没有了,我们都主动帮父母去买,父母一定会觉得非常开心。

另外,人老了就怕身体不好,所以我们也要常常跟父母介绍一些健康的观念,有健康的知识才会做出健康的抉择跟判断。比如现在吃清淡一点才不会高血压,才不会得癌症,因为这样吃,身体的负担少。但是我们的上一代穷怕了,觉得不多吃些鱼肉,好像营养不够。关于这一点,我们要耐心地跟父母沟通。再比如现在都提倡吃糙米、胚芽米,比较有营养,而白米饭营养成分单一。但是假如我们拿糙米,甚至于拿番薯给父母吃,他们会觉得现在生活比较好了,还要我吃这些东西,而心生抵触。他们的观念一时间转不过来,你就要循循善诱。在建立父母还有家人的正确观念上,绝不能一蹴可就。欲速则不达,我们不可以操之过急,不可以强加于人:“你就是给我吃就对了,不要说那么多!”这样父母也好,家人也好,心里好不好受?不好受。当心里不好受,吃的东西再有营养也不好消化。

有位朋友,她听了我的课程,了解到饮食应该少肉类,多素食,这样对身体才会有很大的帮助。她听完之后很高兴,回去就跟她先生说:“从今天开始,我不再煮肉给你吃,我是为你的身体好,你要领情。”当天回去就实行,有没有魄力?很有魄力!但是操之过急,会有反效果。所以实行一两个礼拜以后,她到我们中心来找我,脸色很不好看。她跟我说:“我先生真是不受教,我为了他好,希望他健康一点,所以就不煮肉给他吃,他居然不接受。”发了些牢骚。

我就给她倒了一杯水,等她情绪缓和了,我就告诉她:“你先生假如有外遇,你要负责任。”她吓一跳,我说:“你先生假如得了高血压,你也要负责任;你的孩子愈来愈少机会跟他父亲相处,父子关系受到影响,你也要负责任。”我愈讲她愈纳闷,怎么会这样?我接着就问她:“你今天不煮肉给你先生吃,请问他有没有吃?”她说:“有!他都到外面去吃了。 ”

我说:“对!如果到酒店去吃,那里有很多女生,一旦遇到不好的缘分,是不是有可能会出状况?所以,有外遇你要负责任。到外面吃东西,外面的菜又油又咸,可能吃三年就得高血压,你也要负责任。先生每天都在外面吃,跟孩子都不能够有很好的沟通,父子关系搞砸了,你也要负责任。”

看她很委屈的样子,我就跟她说:“你当初做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让先生、让家人更健康。那请问你,现在达到这个目的了吗?”人很多时候目标都正确,但是路走到一半就忘记了。我就跟她说:“你要让一个人接受一个观念,不是一下子的功夫,你要做得不露痕迹。比方说这个礼拜煮三样肉,下个礼拜把它变成两样,再下个月变成一样,慢慢减少,让先生没有察觉。但是你把肉拿完了,端上来的菜要很好吃,所以你要赶快去跟别人学习如何把素食做得比肉还好吃。你先生一边吃一边会说:‘这道菜是什么?怎么这么好吃?’你说这个叫素食什么什么菜。这样他对素食就更能接受。”

或者,太太还可以发挥女人的温柔,就跟先生说,他的健康是你一辈子的幸福,所以他的健康太重要。那怎么吃得健康?雷久南博士这本书写得很好,或者哪个专家写得很好,里面有什么观念,你就一句、两句慢慢给他灌输进去,他就很能接受。我接着又跟她建议,我说:“有时候你就带你先生一起来上课,上完课中午就留下跟我们中心的老师一起吃饭。你也吃素,他也吃素,他就不会觉得吃素是很稀奇的事情。吃的时候,旁边的老师就会跟他说:‘素食不错吧!’你先生就会说:‘不错,不错!’”后来两三个月以后,她先生也很自然地吃素了。

所以,我们在关怀父母、关怀家人时,不能操之过急。当然,你要关怀别人的健康,首先你自己的知识要足够。所谓知识就是力量,很多人在某些方面的知识就特别丰富,不是说妈妈的身体有点状况了,才懂得去研究这些学问等。家人身体出状况了才学,这个时候你就会觉得比较辛苦了。我们现在先好好学,好好把这些观念带到家庭当中,这是“养父母之身”。

再来,“养父母之心”,让父母心里面能够常常很欢喜、很自在。这里有个前提,就是我们所作所为一定要让他安心、放心。假如我们的德行不好,纵使你每天都供养父母很好吃的饭菜,父母吃了之后会不会快乐?

也不会。他可能边吃还边为我们提心吊胆。中国的父母比较含蓄,他心里面的感受,有时候不会在言语当中流露,所以我们要善于去体会父母的心境、父母的需要。

《论语》里面说,君子要有“九思”,要有九种观照的态度。哪九个?

第一个是“视思明”,第二个是“听思聪”,要能从父母的言谈当中,听出他们心里的需求。比方说我们很久没跟父母打电话,母亲打了过来,问问你现在的工作状况,那我们应该能听出来,他已经在想念我们,甚至于是想念孙子。我们听得出来,我们就不等父母开口,主动回家去探望。其实人只要上了六十岁,老得就会愈来愈明显,当我们一两个月没看到父母,一回去会有什么感觉?怎么老这么多!所以我们要珍惜跟父母相处的机会,善体亲心,常常去关怀、去问候。这是“养父母之心”。

再来要“养父母之志”,“志”即父母的心愿。《孝经》里面有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所以我们把身体照顾好,这是孝道首要的工作。“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假如我们用自己的德行,对家庭、对社会有所贡献,最高兴、最满足的是谁?是父母,还有老师。这是养父母之志。因为每个人其实都有一份善心,希望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很多父母因为全心全意栽培孩子,而在社会很多方面想尽力却心有余而力不足,所以当他的孩子能够对社会有更大的贡献,他会觉得很欣慰。

我们在海口有位老师,她学《弟子规》三个多月,而且是早晚一定念一遍。三个多月以后,她主动走过来跟我说:“蔡老师,这么好的东西,不能只有我跟我的孩子得利益,应该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听闻圣贤的教诲。 ”

所以,她决定回她的故乡去推广《弟子规》。俗话说“人有善愿,天必从之”,当她那一步跨出去的时候,她不用怕自己站得不稳,因为旁边一定会有人把她扶住,怕她把事情搞砸了。所以知道了她的意愿,我们中心很多老师马上把他们的教学经验跟她分享。我也把一套《德育课本》,内含七百多个圣哲的故事送给她,她也很欢喜。

这位老师本来是在航空站上班,也没有受过什么师范学院的训练,但是因为有这份善心,这份教育的爱心,所以她自己能花很多时间去揣摩怎么教。很多的心境是必须通过实际的行为才感受得到。跟孩子上完这一句“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她跟学生说,我们学完“入则孝”,已经了解到父母非常辛劳,所以我们要尊敬自己的父母。相同的,别人的父母同样也很辛劳,所以我们要尊敬所有的父母跟长辈,所有的老人都把他们的青春奉献给了这个社会,我们都应该尊敬他们。

她之前特意买了一笼荔枝,跟学生讲:“我们现在拿着这些荔枝去给我们村里面的长辈吃,你们拿给他们的时候要很有礼貌,要跟他们行礼问好。”孩子们听完也很高兴,然后这些孩子就一起在这个村里面跑来跑去,整个村很热闹。整个村弥漫着什么样的气氛?敬老尊贤,敬老爱幼的气氛。相信每一位长辈接到这个荔枝的时候,内心一定是非常喜悦。而这些长者喜悦的表情,一定会烙印在孩子们的心中,往后他们再对人恭敬就会生欢喜心。那天过后,这位老师的父亲给她打了电话,说:“女儿,整个村里面,很多长辈都打电话到家里来,说我们家乡嫁出去的女儿,从来没有一个人这么样爱护自己的家乡。”已经嫁出去了,还这么关心自己的家乡,这些长辈都很感动。

诸位朋友,她的父亲内心是什么样的感受?很引以为荣,这是养父母之志。他的父亲接着跟她说:“女儿,你能找到人生的价值,父亲很替你高兴。”诸位朋友,女儿的这个行为,带给父亲的喜悦是一天还是两天?是多久?是一辈子的安慰。这跟我们拿一包好吃的东西给父母吃,是截然不同的。所以,我们学习了“晨则省,昏则定”,要善于去体会,把对父母的关怀延伸到生活的点点滴滴,延伸到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

这一节课我们就先上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