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针疗法,是一种针刺和药物相结合的治疗方法。一般选用原来用作肌肉注射的药液,把它们注入到与疾病有关的穴位或压痛点内,利用针刺和药液对穴位的刺激,和这些药液的药理作用,达到治病目的。
治疗方法
选定注射位置根据不同的症状,选择不同的注射部位。
1.痛点注射。主要用于软组织劳损,如腰腿痛、肩背痛、关节和软组织扭挫伤等。
对腰椎间盘突出、肥大性脊椎炎和腱鞘炎等也有一定效果。局部按压探查最明显的痛点,即为注射点。
腰部痛点多在第四五腰椎两侧肌肉、髂后二侧和骶髂关节等处。臀部、大腿酸麻的痛点,多在腹股沟、骼腰肌、髂嵴下缘和髂前上侧的软组织等处。膝关节痛点多在股内、外侧肌下端、髌骨下缘内外侧、膝关节二侧等部位。肩关节痛点部位多在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处。
2.穴位注射。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都可采用,它的取穴原则和取穴方法与针灸疗法相同。此外还可用耳穴作穴位注射治疗。
常用药物及剂量选用容易吸收,无副作用,并具有一定刺激性药物,有时为了提高疗效,还可用对症药物。痛点注射常用药物是5%~10%葡萄糖注射液,也可用0.5%~
1%的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一次局部注射量为15~20毫克。根据不同情况,也可加入其他药物,如维生素B150~100毫克等。穴位注射常用药3~5%当归液、红花液、维生素B12、抗生素、安乃近、阿托品、冬眠灵、徐长卿、七叶莲等。每穴注射0.2~2毫克。
注射用具不同容量的注射器、5~6号肌肉注射针头、封闭针、5号齿科用针。
具体操作:
(1)选定穴位或压痛点后,按照一般肌肉注射法消毒及注射。刺入到一定深度后,上下缓慢提插,病员有酸、麻、胀感觉时,把注射器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推注药液。痛点注射药液,要求快速推注。穴位注射可慢慢推注。
(2)疗程根据病情决定。痛点注射药液,剂量大,感应较大,隔1~2天注射1次。
穴位注射,药量少,可每日1次或隔日1次。一般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5~7天。
(3)妊娠期间不作骶部注射。对年老体弱者,注射穴位不宜过多,药量宜酌量减少。
(4)关节附近注射时,不宜将药液注入关节腔内,否则可引起关节红肿、疼痛,甚至发烧(约2~3天症状可自行消失)。
(5)注射部位要严格消毒,如因消毒不严而引起局部红肿、发热等,应及时处理。
一般局部注射后4~8h内有轻度不适,数小时至l天即可消失,故注射以隔天为宜。
(6)进针后不要旋转,可用小幅度提插,以免刺激太强。
(7)使用普鲁卡因和青霉素作为注射药物,应先做皮肤试验,阴性者才可用。
常见病症的水针治疗水针疗法的适应症也十分广泛,基本上和针灸相似,常用的有以下几类:①肝病(包括慢性肝炎、迁肝、肝硬化):常用穴位为阳陵泉、足三里。
注射药液可用肝宁、维生素B12等。②胃病(包括胃窦炎、消化性溃疡等):常用胃俞、脾俞、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位。注射药可用维生素B1、复合维生素B等。③哮喘:可用肺俞、大肠俞等穴位。注射药可用维生素B1、注射用水等。④发热:可用双侧曲池穴,注射安乃近0.2ml。⑤神经衰弱:常用三阴交、足三里穴。用0.5%
普鲁卡因1~2注射。⑥腰肌劳损、肩周炎、坐骨神经痛、膝关节周围炎、脊柱肥大等都以局部压痛点注射为主,常用当归、红花、威灵仙等注射液治疗,或用5~10%
葡萄糖注射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