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听十大总裁讲故事
882900000058

第58章

第十章第二节打造一支野狼军团

——企业发展就是要发展一批“狼”

“企业发展就是要发展一批狼。狼有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

在狼的世界里,“适者生存”就是它们最重要的生存法则。狼的一生是艰辛的,在生存的过程中,它要经历人类的猎捕、毒杀、陷阱,以及其他动物的袭击,据说在野外,大部分狼只有9年左右的寿命。然而,为人类所捕获并饲养的狼,其寿命通常都会超过15年。显而易见,狼群在野外的生活万分艰辛,并且处处隐藏着凶险。

正是在这种险恶环境中,狼才得以战胜对手,成为陆地上食物链的最高单位之一。困境一般是产生强者的土壤,正是这种环境,使狼成了强者。

由狼的生存环境联想到一般企业的生存环境,有很多相似之处和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优胜劣汰的竞争环境是产生强者的地方,越是强者越会感谢环境的残酷。

1988年,退伍军人任正非和他的6 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兜里揣着2 万元来到深圳南山区创业,成立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当时,刚刚诞生的华为只是一个小小的信息技术代理商,那年正值中国电信市场起飞时期,从铺设固网到架立无线通讯基地台,再到采购网络设备和光纤等,生意一波接一波,机会很多,但竞争对手也很多。经则很难跟着也很多,任正非常常告诉自己“山羊为了不被狮子吃掉,必须跑得比狮子快;狮子为了不饿肚子,必须比山羊跑得更快”。就在代理商还有生存余地的时候,任正非就把眼光放得十分长远,他毅然决定将赚取的钱投入该行业的自行研发。经过努力,之后的华为势不可当,其中那顽强的狼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不断颠覆、不断突破、不断创新、不断猎取新的目标,成为华为成功的重要原因。

任正非本就是军人出身,做事雷厉风行。他带领下的华为同样如此,他为自己的企业树立了一个非比寻常的企业图腾——狼。狼图腾的树立,来自于1997年一个会议上,任正非讲起了一个“狼狈为奸”的故事:

狼的前腿长,后腿短;狈则相反,前腿短,后腿长。狈每次出去都必须依靠狼,把它的前腿搭在狼的后腿上才能行动,否则就会寸步难行。有一次,狼和狈走到一个人家的羊圈外面,虽然里面有许多只羊,但是羊圈既高又坚固,于是它们想出了一个好主意:让狼骑在狈的脖子上,再由狈用两条长的后腿直立起来,把狼驮得很高,然后,狼就用它两条长长的前脚,攀住羊圈,把羊叼走。

任正非很欣赏“狼”和“狈”的攻击组合,说这两种动物密切配合,不断能获得食物。熟悉任正非的华为员工都知道,任正非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一般讲完故事后都要采取措施。这次讲“狼狈为奸”的故事直接促成了华为“狼狈组织计划”的出炉。

如今,那项计划已成过去式,但“狼”的精神却在华为延续下来。“狼性”主要有以下三个特征:

首先,嗅觉敏锐,善于捕捉机会。在大草原上,狼似乎无时无刻不在注视着它们的主要目标——羊或羊群,窥视着羊的活动规律甚至牧羊者的状况,一有机会,马上出击。

其次,富于进取心和攻击性,且不轻言失败。狼袭击羊时,常常是死死咬住,不会轻易放弃。

最后,是团队精神。狼很少单独出没,总是团队作战,所以才有“猛虎还怕群狼”之说。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信息产业界,团队精神的威力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是华为企业尊崇狼性文化的又一个缘由。

华为人就是依靠狼的一股狠劲, “不屈不挠、奋不顾身”,全身上下都充满了为求生存的“狼子野心”。

1997年,一家经济效益不好的矿务局为改造矿务局全网进行公开招标,当时除了华为外,还有2家企业参与竞标。华为通过调查发现,该矿务局对付款没有诚意,不过是想找几个厂家压价。于是华为决定退出,但另一方面却不露声色如期参加招标,甚至在招标中与对手制造一种想取得这笔业务的假象。

因为华为知道竞争对手们急于拿下这个项目,从而在煤炭行业中树立威望,并以此为突破口,想与在煤炭系统拥有90%以上市场占有率的华为争夺市场。对竞争方势在必得的心理洞若观火,为此,华为演出了一场“奉陪到底”的好戏,并报出270元/线这个与华为1300元/线的目录价相去甚远的低价来冲击竞争对手。对方果然中了圈套,报出230元/线的价格,加上用户提出以煤易货,折算下来不到200元/线。最终,低价竞争者在招标中胜出。但是,很快就因预付款迟迟没到位而与矿务局发生矛盾,华为则以此成功地打击了竞争对手。

直到今天,华为人尤其是华为的销售人员给我们的印象仍然是一群“狼”:他们不仅极富有攻击性, 个个骁勇善战, 目标一致, 不达目标绝不罢休,而且总是以一个团队整体出击,纪律严明,时效性极高。

这种狼的特性成为华为竞争力的强大支撑,使得华为能在短时间内迅速站稳脚跟,并以惊人的速度成长为中国通信行业的领袖企业。

如今,华为已经发展到6万多名员工,由于华为有工号制度,即员工按到企业的先后时间拥有一个工号,排号靠前的是老员工,新进员工自然排号靠后。其工号序列迄今已经排到10万以后。另外,这些老员工不仅能获得新员工敬服的目光,更因股权收益而拥有更稳定的薪酬预期。久而久之,老员工会有可能消磨掉上进的动力,并且与新员工地位、待遇的悬殊,则有可能引发后者的消极情绪。

为了防止“工号文化”和功臣意识腐蚀狼性,任正非决定拿它开刀,“辞职运动”就产生于这样的环境之下。

2007年底,华为公司出台了这样一条规定,所有工作满8年的华为员工,在2008年元旦之前,都要先后办理主动辞职手续,即先“主动辞职”、再“竞业上岗”,重新与公司签订1~3年的劳动合同。

任正非在一次内部讲话中阐述了“辞职运动”这一壮举的意义:“集体大辞职,对构建公司今天和未来的影响是极其深刻和远大的。如果说我们顾全每位功臣的历史,那么我们就会葬送我们公司的前途。如果我们公司要有前途,那么我们每个人就必须能够舍弃小我。”

任正非这一举动是想让新老员工们意识到企业和市场竞争的残酷,意识到危机的存在。如果企业员工满足于现状,满足于眼前的成绩,企业失去了青春的活力,变得步履蹒跚,那么迟早会被历史所淘汰。

英雄所见略同,联想集团也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

2004年春节后,联想所有的员工都收到了一封信——《狼性的呼唤》,这是杨元庆激活联想文化的檄文:“要战胜比自己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的自身条件将会更残酷,如果我们每一个细胞、每一个个体都不具有竞争力,那这个企业会有竞争力去抗争吗?”

《狼性的呼唤》产生于一个竞争极其激烈的大环境:惠普、戴尔、IBM等跨国公司的攻势越来越咄咄逼人。戴尔人均产出相当于800多万元,而联想的人均产出只有300万元。

所以,联想做出这样的决策正是它意识到了危机的存在所采取的措施,选择了背水一战,重新在PC市场找回领导者的尊严,再现当年PC市场攻城略地的霸气。联想的“狼性呼唤”和华为的“辞职运动”异曲同工,都有着激活员工竞争力的本意。

市场竞争遵从的是“优胜劣汰”的丛林法则。只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朋友。市场竞争是残酷的。要适应残酷,必须学会残酷。狼性精神正是所有企业、所有员工所必须具有的,尤其是在面对越来越多的国际竞争的时候。那么,要想为狼,就必须先唤起我们心中的“狼性”。企业和公司是狼群,而员工就是其中的一匹狼。狼,才是真正的创业者!